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733


廉丹的幕僚、曾与第五伦有过一面之缘的门下掾冯衍劝诫道:“将军,若真如窦融所言,陛下事后怪罪,当如何是好?”
更始将军却早就想好了,笑道:“若韩威侥幸不死,那他就是丧师而返,而吾等三路将军,一口咬定韩威不顾局势有变、太师勒令,独自出塞,贪功冒进,最终自取其辱。他少不得像前朝李广、公孙贺一样,下狱待死。”
“若是韩威战死了呢?”冯衍指出另一种可能,那样的话,韩威就成了殉国英雄,到那时廉丹恐怕不太好办。
廉丹却不以为然:“前朝李陵被匈奴围困,力战不胜,投降,却有人讹传他死了,汉武帝为之发丧。”
“而如今大可反过来,韩威就算死了,若军中说他投降匈奴,传到常安,也就成了笃定之事。南北相隔数万里,又断了使节,一年半载内,谁说得清韩威生死?”
不愧是进攻句町时,因为打不进深山密林,就调头砍邻郡蛮夷头颅充数,导致整个南中糜烂的更始将军,这脑回路颇为清奇。
冯衍哑然,只提醒道:“将军,不论韩威生死如何,新秦中都十分空虚,若胡虏得胜后志骄,入寇卑移山以东,恐怕不妙,还是得遣一校尉南下协防才行。”
廉丹从善如流,亦想起一人来。
“窦融不是素以军纪严明著称么?就派他南下!”
……
地皇元年(20年)十月初时,受第五伦之邀,马援来到了位于黄河边的亭障。
却见第五伦和万脩早在此等候多时,第五伦专门让人打造的铜锅里还煮着薄薄的羊肉,只唤马援道:“文渊快来,酒已温。”
第五伦还将张纯家送的胡麻籽舂碎制酱,涮熟的羊肉在胡麻酱中蘸后放入口中,确是初冬养膘的好东西。
马援入席饮酒,持筷著吃了几口后问道:“伯鱼让我带着部众回到白土岗,莫非那卢芳又出来作祟了?”
自从梁丘赐“斩”得麻渠帅脑袋后,马援只好扮演麻匪残部,可暗地里却一直在跟第五伦做生意。他让人把山里打得的猎物皮革运出来,再将第五伦匀给他的粮食带回去,处理过的皮毛则成了第五营除卖盐外又一桩生意,转手卖给当地豪强换粮。
在张纯张罗下,豪强们也乐得接受这样的交易,就当是交保护费了。
各方势力均衡下,特武县宁静了两个月,唯一的不安定因素,就是游弋在南方荒原上的卢芳残部。
第五伦道:“卢芳试图进扰特武,被君游带着燧卒击退几次后,倒是老实不少,只抢邻县去了。”
“今日请文渊北上,却是因为其他事。”
第五伦看着河对岸的北方道:“吞胡将军已经出塞快一个月了,按理说粮食吃完就该回来,却依然杳无音信。”
马援皱眉:“伯鱼是担心,韩威的大军,有可能覆没塞外?”
第五伦颔首,韩威贪功,这也是他要靠卖惨避免出塞的原因,第五营好容易才有点起色,不能在一场稀里糊涂打起来的战争里,稀里糊涂地送光。
如今韩威迟迟未归,第五伦预感不妙,虽然隔着黄河天险,胡虏若是入寇,不带够羊皮筏根本过不来,但还是得谨慎些。
于是他暂停了煮盐等杂事,将第五营一千三百多人集中到县南来,又请马援也向平原靠拢,互为犄角以备不测。
马援提起韩威就感慨:“我虽壮其志,但韩威脾性和他祖父韩延寿很像,这样的人,在如今的世道,活不长。”
他点着第五伦笑道:“还是得如伯鱼一般,才能活得久。”
第五伦苦笑:“文渊这是夸我还是损我?”
“夸你。”马援道:“不但能保全自己,还能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事,已是浊泥中的清流了。自从吾等除掉汝臣、董喜,特武防务由你说了算后,此地真是有了难得的安宁。”
“有燧卒站岗放哨,百姓不必担忧兵、盗出没;有你的严整军令,也不用担忧士卒强取豪夺。”
“我做得还不够。”第五伦谦虚了一把。
“之所以有今日这局面,亏得张氏愿意合作,可实际上,特武县官吏依然贪腐,县中大多数豪强仍为富不仁,百姓的日子和从前一样苦楚,我看似改变了特武,实则一切如故。”
“伯鱼自谦了,放眼望去,从关中到边塞,何处不是如此呢?“万脩插话道:“数月前南征左谷时,伯鱼不是还曾与我说道,这天下病了。”
“没错,病入膏肓。”
马援这些年或游于民间,或充当官吏,也看到不少怪相:“朝廷公卿昏聩,朝令夕改,光钱币就换了那么多次,商贾和贩夫贩妇没了活路;将军怯如牝鸡,虐民有方,御敌无胆,征四夷屡战屡败;百僚小吏贪鄙,因为俸禄领不到手,也不得不贪;而各地豪强良莠不全,推波助澜;百姓七亡七死,较前汉更严重了。”
万脩饮酒后拍案道:“所以吾等才要做那剐毒疮的刀,替天行道,见一点割一点!”
