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733


荆扬的起义军也就打打小县城,可青徐的三股大盗,却是都对郡城下过手,虽然都没成功,可明显吓到了官府,哪怕王莽放权让青、徐、兖三州牧统辖进剿,恐怕也难以凑效,已经到了非中央派兵不能平的程度了。
聊到这,近来国内大事第五伦基本都补上了,越发担心:“王莽调我和窦融回来,莫非是让吾等去镇压起义军?”
让缓则打反贼,这是第五伦不愿干的事,可如今也只能内装忠应付着,只在心中计划:“若真如此,我一定要恳请,非第五曲不能平也!”
乱世是越来越近……不,这就是乱世!什么官职爵位都是虚的,手里有兵最重要。
时候不早了,第五伦知道张湛还有公务要忙,告辞前只提起自己路上见有民夫在拆甘泉宫。
此事说得张湛叹息不已,告诉第五伦一件惊天大事。
“上月,有汝南人名为‘郅恽’者,理《韩诗》、《严氏春秋》,州郡知名,被聘为太学高弟,郅恽西至常安,结果他刚来,就给陛下上了一道奏疏。”
张湛压低了声音:“郅恽说,汉历久长,孔为赤制,汉家气数未尽。近年上天频发异象,是想使陛下觉悟,回到臣僚的位置上,方能转祸为福。取之于天,应该交还给天,才算是知天命。若不早图,是不免于窃位也。”
郅恽这是为已亡的前朝叫魂,认为汉家必再受命,建议王莽干脆效仿尧舜,赶紧将皇位再禅让还给刘姓,这样一来,天下乱象就能迎刃而解了!
经历了卢芳之事后,第五伦对给大汉叫魂的行为也见怪不怪了,太学真是出人才啊,只问道:“那郅恽后来如何了?”
张湛道:“被五威司命逮捕,下入诏狱,但陛下没让人杀他,对朝野说郅恽有狂疾,是个疯子。”
可这件事与拆甘泉宫有什么关系?
原来是王莽被这件事刺激到后,便听信了一些望气士的言论,又见四方盗贼多,打匈奴、句町也不顺利,觉得是风水出了问题。于是就下书,决定在常安城南,金水之南,明堂之西的地方,划地百顷,要正式给祖先修建耽搁很久的九庙,还亲自巡视,举筑三下。
但府帑空虚,百姓匮乏,没办法从终南山蜀中运来巨木,于是王莽这小天才就一拍脑门,又有个一个计划!
何必舍近求远,梁柱巨木,常安周边,不有的是么!
于是他就将主意打到前朝宫殿上了,什么建章宫、承光、包阳、犬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常安左近,汉武帝昔日大兴土木耗费民脂民膏修起来的华丽宫殿,统统被拆了,连甘泉宫都遭了殃。
破了前朝四旧,又能节省许多钱粮人力,岂不美哉?
倒是第五伦暗暗吐槽:“王莽九庙用的是汉朝梁柱瓦材,真是莫名应景,这新朝不就是全盘继承了前朝框架,刷上层新漆就完事了,岂不知,连同木头里的蠹虫也保留下来,不朽才奇怪。”
虽然,王莽九庙前三庙,什么“黄帝太初祖庙”,“帝虞始祖昭庙”,“陈胡王统祖穆庙”,也是第五氏的祖先。
一席话说完,第五伦能听出张湛语言中的深深疲倦,这位两年前还唯上命是依,自诩忠良的郡大尹,今日却颇有些心灰意冷,对这新朝雅政不免抱怨,但又适合而止,没说出太过分的话。
第五伦记住了张湛的态度,既然他未来想以列尉为大本营,那张湛这郡大尹就是绕不开的,只希望未来,自己不必手刃举主吧。
辞别时,张湛只嘱咐第五伦:“如今太子已废,国师公失势,局势不明。而老朽又不得陛下欢心,朝中没有人能帮得上伯鱼了,过几日入宫面圣时,说话要小心!”
……
第五伦离了长陵,才进入临渠乡,就受到了整个宗族的热烈欢迎,为首的正是第五霸,站在牛车上,远远望见第五伦的队伍就哈哈大笑起来。
“是吾家将军回来了!”
