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3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5/733


而霍去病最后一场仗,打的是匈奴左部,封狼居胥。军中以幽州、并州人为主,如今的幽州突骑,俨然是继承了霍骠骑战法的最正宗突骑,自新朝以来,常年与匈奴、乌桓周旋于塞外。
尽管陇右六郡子弟的祖辈也有不少追随过霍去病做其偏将校尉,但出了霍去病射杀李敢这样的事后,难言还有多少羁绊。良家子骑们的突骑战法,更多是学于西羌。
西羌与陇右汉人杂居,其兵长在山谷,短于平地,最著名的一点就是勇于触突,一言不合就骑兵突击。这点为良家子骑效用,今日算是亲眼见其勇锐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景丹在上谷亲自带过幽州突骑作战,他很清楚突骑的优势,也很清楚其弱点!
“只能期冀于一冲之力,不可持久!”
……
魏军中军,选了一处地势稍高的小丘立旗,在这儿能清晰看到整个周原战场的局势,当良家子骑对右翼发动突袭时,第五伦瞧得一清二楚。
“大王,右翼第三曲甲营几乎崩溃……”
第五伦身边的张鱼等人,都劝他勿要立于危墙之下,还是退到身后的荒村里闾中,等待战争结束即可。
“谁说他们崩了?“
但却被魏王训斥了一通,第五伦目光重新看向战场,右翼在努力调整,后排的士卒补上了前排的空隙,没有出现一触即溃,大规模奔逃的情况,这大半年的仗,没白打。
“遭遇战被敌骑突击,能如此已经不错了。”
第五伦也注意着敌军动向,同景丹简单明了的判断不同,第五伦心里想的事,就复杂多了。
“陇右良家子骑虽是中原骑兵中的翘楚,但在我眼里,他们的弱点可海了去……没高桥鞍、没马镫、没马蹄铁,这样的骑兵还能冲得起来,只能赞一句,勇者无畏。”
第五伦现在用的御鞍,仍是当年北上从军前,王后送他作为礼物的小马鞍,乃是低桥鞍,中部明显下凹,但是其两端仍然很平,和后世电视剧、赛马场上所见两端高耸的高马鞍不大一样。
用起来虽比原始鞍垫好些,但依然止不住剧烈摇晃。是故在突骑冲击的那一瞬间,不但将魏卒撞飞不少,连马上的骑士也常会整个人飞出,重重摔在敌人面前。
马蹄铁也不存在,倒是第五伦先在魏军中推广了此物,哪怕钉上去的是木头,也能缓解牛马的四蹄磨损,减少它们受伤倒毙的几率,在牲畜珍贵的时代,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对面的陇右骑战马没有这样的优待,纵被良家子爱惜着,非作战时只乘驮马,让它们空着背随军。但翻越陇坂,道路崎岖,加上冬日雪天,马儿可比人金贵多了,只怕也有数千马匹倒毙或失去战斗力吧……
“陇右还活着的马,比秋后时,只怕是羸瘦了一大圈。”
冬天无牧草,右扶风也不可能提前屯干草,只能让战马以麦豆为食,一匹马要吃起码五个人的口粮。这么多张马嘴,只怕也叫隗氏焦头烂额,他们撤退的一大原因,除了害怕被小耿断后路,也迫于后勤困难吧?
不打决战,陇右战马也会损耗大半,倒不如赌一把……隗崔大概是这么想的。
马镫自不必说,如今只有单边镫,甚至只挂一条绳结,方便战时迅速上马而已。第五伦听说,自诩骑术高超的陇右良家子们,甚至以在鞍下挂单镫为耻辱,以无镫上马为优异。故而他们冲击时,不但手上得握矛持戟,挥舞环刀,还得分心让双腿紧紧夹着马腹。
第五伦暗道:“虽然良家子骑乃是专职的战士,但缺少马镫这个马上立足点,双腿不能横向借力。”
“一旦冲锋作战陷入人马混杂的近身搏斗时,当马匹停止运动时,被步卒围攻,便将落于下风!”
