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5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1/733


那是马援防区的最东端,战争将从濮阳开始。
一旦马援调兵东援,身在淮阳的樊崇,将会迅速北上,截断退路,与之在陈留决战!
只要打掉马援的主力,赤眉在颍川的“五公”杨音还有十个万人营,配合樊崇,足以端掉洛阳。
二公徐宣不以作战著称,便留守豫州的各处地盘,主要防备武关岑彭、襄阳邓奉,别被他们抄了老家。
就此决策后,樊崇一手握着徐宣,另一手扶着王莽:“老樊不懂如何治国理政,只能打仗,打下了江山,还得靠骄耭和田翁来筹划。”
“既然井田废奴在两郡能大成,放到全天下应该也能。”
樊崇满怀憧憬:“真希望,能早日看到那歌谣里的‘乐土’!”
徐宣颔首,王莽也颇受感动,只遗憾自己为何未能早点认识这个坦荡荡的“反贼”。
今日赤眉在陈县为未来定策,真像极了两百多年前,陈胜吴广入陈称王,而后决定灭秦的那一幕,也是兵分数路。
只可惜那是张楚的极盛,也是由盛转衰的开始。
而赤眉军,又将走向何方?
樊崇不知道,他一向是看不清前路,只能盲动摸索前行的。
徐宣也不清楚,他才干有限,粗通文墨而已,一直想循着前朝的路子走,樊崇当刘邦,他做曹参,开创一个王朝,看既然樊巨人不愿如此,那将事情掰开说清楚后,徐宣也愿意跟在他背后,再往前试一试。
而作为赤眉的“导师”,王莽也不晓得。
他只觉得,赤眉在做一件比陈吴更加伟大的事,仿若来自上古的战士们一往无前,以锐不可当的锋芒横扫天下,将暴秦的帝制残余涤荡殆尽,在一片废墟的新天地上,王莽能用他最后的生命,来播下致太平的种子!
“三代将由此而复。”
王莽只对自己道:“这一次,一定能!”
……
众人在陈县淮阳王府中议事时,外面两街交汇处却是一片嘈杂,一代董王董宪被绑在这里,路过的赤眉战士们则在空地上投下瓦片,来决定董宪的生死——在赤眉横扫过的城市,豪强跑了,商贾绝迹,粮食不多,最多的就是数不清的瓦砾。
投下的瓦片叮当作响,它们决定着董宪的生死。
投左死,投右生!
围观的人不少,都议论纷纷,有人说起董宪成昌大战的骁勇,有人则低声说他为了刘永的高官厚禄,背弃了赤眉兄弟。
董宪自始至终闭着眼睛,不屑去看两堆瓦砾的多寡,他自始至终都不觉得,自己曾“背叛”过赤眉,效仿陈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难道不是他们这群人理所应当的路么?他只搞不懂,樊崇为何不踩着前人脚印,非要自己走一条人迹罕至的险道。
陈县附近的赤眉几乎都来投瓦,甚至连新朝太师“王筐”都蹑手蹑脚溜来看热闹,他手里也捏着块瓦片,想扔在左边,毕竟当初那场大战,他被董宪追得颇为狼狈。
但不等王筐鼓起勇气,就忽然挨了一脚,被人猛地将他踹到瓦砾旁,接着是一声沉闷的痛骂:“你也配来决定董宪生死?”
王筐还不及反应,就挨了赤眉战士的痛打,瓦片噼里啪啦朝他身上砸,甚至有人上去踢一脚的。
最过分的是身高丈余的巨毋霸,竟分开众人,走到王筐面前,盯着鼻青脸肿的他看。
“巨毋……”
不等王筐喊出他的真名,随着巨毋霸那几与普通人脸盘大小的拳头猛地挥下,只一拳,王筐就再也没发出声音。
这场闹剧只是小插曲,也没人在意,等王筐被拖走后,一人才分开人群,走到董宪面前。
“大公。”
“樊公。”
董宪睁开了眼,却见樊崇将手中的那片瓦砾,扔在了右边。
众人惊愕,董宪却只盯着樊崇,想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是想招降自己么?
“你说得对。”樊崇却道:“当年我想岔了,一心想着回老家,误了赤眉。”
“如今我才明白。”
“从举兵那时候起,赤眉便是有进无退!”
