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4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7/733


经过陇山一战,第五伦算是摸透吴汉脾气了,此人在给人打下手,或需要配合作战时,就总会撅蹄子。
但若是给这烈马顺顺毛,顺着他的心意,让吴汉独当一面之时,智商就再度占领高地了!
总之就是适合独走一道,攻坚一把好手。
这种人,正适合放到金城去,开辟在陇右的“第二战场”!
第五伦与万脩等人推演战况时就说过:“隗嚣胆小,虽得了蜀军支援,加上他麾下残部,亦有三万余,但我军故意在天水一带放了好几个破绽,隗嚣都不敢北上收复失地,这是铁了心要拖到入冬了!”
一旦入冬,从关中运往陇右的粮食就将断绝,对客军来说将更加艰难。
既然诱敌失败,若不想冬天后悻悻退出陇右,那摆在第五伦面前的只有一条路:攻!在腊月前结束战争!
“陇西占据渭水上游山川天险,陇西地形比天水更多山,兵力全押在前线也铺不开,亦难以攻入。”
这破地方,又穷又山,仗可真他娘难打啊。
如此,倒不如遣一支偏师,绕开这些山川之险,从侧翼切入!
在特制的地形图上,局势一目了然:金城郡便是后世甘肃兰州、青海西宁一带,主体是河湟谷地。此郡控河为险,介于戎夏之间,居噤喉之地。
第五伦之所以让牛邯协助吴汉,是因为牛某人乃陇西狄道大豪,还在金城郡做过官,和当地羌人、小月氏人都颇为熟络,不求这些戎酋帮忙,只要不继续跟着隗嚣捣乱即可。
“而主力则强渡渭水,自正面进攻陇西,两面包夹,方能制隗嚣之命!”
如今是武德元年九月中旬,第五伦给吴汉一个半月时间绕后、蓄力、出击。
“决战将在十一月上旬!”
……
刚在陇山被第五伦拜将那几天,吴汉私底下吐槽,说自己名为骁骑将军,而是“尧奇将军”。
为什么呢?
“因为没马啊!”
在夺取天水后,第五伦调拨了一批俘获的马匹给吴汉,让他军中小半人能换着骑马代步,因速度不慢,行军至第七天时,独立师终于见到了黄河。
大河弯弯绕绕,流淌在干燥的山脉中间,这榆中县(今兰州)位于狭长的大河谷地中,沿着河流修筑了北城墙。
而吴汉回过头时,则看到了背后的南城墙外,也有好大一座山,堵着天。
“这是皋兰山。”
牛邯经常往来金城,如此告诉吴汉:“骁骑将军,前汉孝武元狩二年时,霍去病将万余骑,出临洮,从陇西往西至皋兰山,与匈奴鏖战于此。”
“霍骠骑和吾等要走的路线正好相反。”吴汉颔首,这皋兰山是金城郡的东南屏障,在黄河南岸绵延二十余里,形若蟠龙,高厚蜿蜒,如张两翼,时值九月底,皋兰山颇为苍凉荒芜。
但只要绕过这山,就能沿着洮水,走霍去病出征的河谷大道,直插陇西!
但他们面前不仅有负隅顽抗,占据金城县的陇军,还有沿途大大小小无数个羌人部落,吴汉在河谷中行军时,羌人武士们就骑着稍矮却壮的河湟马,站在高耸的大山上暗中观察,看向外来者的眼神中,满是敌意。
“骁骑将军。”牛邯的头皮又痒了,故意询问吴汉,想知道这位粗犷少文的莽将军,要如何处理这复杂的关系。
“对羌部,究竟是出金买路?还是打过去?”
……
第461章
何时缚住苍龙?
“吴汉自视甚高,应该会轻视羌人罢?”
只有像牛邯这样的本地大豪,才明白,羌人是一个积累两百年的烂摊子,困扰了前汉好几位皇帝,骁勇如六郡良家子们,花了几代人都没解决。
就比如说汉宣帝时,先零羌领头,引发了整个湟中羌乱,攻城邑,杀长吏,金城几乎不保,朝廷派后将军赵充国领兵镇压,赵老将军合兵六万人,用了分化、屯田等多种策略,步步为营,耗时三年才镇压下去。
但羌人自此就沉寂了么?并没有,输了战争的他们只过了几代人就重新壮大。随着新莽垮台,羌人不但夺回了西海郡,并向金城郡努力扩散,占据许多属县。隗嚣区区一个割据政权,没有能力讨伐,于是派牛邯前去安慰,藉机征调羌人同魏相抗。
不过加入陇军的,多是自汉以来陆续东迁的“东羌”,河湟地区的“西羌”主要精力在内耗争河谷,对陇魏纷争毫无兴趣。但吴汉要南下陇西,沿途将经过好几个羌人部落,若没谈拢就走,羌人领地意识极强,不管来的多少人,不打招呼必然袭之!
牛邯暗想:“汉元帝时,右将军冯奉世就轻蔑羌人,带着一万二千兵马便想平定西羌之乱,结果屡屡被击败,只能向朝廷求援,最终还是发兵六万人相助,才勉强镇压了羌乱。”
如今吴汉只有万人,且是客军,还得防着陇兵,若是吴汉不假思索,直接打过去!那篓子就捅大了。
西羌就是一个马蜂窝,你不犯他,大伙还能相安无事,你若戳上一棍子,那沿途几个羌人部落,连同他们的十多家亲戚,很乐意利用这多山的地形,陪魏军慢慢玩。
然而,吴汉却像看傻子一般看着牛邯:“我只是路过,非要打沿途羌人作甚?”
