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2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9/733


“明日,不对,今日就要开拔了,吃食也没减少,鞋履也换了新的,士气却越来越低。”一个袍泽用棍子挑着火抱怨道:“这仗怎么打?”
“只要跟着第五公,总能打。”秦禾在分到地后,对第五伦无比感激信赖。
当初从关中去新秦中,再从新秦中到魏地,谁还不是满腹牢骚,可最后不都妥善安置了么?
“这次不一样,我听说,去南方打绿林,已经死了十多万人。”
“绿林和赤眉谁更难打?”
众人一通闲聊后,都觉得这场仗很悬,他们中不少人倒是愿意为第五公赴汤蹈火,可四万新卒不行啊。
和随时可能死于流矢敌手的风险比起来,跋涉千余里,在军中混一口饱饭似乎也没那么吸引人了。
有袍泽做了预言:“我麾下那五十人,如今关在鸿门无从逃走,可明日上路后,半数人都想跑!一双眼睛要盯着五十双腿,真是愁死乃公了。”
秦禾也有类似的焦虑,除非第五公宣布跑十个以下不算罪,否则人人都要被连累,千言万语,只能化作一句好似自我安慰的:“放心,第五公肯定会有办法!”
“第五公就没管过军中士气,而诸位校尉、军司马更加以纵容,若有人不愿打仗,非但不制止,反而任其宣扬。”尚未知道高层心意的士吏们死活想不通。
更有甚者,第五伦还让士吏们主动和新兵谈论所受新朝官府的欺压,故意煽动他们对皇帝个朝廷的不满。
众人聊一会就散了,随着第一声鸡鸣响起,秦禾才发现自己假寐过去了,好歹睡了会,今日长途行军得打足精神才行。
他从营房里起身,又点了一遍新兵的人数,发现不少人都睁着眼没睡着,眼中神色各异,有畏惧、害怕、纠结,总之就没什么好情绪,甚至有年轻的半大孩子一边收着行囊,一边哭了起来。
唯独有个心大的宽慰众人:“真上了战场,若被击中要害,好歹死得快,可不比汝做饥民饿死强?”
“就怕走在路上时就累死了。”有人阴阳怪气。
“我是流民出身,不怕走,就怕饿。”那新兵嘟嘟囔囔。
今日的饭也做得格外早,除了香喷喷的粟饭、热腾腾的汤外,每个人居然还分到了一块肉!
嚼着嘴里的肥肉,不论士吏还是新兵,都感慨这大概是最后一顿好饭了。
这时候,更高级点的军吏,诸如军司马、军候们也去大营开完会回来了。
不似底层的士气低落,他们的脸上带着兴奋和紧张,又点了当百、士吏们过来开小会,将第五公的命令,一层层传达下来。
“好事,大好事。”
“吾等不南下了!”
“什么?”
秦禾听闻后也颇为震惊。
“汝等速速召集什长、伍长,将此事告知,再传达给普通士卒,一个字都不许漏!”
秦禾记了好几遍,才将第五公的原话记住,但记不住也没事,大家吃饭团团坐的时候,已有传令兵走入每个营垒,大声复述第五伦的话。
这不是冯衍那文采飞扬、引经据典、长难句频出的檄文,告诉基层士卒的话,越简单易懂越好。
“新室皇帝昏庸残暴,信任奸臣,赋税频繁,让汝等家破人亡;安置流民布粥,却令人熬煮草木和土果腹,死者无数;参军南下作战,贪官克扣钱粮,断了我军粮食,真是又让马跑,又不让吃草,这仗没法打了!”
这些都是导致新兵们沦落到如今境地的真事,他们或被强征入伍,或身为流民为了不饿死不得已为之,一桩桩一件件,都戳到了痛点。
有人潸然泪下,也有人乘机摔了筷子叫好。
“对,这仗没法打了!”
传令兵没理会他们,继续高声读道:“故第五公决定,顺应天意民心,不带诸君去南边送死了!”
在第五伦故意纵容下,不愿长途跋涉去南阳作战的情绪,早就在军中憋了大半个月。甚至有人彻夜难眠,如今骤闻此言,如蒙大赦,欢呼不已。
声音在各营垒此起彼伏,第五伦早早发到众人手里的黄色巾帻被他们高高扔起。
新卒们欢声雀跃,倒是秦禾等士吏面面相觑:”南下是皇帝的诏令,若是不去,是抗诏,是谋反吧?”
