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733


第五伦那天脱罪,亏得中垒校尉马余相帮,可事后亲自去拜访,马余却闭门不见,似乎想和他、以及逃犯马援马文渊彻底划清界限。
以至于第五伦都没机会告诉马氏,马援去了何处,按照那厮的性情,恐怕也不会知会家人,这都快半个月,小马哥家里终于有人忍不住来问了?如此也好。
第五伦拍了拍身上雪花,随第五福进到屋内。
屋子里烧着第五伦让人打制的小煤炉,少女穿一身貂裘,正伸着白皙的手烘火,看样子也是刚到不久。
而她一旁则是个七八岁的小少年,坐在榻上瞌睡连天。
听到脚步声,这机敏的少女立刻变了姿态,足闲二寸垫在臀下,肃容而坐,平肩正背,固颐正视,臂如抱鼓,小手也藏回了袖子里。
礼节很足啊,不愧是茂陵大族。
第五伦看清了她的模样,乌发上有玉笄,应已过了15岁。眼睛挺大,肌肤白皙,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豪家女子,但容貌还没长开,亦或是天生娃娃脸,用前世的话形容就是……“白瘦幼”。
第五伦作揖:“第五伦在此,不知淑女是……”
“第五郎官,今日前来叨扰,实是出于无奈。”
少女举手加额,朝第五伦行礼,做了自我介绍。
“家父字讳文渊。”
……
第54章
暮鼓
马援三十老几的人了,居然还有娶妻,只有两个上不了厅堂的妾室,分别为他诞下一女一男。
那个五岁男孩马廖是其长子,他今日被姐姐带着来,其实是为了避嫌。
因为这年头女子不能轻易对陌生人报上自己的名,所以姑且称她为“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马淑女”。
茂陵马氏家教很好,即便马援十几年来不怎么着家,即便她只是庶长女,也很遵循礼仪:端坐时脚背贴地,双手放在膝盖上,身体微俯,只看着第五伦的膝盖说话,而避免与他对视。
这叫“共坐”,是面对尊者、长辈时的坐姿。
毕竟按照常安百姓的脑补,第五伦跟马援、万脩二人,只差像刘邦、项羽那样结拜为兄弟了。马氏淑女大概也听了类似故事,自动代入到大侄女的角色,尽管她只比第五伦小三岁。
“有两位伯父帮衬,五威司命府没有为难我家,倒是听说,第五郎官也被家父连累入狱。”
马氏淑女替她父亲向第五伦致歉,但她显然不是为此事而来,果然忍不住道:“敢问第五郎官,家父当日究竟为何纵囚?”
当然是因为马援跟万脩情投意合啦。
第五伦将过程简略一说,言语中不乏对马援讲义气的夸赞,马氏淑女默默听着,脸上神情有些复杂。
一会是对父亲重义敢为的自豪骄傲,一会则是对他为一个陌生人,抛下家庭不顾的怨气。
末了她追问道:“家父可曾留下话,说去往何处?”
人家都跑上门求问“爸爸去哪儿”了,儿女总不能举报马援,第五伦便道:“文渊临走说,他要与万脩前往厌狄郡(北地郡),等待大赦。”
北地就是后世甘肃宁夏一带,靠近匈奴,乃是朝廷力量薄弱地区,完美的法外之地。
马氏淑女看了眼弟弟,苦笑道:“第五郎官果然晓得,反是吾等不知……厌狄郡很大,可说了具体去哪县?”
马家虽大,可马援这一系却只有她这长女撑着,确实不容易,第五伦只能替马援强行圆上:“或是还没安顿下来,过些时日一定会回信。”
马氏淑女暗暗叹息,只道:“若是我父来了消息,还望第五郎官能告知于妾。”
言罢牵着弟弟,一同扱地行礼,然后告辞而出。行姿也有讲究,盈盈趋于府中,上了安车后,她又朝第五伦垂首致意,便离开了宣明里。
第五伦送出家门,倒是站在原地看了许久,等车影倩影都消失后,只感慨::“我与马文渊也算患难之交,情如兄弟,他亡命江湖,其儿女我应帮忙照顾一二,五福。
“诺。”
“等过几日回第五里,记得让汝父准备上好的庄园土产,送去茂陵马氏府上。”
这时候,他们却听到暮鼓轰然响起。
常安城的闭门鼓一共六百下,敲完之后,全城宵禁。算算时间,马氏淑女姊弟俩应能及时赶回中垒校尉府。
第五伦皱起眉,抬头看看还算大亮的天空:“莫非是我的错觉?亦或是冰雪映得天色更亮,今日的暮鼓,好像比平日早了许多啊!”
