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6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4/733


他已经有了明朗的作战计划:“刘秀敢救彭城,我军可效周亚夫行事,予亲围彭城之郊,而征东将军以轻兵断淮泗口,届时,不但来君叔会被围困于城中,淮南来援之吴军,也会因绝粮,被我步骑歼灭!”
若真如此,就算刘秀本人逃走,一旦江东主力覆灭,第五伦与刘秀的较量,穿越者与“位面之子”的鏖战,将提前结束于徐州。
第五伦仿佛看到,滚滚泗水被鲜血染红,彭城城墙被战火烤烫。
“予,不怕燃烧!”
……
“陛下,战于彭城恐怕不敌,不如退守淮南。”
刘秀的战前会议陷入了僵局,扬州牧王霸左看右看,见迟迟无人敢说,遂咬了咬牙,他这位被刘秀评价为“疾风知劲草”的良臣,终于还是做了出头鸟。
尽管王霸细细叙述了弃淮北、守淮南的好处:让本就不足的兵力收缩,江东淮南的粮食不必沿脆弱的泗水航道北运,更能避免主力被魏军歼灭,导致东南政权一举倾覆……
刘秀垂着头没答话,他不明白,谈到战于淮北,众人为何只谈论着项羽被困垓下、吴楚七国战败淮泗口,仿佛这徐州战场,对南军来说必定凶多吉少。
难道他们忘了,去岁,正是在彭城之郊,刘秀亲率数万江东淮南健儿与赤眉贼作战,大获全胜!而汉军汉官所到之处,“百姓”竭诚相迎,真可谓占尽天时,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竟发的境界,犹在眼前!
短短一年之后,徐州竟至于一变,而成为汉军的葬身之地了么?
归根结底,这是随着荆襄大败,东汉内部许多人患上了“恐五症”,冯异都打不赢,其余人又有多少信心呢?
自从称帝时高兴过一阵后,刘秀已经许久没有真心笑过了,荆襄大败后,愁容就更常驻其面,就算在臣子面前故作轻松,心中的绳结却越拧越死,他仿佛能看到第五伦步步欺身逼近。
而他只能一点点退缩,主动放弃了丰沛祖宗之地,选择不救齐王张步,想争夺的荆襄失手,仅仅一个随县得不偿失,根本挡不住岑彭未来的攻势……
若如今连淮北也丢失,他还剩下什么?
所谓的“淮水—随县”防线,当真牢靠?
刘秀猛地回头,他身后是墙壁,此外空无一物,但刘秀却久久凝视,让群臣停下了争论,面面相觑。
良久后,刘秀才指着身后,心有余悸地对他们道:“诸君可知,朕在身后看到了何物?”
“朕看到了滚滚大江,项羽在乌江亭驻马哀叹,不肯过的大江。”
他加重了声音,让每个人都能听到自己的嘶吼,明白这小朝廷的处境:“看到了万丈深渊,一旦退步,便会跌落!”
“朕放弃的是徐州彭城么?”
“朕放弃的,是与第五伦一争高下的志气!是大汉光复的希望!是诸君的爵位封土啊!”
刘秀痛斥群臣一番后,做出了决定,拔剑将案几一角猛地斩断:
“彭城,朕必救之,淮北,朕必战之,有敢阻者,犹如此木!”
一时间群臣凛然,皆下拜顿首,表示愿意随皇帝死守淮北!
刘秀看到,有人颦眉忧心,以文官较多,武将们则面露喜色,甚至热泪盈眶。
果然如此。
刘秀很清楚,一旦他不战而弃淮北,国内人心士气将进一步跌落谷地——荆襄之败还可以说是用人不当,不战而退,那就是彻底的投降与放弃,江东淮南的豪强都看着呢!
第五伦对豪强虽然苛刻,但还没到赤眉那般赶尽杀绝的程度,他们随时可以主动“起义”换一位主人,而刘秀手下那些志在助他光复汉室的忠良,也会大失所望,离心离德。
所以,他的态度必须是坚决的,让群臣士卒知道,皇帝没忘记初衷,会带领众人继续与第五伦争天下,这股凝聚人心的志气,决不能泄!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刘秀得傻乎乎地踩进第五伦的陷阱,他的战术必须是灵活的,守彭城不是为了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而是为了守出时间,守出空间,争取将来!