不管挡在赤眉前的是新朝、绿林、梁汉还是第五伦,他们都得扑过去,用自己的身躯。
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随着樊崇表态,投右边的人骤然多了起来,最终一目了然:董宪得以生还,代价是眉毛被剃掉,他再也不能自称赤眉了。
董宪没有感激地拜倒在樊崇面前,只是翻身上了樊崇送他的马,带着几个愿意追随的旧部,离开了陈县。
徐宣忧心忡忡地看着此人离开,但他也清楚,以樊巨人的坦荡,绝不会做出尔反尔这种事。
“那就得由我去替樊公做。”
徐宣叮嘱左右,准备截杀董宪,这时候才得知王筐被田翁那个巨人随从打死之事,顿感愕然,怀疑也更深了。
他猛地转头看向“田翁”,却见老头子手里持着个筐,神情似哀似叹。
“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迟早要将汝真身揪出来!”
徐宣现在不想简单干掉田翁了,一来这老叟确实有些能耐,自己没有治国之才,而优秀的士人又绝不会投靠,赤眉竟有点离不开他的筹划了。
他只想知道,此人究竟是谁,混迹在赤眉中,意欲何为?
“白发老翁,言谈典雅,精通儒经,反对复汉,推崇井田,又深恨第五伦,且为王筐所识,这才杀之灭口。”
徐宣想到一个可能:“他莫非是……王……”
徐宣立刻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抚头道:“不可能,这不可能,就算王莽没死,怎会投入赤眉,前朝皇帝,竟来做了贼?他图什么!”
……
“好个樊崇,说好要放大王离去,却派人半路拦截。”
一日后,陈县以北数十里的山林中,快马抵达此处的董宪和他仅剩的旧部伤痕累累,徐宣派出的第一波追兵没能杀死董宪,却被反杀十余人。
“不是樊崇。”董宪用腰带扎着伤口,切齿道:“樊巨人为人磊落,要杀我,就直接杀了,更不必赠马,定是那徐宣所为,咬人的狗不叫啊,这些文士最阴毒。”
“大王,接下来该往何处去?听说梁汉退守鲁郡,吾等也去曲阜?”
“刘永完了。”董宪扎好伤口,艰难起身:“继续往北。”
“去陈留郡投魏军马援部!”
董宪摸着被剃光的眉毛,徐宣的担心并非多余,如此奇耻大辱,他必报之!反正都与赤眉背道而驰了,那就在相反的路上,走到底吧!
“赤眉乃天下之大害。”
“如今能除此害者,唯有第五伦!”
……
第474章
老当益壮
武德元年十月中。
陈留郡位于洛阳以东,陈留城早在秦朝时就是大城,当地人郦食其就对刘邦说陈留乃是“天下之旻,四通五达之郊”。
这评价在今时依然奏效,陈留边上就是鸿沟,从敖仓运来一船船粮食和兵卒,储藏在这大城中,让陈留变成了魏军在中原最深入的据点,而马援也常驻于此。
这也是董宪的目的地,在廊下等待时,董宪难免满是踌躇。
半年前还是不可一世的诸侯,梁汉二号人物,却被该死的赤眉军打得什么都不剩,落魄到只带一名随从来投,他会受到怎样的待遇呢?
“董将军。”
董宪回首望去,却见到一个留着长髯,面如冠玉的精壮中年男子笑着朝自己拱手,也不止步,直接往这边走来,叫董宪一愣。
旁边陪坐的人连忙告诉他:“这就是国尉马将军!”
这人就是马援?董宪颇为惊愕,他一直以为马援是个“老将”,是第五伦的丈人行,没想到比自己还年轻,那魏五皇帝不会还是个黄口孺子吧!
马援也不客套:“外头流传董将军为赤眉所杀,看来将军非但没死,还顺利脱身。”
“我就说,能打出成昌大捷的董将军,又岂会就此沉寂?”
董宪也是个喜欢吹牛的人,也不提樊崇投瓦释放他的事,只谈自己如何击败了赤眉追兵,马援只笑着不作答,末了却道:“董将军此来,是为自己,还是为了梁汉刘永?”
董宪只道:“过去不识真主,如今方知汉家气数已尽,能除赤眉大害者,唯有魏皇,我此来,是为了马将军,为了魏皇陛下啊。”
为了凸显自己的作用,在新东家这里卖个好价钱,董宪开始夸大赤眉的阵势:“洛阳、陈留以南,赤眉已在豫州聚集了数十万大军,我料其粮食即将耗尽,赤眉诸公,眼睛都盯着陈留到敖仓间,鸿沟上的粮船,恐怕不日就将北侵。”
“我听说,魏皇陛下还在陇右,若赤眉百万之众北上,马将军能当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1/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