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3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0/733


若是换了旁人,景丹肯定会劝第五伦,这种不听号令的将军,就不能纵容惯着,更不可为他改变大计划。但耿弇不同,景丹曾在其父亲麾下做过很多年的官,回来投效第五伦前,相当于耿家的“门生故吏”,与小耿也关系莫逆……
等等,景丹猛地警醒,正因如此,有些话,他才更得说啊!
景丹遂赫然下拜道,肃然道:“但大王已严令耿伯昭与原涉在北地坚守,若因其一意孤行冒险,导致数县沦陷,那便是得不偿失。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车骑将军此次矫制兴师,纵侥幸得手,渐不可开也。”
“卿言有理。”
第五伦却道:“但将在外,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将军们在前线,对战机的把握,比余在后方看着地图指点江山要真切得多,总不能都按照余的几句话、发下去的阵图去打仗罢?畏手畏脚如何能胜?”
“汉时霍去病千里奔袭河西、陈汤矫制斩郅支,这等壮举都是临机应变,事急从权,还是得容忍,但前提是……”
“做这种事的人,只许胜,不许败!”
第五伦道:“更何况,余也不忍伯昭英年葬身于沙场,好好一个将才,才二十一岁就丧命黄土沟壑里,改变方略事小,损我一员大将事大!”
“总之,战罢该赏是惩,功过如何区分,那是后话!先让伯昭和士卒们,能活着回来,此事最为要紧!”
这一番君臣对话,景丹算是对第五伦表明了态度,从此以后耿是耿,景是景,他是魏王的御史大夫,不再是耿氏的旧僚私臣,忠心已表,同过去完成了切割。
而第五伦这一番肺腑之言,直接与当事人不太好讲,景丹聪明,肯定会将自己的话语传到耿弇耳中。好叫这个年轻人知道分寸:第五伦不希望麾下将校,也变成刘伯升那样的赌狗。
一番部属后,第五伦还得紧张地等待前线消息,耿弇这次钻得太远,一口气捅到隗氏大后方,甚至连斥候都联络不上,只能通过敌人的进退来判断。
在第七彪已将前锋出击后,南边的朱弟也赶回来传消息:“大王,隗嚣退兵了!以三千骑从断后,三军则缓缓撤离盩厔,回了武功,据斥候隔河查探,恐怕是要一口气退回陈仓去!”
“万将军请命,询问要不要追击!”
万脩风格与小耿截然相反,第五伦没说打,他绝不会有半点动作。
第五伦暂时没回答,只问:“隗崔呢?”
“隗崔正在围攻漆县,如今也在向西南方撤军。”
“善!”
第五伦一拍双手:“如此看来,是耿伯昭当真得手了!”
苦等几天得到这结果,真是又惊喜,又令人后怕。这下,魏军和陇军,当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第五伦笑着对景丹道:“这耿伯昭,你要给他一个师,他敢打到天水成纪去!”
朱弟又进来请示:“大王,军情紧急,万将军询问,追还是不追?”
第五伦一挥手:“追!”
“渭水和沟渠有冰,无法漕运,三军携干粮,穷追猛打,做出直扑陈仓,将隗氏聚歼于陇东之势!”
第五伦要配合耿弇,将这场真假难辨的大戏演到底,心中暗道:“若论临阵作战,我乃中庸之将,但要论虚张声势……”
他也是个好演员啊。
第341章长杨
隗嚣为人与第五伦的上一个对手刘伯升截然相反,有人说他是“仁厚犹豫”,做起事来瞻前顾后,却又容易受周围人影响:他本意不想东出,但叔父隗崔及主战派跃跃欲试,隗嚣遂不痛快地答应了。
但如今在撤离之际,隗嚣倒是显露出他骨子里狠辣的一面来。
陇右兵西撤至武功县时,当初来投奔,携壶浆以迎的豪强们顿时急了眼,都簇拥在隗嚣面前拦着不让他走。
“大将军不可抛弃吾等啊。”
“渭南著姓合力,也有数千徒附,可为大将军所用,回首与第五伦追兵决战,以逸待劳,必得大胜!”