吴汉尤记得,临出发时,第五伦也对自己耳提面命,给他点明此战目标。不要求吴汉全取金城一郡,湟水河谷华戎杂居,如今被西羌所占,形势复杂,不值得投入兵力去寸土必争。只需要夺取榆中、金城两县,让独立师稍稍补给,往南便能沿着洮水河谷这条路,深入陇西腹地。
第五伦对羌人非常谨慎,知道在一统之前,根本无力彻底解决问题,且搁置着,日后再说。
就算沿途要路过几个羌部,但别看吴汉表面草莽,心里却是机敏得很,能分清自己的主要任务:奉皇命走陇西,灭隗氏!
若在完成任务之余,顺便给独立师的弟兄们捞点好处,抢个城池,杀几家大户,那是搂草打兔子,何乐而不为。
可羌人是穷山恶水处的刁民,女人还难看,无利可图,有甚好打的?
牛邯应诺:“那依将军之意,是要出金饼买路?”
这是陇右与羌人达成的默契,往来金城、陇西的车队,会给沿途羌人一点好处,让他们安分些,羌人对汉地之物没太大需求,硬通货就是金银,羌豪们受到匈奴之俗影响,喜欢以此作为装饰。
没想到吴汉还是摇头:“金饼我也不想出。”
牛邯奇了:“不打又不买,那将军打算如何过路?”
“不是有孺卿么?”吴汉请他啃牛头时的那种笑容,又浮现在脸上。
“听说孺卿家在陇西狄道,与羌豪相识,若连与羌人往来这种小事,都要本将军来费神,要你这护羌校尉有何用?”
……
牛邯算是明白了,吴汉既不想让属下伤亡,又舍不得金饼,就打算空手套白狼!
还是用自己去套,但吴汉又担心牛邯跑了,幸好他早有准备。
出征时,吴汉大发善心,给了牛邯十个亲卫名额,都是他的旧部家奴,如今这些亲兵就派上了用场,携带牛邯信物,前往各羌部,说牛孺卿在此,已经降服于魏天子,希望诸羌能派人到金城县相会,皇帝陛下自有赏赐。
且慢,他们眼下在榆中县,金城还在隗嚣的部下手中呢!
吴汉却不以为然:“以万人破一县,旬月之事而已,等诸羌使者抵达,也就差不多了。”
其实吴汉高估了金城县的守备能力,这一样是个沿河边而建的小城,三天就岌岌可危了,但吴汉却非要拖着,一直等诸羌使者快到时,才让士卒在震撼人心的呼喝声中,一举破城!
于是诸羌来客对魏军的第一印象,便是甲兵犀利,武德充沛,吴汉攻城从来不吝杀戮,如此能明确告诉诸羌:天变了。
被召来的都是黄河以南的小种羌,名曰罕羌、开羌、钟羌、巩唐羌、乡姐羌。他们和黄河以北,拥有十多万口的先零羌没法比,单个部落人口不超过万人,这就是吴汉要借道的对象。
这群或椎髻,或披发的羌人站在吴汉面前,吴汉则问通羌语,能和他们交流的牛邯:“五部的豪长都来了?”
“不是豪长。”牛邯知道,屋内还有一个通羌语的译者盯着,自己没法打马虎眼,只能如实禀报:“来的都是其子弟。”
原来,前汉和新朝的边郡官员,以为将羌人首领处死,羌乱自平,诸如汉武时的李广、汉宣时的护羌校尉,都曾诱骗羌豪赴会,然后将其杀死!
结果羌人非但没销声匿迹,反而因血淋淋的仇杀而团结起来,造更大的反。
吃亏次数多了后,诸羌也学聪明了,每逢汉官相召,就派子弟族人过来——还是不太喜欢的子弟,被杀了也不可惜。
吴汉明白了,他也不啰嗦,知道诸羌使者远道而来,第一件事就是请他们喝酒吃肉,别看现在大伙警惕拘谨,喝开后就好说话了,这是吴汉行走江湖多年来的经验。
而席间吴汉也注意到,罕羌、开羌的使者亲如兄弟,一打听才知道是一个祖先,但他们对钟羌、巩唐羌、乡姐羌就不假颜色,双方因为争夺河谷等地,可没少仇杀。
“罕、开对钟、唐、姐三家,比对朝廷官吏还恨。”
而等到酒酣之际,吴汉也让人将伍皇帝的“赏赐”带上来。
原来却是一群羌人奴隶,是吴汉刚从金城县狱里找出来的,这是陇右的常态,羌胡之人在本地与汉人混杂居住,习俗不同,语言不通,多被小吏和狡猾之人欺凌,沦为奴隶者颇多。
也很好分辨:县狱里扎着发髻的那一半,是从内郡远徙来的汉人罪徒,披散着头发或扎成辫子的那一半,则是在羌人内战中的失败者,被当成奴隶卖给汉官。
吴汉让汉奴随军做民夫,上百名羌奴则慷他人之慨,送给五个部落了!
人口在河湟是重要的财产,五部很乐意接受这份礼物。
不止如此,吴汉还要更好的东西要交给五部!
随着骁骑将军清脆的掌声,五辆牛车被赶了上来,里面放满了魏军攻城期间缴获的兵器,戈矛刀剑应有尽有,每车都能武装几十个人。
方才得了几十个奴隶,羌酋子弟们只是略喜,如今这么多兵器到手,则是难掩面上的大喜。
羌人虽然也有冶炼,但技术粗糙,完全没法和汉地甲兵相提并论,一柄好的兵器,在河湟能换一个健壮的奴隶。
靠着这两样礼物,吴汉通过牛邯,与五个小部落达成了协议:魏军借道南下,五部要约束好部属,不得对魏军及后续辎重部队有任何侵扰,否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7/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