“割不完的,毒瘤太多了。”马援叹息,只觉得世道有些无药可救。
第五伦却幽幽说道:“若是能找到病根,有朝一日,一刀捅进去呢?”
马援凤目瞥向第五伦:“哦?病根何在?”
“在这。”
第五伦指指心,又指指头脑:“还有这。”
“伯鱼的意思是,换个头?”
马援只觉得有些悲观,骂道:“又不是没换过?还不如从前呢。”
是啊,新莽代汉,不就是给天下换了个头么?然而……
万脩又见第五伦话里有话,遂追问他:“伯鱼说说,要怎么办?”
“要我说……”
第五伦正要回答,却止住了话语,只抬起手,指着夜幕下的黄河西岸道:“看!”
马援、万脩回头,却见百余里开外,贺兰山下,绽放出一朵朵火焰,火光在夜色中能传递很远,如同接力般,一朵接一朵绽放开来,一直传到黄河边的上河城!
自从呼韩邪单于向汉宣帝称臣,新秦中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
如今,时隔六十多年后,烽火再度被点燃!
这只意味着一件事。
“战争!”
……
第108章
狼来了
贺兰山下,第一座点燃积薪的烽燧已被匈奴人攻下,燧卒还想投降来着,却被恼他暴露己方行踪的匈奴人杀死。
“句林王!这些烽燧不值得进攻,烽火就让他们点燃吧,深入平原后,到处都是富庶的里闾和城镇。”
卢芳的大哥卢禽正是这次入寇的向导,他家有匈奴血统,所在的安定属国又有许多胡人,匈奴话还是会说的。
只是和中原不同郡国一样,匈奴各部口音差距很大,甚至是不同的语系,卢禽只能连比带划地与句林王交流。
句林王隶属于右部,驻牧居延以北六百里的三木楼山,两个月前,卢禽奉卢芳之命潜入塞外,抵达斗地求见距离边塞最近的温偶騌王,也告知了他新秦中新军动向。
此事上报予右贤王知晓,右王对卢芳这个“汉室宗亲”也很感兴趣,只是当时塞内盛传卢芳已死,头都挂到常安去了,直叫卢禽神伤,直到上个月才与“死而复生”的卢芳重新联络上。
在右贤王集结重兵追歼吞胡将军韩威后,匈奴牧民们剥走新军士卒衣甲,但各部小王却有些不甘,这场战斗他们损失亦不小,卢禽便乘机提议:“韩威丧师,新秦中必然空虚,若能派遣数千骑攻进去,一定会像饿狼进了羊圈,饱餐一顿,文伯也会在那边接应。”
右贤王有些心动,过去十年匈奴与新朝交兵,只攻击了五原、代郡等地,而富庶的新秦中却还没涉足,如今找到机会,确实不该错过。
更何况,将那刘文伯带到单于庭,大单于或许还有大用。
他便派句林王将数千骑随卢禽而来,胡骑绕过贺兰山南麓,朝毫无防备的平原席卷而去!
“刘文伯何在?要怎么联络他?”
“在河对岸,大河对岸!”
天色已明,卢禽抬头看着前方一座接一座,白日里换成烟柱报讯的烽燧,笑道:“文伯,已经看到讯号了!”
……
望见黄河西岸烽火、烟柱的,不止是第五伦等人,亦有卢芳。
卢芳披着一身山羊裘,骑马立于青铜色的山峡高处,手放在额上,远远看到一根根细细的烟柱在数十上百里我升起,黑色的烟柱,在苍青色的天空中是如此醒目。
没错,昨夜有部众在山上起来撒尿时,遥见的火光不是眼花,真是烽燧的预警!
这对新秦中的军民来说是敌情,但于卢芳而言,却是友军终于来援了!
“天不绝我。”
“天不绝汉!”
卢芳张开双臂感谢苍天,热泪盈眶。虽然匈奴人的驰援迟到了两个月,但好歹赶到隆冬降临,卢芳陷入绝境前抵达。
这两个月被迫抛弃故乡,在土塬山沟沟里的感觉真糟透了,深秋那一阵寒潮,他们病饿而死了上百人,去丰收的特武县打劫。人数去的少吧,会被第五伦安排的兵卒撵走,大规模出动则害怕惹来官府围剿,只能苟延残喘,距离他众叛亲离也不远了。
现在一切都好了,卢芳心里已经勾勒好一个大计划:安定属国和三水县是好,但远不如新秦中!这富庶的塞上关中,户口十万,西靠匈奴爸爸,北可进取朔方,南能威胁陇右,是聚众举大事的好地方。
卢芳的牛角号在青铜山峦间吹响,衣衫褴褛,三四百名蓬头垢面的羌胡骑和部众从各个山沟里钻了出来,眼巴巴地望着他。
“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