第五霸自然是欣喜的,不但因为孙儿远征平安归来,还封了伯,做了裨将军,这无疑将第五氏的阀阅拔高了许多。
第五伦还来不及与大父含泪相拥,却先见到他身旁两个婢女抱着两个粉雕玉琢的孩子,才几个月大,第五霸接过,左右手一边一个。
第五伦逗了逗他们:“大父,这是哪家的孩子……”
第五霸得意洋洋:“这是汝两位叔父。”
第五伦笑容凝固在脸上,亏他在新秦中时,还一直担心第五霸安康来着,没想到啊没想到,老爷子七十多岁还能生娃,还俩!
再瞧着眉毛这鼻子这眼睛,和第五霸简直一模一样,第五伦重新绽放笑容,抱起两位叔叔亲了亲。
第五霸俨然在用这种特殊方式告诉第五伦:“要做大事放心去,老子身体没问题!”
而宗族里的其他人,对第五伦敬畏更添了几分,随着第五伦加官进爵,第五氏已跻身列尉郡顶级豪强,仅次于邛成候、萧乡侯,而权势更胜之,毕竟他过几天还能进宫面圣。
第一柳已经死掉了,第一关也去了孝,第一个过来拜见,依次是第八矫、第六犊等,最后是第四咸,他忙不迭地向第五伦汇报了宗主要他往东方、南方派遣商队的成果。
第五伦因为不知历史,所以对情报更加上心,总不能全靠他一个人丈量吧,遂利用起了自家商队,顺便打听打听,各地名叫“刘秀”的人,毕竟他已经笃定,刘歆不是那个“位面之子”。
结果让第五伦大失所望,不是没找到,而是找到太多个了。王莽搞的单名制,导致这世上同名者频出,比如景丹儿子和他亲戚撞名,绿林山那个造反的王匡,居然和新朝太师重名,王莽一个庶子也叫王匡……
但第五伦又听第四咸禀报,这都一年了,他家商队往南只到达右队(弘农),向东只过了兆队(河东),抵达后队(河内)……
等等,怎么感觉是在隔壁生产大队串门似的,第五伦撇去这奇怪的念头,责怪起第四咸来:“义仓钱粮让汝用着,为何进度如此之慢?”
“宗主,实在是没办法。”
第四咸吐诉道:“一共派出三支商队,结果到了其他郡,便频繁遭劫,对方人少时,还能靠徒附击退。可盗贼如麻,哪怕在六队,亦有为众数百者,剽略行人。”
“一队运气好,抵达河内后辗转而归;去弘农那队,丢了货物钱帛,衣服也被扒光,只能一路讨着饭回来;最惨的是去太原那队,在路上就被盗匪杀得一个人不剩,直接没了音讯……”
出个郡都如此惨烈,第五伦惊住了,第四咸哭丧着脸:“宗主,除非数十上百人聚众持兵戈而行,否则没人再敢出郡了。谁也想不到啊,才短短几年,这世道,竟乱成了这般模样!”
……
第121章
入宫
扬雄三名弟子中,侯芭留在蜀地为他守孝三年,王隆自从与第五伦分别后,便带着私从徒附,将扬雄年轻时去过的每个地方都踏足一遍。
他在成都里巷中感受《蜀都赋》的奢华,登上这时代众人认为长江的源头岷山,眺望都江堰,昔时扬雄便是在此投下了《反离骚》。
王隆回京时,第五伦已经北上,近日他正好回家休沐,听闻第五伦衣锦还乡,顿时大喜,成了第一个到访的客人。
二人岁余未见,寒暄一阵近况后,王隆听第五伦吐槽他家商队出三折二,不由苦笑:“伯鱼真是离开中原太久了,你以为还是一年前么?”
“别说是商队旅人,连朝廷的使者,盗贼都照劫不误,前段时日,就有一位去豫州办事的大司马士,在左队(颍川郡)被贼人给劫持了!”
第五伦道:“然后此人被杀了?”
