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5/528

  盯着对方看了片刻后,曾泰忽然心头一动,并没有马上纳头而拜,反而问道:“敢问国公,为何自入城以来,从未关心过城防,只将诸事交予各军主将自行处置?”
  曾泰想得很清楚,如果程咬金真想他自己说的那样,夜夜笙歌是为了稳定民心。
  那么,他就不会像个白痴一样,对城防的事情充耳不闻。
  翻遍史书,曾泰也找不出另外一个像程咬金这样,自己做甩手掌柜,将所有事情都交给手下去办的主将。
  因此,在曾泰看来,程咬金实际上就是个草包,稳定民心什么的,不过是歪打正着罢了。
  曾泰觉得,只要自己问出这个问题,那么程咬金就一定会露出马脚。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程咬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道:“曾明府可曾听说过武苑?”
  曾泰没有考虑太多,点头道:“自然是听说过的。”
  自从武苑逐步发展起来以后,各军校尉以上将领,各州县县尉以上军官,在晋升之前,都要到武苑走一趟,接受了武苑培训之后才会走马上任。
  曾泰手下的郡尉,就曾经前往乾陵武苑接受过为期三个月的培训。
  通过和他的交流,曾泰对武苑也有一些了解,只是他却不明白,程咬金为什么会突然问起这个。
  ……
  看着曾泰一脸疑惑的样子,程咬金也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当下说道:“曾明府想必不知道武苑是如何运转的吧?”
  曾泰继续点头。
  随着军制改革的推行,文臣武将已经彻底分裂为了两个阵营。
  作为文官,曾泰每天除了考虑怎么履行好自己身为刺史的职责,就是想着怎么样才能往上爬。
  至于武苑的事情,他还真不怎么关心,只是在酒局上随口问过几句,并没有深究过。
  程咬金早就料到会是这样,闻言也不意外,吩咐下人给曾泰奉上一杯茶水,这才解释道:“曾明府有所不知,武苑之中,除教授兵书战策外,最主要的一点,便是传授带兵之法。”
  “何时进军,何时扎营,不同地形该怎样防御,如何与友军守望相助,凡此种种,武苑之中皆有传授。”
  “眼下城中各军虽出身不同,然各部校尉以上军官,皆曾经历过武苑特训,可以说是师出同门。”
  “即便没有本帅的吩咐,他们也会按照武苑教授的办法,将城防布置妥当。”
  “本帅需要做的,只是统领他们击溃西突厥人而已。莫说本帅无需插手城防,即便本帅想要过问,只怕他们心里也是不愿……”
  ……
  程咬金一边给曾泰解释,一边在心里不断感慨。
  武苑的这种培养模式,给像他这样的领军大将节省了不少精力,让他们能够将更多地心思用来思考战局,而不用再像以前那样事必躬亲。
  可与此同时,这种做法,也是皇帝对武将权力的一次极大制约。
  唐朝的武将,虽然不再像秦汉时期那样,在军队里拥有说一不二的地位,但是却依旧对军队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大唐立国之初,十六卫军根据各自的主将不同,作战风格往往南辕北辙。
  程咬金麾下的将士,都和他一样,有着一往无前的气势,每当战事陷入焦灼,只要派他的军队上场,总能打破僵局。
  相比之下,李靖比较擅长轻骑突进,喜欢上演擒贼先擒王的戏码。
  而李绩和他的手下则将谋略用到了极致,但凡被他们盯上的敌人,只要一个不察,落入他们的陷阱,就会被一环套一环的布置坑到死。
  ……
  将领依靠鲜明的个人风格改造军队,使得全军上下能够如臂使指,将战斗力发挥到最强。
  而打上他们烙印的军队,又会反过来成为他们获取权力的助力,帮助他们攫取更大的话语权。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一种互补双赢。
  可是自从武苑出现之后,立马就将这种主帅个人意志对军队的影响削弱到了一个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
