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3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5/733


“然而第五伦自矜功伐,贪图诸侯之位,宁奋其私智而不应大势,自尊为王,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如今以其四分五裂之地,以御柱天大将军堂堂之锋,至使庙策穷尽,绿林长驱直入,这魏国土崩瓦解旦夕之间矣。”
宫里窃窃私语的臣子,在班彪眼中是在各谋出路;王祖父第五霸亲巡城郭,是敌人兵临城下的前兆;那些被征召去郑国渠、白渠两道防线执勤的工匠、官奴婢,在班彪看来,跟纣王授兵于刑徒,欲使之抵抗周武一样,怎可能赢?
每一个迹象,都让班彪笃定自己的认识是对的:“汉命已还,天数有违,魏王江山难恃啊。”
于是他开始为这栎阳宫里的书而惋惜,搬了那么远已有遗失,这要再换一位主人,还不知会遭遇何种灾祸。
“看来我还是要找机会去渭水边,劝魏王顺应大势,倒戈卸甲,也好保全百姓,保全书籍……”
然而就在他遐想之际,城外还真有一支五千多人的军队“兵临城下”!
但不是刘伯升的汉军,而是耿弇奉诏将兵北上,要去追赶来歙!他昨日从渭水边出发,急行军一昼夜抵达栎阳,看到此处无事才松了口气。
耿弇也不进城,让士卒抓紧时间休憩,只让人入栎阳通报战况。
“刘伯升已死,绿林贼寇溃败,魏王大获全胜!”
整个栎阳欢声如雷,连在栎阳宫里魂不守舍,忧心前线的王隆都热泪盈眶,加入了庆祝。
唯独班彪呆愣在了原地,嘴巴微张,半响说不出话来,这不应该啊!为何如此之速?
这件事对他的三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作为一个饱读圣贤书,已经形成了自己一套思维和看待世界方式的人,班彪第一反应是:假新闻!
“王莽败亡前,也曾令东方槛车传送数人,言‘刘伯升等皆行大戮’,士民知其诈也。”
班彪恢复了那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睿智,暗暗摇头:“这是第五伦安定人心的伎俩,学什么不好,竟学王莽?骗得了一时,骗得了一世么?”
“真是自欺欺人!”
……
班彪死活不相信第五伦这么快就击败刘伯升,同在栎阳,另一个人却是长长松了口气。
自从十多天前,阴丽华和阴识翻脸,甚至刚烈到铰了头发断绝与刘秀的婚事,魏王对她的控制就松弛了许多,甚至派人给阴丽华和阴兴姊弟在万年陵邑里安排了一间院子居住。
阴丽华仍时常往万年宫里跑,给被软禁的王嬿带去外面的新鲜消息,她自己又主动请求任光,托了他的关系,表示自己承了魏王大恩,如今魏军与绿林交战,她也想要出点力,愿加入为魏王绣旗帜的织女当中。
魏国肇造,旗帜是很缺的,如今只能满足前线所用,各县竟都插不满,而这每一面都得靠人工来缝,自然也快不起来。
阴丽华在家中时虽然是淑女,但女工亦是学过的,且能绣得颇为精致,任光拗不过她三番两次恳求,而第五伦也没说不,便答应了,甚至还给她一份报酬——每个月五石粮,两匹布。
但对姐姐迈出这一步,她那十五岁的弟弟阴兴感到不解:“阿姊,吾等纵然不能归去南阳,魏王也敬之为宾,衣食无忧,何必做这些事?”
“衣食无忧?”
阴丽华看向同母弟:“君陵,如今我做的事,与昔时在掖庭没日没夜捶打脏衣裳,哪件更容易?”
“你觉得是拿针线自力更生体面,还是在宫里给太后端虎子站着不动体面?”
阴兴愕然,阴丽华让他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他们是俘虏,连人质都算不上,别拿自己的当淑女、君子!把魏王赐予的衣食当成理所应当。
她虽没太怪刘秀,但这件事证明,男人是靠不住,还得靠自己啊。
做淑女时,女工是闲情逸致。而现在,这是她自给自足的本领,越发认真,阴丽华听说,魏王是讨厌闲人的。
今日阴丽华正绣着手中旗帜时,阴兴匆匆来报,颇为惊骇,将刘伯升战死,第五伦大胜的消息告知了她。
“你哭什么?不许哭!”
阴丽华愣了片刻后,放下针,将弟弟脸上泪痕用袖子抹去,这孩子,和阴识一样,也很崇拜刘伯升。想当年刘伯升去新野阴氏替其弟提亲时,阴兴也跟在后面跑,刘伯升还送了他一柄小剑。
阴兴不止为刘伯升感到惋惜,也担心异母兄阴识,他身在绿林军中,如今是生是死?还有,随着刘伯升战死,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再也回不了南阳了?
“回不去了,这就是吾等的新家,而你,则是阴氏延续下去的希望。”
阴丽华也不比他大几岁,经历波折后,此刻却成熟得好似一位老母亲,又暗自庆幸。
“那一日,我算是做对了。”
就像阴丽华半真半假,故作刚烈剪断的头发一样,从今日起,她们与舂陵刘氏的旧关系,都得彻底扔掉,忘掉!
她是个聪明的女人,知道现在应该做什么。
阴丽华放下手里的活,从这简朴的新家中,找出了两件新衣,一件是自己的,另一件是阴兴的,她只笑盈盈地在弟弟身上比划:
“今日出门,你要穿新衣,见了人时,脸上也得露出喜色,同全栎阳的人一起为魏王贺万岁,记住了么?”
