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5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8/733


来歙见刘秀还是这副模样,很不痛快:“若是怕了,当初第五伦令阴兴来下诏,大可接受,做他的‘大魏吴王’!”
刘秀却说起另一件事。
“君叔,汝可知,第五伦先前派阴兴为使到彭城,有何用意?”
说起这件事来歙就勃然大怒:“第五小儿,此举当然是欲羞辱大王!”
“羞辱,没错。”刘秀颔首:“第五伦刻意将将差点成了我妻家的阴氏兄弟收服,遣其为使,以此激怒我,怒而兴兵。这说明,第五伦强则强,但仍对余颇为忌惮,故行事与对待齐、蜀皆不同。”
“但除此之外,第五伦还有一个目的。”
刘秀能够体会第五伦的感受:“第五伦想必也寂寞罢?鸿门举事数年,便几乎一统北国,刘子舆、隗嚣、赤眉皆非其对手,连吾兄伯升亦死于渭水,第五伦拔剑四顾,或许也觉得寂寞了……”
“故而,他想逼我,逼我拒绝封王,早早决裂,逼我,正式与他为敌!”
“第五伦,视余为敌手!”
刘秀一扫方才的惆怅,笑了起来,这是一件让他颇为自豪的事。
来歙感受到了主公的情绪变化:“大王只是拒见阴兴,遣归而已,就这般草草回应?”
“当然不是。”
刘秀笑道:“早在阴兴抵达前,余已托付桓谭,将‘战书’给第五伦送去了!”
他站在泗水亭的桥上,凭空挽弓,瞄向那横绝四海的阴云。
“余是高皇帝的子孙,大汉最后的希望。”
“就算手中只有一支矰缴。”
“余也会直面第五伦,挽强弓,对准他的面门!”
……
熟悉的郡国满目疮痍,哪怕稍有恢复,但相比于太平时节,还是差了些。
而在进入潼关时,桓谭更得知了王莽已经被第五伦诛灭的事,不由遗憾。
“我还是没赶上看王翁最后一眼。”
唯一让桓谭欣慰的,便是在他步入长安城时,第五伦竟亲在未央宫门前迎接他,这可是极其罕见的高规格待遇了。
换了魏国的将吏,定会感动得五体投地,然而桓谭却仍是那幅狂生模样,慢悠悠地下了驴车,缓缓与第五伦行礼——平礼。
这一幕看得亲卫们勃然大怒,若非听说这老叟是陛下之友,定要上去举起兵刃,往他腿上重重一下,看膝盖骨是否真那么硬!
第五伦倒是不以为忤,桓谭又不是他的臣子,若一照面就膝行而来,那就不是桓君山了。
“君山。”
第五伦也朝老朋友拱手,发现桓谭头发已从黝黑变得花白,身体也瘦骨嶙峋,听说他一度被赤眉俘虏,又大病几死,看来确实在南方吃了不少苦啊。
“魏皇陛下。”桓谭好歹没称第五伦的字,凑近了看他,第五伦今日只穿着常服,也没有太多的仪仗,摆皇帝的谱,毕竟是知道桓谭喜好的,装太过了,这家伙可是会拂袖而走的。
但毕竟太久未见,二人身份变化太大,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讲,但又不知从何说起,一时间有些尴尬。
还是第五伦先打破了沉寂,笑道:“君山还识得昔日乡里之士焉?”
这是桓谭初见第五伦时,对他的评价,然而桓谭却也不尴尬,只道:“陛下岂不闻‘君子豹变’?”
“君子都像幼豹一般,出生时丑陋普通,正如陛下初举孝廉时,年纪尚小,谨敕于家事,顺悌于伦党,可不就是区区乡里之士么?”
桓谭踱步到跟随第五伦的那些郎卫身边,伸手抚过他们的剑穗,故意招惹他们,哈哈笑道:“后为郎官、郡曹掾,则文史无害,作健晓惠,县廷之士也。”
“其后出征塞北,信诚笃行,廉洁平公,理下务上,可谓州郡之士也。”
“入主魏郡后,名行高,能达于从政,宽和有固守,则为公辅之士。”
末了又走回第五伦面前,朝他拱手:“后来鸿门举兵,推翻暴莽,天下人方知陛下才高卓绝,疏殊于众,多能图世建功,无愧为天下之士也!”
言罢慨然捋须道:“扬子云若知今日,可以瞑目了。”
这便是桓谭眼中第五伦的变化,十年之后,已经像成豹一般,矫健而俊美。
不,已经不止是豹……而是“大人虎变”了!