“越骑营就是这样自信冲锋,被来来歙两千人杀得人仰马翻的罢?“第五伦也开始辱越了。
陇右骑兵的试探性进攻效果不错,接下来他们恐怕会更加膨胀,第五伦下令道:“传令下去,好叫三军知晓。”
“右翼第三曲,击退了数千敌骑进攻,杀伤过当,稳住了阵脚,每人赏金饼一枚!”
又是老套的金子攻势,第五伦出手是极大方的,反正深受消费主义文化熏陶的他,没养过猪也见过猪跑,往后有的是办法,将金饼从士卒手里再骗……不,是收回来……
顺便用“杀伤过当”的假消息,告诉三军:敌骑不可怕。
陇兵主力,十六家豪强的步卒已进入战场,旗帜猎猎,就在五里开外集结,骑兵缓缓后撤,列于两翼。
而魏军也从方才的慌乱中恢复,战车推向前方,阵型排列整齐。
分明是大冷天,但第五伦却只觉得有些发热,这场仗,是对自己势力野战能力的一次大检阅:
“天下数一数二的骑兵,善突触的陇右良家子。”
“遇上了善站的魏兵。”
“是汝等的矛尖,还是我的盾硬?”
……
第346章
贵贱
冬日的阳光探出头来,照在岐山脚下,回首看陇右军,因光线的缘故,但觉旌旗铠甲,光照天地,其锋甚锐。
不过只要伸手到额头,遮住刺目阳光的反射,就会发现,良家子骑甲胄颜色不一,有的漆成黑,有的染成红,甚至还有涂成黄的。式样也有新有旧,札甲、鱼鳞甲、襦铠。在这儿,你能找到从秦朝至今所有类型的甲胄。
只因它们乃是各个家族代代相传,战争是流淌在六郡子弟血液里的东西,闭上眼睛时,跟着耳边呼呼的寒风,隗崔仿佛能听到父辈追随卫、霍、赵充国等将军,横行漠北与异域的马蹄横吹之声。
隗崔年轻时也去过西域,他那读经术太多的侄儿,恐怕是无法领会这种情愫罢?
“愿先祖庇佑。”
白虎大将军睁开眼,而今日,他将带着六郡子弟,去争夺过去一甲子时间里,六郡武士一点点丢失的地位与荣耀!
隗崔排兵布阵十分熟练:“陇右十六家,共有士卒上万,为方阵居中,右扶风本地豪右有徒附兵数千,为后阵。”
“分突骑三千翼军左右,以良家子骑两千为中坚,亦分作两校,左射右,右射左。“
总计两万左右的人数,只有魏军的一半,但光是那五千骑从,在这平坦周原上,便能发挥其优势!
但将军牛邯禀报试探进攻成果时,却让隗崔很失望。
“什么,折了十余人,马则损失了上百骑?”
隗崔感到心里在滴血,马鞭点着数里外,恢复秩序的敌军阵列:“第五伦麾下,尽是甿隶之人,迁徙之徒也,几万卑贱的瓮牖绳枢之子,被王莽聚在一块要去送死,如今竟窃居关中,占了百官族姓的土地。”
除却他们,剩下的便是佃农、长安市民,这样的兵卒,是过去良家子们最为鄙夷轻视的,这种交换比例,让隗崔很不满意。
良家子骑的马,都是十里挑一,肩高七尺以上的好马,否则也负担不起沉重的具装,一匹具甲战马的价值,超过十个、二十个人的性命!
而最可惜的是那十多名战死的六郡子弟,你知道培养一位良家子骑需要多少年么?得让他们从小就修研五兵,学骑射之术,将贱民料理农事的功夫、关东儒生皓首穷经的时间,统统用来习武,如是十几二十年,才能得到一位优质的“武骑士”。
能够越沟堑,登丘陵,冒险阻,绝大泽,驰强敌,乱大众,身体健壮,几乎人人都身高超过七尺五寸——像第五伦那种才高七尺三寸的家伙,根本不够格!
