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528

  且不说三座受降城内常年驻扎的两万余大军,仅仅只是其背后的松府和太原,就不是好相与的。
  松府,是大唐的北方军事重镇,是整个大唐北方军事体系的中心,虎贲卫大军现如今就驻扎在那里,静候西突厥人的进攻。
  以松府为起点,有无数条官道连接着边境的各个要塞,但凡发现突厥人的踪迹,大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支援到位。
  至于太原,那是大唐的龙兴之地,与京城长安、东都洛阳并称,号为「北京」。
  自从高祖李渊时期开始,太原附近就常年驻扎着一支三万人的军队。
  这些人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世世代代守护着这座龙兴之城的安危。
  作为李家最铁杆的心腹,这些人无论是待遇,还是装备的精良程度,都是唐军中最顶尖的,几乎可以媲美戍卫皇帝的羽林卫和金吾卫。
  ……
  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肆叶护并不想去捅这个马蜂窝。
  因为那肯定会被蛰得满头大包。
  可是肆叶护别无选择,如果不进攻受降城,不分兵北地。那么,西突厥人的进攻路线就实在太单一了。
  更何况,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北地大军和安北骑兵,到时候就可以毫无顾忌地挥师南下,截断他的后路。
  他和他的军队,将会陷入腹背受敌的险境。
  所以,在他的主力部队东向的同时,必须派遣一支偏师进攻大唐的北方边境。
  即便最终没能拿下受降城,也要将大唐北方的军队和草原大军拖在北地,为正面主力创造战机。
  而最合适执行这个任务的人选,显然就是麾下统领十五万大军的铁勒部。
  当然,肆叶护让铁勒部负责北面战场,是因为他觉得咥运能够做好这件事,而不是让他去送死的。
  所以,他才会特地加强给对方五万骑兵,让他更有胜算。
  除此之外,肆叶护还有着另外一个计划。
  ……
  伸手扶起躬身而拜的咥运,可汗陛下有些谨慎地说道:“咥运俟斤,本可汗有一件事要告诉你。”
  “自从陇右之事以后,许多东部部族的俟斤想要带着族人投靠到本可汗帐下。”
  “其中有些人来到了本可汗身边,可是却有着更多的部族,因为种种阻碍,没能逃脱唐人的魔爪。”
  “几年来,这些人一直与本可汗有着私下的联系。”
  “你去到东边之后,可以联络这些人,让他们去劝说他们曾经的部众,回到本可汗的怀抱。”
  “本可汗授予你代表本可汗的权力,只要向你宣示效忠的部族,战后本可汗重重有赏。”
  “至于那些冥顽不灵,想要与本可汗,与长生天作对的人,本可汗日后必亲率大军,斩下他们的头颅,用来献祭狼神!”
  听到这番话,咥运顿时面露喜色。
  如果真的能够说服那些曾经的东突厥贵族起兵反抗大唐,那么他此行必然会轻松不少。
  有这些人拖住安北大军,以他麾下的二十万人马,完全可以去受降城下试一试了。
  说不定还真能让他创造奇迹,攻入大唐境内,大抢特抢一番。
  即便事有万一,他没能啃下受降城这块硬骨头,有这些人祸乱草原,大唐在北地的数万大军和草原的十万精骑,也不敢随意南下。
  想到这里,即便是咥运,也难以自制地露出贪婪的目光,躬身再拜:“请可汗陛下放心,小人定不辱使命!”
  ……
  肆叶护满意地点了点头,慰勉了他几句,重又将目光落在了地图上。
  地图上,大唐的西部边境,被分割成了三个部分。
  位于北边的三受降城防线,刚才他已经交给铁勒部去负责了。
  位于南边的剑南道西羌之地,早已被吐蕃人预订。
  而他和他麾下主力大军的目标,则是在这二者之间的广大区域,那片浸透了西突厥人血泪和仇恨的地区——陇右!
