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733


乡啬夫哭丧着脸:“上吏,真没粮食了,前两日,左谷卢芳自称大汉天兵,才派人来征……抢了一遭!还说……”
动作挺快啊,第五伦皱眉问道:“卢芳还说了什么?”
乡啬夫小心翼翼地说道:“叛贼还自称,他们是剿兵安民!”
……
第102章
灭国
三水县北乡终究还是听了第五伦的“劝告”,再怎么难,还是挤巴挤巴,送出来四百石粮食,足够大军两千人六日之食。
继“汉兵”来勒索过一遭粮食后,又被新军征了一道,乡民们的脸变得和外头的贫瘠土地一般愁苦。
粮食是搭了木板,一袋袋从墙头滑下来的,没人敢出来。
果然不出第五伦所料,等梁丘赐带着干粮将尽的后军抵达时,听说北乡不愿开门,勃然大怒。
而那个和第五伦一起目睹董喜之死的罗军候则乘机进言:“校尉,此乡定已从逆,这才坚壁自守,不如攻破小邑,杀了乡啬夫问罪!”
然后顺便将里面的上千百姓屠了,充当叛逆首级是吧?这新朝各处盗寇越剿越强,真是多亏了你们火中浇油。
“荒谬!”
第五伦斥责了罗军候:“吾等要的本就是粮食,如今军粮已经送出,何必难为乡人?若是翻脸进攻,将北乡逼得当真投贼,内外夹击,反倒不美。”
罗军候笑道:“伯鱼司马太仁慈了,穷山恶水多刁民,卢芳与麻匪南北往来交接,多从本乡路过,说不定就是在此勾结上的。要我说,邑中之人,抽十杀三,定不冤枉。”
如此说来,董喜麾下的兴军千余人,隔一个杀一个,也不冤枉啊,看来只诛首恶还有些不够。
第五伦力劝梁丘赐,梁丘校尉最后烦了,挥手道:“算北乡幸运,亏的是遇上本校尉,仁义。”
“依我看,罗军候之策太剧,伯鱼又太慈,都不好。”
“去,告诉乡啬夫,让乡中再送两百石粮,外加四十头肥羊出来,本校尉便饶过其坐视盗匪过境不报之罪!”
于是到了晚间,军官们就吃上了本地上好的滩羊肉,普通士卒则只能干咽口水。
唯独在第五营,第五伦将梁丘赐分给己方的十多头羊,统统宰杀取秸秆熬了汤,让每个士卒都能喝上几口。
“不管兵来匪往,遭殃的都是百姓啊,自古如此。”
万脩和第五伦一样,没吃羊肉,只坐在他身边,宽慰道:“不过这北乡能幸免,亏得是伯鱼做先锋,换了那罗军候,定已屠戮一空,伯鱼已尽力了。”
万脩又感慨道:“我本以为到了边塞能好些,岂料比关中更糟。”
第五伦摇头:“这不是一营一曲、一郡一县独有的弊病,全天下都这般模样时,就说明世道病入膏肓了。”
因为粮食实在凑不够,乡里只能拿出另一种特产:甘草来凑数,第五伦这也分得几袋,正好他近日来有些咳嗽,嚼了两根,入口微苦,久而回甜。
也不知这片生长甘草的土地,能否在剧烈苦楚之后再度回甘。
“君游,你说,天下这病人,要如何治呢?”第五伦忽然反问万脩。
温吞药,前汉成哀时就有人提出过,只是汉家皇帝讳疾忌医,没试下去,汉哀帝只信了再受命,改称“陈圣刘太平皇帝”的偏方。
而虎狼药,王莽不就用了不少么,结果却反而伤身更重,对疾病则于事无补。
万脩想了想道:“我不知,吾等只能做那剐毒疮的刀,替天行道,见一点割一点吧。”
这就是万脩能想到的极限了,第五伦了然,这个话题暂时打住,更深入的探讨,得等时机恰当,马援在时再提。
第五伦只叮嘱军吏们看好士卒:“吾等今日所食粮、肉,皆本乡百姓所出,不得以怨报德,毁坏乡中农稼,违令者斩!”
得到粮食和羔羊后,梁丘赐就心安理得地在距离左谷尚有五十里的北乡旁住了下来。营一扎就是数日,除了派遣游骑去左谷查探、与安定郡属令(郡尉)取得联络外,竟没往南边再走一步。
不但第五伦疑惑,那位一心立功好补上董喜死后空位,成为军司马的罗军候也急。
梁丘赐却笑他们太年轻,道明了自己梭巡不进的缘由。
“汝等且想想,左谷乡,就卡在北乡和三水县城中间,乃是县中大邑,那卢芳经营数载,聚众数百,据险而守,先抵达者,势必与之苦战一场。”
第五伦明白了,梁丘赐的意思是,先到先打的损失大,就要作壁上观,等友军将敌人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去捡桃子!