“彭城得守,但亦不完全守!”
第586章
坚定守住,就有办法
武德三年(公元27年)秋九月,青州的叶子黄时,耿弇的征齐大军抵达北海郡,虽然临淄之战魏军伤亡不算大,但骑兵的战马是彻底趴了,靠着吃秋粮才养回了点膘。
在休整的这一个半月间,光禄大夫伏隆已在睢阳和青州跑了个来回,给小耿带来了第五伦的勉励诏书。
“昔韩信破历下以开汉基,今耿将军攻祝阿复伍氏祖地,此皆齐之西界,起始相当。”
“而韩信袭击已降,将军独拔劲敌,临淄一战,堪比潍水。”
“出兵不过三月,将军已平定济南、千乘、临淄、淄川、北海、高密、东莱、胶东,破郡国八,陷城数十,未尝挫折,居功至大。然仍当以余勇再追张步,尽取三齐七十二城,则功必胜于韩信也!”
肯定耿弇和将士们功绩的同时,也暗示他快点解决残敌,悉平齐地。
耿弇接诏起身后,却问了伏隆另一件事:“伏大夫,听说岑彭胜于荆襄,并被拜为镇南大将军?”
“正是。”
耿弇好奇地问道:“他歼灭了汉军几个师?”
“俘虏数千,据说还有‘两万人’溺毙于汉水之中。”
耿弇闻言忍不住撇了撇嘴,都是老行伍了,还能不清楚报功那点门道?这根本无从对证的“溺毙”就很灵性,岑君然看着像老实人,也在魏军这个大染缸里学坏了啊。
而耿弇当然清楚虚报军功能得到多少好处,底下又有多少眼睛盼着,但他根本不屑于掺水!
因为耿将军的功绩,根本不需要夸大,就已经极夸张了。杀伤万余,俘虏五万!这惊人的数字,表明战争规模完全碾压了荆襄“小仗”。
耿弇似乎是犟上了,复问伏隆:“岑将军征战小半年,究竟为为大魏夺取了几座城池?”
伏隆实话实说:“襄阳、宜城等加起来,约有半个南郡。”
但岑彭还因此丢了随县,丹阳地区的贾复、邓奉二贼也不知是否平定,所以在耿弇听来,岑彭这功绩,水分极大!就这样还混上了“大将军”名号,虽是虚名,但仍让耿弇心中好不痛快。
若实打实算,他的斩俘、征服郡国的数量,十倍于岑彭!
伏隆也看出了耿弇的情绪,他就像是第五伦延伸到青州的手,耿弇要失控时替皇帝拉一拉缰绳,虽然不一定能止住这匹年轻的千里马,而当耿弇炸毛时,他则要替第五伦捋一捋,安抚年轻气盛的小伙子。
伏隆遂大笑:“最了解耿将军的还是陛下啊,陛下说,伯昭若闻岑彭受封,定然不平,让他勿急,若能灭张步,悉平齐地,伯昭亦足以加拜为‘车骑大将军’。”
他凑近在耿弇耳边道:“军中排位,仍在岑彭之上,仅次于马国尉。”
你看,除了约束、抚慰,还得适当将手里的粮食味给马儿闻一闻,让它有继续往前的动力。
骠骑、镇南、车骑,三大兵团司令犹如三驾马车,早已成型,第五伦如今深韵平衡之道,不让任何一人一马当先,马援在河济大战里功勋最著,成了“骠骑大将军”,第五伦就调他去凉州吹风,暗压了一波,让后面两位迎头赶上。
伏隆转述皇帝口谕后,耿弇这才稍稍受用,待到光禄大夫去用饭时,他才坐下来,就着牛肉——别问哪来的,以及随时备在中军的酒,细细品读第五伦的诏书,小耿对上面的夸赞其实很受用,嘴角不自觉露出了笑。
就在这时,耿弇的二弟耿舒摸到兄长身边,低声道:“陛下诏书中多次用兄长和韩信做比较,是否有深意?”