  自从隋文帝分化突厥,使得原本庞大的突厥帝国,分裂为东西突厥以来,西突厥和中原王朝的历次战争,九成以上都发生在陇右地区。
  和东突厥曾经一度压着中原王朝摩擦不同,西突厥从来没有在和中原王朝的战斗中占据过上风。
  无论是之前的大隋,还是如今的大唐,对于西突厥来说,那都是爸爸级的人物。
  数十年来,西突厥丢在陇右的尸骨数以百万计!
  ……
  经过数年的西征,如今的西突厥国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不仅占据了方圆数万里的广阔疆域,更拥有了一支百战雄师!
  这些人,全都是在西征路上吊打万国,以一敌十的精锐!
  肆叶护觉得,也是时候和大唐算算总账了!
  沉吟片刻后,肆叶护霍然转身,眼中闪烁着火光,声音高亢激昂地吩咐道:“本可汗将亲率王廷本部十万骑,突进庭州、伊州之间的广阔草原。”
  “大突厥的勇士们,拿起你们的弯刀,甩起你们的马鞭,本可汗要带领你们踏破唐国的城市,杀死所有见到的唐人,歼、Y他们的女人,鞭笞他们的孩子,烧毁他们的房屋。”
  “让唐国人和西域诸国一样,在我大突厥的马蹄下哀嚎、哭泣,让他们知道,凡日月之下、江河所至,皆是我大突厥的奴婢!”
  这番洗脑的话一说出口,顿时勾起了西突厥各部在西征中培养起来的骄傲情绪。
  这一刻,所有人都忘了中原王朝曾经带给他们的恐惧。
  人人都在憧憬着攻破大唐的城市,抢掠他们见到的一切事物,歼、Y他们看到的所有女人,用屠刀斩下一颗颗唐人的头颅,向魂归长生天的先辈们致敬。
第463章
:战争的脚步
  因为民族特性的关系,草原民族军队的集结速度,远非大唐这种农耕民族可比。
  当肆叶护在王廷下达了大军集结的命令之后,只用了小半个月时间,他就已经得到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
  除了直属于可汗王廷的十万精兵以外,还有其他各部族凑出来的三十万人马,总计四十万大军,猥集在睢合水岸数百里的区域内。
  ……
  三月,草原的春天如期而至。
  经过一个冬天的蛰伏,青翠欲滴的鲜草再次从地面下钻了出来。
  不过很可惜,它们还没来得及仔细观察一下这个世界到底长得什么样子,就成为了战马牛羊的果腹之物。
  肆叶护和他手下的四十万大军,在广阔的草原上,结成了一个东西仅有数里,南北却宽达数百里的古怪军阵,浩浩荡荡地朝着大唐陇右道的方向推进。
  之所以要用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进军,也是由于草原民族的特性决定的。
  和唐人不同,草原人基本上不耕作,他们的食物,一部分是通过和唐人互市获得,剩下绝大部分都来源于放牧的畜群。
  即便是作战的时候,他们也是靠着牛羊肉,或者牛羊所产的奶食来维生的。
  因此,他们不能像唐军那样集团化进军,而必须向现在这样分散开来,给彼此留有足够的放牧空间。
  以免因为过于集中,使得牲畜因为没有充足的食物而导致产奶不足,影响大军的后勤保障。
  可是这么做却又导致了另外一个新问题。
  ……
  漫山遍野的牛羊一边啃草一边前进,这情景,和传说中的蝗虫过境也差不多了。
  西突厥大军所过之处,刚刚有了些绿意的草原,再次变得光秃秃的。
  好在眼下才只是开春,土壤中的水分还很充足,将草原的泥土粘连在了一起。
  如果西突厥人像以往那样,在秋季进军,那么只怕大军所经之处,马上就要掀起沙尘暴了。
  ……
  虽然因为天气的关系,沙尘暴不可能出现,但是破坏草场带来的恶果,却是所有西突厥人都不都面对的问题。
  如此庞大的军阵走过,就跟压路机碾过一样。
  原本疏松的草原土壤,因此变得极为结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