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28

  李建成看着李承乾一副人小鬼大的模样,伸手揉了揉他的头发,玩笑道:“行,大伯的性命就交在你手上了,不过你要换身衣服,你这样出去,被你父王看见,还以为孤虐待你了呢。”
  虽然开着玩笑,可李建成眼里深藏着的阴沉却怎么也消散不去。
  被自己的弟弟逼着退位,对谁来说都不是件能轻易接受的事。
第008章
:玄武门下
  “大郎,今天这些话是谁教给你的?”
  “是我自己想的啊。”
  “你一个小孩子怎么会懂这些?”
  “因为我是天才。”
  “天才?”
  “嗯,天赋奇才。”
  “呵呵……”
  坐在李建成的马上,一晚上没睡的李承乾睡眼惺忪,有一搭没一搭的和李建成说着话,李建成突然问了一句:“大郎,你为什么要做这些?你应该知道,你父王不会希望你这么做的。”
  【我当然知道他不想我这么做,可是我特么的也没办法呀。你今天要是死了,我特么就要被送去罗艺那里当人质了,成天被那老小子恐吓,也不知道还有没有命回来。
  就算能活着回来了,以后的日子也难过得很。你那些二货部下对付不了李二,恐怕会成天想着怎么对付我,再加上我那几个不省事的弟弟,以后老子的日子真是有看头了。】
  虽然心里这么想,可是嘴上当然不会这么说,李承乾歪着脑袋靠在李建成怀里,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反问道:“伯父觉得您和我父王谁更适合做皇帝?”
  李建成并没有说话,他心里早已有了答案,只是他不愿意承认自己不如弟弟,这是他这个君子深刻在骨子里的骄傲。
  李承乾早料到会是这样,接着说道:“伯父是个明君,仁君,这一点从大唐立国以来的种种措施就可以看出来。大唐立国以后,皇祖父日益荒疏朝政,整天想着修宫殿,纳美姬。”
  “如果不是伯父,只怕我大唐会走上前隋的老路。为了我李唐大业,伯父刻意结交天下世家,关陇贵族唯伯父马首是瞻,山东士族也多有投效,这才使得我李氏数年之内便坐拥天下。”
  李承乾顿了一下,继续说道:“虽然我李氏现在名义上贵为天下之主,可是这天下与其说是我李家的天下,不如说是世家的天下。”
  “这些世家信奉「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世家」,他们从来不会走到前台来争夺天下,却无时无刻不想着依仗手中的力量影响皇权。
  “为自己赢得更多的利益,宣示他们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皇帝不过是一个代表罢了。
  “「上品无寒士」,前朝文皇正是想打破这种局面才举行科举。炀帝不过是想再进一步,就被逼到了扬州。他果真是那么罪不可恕吗?只不过是触动了世家的利益而已。”
  “如果伯父登基,这天下,还是我李家的天下吗?乱世出英雄,当今天下,英雄辈出,伯父身边却无人可用。”
  “世家为求自保,不会明着站在伯父这边,再说那些世家子弟,有几个真的才堪大用?
  只有一个魏征,伯父还嫌弃人家不是名门望族的出身。如果早依魏征的计策(魏征曾向李建成建议杀掉羽翼未丰的李世民),也不会有今天。”
  “另一边,我父王治国才能或许比不上伯父,但是他身边文有房玄龄,杜如晦,武有秦叔宝,程知节,连尉迟敬德都投靠了我父王。遍观朝中文臣武将,有真才实学的几乎尽在我父王麾下,伯父还怎么争?”
  “除此之外,为了拉拢各大世家,父王坚持给杨广弄了个炀帝的谥号,让他们以为即使父王登基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伯父唯一的仰仗都没了,又怎么赢得了父王?”
  “伯父可以为了承道表兄舍弃皇位,父王却可以将我作为弃子。伯父是个明君不假,可父王却是世所罕见的雄主,伯父输的不冤。”
  李建成被李承乾这一番话吓的够呛,实在难以相信这些话居然能从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
  震惊半晌后,李建成摸了摸李承乾的头,仿佛刚才李承乾什么都没有说过,问道:“你还没回答孤的问题,为什么今天要这么做?”
