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28

  “不会吧,生个儿子就变成这样了?”
  李承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还没听说过有谁生个儿子就能得神经病的。
  “谁说不是呢,看看我,生了几个孩子了,也没变成这样啊。”
  李业嗣虽然是李靖的小儿子,却是众人中最大的,此时已经成亲好几年,有了几个子女了。
  “你们不会真的以为是生了儿子的缘故吧?”李承乾用看煞笔的眼光看着众人。
  “关键这不是我们说的,是太医说的啊。”杜构解释道,“这小子今天早上刚来的时候还挺正常的,我们听说他媳妇儿昨天生了,都恭喜他来着,也不知道哪句话刺激到他,就变成这个样子了。太医过来看了,说是欢喜过甚,等他缓过来就行。”
  这下李承乾真的有些无语了,没想到这个世上还有这么奇葩的病症。
  既然太医说等他自己好,李承乾也就不再管他了,就让他一个人待在那边傻笑,自己这边和其他人商量六部呈送的这些公文该怎么处理。
  长孙冲这家伙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的,这一生病倒是刷起存在感来了。
  众人这边说着,他那边听到了,时不时地插句嘴,和众人商量的事八竿子打不着,还是那个雷打不动的问题——“您家有女儿吗?”
  ……
  “殿下,要不然先派人把他送回长孙府吧,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呀。”秦怀道一脸纠结地说道。
  李承乾何尝不想这样,可是看到长孙冲那痴呆的样子,要是就这么送回长孙府,被长孙夫人看见了,指不定要怎么心疼。
  长孙夫人身体本来就不好,真要是把他吓出什么毛病,李承乾也于心不忍:“算了,就让他先待着吧,看看过会儿会不会好一点。就这么送回去,长孙夫人看到了也不好受。我们商量的声音小一点就是了。”
  这么一来,长孙冲果然就不再说话了,一个人在那里自顾自的傻笑。
  只是却苦了李承乾等人,十来个人围在一起看奏疏,热就不用说了,商量的时候还要偷偷摸摸地捂着嘴,好好的议政硬是弄得跟地下工作者接头一样,看的一旁伺候的宫女内侍偷笑不已。
  ……
  好不容易把政事商量完,李承乾等人就这么看着长孙冲抽风。
  没什么正事,程处亮和杜荷这两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家伙又开始挑逗起长孙冲来。
  有了这么一会儿缓冲,长孙冲估计也是有点回过神来了,有时还是能说两句完整的话的。
  看到他这个样子,李承乾的心才算是放了一点下来。
  时间慢慢过去,众人把长孙冲晾在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
  反正也没什么事,李承乾干脆让杨林把围棋拿了出来,众人分成两派,一人下一子,哪边输了就要在脑门上贴张纸条,倒也能消磨时光。
  太阳渐渐西沉,房遗直他们要出宫了,这个时候长孙冲也好的差不多了,估计再过一晚上就能缓过来。
  李承乾正准备让内侍送众人出宫,那边太子妃苏薇突然来了。
  苏薇刚一进殿,就看到了李承乾和众人坐在一起,每个人脸上都贴了不少纸条,中间还有一盘下了一半的围棋。
  看着李承乾脑门上的纸条,苏薇捂着嘴笑了笑:“殿下倒是童心未泯呢。”
  还没等李承乾搭话,苏薇发现了和众人隔得老远的长孙冲,出于礼貌,随口问了一句:“怎么表哥不跟太子殿下他们一起玩吗?”
  苏薇一看到长孙冲那边的时候,李承乾就知道要糟,「不要」两个字刚说出口,苏薇的问题已经问完了。
  紧接着,众人就听到了无比熟悉的那句话:“殿下,您有女儿吗……”
第79章
:遣唐使
  让人把长孙冲他们送出去,李承乾和苏薇携手回了宜春宫。
  趁着吃饭的功夫,李承乾把长孙冲到底是怎么回事和苏薇解释了。
  没想到太子妃听完之后居然两眼放光,一脸向往地说道:“表嫂好幸福啊!”
  “这哪里幸福了?”李承乾感觉自己的脑袋旁边这个时候肯定有三条粗壮的黑线,女人的思维有时候真的不能用常理来揣测。
  “当然幸福啊。”
  苏薇一副理所当然的表情说道:“殿下您想想看,如果一个男人因为一个女人给他生了一个儿子高兴到发疯,不就说明那个男人很爱那个女人吗?对于女人来说,这岂不就是最大的幸福?”
