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3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2/528

  说着话,拔和那从腰间抽出割肉用的小刀,在自己的脸颊上划出一道寸许左右的伤口。
  这是西突厥萨满教的一种宗教礼仪。
  每当有至亲之人意外死亡,或者有什么值得一生铭记的事情发生时,西突厥人就会在脸上划下一道伤口,用疼痛提醒自己永生不忘。
  看到拔和那的举动,其他人也都纷纷有样学样,拿出割肉小刀在自己脸上留下伤口,同时立下重誓。
  等到所有人都表态完毕,拔和那这才继续说道:“点密部的人固然该死,只不过我们现在首要的敌人还是唐军。各位贵人都说说吧,我等眼下该如何是好?”
  话音未落,人群中就有人回答道:“合不勒这个老贼虽然无耻,但是他有一句话说的不错,我们绝不能向唐军投降,那和找死没有区别。”
  “肆叶护虽然逃了,然而带走的部众却是不多,我军仍有十余万之众,远在唐军之上。”
  “依我之见,不如趁唐军初来乍到,立足未稳,集合大军之力一举破之……”
第553章
:草原民族的智慧
  说话这人显然属于那种革命乐观主义爆棚的存在。
  但是像他这么勇敢,或者说这么傻逼的人终究是少数。
  因为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已经有人站出来反驳道:“萨扎特俟斤此言差矣。”
  “且不论我军战力比起唐军有所不如,即便胜了唐军又如何?未必就能顺势拿下庭州。”
  “纵然能够拿下庭州,我等又能在陇右待多少时间?唐国皇帝若继续增兵,我等该如何是好?”
  “更何况,一旦可汗遁逃之事传扬出去,各部勇士必将自乱阵脚,彼时又该如何?”
  一连串的问题问出口,不只是萨扎特,其他人也都低下头默然不语,王帐的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凝重。
  拔和那的表情也不怎么好看,面对说话那人问道:“脱斡里俟斤,你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吧。”
  脱斡里右手抚胸微微弯腰,接着说道:“以我之见,我等与其和唐军纠缠,不如趁着唐军援兵刚刚到来,不熟悉形势的机会,带领勇士们回到草原,和亲人团聚……”
  萨扎特之前被脱斡里打断话头,一直愤愤不平,听到这里,忍不住开口道:“若我等就此退走,带来的牛羊牲畜怎么办?没有那些牛羊,部族里的老人和孩子们今年就要饿肚子了。”
  ……
  因为肆叶护隐瞒的好,直到现在,白山部被执失思力率军剿灭的事情依旧是一个秘密。
  也正是顾忌到那些用作后勤的牛羊牲畜,众人才难以下定就此撤兵的决心。
  否则以草原民族的个性,早在尉迟恭的援军刚刚露面的时候,这些家伙就已经跑没影了。
  萨扎特的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大家都表示如果要抛弃那些牛羊,还不如就在此地跟唐军决一胜负算了,反正回到草原迟早也要饿死。
  拔和那其实比较倾向于跑路这个选择,只不过他也同样舍不得部族带来的那些牛羊。
  因此当众人表示反对的时候,他便将视线重新投向了脱斡里。
  他相信脱斡里既然提出了这个计划,就一定已经想好该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局面了。
  果然,面对众人的责备,脱斡里丝毫不以为意,环视一圈之后目光一冷,沉声道:“各部此战的损失,完全可以从点密部身上找回来!”
  ……
  “嘶……”
  听了脱斡里的话,众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多年以来养成的对上位者的敬畏之心,让他们下意识地就想要出声反对。
  可是下一秒,当理智重新占领高地之后,所有人都心动不已!