王隆摇头:“大司马士乃六百石官吏,左队的盗贼发现这居然是个京官,不敢伤害,竟然将他好吃好喝招待,数日后送回县里。”
于是那位元士便带着这离奇的故事回到常安,将此事向皇帝禀报。
王隆道:“我认识那位元士,问起他的经历,他也曾谴责盗贼,问他们为何要反?但颍川之贼都说自己没有谋反,只是因为贪官污吏多次征赋税,实在活不下去,加上连年久旱,饥饿穷困之下,这才沦为盗贼。”
“元士又问起他们杀死的官吏,盗贼皆言,是混乱中失手误杀,希望元士能替他们向圣天子声冤,只要不再苛税,赦免罪过,立刻就离开山林。”
这是有盗贼希望招安啊,第五伦来了兴趣:“朝廷听了这故事后,是何反应?”
王隆说道:“陛下大怒,认为这是欺骗,于是下文告责备四辅、三公。”
他记性一贯很好,对第五伦描述道:“陛下在诏书中,自言起于微末,深知民间里闾奸邪。但凡是迫于贫困饥寒沦为盗贼的人,大则群盗抢劫,小则偷窃盗墓,不过这两类。”
“但现在所谓盗贼,人数以千百计,跨州连郡,如此训练有素,绝非普通盗贼,而是谋逆大乱!围攻乡邑县城,甚至公然抢掠朝廷使者,杀官屠吏,如此胆大包天,岂是迫于饥寒能搪塞过去的?”
“朝廷告诫卿大夫、卒正、连率及各庶尹,要认真管教良民,甄别剿灭盗寇。往后若有人胆敢为盗贼说话,便逮捕监禁,查办罪行!”
第五伦听罢只觉得荒唐,不抵抗的是叛贼,抵抗的是训练有素的叛贼,就一个字,剿!看来王莽是铁了心要内外都硬到底啊。
不过招安也没用,天下这形势,就算起义的农民暂时回归土地,很快又会因为没有生计被逼反。
总之,昔日安全的旅途变得处处是路霸盗匪,第五氏的对外探索只能憋屈地暂时叫停,范围局限在六尉,再往外,真得武装经商才能走了。
第五伦决定,立刻让自己带回来的那百多名第五曲当百、士吏,往宗族中几个里都派去些。以防贼的名义,开始筹划训练族兵之事,可惜只能分开小规模地练。
凡事有弊必有利,等过个一年半载,这满天下如麻般的盗贼,正好能分批派族兵去引怪练练手,第五伦又暗道:“既然外面乱成这德性,缘边跑了一两个流放的刑徒,地方官也不会在意吧?”
时机成熟时,他可以派一支队伍去西海郡,将第八矫甚至连那刘隆一起弄回来。今天他父亲第八直还在第五伦跟前哭诉,说已经好几个月没收到儿子来信了,第八氏派去的人也没了消息,只不知是折在了去途还是归途。
送走王隆后,这天晚上第五伦就没睡好,他是被坞院里哇哇大哭的孩子叫声吵醒的。
那俩位“叔父”真是继承了第五霸的风格,种姓坚韧,不但哭声洪亮,且跟约好似的,先是一人哭罢,另一人就紧接着嚎起来,亦或是二人同唱,就没个安静的时候,直接干了个通宵。
更气的是,第五霸次日还一手环抱着一个酣睡的娃儿,表示自己之所以“闲来无事”添了这两庶子,都是因为第五伦实在太能拖,迟迟不能让他抱重孙儿。
这是在催第五伦成婚呢,第五霸可有长长的一个名单,随着第五氏日渐富强,列尉郡乃至常安不少豪强都看上了他家,用第五霸的话说就是……
“数不尽的好淑女等着你挑!”
第五伦一笑,对第五霸道:“说起来,孙儿还有件大事,要请大父帮忙。”
“何事?”第五霸低头啵着儿子。
“请替我,弄些活雁来,要四只!”
第五伦要活雁当然不是炖汤补身子,这年头婚礼六礼,五礼都用得上雁。
听到第五伦要雁,第五霸先是一愣,旋即大喜,第五伦这才将自己在新秦中已向马援纳采求亲得到同意的事告知祖父。
“茂陵马氏?”
第五霸更是惊喜连连,激动到差点把怀里的娃儿摔了。
马家他是知道的,马援与第五伦有交情,如今马余已为扬州牧,马员为北方增山郡连率(上郡),马氏要阀阅有阀阅,要家底有家底,听第五伦说,马氏淑女家教也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