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528

  启程前,李彻通过各种渠道,将自己要回京给高祖、先帝扫墓的消息传了出去。
  一时间,从辽东到关中这一路上,议论纷纷。
  所有人都明白,所谓的「永思孝道,为高祖、先帝祭扫陵寝」,不过是一个借口,檀王真正的目的,还是冲着眼下的朝局来的。
  然而却没有人敢站出来BB。
  从汉代开始,孝顺,就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一致宣扬和提倡的美德,大唐也不例外。
  李二陛下在位的时候,曾说过大唐「以德性治天下」,这德性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孝悌之道」。
  后世史书上李唐的皇帝们,谥号当中基本上都有一个孝字,根源便在于此。
  而李彻给父祖扫墓,是至孝之行,谁敢反对,就是跟皇帝唱反调,跟天下正统作对。
  是以,尽管很多人不愿意看到李彻回长安,但却鲜少有人敢站出来表示反对。
  仅有的三两只小猫,把「藩王不可擅离封地」的规矩搬出来说事儿,根本没法给李彻造成什么阻碍。
  李彻带着几个属官,大摇大摆地跨过辽河,先到了幽州,再乘船沿大运河一路南下,直到洛阳才登岸换马,朝关中而来。
  刚开始,崔明等人还担心路上会有埋伏,可是随着离长安越来越近,始终风平浪静,几人的心也就慢慢放回了肚子里……
  ……
  这一日,一行人来到一处名为「望月崖」的所在。
  望月崖,位于关中和关东的交界处,离潼关不远,崖体高不过十余丈,突兀的立在官道一侧。
  原本笔直的官道,因为这座山崖的存在而拐了个弯,形成了「7」字型,一面靠山,一面临水,倒也算是个不大不小的险要之处。
  自打皇帝在江南遇刺的消息传开之后,这望月崖下便设了个临时关卡,对过往行人进行检查。
  尽管这么做带来了一些不便,可面对官军手里明晃晃的刀剑,也没人敢抱怨什么,只能任由对方检查。
  好在这些官军虽然不苟言笑,但也没做出勒索的事情,大家最多不过耽误一点时间,没有什么多余的损失。
  只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的是,这些设卡的官兵,并非是驻扎在潼关的金吾卫,而是不知道从哪里调来的郡兵!
  ……
  元新十九年秋九月庚寅(二十七)。
  从一早开始,天气就阴沉沉的,一副随时要下暴雨的样子,官道上人烟稀少,很少有人会选择在这种天气出门。
  当然,也有例外。
  临近黄昏,一行十几人的队伍策马来到哨卡前,作势就要继续前行。
  看到这些人,一个穿着队正制服的人跳到路中间,高声道:“来人止步!吾等乃朝廷官军,奉命在此盘查,以防宵小之徒混进关中,尔等是何身份?报上名来!”
  李彻拉住坐下战马,看着不远处的那人,心里有些疑惑。
  此地离潼关不远,就算是要设卡,也该是由金吾卫来负责才对,怎么会让地方上的郡兵负责。
  这一路上虽然都没有遇到阻拦,但只要没有正式踏进长安,李彻就不敢完全放松。
  在心里加了几分小心,檀王殿下对身边的崔明使了个眼色。
  后者会意,策马上前几步,扔了块檀王府的令牌过去,高声道:“檀王回朝,为高祖、先帝祭扫,尔等还不快快闪开!”
  队正捡起令牌查验一番,谄媚道:“原来是檀王当面,请恕小人眼拙,一时没认出来。小人这便给大王让路……”
  说着话,队正便转身对手下吩咐道:“夯货!尔等还不快快将路给大王让出来!”
  一众郡兵应诺一声,七手八脚地上前将路障搬开。
  队正转身讪笑着走到崔明身边,将令牌还了回去,躬身道:“上官请……”
  接着又对李彻躬身一拜:“大王请!”
  李彻点点头,温和道:“有劳了。”
  言罢,带着几个手下缓步策马朝哨卡走去。
  ……
  纵然那队正的表现在旁人眼里看来无懈可击,但李彻心里的戒备却始终完全放下,右手一直放在腰间的剑柄上,防备着可能出现的变故。
  队正弯腰弓身站在道路一侧,看着马蹄从自己面前踏过,目光深邃如潭。
  等到李彻等人走到哨卡之中,队正猛然抬头,打了个唿哨。
  原本立在道路两旁的郡兵忽地冲上,摸出绳套,朝着几人扔来,显然是打算将几人活捉。
  “小心!”
