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5/528

  说着,林木轻轻拍了两下手,几十个青衣小厮走进来给众人奉上酒菜。
  同一时间,十几名身材婀娜,娇俏动人的舞姬翩跹着走到厅下,在两厢乐师的伴奏下曼妙舞动起来。
  对于唐人这种磨磨唧唧的做事风格,欲谷设向来不怎么感冒。
  更何况他现在有心事在身,就更不感兴趣了。
  随意夹了几口菜尝了尝,欲谷设就将筷子放下,打量起与会众人的表情,想要看出些端倪。
  只是让他奇怪的是,在场众人除了林木和田汾以外,其他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不在眼前的舞蹈上。
  每个人都低着头,或以手拄案,或念念有词,或闭目凝思……
  这让欲谷设对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越发好奇了几分,恨不能直接揪住林木的衣领,好好逼问一番。
  不过想到对方的身份,他不得不将这个危险的想法重新按了回去,端起面前的酒杯,佯作从容地和林木对饮起来。
  ……
  酒过三巡,歌舞暂歇。
  服侍的下人,助兴的乐师和舞姬纷纷退下,偌大的花厅里,只剩下了与会众人。
  林木端着酒杯起身,对众人致意道:“今朝幸甚,得可汗与诸位明公不吝赏光莅临寒舍。本官与田公正有一事,要与诸公相商……”
  见说到正题,所有人的耳朵都竖了起来,目光一瞬不瞬地盯着林木。
  林木淡淡一笑,转身看向欲谷设,躬身一拜:“在此下官要先恭喜可汗,得天子御口钦封,不日便将坐镇草原,统领各部……”
  其他众人也都跟着一起恭贺道:“恭喜可汗,得天子御口钦封,坐镇草原,统领各部……”
  听到众人的恭维,欲谷设心里的郁闷也缓解了不少,眉开眼笑道:“此皆乃陛下圣德,老夫不过叨天之光而已……”
  对于他来说,如果没有白灾这回事,那么受封可汗真可以称的上是天上掉馅饼了。
  这让他如何不开心?
  只是想到马上就要到来的白灾,他的好心情也不免蒙上了一层阴影。
  又考虑到接下来可能需要倚仗这些商人为自己铺路,欲谷设便接着说道:“倘若日后老夫果有幸能主草原,在场诸君往来塞上,行商贩卖,诸君商队的安全,都包在老夫身上!”
  对于这个时代的商人来说,商队的护卫开销,占据了日常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可是即便如此,也不是每次都能保证安然无恙。
  如果能得到可汗大军的保护,至少在欲谷设的辖区内,众人的货物就不虞有被打劫的可能,无形间给大家省去了不少麻烦。
  “可汗海量……”林木没想到对方竟然会这么大方,忍不住赞了一句,转而对众人说道,“可汗如此大方,我等华夏贵胄却也不能小气了。”
  “如今可汗欲往塞外就国,尚有一桩难事。本官有一计,一来可解可汗之忧,二来也可让诸君发一笔小财,未知诸君意下如何?”
  众人对视一眼,没有贸然接话。
  他们之前只是收到林木的传信,说是有发财的机会,所以就来了。
  至于这个机会和西突厥有关,他们也是刚刚才知道,一时间纷纷在心里权衡起这其中的利弊。
  ……
  稍作沉吟,最终还是已经习惯了和草原民族做生意的北地大商吕达当先开口说道:“未知可汗所遇是何难事?需要我辈商贾效劳?”
  林木和欲谷设交换了一个眼神,由后者说道:“草原今岁要经历白灾了……”
  “嘶……”众人闻言同时倒吸一口冷气。
  他们虽然都没有经历过白灾,但是前隋时期东突厥的那次入侵他们可不会忘。
  那一次,东突厥人就跟发了疯一样,前隋最精锐的骁果军,都在对方悍不畏死的攻击下节节败退,整个北地都被东突厥的祸祸了一遍。
  连长安的北方门户雁门关都曾一度落在对方手里,当时在位的隋文帝甚至差点就下达勤王诏书了!