第五伦顿时无语,可梁丘赐还是打错了主意,因为安定郡属令也跟他一样打算。聚得三千郡兵,就停在了左谷以南四十里的县城,亦不往北踏出半步。
梁丘赐得知后,大惊,只呼自己大意了。
在两边都梭巡不进的情况下,三水县的仓中,粮食肯定比北乡多,梁丘赐注定是先熬不住的那方。
眼看约定汇合的日期七月十五早就过了,梁丘赐越来越着急,他们从北乡勒索来的粮食将尽,羊也杀光了,从这穷乡里再掏不出更多吃食。
无奈之下,听闻游骑说左谷附近粮食将熟,梁丘赐等不了了,在拖了许多天后,终于拔营南下。
路上还当着第五伦的面,大骂安定属令:“安定出了这么大的叛贼余孽,本就难辞其咎,他居然不积极进剿,反而等来帮忙的我军先行,真是岂有此理,安定属令,还有一点廉耻么?”
等新军走了很远很远,确定不会杀个回马枪时,闭门数日的乡邑才敞开了大门。
百姓看着被兵卒捋光的粟杆欲哭无泪,商量着还是提前收割吧,省得这批兵剿完贼后,又来一遭。
亦有孩子被父母指使,在脏兮兮的营地里游走,他们找啊找,寻到新军屯粮的地方,纷纷跪了下来。像小鸡儿啄米似的,低头在地上一点点捡起掉落的粮粒,小心捏在手中。
……
南北官军梭巡不进,这本是好事,但左谷的卢芳也满腹踌躇。
他手下的羌胡游骑也派往南北两个方向,目测北边两千余人,南方三水县城驻扎的郡兵竟有三千之众。
“彼辈竟是我的十倍。”卢芳暗恨,他们安定郡地处西北,土地贫瘠多山,户数本来就少,三水一县人口万余,左谷乡坐拥三千,已是大邑,但也就能凑出五六百丁壮来。
而被卢芳派去其他乡鼓动羌胡部落一起造反的人陆续回来了。
虽然称了王,但毕竟是土豪搭起的草台班子,卢芳给羌胡部落渠帅们的封号,多取其驻牧地之名。
什么苦水侯、甜水侯、柳树泉侯、老树疙瘩侯等,不要钱地往下发,也不限制部众五十以上了,只要能来支援的,人均一个侯!
可三水豪杰又不傻,两路官军几千人杀过来,速度超过了他们的预期,都存了“谁赢帮谁”的心思,也不答应卢芳,就看戏。
这让卢芳越来越没底气。
若真是豪杰,当乘着南北官军各怀心思的时候,将其各个击破。但卢芳却发现自己手下的“大太师”“大司农”们也开始商量着弃他而去,部众拉出去,回来时左谷可能就易帜了。
最后,唯独西方被卢芳封了“大罗山侯”的一个部落愿意入伙,卢芳大喜,又得知北乡官军已经开始向左谷进军,想来南边也快了,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事到如今,本王也只好……”
卢芳看着大红布上的汉字,热泪盈眶。
“放弃国都了!”
……
当第五伦等开入卢芳的“都城”左谷乡时,发现这确实是穷山僻壤里难得的好地方。
苦水河源头从它的东边流过,在这儿水还是能喝的,岸边土地开阔平坦,粟麦虽然被卢芳令部众抢收过一遭,但因为走得匆忙,仍有不少,使得田地像是被马啃过似的,凹一片凸一片。
乡邑门户大开,不愿意随卢芳遁入山中的乡三老开城投降,不过他很快就被人告发,做过卢芳政权的“大太师”,于是和“大司农”一起被梁丘赐斩首。
同样遭到屠戮的还有心存侥幸投降的百多人,因为基本都被卢芳许诺了侯位,于是梁丘赐的报功上书里就成了:“下吏焚白岗,逾苦水,过北乡,击左谷,血战一日,屠其都邑。共斩得叛军伪将军两名,伪当户、伪都尉十三人,伪列侯八十五人!”
光看这报功的口气,还以为梁丘赐立下了卫霍一般的大功呢!灭了一国呢!
可惜卢芳本人却跑了,根据降者交待,说昨日卢芳这左谷蠡西平王带着王母、王后、太子、王子等仓皇西遁,打算钻到大罗山深处。
而就在这时,游骑又来回报,说是发现卢芳辎重车马数十辆,正在乡邑以西二十里外,正沿小路向山中行进。
“罗军候立功心切,已经带着五百人追过去了!”
“而南方安定属令也正带兵向北二来!”
“可不能让安定郡抢了吾等功劳。”
梁丘赐是真想立一次“灭国”的功劳,立刻道:“卢芳或在其中,伯鱼,你速速带人去接应罗军候!”
第五伦应诺,他拉队伍出来就是想找个菜点的对手打一仗,让士卒们有点自信,若是一箭没放就回去,这趟岂不是白跑了。
“各队随我西进,听从鼓点号令,不得自行追击,每行一里,乃止,齐步整军!”
在左谷邑的西方,绵延百里的大罗山饱经沧桑,肃穆安详,静静地伫立在斯。
他们远远能看到罗军候的部队乱糟糟地向前追击,罗军候对升任军司马十分渴望,已经开始了全军突击的状态。
“宗主,吾等也追过去罢!”第七彪有些急了,第五伦却摇摇头:“不能急。”
眼看罗军候带着部众追入大罗山狭窄的山谷中,没了身影,第五伦却不急不慢,只令士卒每隔一里整顿一次等待掉队者,然后继续向前,越是离谷口近,就愈发警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