这样的战士,对面的甿隶兵一百个都比不上!
那这仗要打成什么样,隗崔才能满意?
“步骑携手,先击敌右阵,徒卒在前掩杀,而武骑士击其侧翼。”
“隗义,你去!”
隗崔点了另一个侄儿。
“十骑败百人,百骑走千人,如此,方能对得起丧生的子弟和好马!”
……
那场试探性的突击只是正餐前的一点小菜,当两军结阵完毕,才开始丁对丁,卯对卯。
陇兵害怕第五伦就地筑车阵、挖沟壑,消弭骑兵的优势,在马匹歇得差不多时,随着隗崔一声令下,便果断发动了进攻。数千徒卒排列整齐,向前迈步。
作为豪强的部曲武装,他们的训练可比成军短短半年的魏军主力久多了,加上陇右人武德充沛,那挺矛而进的架势,竟隐隐有几分当初秦地人东出岐山,横扫诸侯的架势。
景丹站在指挥的戎车上,察觉到陇军的用意,显然是将赌注压在攻击自己的右翼上,不由气笑了。
“这些陇右人,真拿我右翼是软柿子了!”
是,他的麾下被第五伦安排进来大量新募的佃农和市民。精锐不算多,五六千而已,有一营算一营,都押到了前排,只在后面留了护卫督战的人手。
先前良家子骑掠阵时,前排在慌乱后稳住了阵脚,但后面的新卒不知道发生了何事,仍有些混乱,第五伦那“击退数千敌骑,赏黄金”的假消息传来才稍稍安分,但仍止不住左顾右盼,让景丹甚至觉得,当初不带他们来周原,对己方会更加有利。
陇右的将校都是在边塞与羌胡打过无数仗的,这点动静自然瞒不过他们,但也不能就此轻看他罢?好歹他景孙卿,是魏军中最知道如何对付骑兵的。
只可惜景丹的名声还是不如资历更老,经历战阵更多的万脩,陇右只知道他是第五伦的旧友,破格提拔委以重任,打了场潼塬之役,占了地形的便宜。如今在平地上,或许便是个庸将。
寒冬作战,吃亏的不止要小心蹄下积雪是骑兵,还有远射材官,有的是弩弦冻住,得捂在怀里暖一会才能用,有的是严寒冻得手抖,戴手套也不管用,开弓时颤了一下,差之毫厘谬以数步。
风向也对他们不太利好,西北风呼呼地吹啊,射出去的箭甚至会反过来往后跑……
陇右兵倒是利用这天公相助的优势,在周原上奔跑起来,他们可不是绿林的下江兵,一点雪就哆嗦得不行,陇右、河西的寒冬只会比关中更冷。
隐隐还有鼓吹之声传来,陇右兵迈着骄傲的步伐杀到近处,与收弩持戈矛的魏军接触,都是规整的汉式步阵,双方的长兵努力往前伸,想要刺到对方,虽然魏军这边耍了心眼,用上了超长的夷矛,但一时间无法集齐那么多,略显笨重,在戳死两个陇兵后,就被环刀斩断。
魏军右翼前排皆已接阵,随着景丹旗帜挥动,后方三个营三千人开始往前包抄,他们胜在人数多,可以以众凌寡。
但就在此时,随着一声声鼓角,在半里外观战等待的陇右良家子骑又动了!
刚吃完一整袋麦豆的战马被催动,踢开残雪,随着武骑士驾驭向前迈步,绕的圈比魏军预备队还大。
到达合适的位置后,整整两千骑随着旗帜开始转向,他们的目标是魏军右阵侧翼!
隗崔的目光、景丹的目光,第五伦的目光,都死死看着那边,右阵侧翼,俨然成了战场的焦点:而受景丹调动的三个营已经护住了这最脆弱的位置,匆匆站住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5/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