  【高兴很正常,发疯就不正常了吧?如果一辈子好不了怎么办?那不就变成累赘了吗?】
  虽然心里吐槽不已,不过李承乾不打算在这么个小问题上和她抬杠,看到苏薇满脸的羡慕,李承乾突然有了个想法。
  “那爱妃你愿不愿意享受这种幸福呢?”李承乾凑到苏薇的耳边问道。
  “那当然!”苏薇想也没想就给出了答案。
  “那我们就别耽误工夫了!”李承乾一把把苏薇抱了起来,往寝殿走去。
  “啊!”突然被抱起来的苏薇叫了一声,接着反应过来李承乾的意思,小声说道,“殿下,臣妾还没沐浴呢。”
  “嗯……”
  李承乾的神色突然严肃起来,苏薇还以为李承乾不高兴了,刚想道歉,李承乾突然一脸坏笑地说道:“孤也没有,我们一起吧。”
  一夜春光,不足为外人道……
  第二天一大早,李承乾就在春坊等着众人,本来还以为长孙冲今天应该不会来了,谁知道当众人一起进来的时候,长孙冲赫然就在其中。
  “表哥你好了?”李承乾关切地问道。
  显然已经有人把昨天发生的事和他说了,长孙冲有点不好意思地拜道:“臣已经痊愈了,多谢殿下关心。”
  李承乾微微点头:“痊愈了就好,省得舅父舅母要替你担心。”
  众人调笑了一番,开始处理政务。
  李承乾正在看工部申请整修长安城墙的奏疏,那边房遗直突然说道:“这是谁家把厕纸拿来写奏疏了?”
  托李承乾的福,现如今纸张在大唐的普及率要比原本历史上高出许多,同样也是因为他的关系,「厕纸」这种「高大上」的东西也逐渐在各大公侯府中流行了起来。
  听到房遗直的话,李承乾抬起头,正看到对方拿着一份皱巴巴的文书,看了两眼,恍然道:“原来是倭国的国书。「仰慕大唐文化,特遣使者前来学习」。我说最近鸿胪寺怎么有那么多倭人出没,原来是来我大唐学习的。”
  房遗直除了东宫这边,还兼着礼部鸿胪寺的差事,主要工作就是接待一下外国使臣什么的。
  “我朝和倭国有来往吗?怎么孤不知道?”李承乾问道。
  身为一个中国人,李承乾对于倭国真的是一点好感都没有。
  早就知道倭国在唐朝的时候和中原有很密切的来往,本来还打算利用皇太子的身份加以阻止,可是一直都没听到关于倭国和大唐建交的消息。
  李承乾还以为是没到时候呢,可是现在听房遗直话里的意思,好像倭国早就和大唐有联系了。
  “其实也没几年,臣记得好像是贞观三年的时候吧。倭国那边的一个什么国王派了几个使者求见陛下,想要与我大唐建交。当时朝廷忙着对付突厥,哪有时间管他们,随便给了点东西就把他们打发了。”李业嗣回想了一下,说道。
  【原来如此。】
  李承乾恍然大悟,贞观三年的时候,他正好生了一场大病,缠绵病榻好几个月,朝政什么的实在是无暇顾及。
  (注:历史上霓虹第一次派出大规模的遣唐使是在公元630年,也就是贞观三年。为了情节需要,特改为贞观七年。)
  “殿下你是不知道,这群倭国人也不知道怎么生的,大部分长得歪瓜裂枣,穿的衣服也古里古怪,身上还带着一股子鱼腥气。鸿胪寺那些人每天到衙门里就跟看猴戏一样。”秦怀道笑道。
  “这些番邦蛮夷,怎么会懂我大唐的礼仪,弄出些笑话也是理所当然的。”长孙冲倒是很有君子之风,没有和众人一起嘲笑的意思。
  深知后世倭国人为祸甚烈的李承乾可不会和众人一样,不把现在还是叫做倭国的霓虹放在眼里。
  李承乾皱了皱眉,问道:“百官对此有什么意见?”
  秦怀道看了看随国书一起送来的奏疏,说道:“中书省的意见是可以照准。正好国子监里有专供这些番邦贵族学习的馆驿,他们的意思是就按照惯例,让这些人跟高句丽等国的皇子一样,在国子监读书。
  至于其他的学习百工之技的要求,温大人(温彦博)的意思是随他们去,不用管。门下省也已经同意了。”
  “不行!”李承乾一拍桌子,断然拒绝。
  房遗直他们不知道,李承乾可是一清二楚,这些人从大唐学习了先进的技术,回到倭国,极大的促进了倭国的发展。
  有了足够实力的倭国野心也越来越大,最后倒霉的还是中国人。
  “呃……”众人面面相觑,都是一脸的不解。
  “殿下,为什么不许他们学习我大唐的文化?先贤不是教导我们要推行教化吗?如果能让这些番邦异族识礼仪,知廉耻,行先贤之道。岂不是皆大欢喜?”唐善识问道。
  唐善识是唐俭的第五个儿子,家学渊源,行事无不以先贤教诲为准则。
  此人做事兢兢业业,为官清正廉明,是个难得的好官,李二陛下对他也是多有称赞。
  可是国家大事不是光有原则就行的,很多时候还要辅以一定的手段。
  因此唐善识只能做个听命行事的官员,无法身居宰辅,主掌国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