第五伦摇头:“过去听惯了君山的逆耳之言,如今难得夸赞,都有些不习惯。”
这就是他需要桓谭的原因之一,如今的第五伦,也开始进入“王之蔽甚矣”的情况了,哪怕是张鱼等人专搞情报的人,第五伦从他们嘴里听到的事,也经过了一层加工。
第五伦遂邀桓谭上车,往宫中驶去,问出了自己最关心的事。
“君山在东南,可见到刘文叔了?”
桓谭道:“在彭城时,有同族人在吴为官者引荐,与之数次燕语,自夕至旦。”
“刘秀现在如何?”正如刘秀感受到的一样,第五伦对他格外在意。
桓谭一笑:“亦是豹变之士,天下之士也!”
然后,桓谭就开始滔滔不绝夸起刘秀来:“刘秀经学博览,政事文辩,胜于陛下。”
“他不但才明勇略,而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说完还瞥了一眼第五伦,仿佛在说他心思深沉。
“刘秀之恢廓大度,能得人心,则略与高帝同。然而在治国上,虽无萧曹之才辅佐,却能胜过高帝,江东淮南,已从战乱中恢复。”
再加上曾在昆阳大胜的武略,桓谭赞叹道:“刘秀,必能复汉成功。”
末了才补上一句:“当然,前提是,他不曾遇到陛下这异数。”
第五伦道:“君山为何说予是异数?”
桓谭经过被赤眉掳去一遭后,看问题更加尖锐了:“能将王莽劫至长安,明明可以流放远方不脏手得名声,却故意令世人投瓦决死。又设断头台,不诛一夫而诛暴君。”
“譬如汉灭秦毁谤秦,却用秦政,陛下杀莽而欲复其业,凡此种种,岂非异数?”
第五伦顿时乐了:“桓君山啊桓君山,亏得汝早早北上,若在刘秀麾下,迟早会因汝这张只说实话的嘴,惹下大祸!”
“对了。”
桓谭仿佛才想起来:“刘文叔还让我,给陛下带一句话。”
他看向第五伦,却见魏国皇帝止住了笑,凝神细听。
桓谭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许多年前,第五伦在南阳时送给刘秀的美玉,奉还它的主人。
“刘秀说:汉魏不两立。”
“此生既然不能为友,便为敌手罢!”
第540章
伦秀(上)
眼看泗水亭将近,更始皇帝刘玄不由又哆嗦起来——这是在南方落下的病,三伏天都会打摆子。
“圣公勿惧。”
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却是吴汉的“前将军”邓禹站在他身边。
去岁一整年,他与冯异带着几千兵卒,从豫章入江夏,击鄂地,打败了在当地胡作非为的绿林残部,招募了一大批江南兵士,又与楚黎王的部下交战于荆南,最终解除了长沙之围,顺便将被困城中的刘玄“救”了出来,由邓禹护送北返。
邓禹与刘玄没有君臣之份,当初刘玄还在南阳时,听说这位新野神童之名,派人征辟,但邓禹却宁可带着行囊去追赶前途渺茫的刘秀。
而现在,双方的处境却完全反了过来。
“届时按照说好的做,准保圣公后半生无忧无虑,安然享乐。”
邓禹如此叮嘱刘玄,刘玄早没了在南阳时的趾高气扬,点头哈腰,若非身上披着的皇袍,哪还有点天子的架势。
但让刘玄万万没想到的是,船只在泗水亭码头停靠时,邓禹带他从虎视眈眈的汉军行伍中走过,抵达高庙前时,却先遇上了另一位“皇帝”。
建世皇帝刘永也颇为落魄,但他的待遇却比刘玄还差,刘玄不承认梁汉,已令人剥去刘永冠冕,让他跪在庙门前“迎接”刘玄,口称罪臣。
这哪是相迎,分明是威慑啊!
刘玄腿都软了,走入高庙后,却见身材高大的刘秀拜在高皇帝灵位前,听闻后方响动,回过头来,露出了笑。
“更始陛下。”
这称呼让刘玄胆都快吓破了,竟扑通一声拜在刘秀面前,泣不成声:“圣公,文叔,像少时你我兄弟相亲那般,称呼我圣公即可。”
刘秀也没有半分过去为鱼肉时的谦逊谨慎,他啊,懒得在祖先面前惺惺作态,只继续笑问道:
“圣公何故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8/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