  虽说东突厥人最终还是被打了回去,可是前隋也在那次的大战中损失惨重。
  事后双方和谈,重新恢复交流,中原百姓才知道东突厥之所以如此不要命的进攻,是因为遭受的白灾的缘故。
  「白灾」这个词,也正是因为那一次的战争,被中原百姓所熟知。
  或许年轻人不怎么了解,但是只要是上了年纪的人,就绝对不会忘却那段岁月。
  如今听说草原又要发生白灾,几个胆子小的人立刻就准备告辞离开,回家屯粮以备不时之需。
  只是看到其他人都没有挪位置,这才有些不好意思地收回了迈出去一半的脚步。
  沉默半晌,最终还是吕达开口问道:“不才往来草原,倒也知道些白灾的典故。”
  “据在下所知,白灾之时,万物寂灭,何来商机可言?还望林寺丞为我等解惑。”
第598章
:买卖人口
  林木环视一圈,并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转而问道:“敢问诸公,各自名下的作坊里约有多少人手?”
  这个问题严格说起来其实已经有点侵犯商业机密了,如果换一个人来问,众人肯定会叫手下把提这个问题的人打一顿。
  只是想到林木的身份,大家犹豫了一下之后,还是将自己名下的工人数量报了出来。
  只不过他们也留了个心眼,有一万的,往往只报八千。
  可是即便如此,各家的工人加起来,也达到了惊人的三十万之众。
  这还仅仅只是各自工坊里的工人数量,如果将其他那些伙计、帮闲、护卫、账房、掌柜之类的加起来,至少也有将近百万人。
  欲谷设在一旁听的咋舌不已。
  在草原上,即便是曾经的东西突厥可汗,直接领导的部众人数,也不到百万。
  而自己面前这些大腹便便的商人,竟然掌握着百万人,数十万个家庭的兴衰命运。
  这让他对大唐的富庶和强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告诫自己的后辈儿孙,千万不要和朝廷为敌。
  另一边,林木的表情却很平静,继续问道:“再问诸公,这些人手可还够用?”
  说到人手够不够用的问题,众人便都忍不住倒起了苦水。
  ……
  自从大唐一统天下,社会秩序重新恢复平静,商人们也跟着一起活跃起来,以捕鲸业和工坊业为代表的各行各业蓬勃发展。
  尤其是在皇帝取消坊市制度,颁布了《市律》之后,天下商贾更是迎来了一段史无前例的舒适期。
  因为《市律》在限定了他们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保护,地方上那些胥吏,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肆意盘剥他们了。
  有了安全感的商人们将所有精力都投入了商业活动,使得大唐工商业实现了空前的繁荣。
  对于眼下的大唐商人们来说,无论他们生产什么,都会被逐渐宽裕起来的百姓抢购一空。
  几乎没有人会为没有人会为商品的销路发愁,大家担心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人手不够用了!
  这个问题,已经成了大多数大唐商人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阻碍。
  比如现在在场的那位以纺织起家的任氏家主,他名下织坊外等着拿货的行商已经排出去了好几里地。
  可是即便他能让手下工人十二个时辰不歇地织布,也赶不上新订单到来的速度。
  想要扩大产量,必须增设新的织机。
  而想要增设织机,首先你得找到能够操作这些织机的工人。
  大唐国内的剩余劳动力,早已被商人们瓜分一空,想要找到足够的工人,只能从异族奴隶下手。
  虽说东瀛那边时不时还会有运奴隶的船队回到大唐,和西南诸夷的奴隶贸易也在稳步推进,然而这两条都是细水长流的道路,对解决眼下的问题提供不了太大帮助。
  眼看着一枚枚黄澄澄的小可爱扇着翅膀离自己远去,任氏简直可以说是心急如焚,每天光去火的汤药就得喝好几斤。
  ……
  林木微笑地听着众人的抱怨,一直到诉苦大会进行的差不多了,才幽幽说道:“既然诸公皆以为人手不足,何不去草原上走一遭呢?”
  一言既出,在场众人同时身形一震。
  他们刚才听林木问起人手的问题,心里就已经有所察觉,此时再听到他这么说,顿时都明白过来。
  草原遭逢大灾,人命贱如草芥,这个时候自己如果带着草原各部急需的粮食前去和各部贵人们商讨,用粮食换来奴隶,岂不正是两相得宜的美事?
  至于白灾中的各种危险,岂不闻有句话叫做“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以上的利润,资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绞首的危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5/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