耿舒这么说是有原因的,韩信在灭魏、伐赵,取燕时表现颇为良好,几乎唯刘邦之命是从,但破齐后却渐渐骄傲,心态也产生了变化,有了长居肥饶齐国为王的念头,这才有了“大丈夫定诸侯,要做就做真王,做什么假王”的名场面。
而后韩信虽然在楚汉之间继续效命刘邦,但就在刘邦撕毁鸿沟之盟,背约追击项羽,韩信居然和彭越一起选择观望,导致刘邦又双叒败了一次。齐王是封了,但正式的封疆还没划分,直到刘邦答应自陈以东至于大海,说齐话的地方尽与韩信,他才带兵赶到垓下,参与了最后的决战。
在茂陵耿氏几兄弟里,耿舒是心思最重,对朝中派系斗争、君臣矛盾也更加敏感,耿舒担心,第五伦的诏令是在暗示耿弇:“汝功勋尚不如韩信,勿学淮阴,速来彭城助战!”
然而耿弇只抬头看向自家二弟,冷冷地说道:“怎么,汝想做蒯彻?”
“不敢,弟不敢。”
此言吓得耿舒下拜顿首,给他十个胆子,都不敢劝兄长自立啊!
相比于汉初韩信横扫北方,一将独大,第五伦阵营里却有好几个势均力敌的将军,各将一方,甚至还有吴汉这等竞争者在后追赶。而第五伦又数次调换防区,导致魏国都快“将不识兵,兵不识将”了,完全没有自立观望的可能。
他们的老父亲在朝中做太傅,几个兄弟或为郎官,或为校尉,茂陵耿氏虽不似巨鹿耿,和第五伦结了亲家,但亦已和魏国牢牢绑在一起了,一荣俱荣,没必要行险。
“最好真不敢。”
也不想听弟弟解释,耿弇只没好气地给了他重重一脚:“滚,陛下与我君臣互信,别说让我听到离间之言,就算汝再敢想一想,我定大义灭亲,斩了汝祭旗!”
撵走了耿舒,耿弇遂开始准备继续南下,进攻张步最后的老巢:琅琊、城阳两郡!
耿弇是准备遵循诏令行事的,倒是青州刺史李忠,觉得齐地八郡初降,这时候耿弇就要将大部分机动兵力带去琅琊,就不怕后方这些“传檄而定”的郡不稳异动么?
于是李忠隐晦地劝耿弇:“陛下也未定某月某日必灭张步,耿将军不如先在北海闭营休士,待后方安定,东莱、胶东那些躲在山中的张步残党剿灭后,再征伐不迟。”
然而耿弇却颇为坚决:“不行,我说过,必在入冬前,击灭张步,如今只剩月余,岂能再空待下去?”
青州只是开胃菜,真正的大餐,在徐州彭城摆着,若眼睁睁看着没吃成,就算大魏顺利一统天下,耿弇也会扼腕后悔一辈子!
耿舒也好,李忠也罢,都未能理解耿弇:他和拖拖拉拉惹汉高不快,为自己埋下祸患的韩信不同,耿弇对打完仗能得多少封地,多几千封户,亦或是留在齐地能否裂土封建其实不感兴趣,他真正“贪”的,其实是战功荣誉本身。
此外,还有不甘落在袍泽后的争胜之心!唯独第五伦料准了他的心思,给岑彭封的“镇南大将军”,刺激到了小耿。
“战马已吃饱粮食,将士也休憩完毕,应趁士气未消,严冬未至,速破残敌!”
耿弇掷地有声道:“陛下乘舆且到彭城,身为臣子,当先一步抵达,击牛酾酒以待天子,岂能反欲以贼虏遗君父邪?”
……
严格来说,琅琊、城阳两郡,虽然也说齐地方言,属于“三齐”的一部分,但在汉朝,却被中央人为地与青州兄弟们分离开来,琅琊被划入徐州,城阳郡则分给了兖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4/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