隗嚣只垂泪告诉众人:“百姓相随许久,安忍弃之?此乃假意撤退也。”
大姓苏回等人面面相觑,如此仓促,这“假意”也太像真的了吧。
隗嚣说道:“诸君当知晓,魏军占据长安以北,哄骗愚民为卒伍,使我骑从不能深入烧其粮秣,而若大军贸然东进,又恐长安沦为战场丘墟,波及无辜黎民。”
“是故,不如假意退却,诱敌追击。”
隗嚣已经安排妥当了:“诸君便带着徒附,在硕大上林苑中埋伏,待魏军追至盩厔一带时,我便将大军调头还击,而诸君则从上林杀出,前后夹攻,则魏军可破!”
好说歹说将豪右们劝回去,隗嚣为了争取他们,承认了刘伯升时给众人瓜分上林苑的作为,上林广袤三百里,有宫室园囿,又有彼辈各自占了地盘后,偷偷储下的存粮,足够守很久了。
等众人走后,霸陵王遵才问道:“大将军当真要诱敌反击?”
隗嚣却不直接作答,只道:“第五伦令耿伯昭翻山越岭击汧(qiān)县,断陇坂道。又在渭南、渭北都开始追击,竟毫无顾虑,这绝非巧合。依我看,他是存了将我军聚歼于陇东,一劳永逸的念头,吾等得退到陈仓,与叔父汇合,方有一战之力。”
至于这些豪强武装……
隗嚣对他们并不信任,顺风仗时能帮着打一打,与第五伦大军决战时,他们或许就会为了家族延续,反戈一击以求魏王宽赦了。
“倒不如让彼辈在上林苑中,替我阻挡一时。”
“一来可使阻扰魏军追击,二来,也可使万脩有后顾之忧。”
第五伦让耿伯昭袭他后方,隗嚣没这本领,但却可以在上林苑中埋下许多钉子。
“大将军这是壁虎断尾啊。”王遵颇有物伤其类之感,又对要弃整个渭南与第五伦心有不甘。
隗嚣却道:“我没骗他们。”
“若能在陈仓反击第五伦得胜,局势逆转之际,这些埋下的暗子,便能起到大用!”
他说了会反攻,但没承诺,究竟是数日之内,还是旬月之后啊!
……
张宗三个月前在潼塬强渡黄河,打绿林军七寸,扭转局势,一战成名。事后被第五伦封侯,爵号“阳泉侯”,虽然是最低一档的“千户”,但也算跻身功勋之列,成了河东士人在朝中的表率。
他在河东养了几个月伤,稍稍痊愈,随着东线局势稳定,便与三千河东兵一起,被调到长安附近,听从万脩调遣。
但张宗对万脩的方略却不敢苟同。
“素闻万将军用兵谨慎,与小耿截然相反,今日算是见识到了。”
张宗不像第七彪、郑统那般有话直骂,骁勇的外表下有一颗识大体的心,只暗暗嘀咕。
他们奉命追击隗氏兵,但一天只走三十里——因为大量时间,都浪费在肃清盘踞在上林苑中的豪强上。
上林中宫室林立,宫旁一般有小苑,刘伯升给豪强分了林苑,隗嚣为了表示陇右对“百姓”的厚爱,索性连附带的宫室也送给了他们。豪强们失去了坞堡后,带着族人徒附逃到这儿,如今被隗嚣留在这负隅顽抗,不少人还当真坚信隗大将军是诱敌反击,傻乎乎拒守宫室。
但修建时就作为享乐之用的汉时离宫,终究比不了专门用来防御的坞堡。万脩麾下的部队在霸陵、杜陵打掉了十几个大坞堡后,对攻坚已颇有心得,三下五除二就能收拾一个。
军队后面跟着的就是从长安征募的数万民夫,归任光统辖,每每打下一处,俘虏连同战利品,就交给他们带回去,游街耀武,让长安人知道魏军天天都有大胜。
但张宗却对这种小胜不以为然:“隗氏仓皇而走,本当衔尾而追,多咬块肉下来,如今却受阻于上林,等吾等赶到武功,隗氏已从容退到陈仓了,真是因小失大。”
但万脩却不理会麾下将校的抱怨,仍有条不紊地向西推进,宜春苑、萯阳宫、汉武帝昔日驾崩之处五柞宫,从东到西,一处处打了下来,肃清残敌,最后开到了盩厔县附近,位于渭水边的长杨宫……
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射熊馆,据说汉武帝年轻时很喜欢微服来此,带着羽林骑们驰射鹿豕狐兔,手格熊罴。
如今的射熊馆中被大姓盘踞,他们来自杜陵,曾积极投效刘伯升,自是被打压对象。与第五伦、万脩算得上有破家灭族之恨,最后一刻仍带着少许徒附负隅顽抗,他们在被张宗攻破射熊馆后,不肯降服,竟疯狂地点燃了离宫!