……
而与此同时,在尸骸尚未掩埋完毕的渭水战场,奉命清扫渭南,收编降兵的邓晔,又一次来到第五伦面前,还让人扛来了刘伯升营帐内的文书一筐。
“就这些?”
第五伦让朱弟等人搜检了一番,没有找到太有用的东西,听说刘伯升出战前曾写了一封信交给族人刘终,但那刘终如今已向南遁逃,越过长安,带着数千人径直往秦岭方向而去。
最新消息,景丹、第七彪正从东包抄到蓝田,截断其回南阳的路,刘伯升的残部大概是想逃亡汉中吧。
第五伦现在对汉中暂时没图谋,相比于匆匆扩充版图,他还有件更重要的事得做!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先打扫干净这渭北堂屋,再开门出院罢!”
于是第五伦让人将这些文书带入细柳营中,他点了从景丹处跑来报信的张鱼去做。黑活脏活,除了第七彪、黄长,现在小张鱼也能干了。
张鱼不负厚望,按照第五伦的叮嘱,到了晚上时,本是薄薄一小扎的简牍里,就无中生有,加塞进了厚厚一大束帛信!
“大王,检出书信一束,皆五陵豪强樊氏等,与刘伯升的暗通之书也!”
……
第319章
庖丁解牛
朱弟和张鱼,都是第五伦微末时开煤矿收留的流浪孤儿。与跟着第五伦到处跑的张鱼不同,朱弟多在第五里义学读书,他是个老实孩子,颇为上进,曾立下护送第五霸从长安脱身的功劳,如今在第五伦身边做秘书郎。
今夜,他看到原本自己经手的那筐刘伯升军中文书,在细柳营里一进一出后,就忽然变得满满当当,凭空多了一大束帛书、简牍时,还有些不知所措,只当是自己查漏了。
而打开一份简牍,吓,墨迹还没干呢!
每片上都是刘伯升写给五陵豪强的信,表示上次收到他们的投效文书后十分满意,约合某月某日在渭北响应,共击第五伦……仔细看了半天,满本的字缝里都写着两个字是“栽赃”!
“廷尉,这……”
朱弟顿时明白了,愕然看向张鱼和奉命整理这些名录的廷尉彭宠。
彭宠被第五伦点名来“调查”此事,自然也明白原因,既然他在战场上没本事,那就在其他方面出力,只能硬着头皮接了这黑活,同时暗道:“难怪魏王让我做了廷尉!”
见朱弟面露不安,彭宠遂对他说道:“朱侍郎,你听说过腹诽罪么?”
“汉武时,颜异与客语法令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遂被张汤告腹诽,下狱死!”
这是汉武时酷吏张汤的发明,当时的大司农颜异与门客站在丞相府外说话,其客就汉武改制表达不满,颜异听完没吭声,只是稍稍撇了下嘴角。张汤得知此事后,马上跟武帝启奏,说颜异这厮身居高位,听闻有人议论当朝法律不当,非但不加以反驳,还在心中暗暗加以诽谤,绝对是死罪。从那天起,大汉法条中便多了一条腹诽罪。
彭宠道:“五陵豪右,亦是心怀叵测,羡慕渭南豪强得分上林苑,抱怨魏王所赐爵位微小。”
“当刘伯升进军时,彼辈既不肯出人力粮食支援魏王,也不送子弟来辅佐,竟欲作壁上观,而助胜者。更有不少人,同时接受了西汉印绶,以列侯自居。”
他们虽然还没胆大到直接与刘伯升通信,里应外合的程度,但下次呢?当第五伦与也颇受豪强支持的西汉角逐时,会不会在背后捅刀?
所以彭宠认为,五陵豪右和颜异一样……
张鱼替他将那不要脸的话说了出来:“没错,虽然没有付诸实际,但彼辈在心里,已经反了!”
所以这是……腹反罪?
这逻辑鬼才惊得朱弟都微微反唇,当然,以“腹反”为罪名当然不能公开说出来,于是就有了这份名单和一大扎书信,不是要证据么?给他证据!
既然是特地制作,那其中也就不存在“杀错”,都是以第五伦记录多年的小黑本子为基础,按着当年因为富不仁被打叉,且后续没有积极支持他的豪强,挨个点名。
只要粗略将这名录一看,就知道第五伦重点打击的对象是谁了,他们有一共共同的名字:前汉遗老,元康列侯。
汉宣帝元康四年(前62),施行了覆盖面较广的“诏复家”政策。诏令若干在高后、文景及武帝时代因各种原因失去“列侯”地位的开国功臣后代,重新恢复贵族身份。
这批人有多少呢?一共一百二十四家!这固然是汉宣帝在除掉霍氏后,为了巩固自己继位合法性的宽厚政策,但亦也让朝廷背了本已被汉武除去的一百多个包袱。
这批复侯者主要安置在长安周边,恢复的不止是列侯,还有赐田,赐宅,如今几代人过去,虽然在王莽时丢了侯爵,但都已经成长为跨里连乡的豪右。
“长陵县以酂文终侯萧何之后,舞阳武侯樊哙之后,阳陵景侯傅宽之后为首,有十一家。”
第五伦对老乡们毫不留情,十一家无一遗留,统统在打击之列。
“阳陵县有留文侯张良之后、隆虑克侯周灶之后为首,共十二家,除张氏家主张越无涉外,其余十一家皆与刘伯升往来。”
“茂陵县有辟阳幽侯审食其之后为首,亦是十一家。”
“平陵县有成敬侯董蝶后裔等,两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