  李彻断喝一声,抽出长剑,将扔向自己的几根绳索劈到一边,其他几人也都各自抽出刀剑应对。
  然而即便他们的反应已经不慢,将绳索躲开大半,但是仓促间难免顾此失彼,从望月崖上落下的几张大网,还是让反抗失去了意义。
  李彻翻转剑刃,想要将网绳割断,可是千锤百炼的宝刃,砍在那手指粗细的网绳上,竟然切之不断,显然这并不是一般的绳索。
  试了几次之后,李彻让众人停手,同时叹息着将剑收了起来。
  眼见李彻等人不再挣扎,那队正这才上前拜道:“小人受上峰之命,请大王前去做客,冒犯之处,还请大王恕罪。”
  檀王府典军周桐怎么说也是上过战场的人,今天居然被人用这种方式活捉,又气又恼之下,破口骂道:“尔等以下犯上,谋害亲王,可知是何等罪过?!等某家出去,定要将尔等碎尸万段!”
  没有人理会周桐的叫嚣,李彻也明白,对方既然敢来做这件事,就已经做好赔上性命的准备,「碎尸万段」什么的,根本吓不着任何人。
  檀王殿下平静地看着那队正,温和道:“敢问壮士,不知是哪位高人让尔等来擒住小王的?”
  见李彻到了这个时候还能保持平静,队正心里暗暗赞了一声,拱手道:“大王恕罪,主上名讳,小人不敢提及。然则主上吩咐过了,只是请大王过府住上一段时日,待到诸事平定,自会放大王离去。”
第721章
:哥舒沮
  听到这话,李彻几乎已经可以肯定,这些人就是自己那几个好弟弟派来的,至于究竟是谁,短时间内还看不出来。
  在心里转过几个念头,李彻洒然一笑,说道:“成王败寇,本王既然落在尔等手里,悉听尊便就是。”
  说着,解开腰间的长剑,扔到对方脚下。
  “大王!!”
  崔明等人惊呼一声,纷纷挡在李彻身前,生怕对方借机发难。
  却没想到他队正丝毫没有要动手的意思,双手背在身后,赞叹道:“大王胆识真叫小人钦佩之至。如此,还请大王随小人等走一趟吧……”
  话音未落,便有几个郡兵走上前,将众人的武器一一卸下。
  紧接着,从崖底阴暗处驶出一辆封闭得严严实实的马车。
  将手无寸铁的一行人赶上马车之后,有人从不远处的树林里牵出几十匹战马,一众郡兵纷纷翻身上马,押解着马车朝远离潼关的方向走去。
  与此同时,一只信鸽从队伍中飞出,扑闪着翅膀冲天而起,飞往长安的方向……
  ……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开始得很快,结束得更快,前后不到一炷香的工夫,望月崖下就只剩下了一片狼藉。
  车轮滚滚,也不知过了多久,队伍在一片密林中停下。
  李彻正在车厢里闭目养神,就听车外传来一声招呼:“大王,吾等到了,恭请大王移步。”
  李彻正要起身,周桐抢先道:“大王,容末将先去试探一番吧?”
  身为王府典军,周桐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保护李彻的安全。
  如今李彻落在贼人手里,虽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自己作死,但周桐心里依然很过意不去,想着还是自己先出去看看。
  如果真有什么危险,也能让李彻多些时间准备。
  李彻虽然知道不会有危险,不过周桐一片好意,他也不方便拒绝,点头嘱咐道:“周将军小心。”
  周桐抱拳一礼,转身推开车门走了出去。
  片刻后,周桐的声音在车外响起:“大王,末将已将附近查勘了一番,并无危险,还请大王移步。”
  李彻应了一声,推开车门跳下马车,环顾起四周的景色。
  只见众人现在身处在一片山谷之中,谷底和两边的山上生满树木,向上看不见天,向远处看不过百丈,实在是个藏人的好地方。
  离马车不远的地方开辟出了一片方圆十丈的空地,立着几个新扎好的帐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