  有了文化,眼界也开阔了的中层军官们,开始不自觉的掌控一些原本属于主帅的权力。
  军队,再也不会鲜明地打上某个人的烙印。
  主帅,从大军的「独裁者」,变为了领兵官一类的角色。
  ……
  说的更直白一些,以前的皇帝,虽然名义上拥有天下兵马的指挥权。
  可事实上,他们对军队的影响力实在有限——先帝那样马上出身的皇帝除外。
  绝大多数时候,皇帝只能指挥将军,再由将军去统领军队。
  这就是韩信当年所说「将兵者」与「将将者」的区别。
  也就是说,军队的实际管理者是将领,皇帝只是参与「分红」的「法人」而已。
  但是经过武苑改革之后,大唐的中层军官群体质量跨越式地上升,借着他们的手,皇帝实现了对军队的直接控制。
  将军、大帅什么的,变成了帮皇帝管理军队的打工仔。
  举个更形象的栗子。
  假如军队是一台电脑,那么曾经的主帅就是电源加CPU加内存加显卡的合体。
  只要惹恼了他们,随便给你来点幺蛾子,这台电脑你就别想用的顺手,想要继续happy的撸啊撸,就只能换一台电脑。
  可是现如今,主帅只剩下了CPU的功能。
  虽然一颗CPU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电脑的性能能否完全发挥,但是想要仅凭一颗CPU玩黑客帝国,那就是纯粹做梦了。
  这颗CPU不好用,大不了换一颗好用的就是了。
  不至于为了一颗CPU,把整台电脑扔了。
  同理,主帅不好用,或者不听话,直接换掉就行,不用担心因为主帅的个人因素,影响到整个军队的正常运转。
第480章
:第一箭
  程咬金虽然外表看上去是个铁憨憨,实际上却是个八面玲珑的人物。
  他很清楚,皇帝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借着军队的势力做大,最终威胁到天子的权柄。
  所以,此番来到庭州之后,他很「乖巧」地将布置城防的任务交给手下诸将负责。
  而他自己,则将全部精力,都用来思考该怎样应对西突厥人的主力大军。
  自从先帝时期开始,他已经远离钟爱的战场十余年,如今好不容易回归,他可不想用一场毫无营养的平局,甚至是败局,来作为自己「王者归来」的贺礼。
  他要的,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虽然西突厥人进攻庭州的军队足有小二十万,而他手下只有三万多人,但是程咬金知道,以唐军的战斗力,加上墨苑、遇真观鼓捣出来的那些新式器械,想要击溃西突厥,并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因此这些天他才会始终留在府内,仔细斟酌自己的计划,希望能做到万无一失。
  ……
  曾泰并不知道程咬金的种种盘算,不过在他明白武苑的内情之后,终于将心头的种种担忧收了回去。
  想到自己刚才言行无状的样子,冷静下来的刺史大人这才有些后怕的躬身拜道:“下官不明就里,出言不逊,忤逆上官,还请国公责罚!”
  程咬金从对未来的遐想中回过神来,微笑着起身来到曾泰面前,扶起他说道:“明府无需介怀,本帅也知道明府是为大唐考虑,才会说那些话。”
  “怪只怪本帅事先没有与明府说清楚,这才有如此误会。”
  曾泰连道不敢,躬身谢罪不止。
  程咬金托着他的胳膊,严肃道:“大战在即,本帅尚有诸多事宜要劳烦明府,明府若再如此客气,就是不把本帅当自己人了……”
  想要用三万人守住庭州,程咬金自觉问题不大。
  可是要想靠着这些人战胜西突厥,他必须全情投入,保证万无一失才行。
  有些无关紧要的事,需要有人来为他分担,而身为庭州刺史的曾泰,显然是个很好的人选。
  所以,该有的礼贤下士的态度,他还是不介意表现一点的。
  ……
  经过了刚才的一连串事情,加上现在这句话,程咬金在曾泰心目中的形象,顿时变得前所未有的高大。
  见他神色郑重,曾泰也随之一起严肃了几分,抱拳道:“国公但有所命,下官必万死不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5/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