一时间长杨宫烟火弥漫,冬日天干物燥,苑内百亩婀娜多姿的垂杨早被砍了不少,如今都是枯木残枝,在烈火中扭曲着身形,仿若汉时的深宫鬼魅重现人间。
万脩让士卒抢救,勿要让火焰弥漫将整个上林苑都烧了,但也只来得及划出防火带,对长杨宫却救之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自秦汉以来,有两百多年历史的离宫在火中化为丘墟。
与长杨宫隔着一条渭水的,便是槐里县(陕西兴平),第五伦已移驾至此,与万脩平行西进,此刻见到长杨宫被焚,跟在魏王身边的奉常王隆忍不住唏嘘遗憾。
“《长杨赋》,是夫子到京师后的成名作啊。”
王隆记得扬雄与自己说过,写这赋耗费了他极大的精力,先是花了三个月时间雕琢词句。而写罢此赋,立刻疲倦地倒地酣眠,昏睡了三天三夜,梦见自己的五脏六腑飞出体外,在空中飘荡,与前辈司马相如相遇。梦醒之后,老扬雄全身乏力,又花了三个月之后才得以恢复,足见其呕心沥血之深遂。
当时《长杨赋》一出,京师振动,士人万口传诵,而如今长杨被焚,真是可惜。
同为扬雄弟子的魏王伦却不这么认为,站在凌汛的渭水边笑道:“要余说,这宫室烧了好!”
“文山可记得夫子写此赋的深意?”
第五伦道:“前汉元延元年,汉成帝为能在南下朝觐的单于、胡王面前夸耀汉朝物产之丰盈,珍禽异兽之繁多,征调右扶风百姓上万人,入终南山围猎,西自褒斜,东至弘农,南驱汉中,捕捉熊罴豪猪、虎豹猿猴、狐兔麋鹿,用装有围栏的车子运到长杨宫射熊馆。用网子围成圈,把野兽放在里边,让胡人以手搏之,汉成帝则带着赵飞燕、赵合德等,临观取乐。”
“但此事却大为耽误农事,夫子随驾见此情形后,才追作了此赋。”
王隆自是记得,甚至背得里面的话:“颇扰于农人,三旬有余,其勤至矣,而功不图,岂为民乎哉?”
他拱手道:“是臣看得浅薄了。”
话虽如此,但王隆望向长杨宫的目光,依然是怜惜的,纵是汉成不爱民,但长杨本身是没有罪过的,从司马相如到王褒、扬雄,这些上林离宫承载了多少文雅佳事,如今却化作灰烟。
第五伦又道:“早在王莽时,这长杨宫射熊馆豢养的黑熊就统统被杀了节省经费,空空如也,但时至今日,上林中,仍有不少‘熊罴’!”
他指的是籍刘伯升、隗嚣二人的“宽厚”,得以盘踞霸占这儿的渭南豪强,如今却是趁着战争,将其一扫而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0/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