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贞观当太子(校对)第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528

第143章
:帝王心术
  “呈上来吧……”
  稍作沉默之后,李二陛下语气平静的吩咐道。
  李承乾连忙快步上前,将两本账册放在了李二陛下面前的御案上,又躬身退了回去。
  李二陛下拿起账册,淡淡吩咐道:“掌灯……”
  李承乾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就听到黑暗中传来「呼」的一声吹气声,一点微弱的火光亮起。
  很快,李二陛下御座周边的几座宫灯就被点亮。
  李承乾悄悄用眼角余光打量了一下,只见一个身穿灰衣的中年男子向着李二陛下躬身一礼,一言不发地退了下去。
  李承乾感觉喉咙有些发紧,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他原以为大殿里只有他和李二陛下,却没想到还有别的人存在。
  【这人是谁?他是干什么的?父皇连黄易都赶出去了,为什么会把他留在身边?】
  一个又一个问题浮现,李承乾的思绪都变得有些混乱。
  看着李承乾紧张的样子,李二陛下嘴角笑意渐浓,这一切都是他故意安排的,不过他却不打算给李承乾解释。
  当了这么多年皇帝,李二陛下对于帝王心术的运用越来越娴熟,他很清楚,未知在让人恐惧的同时,也会让人变得容易控制,而这正是他现在想要对李承乾做的。
  ……
  轻轻拿起面前御案上的账册,只是翻看了几眼,李二陛下的表情就变得有些凝重,嘴角的笑意也消失不见。
  飞快把手里的小册子翻阅了一遍,李二陛下轻轻地把册子放下,慢慢抬起头,闭上眼睛沉思了起来。
  与其说是沉思,不如用反思更合适。
  回想起自登基以来的一系列作为,李二陛下自问无愧于祖宗社稷无愧于黎民百姓。
  可即便是这样,这天下却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好,大唐表面的繁华之下,居然隐藏了这么多的龌龊。
  李二陛下冷静了片刻,才重又睁开眼睛,沉声问道:“太子打算怎么做?”
  经过刚才的惊吓,李承乾再也不敢扎刺,老实说道:“如今我大唐恰逢多事之秋,关东各地多少都有些动荡,朝廷短时间内无暇顾及他们。”
  “既然这些人的目标是儿臣,儿臣以为不如遂了他们的愿。等日后朝廷腾出手来,有了这两本账册上的东西,再加上构陷太子的罪名,定能将这些败类一网打尽。”
  李二陛下本来就存着打压东宫的心思,因此并没有反对李承乾提出的这个计划,不过他并没有直接答应李承乾,反而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问道:“太子这是打算急流勇退么?”
  不得不说,皇帝是这个世界上最矛盾的一种生物。
  一方面,他们对于继承人的要求严苛无比,恨不得自己的继承人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中龙凤。
  另一方面,当继承人表现的太好,他们又会疑神疑鬼,各种猜疑和顾虑都会出现。
  李二陛下是想打压李承乾不假,可是当李承乾表现得十分顺从,甚至于有些乐见其成的时候,李二陛下又开始担心他是不是要在暗地里搞什么小动作。
  ……
  听出李二陛下话语间的寒意,李承乾心中暗道不妙,脑筋一转,连忙叩首道:“儿臣不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儿臣拥有的一切都是父皇所赐,岂敢自作主张。”
  “只是如今局势暗流涌动,若牺牲儿臣一人能保朝野安定,儿臣身为父皇的儿子,当然义不容辞,还望父皇明察。”
  李二陛下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信了李承乾说辞,点头道:“太子能有如此报国之念,朕心甚慰……起来吧,随朕一起去立政殿,你母后给你准备了接风宴,不要让她等久了。”
  李承乾长长的松了口气,知道自己这一关是过了,连忙拜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不敢有一日或忘。”
  李二陛下也不说话,径自下了御座,摆驾立政殿。
  走到半路,李二陛下突然对跟在身后的李承乾说道:“太子,你手下那些酒囊饭袋差点被人端了老窝,朕不得不出手把他们先扣押起来。
  现在人都在在朕手里,朕先帮你调教几天,等哪天见了成效,朕再把他们还给你。”
  李承乾脚步一顿,紧接着恢复如常,恭敬道:“一切但凭父皇处置,儿臣唯顿首百拜而已。”
  立政殿里,长孙皇后早就望穿秋水的等着了,李二陛下单独召见李承乾,还特地避开自己,聪慧如长孙皇后如何看不出这里面的玄机。
  不过身为后宫之主,李承乾的生母,长孙皇后有很多话都不方便说,只能是趁着一家人吃饭的功夫,在李二陛下面前替李承乾说些好话。
  看着长孙皇后日渐消瘦的脸庞,李承乾觉得有些说不出的难受。
  自从生了兕子以后,长孙皇后的身体越来越差,就连孙思邈都没有办法,只能是变着法儿的给弄些滋补的汤药。
  可就是这样,她还在为自己操心,李承乾第一次体会到了母爱的伟大,低着头闷声不吭的吃着饭,眼里的泪水转了好几个来回才终于憋了回去。
  ……
  李承乾老老实实待在立政殿陪着李二陛下夫妇吃了一顿饭,等他回到东宫的时候,不出所料的在接驾人群里发现了长孙无忌的身影。
  长孙家和太子走得近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皇帝陛下对太子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身为长孙家的家主,长孙无忌这个时候如果没什么反应,真是辜负了他足智多谋的名声。
  如今朝堂上的动向长孙无忌了然于胸,本来他不怎么放在心上,可是今天李二陛下的作为,让他的心陡然提了起来,万一太子要是有个什么三长两短,身为太子一系的长孙家,只怕也没什么好果子吃。
  对于长孙无忌的想法,李承乾很能理解,在跟苏薇说了几句之后,李承乾便带着长孙无忌到了偏殿,舅侄二人谈了好长一段时间。
  李承乾把李二陛下和自己说的话挑了一些能说的和长孙无忌交代了一下,这才算是把这位国舅爷的心思安抚住了。
第144章
:隆中对
  等到送走长孙无忌,李承乾和苏薇还没来得及好好倾诉数月不见的相思之苦,杨林就急急忙忙赶来禀告:“殿下,赵先生求见,说是有十万火急的大事要禀告殿下。”
  李承乾眉头不经意地皱了一下,苏薇善解人意的说道:“殿下,赵先生这个时候进宫,怕是真发生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殿下不妨先去见见。”
  “爱妃暂且稍待,孤去去就来。”说完,李承乾把怀里的李彻交给苏薇,整理了一下衣服,跟着杨林走了出去。
  ……
  ——太子宫书房——
  赵元茂少见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来回踱步,两只手不停地搓着,眉头皱的都能夹死苍蝇了。
  看到李承乾出现,赵元茂抢上前来,满脸急切地说道:“殿下,不好了,出大事了。”
  看到他这副模样,李承乾心里也有些忐忑,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出了什么事了?”