但他们反而更加欢喜了:“反了好啊!”
……
等朝食吃饭后,天色即将大亮,随着鼓点阵阵,各营都在戏水之畔的平原上陆续集合,将当年王莽登上去检阅猪突豨勇、还做了中国第一次飞行实验的高台围在中间。
第五伦站在台上,望着站阵已经像模像样的新兵,自己的话,已经传到了每个人的耳中,就差最后一点佐料,彻底燃烧他们的愤慨了。
四万多人啊,也只有在这上面,才能叫众人看到。
但还不够显眼,第五伦遂伸手跟一旁的亲卫要了件衣服。
“将袍给我。”
亮黄色的袍子被第五伦披到身上,这年头黄衣服倒也没有什么特殊含义,就是想叫人看到。
虽然赤色也显眼,但刘汉以火德,其色赤,穿出来容易混淆误会,第五伦可不想莫名其妙被传成从娘胎就开始潜伏的大汉忠良。
距离远的士卒,遂只能看到高台上那个黄色小点在台边移动,好似在挥舞手臂,说一些激昂的话。
声音从台上由排列成队的壮汉一一向下传递,如同石头投入水中激起的涟漪,一点点传入各营各队中。
“第五公说,既然不去南方了,皇帝要派兵来屠尽吾等,出于无奈,便只带众人自卫反击,就地举事。”
“且向西走,杀去常安,诛了贪吏奸佞,踏碎公卿之骨,问罪皇帝,打开府库,将本属于众人的钱粮,被酷吏勒索走的万万衣食,统统夺回来!”
“夺回来!”
众人狂热地呼喊,其余人也就跟着嚷嚷,等喊完才吓了一跳,真要反啊!
但纵有异议者,也已经被裹挟在汹涌的愤慨当中。
接下来喊出的,则是第五伦的口号:汤武革命,诛一夫,那是说给知识分子听的,平民百姓,商周都不一定晓得,知道个屁的汤武啊。
所以得更接地气点。
“剿新,安民!”
“吾是为‘安民大将军’!”
剿新的手段,安民是目的,简单易懂。
没有上来就对皇帝喊打喊杀,虽然对王莽早已不满多时,但大多数小老百姓心中,皇帝依然如神仙一般的存在,哪怕是赤眉、绿林,一开始也是活不下去遁入山林,没想造反,抓到大官还放了回去。
得从贪鄙小吏、郡县长官、三公九卿,这样一点点杀上去,直到最后,泥腿子才敢舍得一身剐,对着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动粗!
到那时,口号就会变成:“诛莽安民!”
在这呼喊中,众人只能见到,士卒押了一人上台来。
那是谁人?
“是皇帝身边的奸臣,宫中宦官,王业!”
“就是此僚,将赈灾的粮食分予公卿富人,导致流民只能熬煮草木为酪。”
“那酪,我入伍前吃过。”
“我也吃过!”
“吾妻便是吃了那物什,没几天胀死了!”
一时间群情激愤:“杀了他!”
而第五伦也遂了他们的愿望。
王业已经被第七彪砍了好几根手指头,失血过多的他脸色惨白,抬起头时,只看到天边彩霞映衬下,第五伦身披黄袍,手里持着那一柄砍柴斧,站在他面前,露出了笑。
“中黄门,你将是此斧、此钺斩杀的第一个人,真是荣幸啊!”
“第五伦,陛下错看了你,你可对得起陛下?”
第五伦摇头:“那就得先问问,陛下是否对得起天下人?”
王业努了努嘴,看似要哭,又好似要说点什么,却被淹没在叫好声中!
斧头被第五伦高高举起,旋即猛地挥下!连续数次,王业的脖颈被砍开,鲜血溅射在黄袍之上,几乎将其染红。
随着这阉竖的尸体从台上被滚下来,头颅则悬在旗帜之上高高举着,气氛也到达了最高潮。
也不知是谁先喊起的,一个声音从万千将士中传出,渐渐被人效仿,然后杂乱地喊了起来。
“万岁!”
鸿门已经被这简单的重复呼喊淹没。
“万岁!”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9/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