  作为西突厥的可汗,肆叶护这个时候本该和他们待在一起,带领大家和唐军拼命才对。
  可是肆叶护这个懦夫不仅自己跑了,竟然还找了个冒牌货做替身,蒙骗了大家好几天,简直不当人子。
  既然肆叶护已经做了初一,那么也怪不得他们做十五了。
  虽然点密部的实力近几年飞速膨胀,隐隐有了点密可汗时期全盛的模样。
  但是比起向来战无不胜的唐军,众人觉得还是和点密部交手更有希望一点。
  更何况,点密部此番也不是全身而退的。
  肆叶护带走的只是点密部的精锐,更多的普通士卒和奴隶,还是作为障眼法,留在了陇右。
  如果说全盛时期的点密部可以镇压草原,让任何有异心的人不敢轻动的话,那么失去了大半普通士兵和奴隶的点密部就是裂了缝的鸡蛋,各种蚊子苍蝇,该出来的也就要出来了。
  ……
  作为可汗的直系部族,点密部拥有整个西突厥最大的牲畜群,享受着西突厥国内最肥妹的草场。
  就连这几年西征的战利品,也是点密部分的最多。
  按照草原的规矩,其他各个部族加起来,也不过才分到了一半的战利品,剩下的那些,全都要作为贡品,奉献给「伟大」的可汗陛下。
  那是一笔众人现在想都不敢想的巨额财富。
  只要能够攻破王廷,那么一切损失都可以得到弥补。
  想到这里,众人的目光便又重新坚定起来。
  拔和那那颗老迈的心脏也忍不住剧烈跳动了起来,老家伙满面通红,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说道:“看来诸位贵人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既然如此,我等便来商议一下该如何退兵吧……”
  眼下唐军的援兵已经到来,加上庭州城中的守军,足有将近七万人马。
  即使除去那些必须要留守城中,以防不测的人,保守估计也有五万人马要拦在西突厥人「回家」的路上。
  就和当初弩失毕在松府城下面对的情况一样,此时摆在西突厥众人面前的首要问题,也是要怎么做才能在唐军的环伺下安然退走。
  至于其他的事情,只有等过了眼下这一关才有机会考虑。
  ……
  历朝历代的史书形容草原民族的战斗风格,大多都喜欢用一句话——胜则如鸟之集,败则雨散冰消。
  其含义大约是说引弓之民不知王化,不通兵法,就和街头流氓打架一样,只知道一味蛮干,没有脑子。
  但这其实是一种基于不同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下的误解。
  如果草原民族真的这么不堪,又怎么会屡次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又怎么能几度入主中原,统御神州?
  西突厥虽然没有唐人那么多著之竹帛,传于后世的兵法韬略,但世世代代的游牧传统,让他们骨子里就拥有不逊于一般将领的战斗知识。
  只不过他们无法像唐人那样,把这些知识写下来罢了。
  仅仅只是商议了几句之后,众人就已经定下一个大致的作战计划。
  如果找一个唐军将领来看,西突厥人的这个所谓的「计划」就是一坨翔。
  因为他们再次印证了中国史书上的那句评语——败则雨散冰消。
  这些人定下的计划,用更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大家各跑各的,能跑掉算你的本事,如果被唐军堵住了,就自认倒霉。
  以往面对战争不利的情况,西突厥人一直都是这么做的,而且每一次的效果都很不错。
  之所以会这样,纯粹是因为草原和内地的环境差异。
  在草原上,并没有像内地那样四通八达的道路,但是对于草原民族来说,到处都是道路。
  只要骑上马,他们可以去任何他们想去的地方。
  这也就导致想要像在内地时那样,在草原上进行围追堵截的计划,几乎不可能办到。
  你辛辛苦苦挖好了坑,埋好了陷阱,奈何敌人就是不不上套,你又能怎么办?
第554章
:一报还一报
  广阔的草原一望无际,纵然昼夜不停的策马狂奔,也至少需要两三个月才能打个来回。
  在草原上,即便是两个实力相差悬殊的部族交战,往往也要延绵数月,乃至数年之久。
  一旦某一方陷入劣势,直接调头狂奔,剩下那一方除了干瞪眼,几乎什么都做不了。
  当日牛进达之所以宁肯冒着北地州县糜烂的风险也要放铁勒人入关,其原因就在于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