  李承乾不好意思的笑笑:“父王夺位,是为了大唐好,启用寒门,削弱世家,维护李氏江山,这些事父王做起来会比伯父顺手。”
  “保全伯父,也是为了大唐好,兄弟阋墙,历来都是腥风血雨,大唐如今内忧外患,前隋余孽时不时的出来兴风作浪,北边的突厥也时刻虎视眈眈,我大唐实在是经不起折腾了。”
  “再者说,兄弟阋墙,逼父退位这种事很好听么?所谓上行下效,祖宗是造反夺的位,难道还指望后人能老老实实的待着?只怕我李唐江山自此再无宁日了。”
  李建成轻轻地拍了一下李承乾的额头,笑道:“好小子,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自己以后的皇位考虑,鬼灵精。”
  李承乾揉了揉脑门儿:“谁说我是为了皇位,我只是舍不得伯父和四叔。”
  “嗯,好孩子……”李建成没有否认,将李承乾往怀里紧了紧。
  太子宫在太极宫的东边,玄武门则是太极宫的北门,二人边说边走,绕了段路,不一会儿就看到了玄武门紧闭的宫门。
  ……
  玄武门上,秦王李世民拄剑而立,眼睛亮的吓人。
  十年了,从太原起兵迄今已然有十年光景了,当年尚未及冠,如今却将要而立。
  东征西讨,大唐的大半江山都是自己打下来的。可是最后却是一颗随时可以抛弃的棋子。
  李世民不服,愤懑,属于自己的,自己要用双手亲自拿回来,谁敢拦路,谁就要死!
  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父亲!
  哪怕这个人是自己的兄长!
  “什么时辰了?”李世民问道。
  “禀殿下,快到卯时了,太子应该要到了。”一旁的秦琼答道。
  “嗯。”李世民答应了一声,闭上了眼睛。
  他想到了一家人还在太原的日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这一切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好像就是从起兵反隋开始的,随着疆域越来越大,矛盾也越来越深,直到今天,兄弟之间也要兵戎相见了。
  权力真是个坏东西,能让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同时权力也是个好东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天下之大,却在我手掌之间。
  我有今天的地位,都是凭自己的努力,这一切都是我应得的,我不过是拿回属于我的东西,事情走到今天这个地步,都是你逼的!
  李世民转过头看着身后的宫城,那里有着这个世上至高无上的权力,也有着冷入骨髓的黑暗……
第009章
:对峙
  “殿下,他们来了。”
  说话的人是侯君集,也是鼓动李世民造反最积极的一个,这个人经常来弘义宫,不过李承乾挺讨厌他的。
  真实历史上就是他鼓动承乾太子造反,还曾经冤枉李靖打算造反,这货简直对造反情有独钟,每次李承乾看见他都觉得这货不是个好人,也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那么信任他。
  李世民顺着侯君集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只见东宫方向缓缓走来一队人马,大约二三十骑,当头的两骑打着灯笼引路,李世民的手慢慢的握上了剑柄。
  马队眼看就要过玄武门了,却突然停了下来。接着,引路的两个骑士中的一个策马跑到内城门下喊道:“太子殿下有请秦王见面一叙……”
  (玄武门分内外城门,两门之间是个瓮城,李世民便是准备将李建成剿杀于瓮城之中。),
  这话一出口,城墙之上顿时一片哗然,如果不是确定手下人都忠心耿耿,李世民真要怀疑自己身边是不是有内奸了。
  李世民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他竟然已经知道了?那他为什么还来?
  难道不知道这是最坏的选择么?又或者是他还有什么依仗?
  城下的骑士又喊了两遍,拨马跑了回去,城上的议论也停了下来,众将都在等着李世民做决定。
  “叔宝,你怎么看?”李世民有个好习惯,自己没把握的事从来都不吝请教。
  这个习惯已经多次帮他度过险境,这次由于担心刀剑无眼,房玄龄、杜如晦他们都没有跟来,李世民只好问几个武将中智计最高的秦叔宝了。
  秦琼还等着李世民给他解惑呢,谁知道李世民也想不明白,只好想了想,答道:“殿下,按照房大人他们的计划,只要宵禁之前太子没有准备,之后再做什么都于事无补。”
  “末将相信房大人的推断不会有错,不管因为什么原因,即使现在太子知道了我们的计划,他也回天乏术了。”
  “这种情况下见他一面也无妨,只要我们派兵守好城门,就算有什么埋伏也能全身而退,然后再调兵剿灭他们就是了。
  太子手下最多不过东宫的三千卫率,尉迟将军手下有五万禁军,不会出乱子的。”
  “殿下不可,万一李建成有什么埋伏,伤了殿下怎么办?眼下该当机立断,率兵杀出玄武门,直取东宫,斩草除根才是。”
  李世民刚刚有所意动,被侯君集这么一说,又开始犹豫起来。
  秦琼瞥了侯君集一眼,暗道:“这家伙真不是个东西,人家兄弟相争,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事,现在老大输了,想见老二一面,你跟着瞎凑什么热闹。”
  秦琼这些人是瓦岗山出身,侯君集仗着家里有点小背景,一直瞧不起他们,两帮人时不时的就要掐一架,这次侯君集说出这种话,秦琼气的不行:“殿下,侯将军此言末将不敢苟同,殿下一心为国,诛除祸国蠹虫本是义举,若此时攻打东宫,恐招人非议。”
  秦琼不愧跟了李世民多年,知道李世民这人什么都好,就是极好面子,当下便从这方面入手劝道。
  李世民沉默片刻,抬起头看着天边渐渐升起的太白星,沉声道:“众将随本王下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