……
咚咚咚,暮鼓响起时,国师府中的刘歆才刚刚放下算筹。
面对第五伦留下的那串神秘数字,刘歆最初是嗤之以鼻的:“我素知扬子云,他长于辞赋文学。桓君山评价他是‘文义至深,论不诡于圣人’,但于数术方面,扬雄毫无成就。”
而刘歆则是一位通才,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
所以这数字,多半是第五伦编的。
但,当刘歆随手将它放入自己因圆周率不够精确而卡住的难题中计算时,竟诡异地迎刃而解。
刘歆颇为诧异,第五伦总不可能侥幸猜中吧?
刘歆于学术上有一股执念,年少时多次与父亲刘向问难。人微言轻时,便悍然移书责让太常博士,什么名儒大夫龚胜、师丹之辈,都被刘歆喷了个遍。真要论起五经来又说不过此子,大儒们只能利用职权,从政治上打压刘歆,压制古文经。
多年后,刘歆借助王莽的支持重返朝堂,摇身一变,成了说一不二学阀,没有人再敢反对他。
如今在圆周率上竟不如一孺子,刘歆颇为不甘。
刘歆算圆周率靠的是割圆术,源于年轻时看到石匠加工石。原本一块方石,经匠人凿去四角,就变成了八角形。再去八角,又变成了十六边形。
一斧一斧地凿下去,方方就这样变成了圆圆。
“这就是司马迁所言:破觚而为圜也!“
于是刘歆采用这方法,以圆外切多边形逼近于纯圆——却是与后世从圆内割起有所不同。
理论上,割得越细,计算越多,误差越小,便能得到精确的圆周率。
如今被第五伦的数字打了脸,刘歆想要证明,只好在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的基础上,再割下去。
圆外的边越来越多,计算也越来越繁杂困难。
刘歆想起来,老冤家扬雄曾描述作赋之难,说他当初写《甘泉赋》时思虑精苦,昼夜冥思苦想,竟然累得困顿不堪。
在恍恍惚惚的睡梦中,扬雄发现自已的五脏六腑全都流淌了出来。他急忙用手将它们捧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放了回去。待他从噩梦中醒来,发现自己真的元气大伤,好像大病了一年。
而刘歆割圆也好不到哪去,思虑精苦,吃饭睡觉都想着,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算筹。地点也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任何人不准踏入房间,精密的计算不容许任何打扰。
直到今日,在耗尽心力后,刘歆发现还是做不到精确,但越是计算,所得新数字就越发逼近第五伦的“3.1415926”。
再割上几年,割到几千边形,或许就能企及了。
但刘歆已精疲力尽,明天就是天凤六年岁首,他作为国师,还要朝服衣冠入寿成室拜见皇帝。
刘歆在简牍上记下成果后,出门到桃树下闭目休息,心中还在想:“第五伦究竟如何算得?莫非是借助了神仙之力?”
被惊醒时,他也听到了暮鼓之声,睁开眼看了看天色,刘歆不需要漏刻就知道,今日的闭门鼓比平时早了足足两刻!
“叔父,五威司命陈崇带兵来尚冠里了!”
侄儿刘龚匆匆来报,他对外面发生的事满脸讶然,刘歆却似已知晓,一点不慌。
“看来就是今日了。”
“陛下,已不打算再留着王宗过年!”
……
这是第八矫赴任“功崇公冼马”的第五天。
冼马主要职务是在公侯出行时作为先导,但在府中,王宗听说第八矫家传韩诗,又学了尚书,便让他侍读。
第八矫由此能近距离接触王宗,发现功崇公爱好很特别:他喜欢画画,喜欢篆刻。
有一日读到《尚书.周书》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这一句时,王宗还喟然长叹,对第八矫吐露了心声。
“这便是我封号的来历,古之圣人,之所以能取得伟大的功业,是由于有伟大的志向。我身为皇孙,也心怀天下社稷啊,只望能成为魏公子无忌一般的君子,好让天下士人争往归之,致食客三千人,好辅佐天子,叫新室长治久安。”
第八矫为王宗的志向所感怀,在王宗问他”太学之中都有哪些贤能之士“时,第八矫也知无不答。
还答应等开春了替王宗去招募刘秀、刘隆等辈来见,帮功崇公一起拱卫大新山河呢。
直到今天,这几日刚刚构建的梦却碎了一地。
因为是新历最后一天,功崇公王宗中午时就穿着一身礼服,进寿成室给王莽拜年去了,府中也张罗着明日新年庆贺事宜。
在暮鼓敲响后,五威司命府的士卒忽然登门登门了,为首的统睦侯陈崇依然带着一副笑脸,可说出的话,却让第八矫五雷轰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