  赵元茂示意周围伺候的宫人都退下去,小心翼翼地说道:“臣比殿下早回京几日,本想安排鸿鹄暂时隐藏,可谁知到了京城才发现,鸿鹄中人全都没了踪影,安乐坊那边的宅子也已经人去楼空。臣想通知殿下,可是接连派出的几波信使都如石沉大海,这才不得不进宫……”
  说着说着,赵元茂突然发现李承乾好像并不怎么着急的样子,不由问道:“殿下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李承乾点点头,领着赵元茂坐下,这才说道:“这事孤原本准备稍后再和先生说的,既然先生来了,那么咱们就先商量商量。”
  说到这里,李承乾把李二陛下单独召见自己,父子二人之间的谈话事无巨细的和赵元茂叙述了一遍。
  等到李承乾说完,赵元茂条分细缕的把他的话从头想了一遍,开口说道:“看来陛下果然已经对殿下有了防备的意思,好在殿下见机得快,这才没有给陛下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
  李承乾点点头,不过眉宇间还是有些不豫,说道:“虽然父皇暂时对孤放心了,可是鸿鹄被父皇捏在了手里,「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万一父皇要对孤动手,只怕……”
  李承乾后面的话没有说完,不过赵元茂已然明白他的意思,不过就是怕李二陛下秋后算账,拿鸿鹄作借口罢了。
  “殿下,如果陛下真的要对您动手,根本就不需要理由。更何况把柄落在皇帝手里,总比落在那些和殿下作对的人手里要好。”赵元茂倒是很看得很明白。
  李承乾点头表示理解,继而说道:“这一点孤也知道,只是没有了鸿鹄,孤就只能缩在这小小的太子宫里,若是有人图谋害孤,孤岂不是很被动?要不然咱们再组建一个鸿鹄,只要小心些,不要让父皇……”
  李承乾的话才说到一半,赵元茂就吓得脸色大变,连忙出声阻拦:“殿下万万不可!”
  四处看了看,确定没人听到李承乾刚才的话,赵元茂这才继续说道:“殿下,陛下将他控制鸿鹄的事与殿下明言,既是对殿下的保护,同时也是在警告殿下以后不要再做这样的事。若非如此,以陛下杀伐果断的性子,纥干承基等人只怕早已经死了。”
  “那如果有人算计孤,孤该怎么办?”
  李承乾虽然觉得赵元茂说的很有道理,可是却依然有点担心。
  自从在扬州被人出卖险些丧命,李承乾就开始有些疑神疑鬼,看谁都不像好人,总觉得这些家伙一个个的都在暗地里算计自己。
  “殿下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赵元茂浑不在意的笑了笑,“陛下既然表示了要保殿下,那么殿下就绝对不会有事,以陛下的手段,这些宵小之辈还不放在他眼里。
  殿下如今只要老老实实地待着,除非有陛下旨意,否则什么都不要说,什么都不要做。”
  “更何况陛下早就有意对世家动手,只是苦于没有借口。如今殿下将那两本账册交到了陛下手里,等于是递了把刀过去。殿下以为那些世家以后还有闲工夫来找殿下的麻烦吗?”
  李承乾闻言眼前一亮,他之前把账册交给李二陛下,只是为了将李二陛下的目光转移,减轻自己身上的压力,却没想到居然歪打正着,给自己解决了这么大的一个麻烦。
  发现了这一点以后,李承乾露出一个猥琐的笑容,满脸欠揍地说道:“依先生的意思,孤只要作壁上观,等着父皇收拾这些人就行了是吗?”
  赵元茂没有理会李承乾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摇了摇头说道:“殿下想得太简单了,那些世家大族不能再给殿下找麻烦的确是件好事,可是殿下不要忘了,您真正的对手可从来都不是这些人,而是那几位大王。”
  “从眼下的局势看来,对殿下地位威胁最大的便是越王。臣斗胆请问殿下,殿下以为自己和越王相比,有何不足之处?”
  “我和李泰相比有什么不足?”李承乾仔细思考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52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