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校对)第6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3/733


方望冷笑:“自然算,第五伦与之相比,如烛炬比之日月。”
“方先生又错了!”
冯衍却摇头道:“秦始皇帝继六世之列,凭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地广于五帝,功齐于三代,确实英雄了得。”
“但其对手都是何人?韩王安、魏王假籍籍无名;楚王负刍不过是权臣傀儡;赵王迁昏庸之辈,任用宦官,诛杀李牧;燕王喜早年热衷于与秦结盟,同赵国交战,晚年事急,只知令太子丹刺秦,也不高明;至于齐王建,坐视秦灭五国,拱手而降,饿死树间,为后人笑也。”
“还有汉高皇帝,刘邦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三年诛秦,五年灭楚,八载之间,海内克定。这等人物,自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简直是如有神助。若非雄俊之才,安能致功如此?”
冯衍说道:“可刘邦的对手中,除了项羽尚能被太史公列入‘本纪’,而田横等辈稍有志气外,亦无人杰,魏豹、陈余、英布之辈,不过是盗贼侥幸于乱世罢了。”
“照汝所言,秦皇汉祖对手不堪,难道就足以否定二人英雄功绩?”
一段话击破了方望的主观谬论后,冯衍道:“简单而论,聪明秀出,谓之英;胆力过人,谓之雄。”
冯衍朝未央宫方向一拱手:“吾主有大智慧,智计百出,以圣德灵威,龙兴于新秦中,凤举于魏郡,又在最适合之时毅然反新,率宗族之众,将散乱之兵,歃血鸿门,长驱未央,破新莽敌寇,摧八校之军,雷震四海。若无大胆魄,焉能有此决断?而后席卷天下,攘除祸乱,诛灭无道,八年之间,北方大定,又废新莽暴政,颁大魏雅政,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放眼昔日,亦足以同汉高相提并论。”
“公孙述、隗嚣、卢芳等跳梁丑类确实是庸人;匈奴铩羽、西羌遁逃,则在于羌胡愚蠢,不能敌堂堂王师;但刘秀亦是一时之雄,有潜龙之姿,之所以无能为力,只能偏安东南,那是因为,吾主比他更英雄,遂能压制得刘文叔,难以动弹!”
冯衍说到最后,亦是满脸肃穆:“英雄之业,当由青史之书来记述,由吾等身后万世来评定,哪是汝只言片语便能诋毁的?”
这是冯衍久违的痛快驳辩,也是他这几年沉沦后苦苦思索的结论,将方望也说得一时无言,遂乘胜追击,不给他反驳的机会:“今日来此,只是作为对手,来送方先生最后一程。”
方望仿佛明白了什么,他抬起头来,却见冯衍站起身来,其身后等待多时的狱吏,也上前开门,手中的铁镣铐碰撞在一起,叮当作响。
“陛下说,今日乃武德五年正旦节庆,然隗嚣头颅不入关中,卢芳首级只悬蛮夷邸,未免有些冷清。平常百姓家逢年过节,还知道杀头猪热闹热闹,今日大魏官府也要杀个人,见见红,为这新年伊始助兴!”
“方先生,请随我前往东市口,受具五刑!”
……
“东市今日应当热闹非凡罢?”
穿戴皇帝冕服,准备前往正旦大朝会与群臣同乐前,第五伦才想起来今天一时高兴,还下了个杀猪的命令。
一旁侍从的是郎官窦固,才十多岁年纪,但已颇为机敏,皇帝忽然发问,他愣了一下才答道:“大恶方望处死,还是极少见的具五刑,围观之人自是少不了。”
除了传说中夏桀商纣发明那些奇奇怪怪的刑罚外,具五刑可谓是酷刑中的天花板了,足以同车裂齐名。顾名思义,一共要动用五种刑,先施之墨劓之刑,脸上刺字,在犯人清醒的状态下,将其罪名一个字一个字,刻到脸颊额头上!鲜血淋漓,然后又把鼻子割了,其后斩左右趾,因为方望是靠嘴游说的,舌头也得断掉,再用挂满毛刺的木笞一下接一下,慢慢打死!最后才枭其首,当众将尸体剁成肉酱。
听上去就颇为残忍,有史以来,被处以五刑的只有两人,一个人秦相李斯,出于赵高的毒手;另一个是惨兮兮的彭越,被吕后骗到长安以谋反罪杀了。
“方望之罪,甚于李斯、彭越。”
对自己的对手们,不论他们是贤是愚,第五伦都没太大恨意,但对方望,却早就令第五伦恶心许久了,但他一直忍到魏国三线胜利,才下达杀令。
前线若败,方望就是让民众泄愤的目标,前线若胜,方望之死,就成了锦上添花的乐呵事,今日长安人肯定会观之如堵。
“昨日除夕辞旧岁,除了未央宫令卫士燃火炬而出外,长安人也无不击鼓驱疫,逐除旧物,这方望,亦是昨日之恶,就此驱除,只愿这世上,少些唯恐天下不乱之人。”
但第五伦自己,就大不必去看那酷景、听方望的惨叫了,事后让冯衍描述即可……
他穿戴好全套冠冕,便前往正旦大朝,未央宫已是郎将司阶,虎戟交铩,龙辂充庭,云旗拂霓。
因为刚打了几场胜仗,使魏国的局势转危为安,所以这次就要办得隆重些,具体起来,无非是百官贺正月,各级官员按照等级向皇帝贺喜,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然后举觞御坐前,司空奉羹,司农奉饭,奏食举之乐,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大家一起听音乐吃大餐。
当然,没到场的各方大将,也自有新年奏表送到,除了向皇帝贺喜外,这群家伙还不忘顺便邀功请战。
并州的车骑大将军耿伯昭,轻松赢了一仗后,又犯病了!开始觉得匈奴没有想象中强悍,力请挥师北上,收复朔方、五原等郡,以免匈奴入驻后,将那儿变成南下基地。
而马援则因占领了武都,使得陇右有了一个进攻汉中、蜀地的跳板,开始打起了公孙述的主意,在信中称自己的发小为“井底之蛙”,马将军想下井将他捞上来炖了。
至于南边的将帅,征东将军张宗对淮南心心念念,而岑彭击退了秦丰旧部的进攻后,希望能反过来攻略南郡,夺取江陵城,隔断吴、蜀的联系,引诱两国出动主力,在江汉决战,好毕其功于一役……
看了一圈后,第五伦却将所有请战都留中不发,只给诸将下了一道死命令。
“今为武德五年,武德十年前,不再轻启大战,休养生息。”
“只待五年后,兵甲完备,粮秣充足,百姓求同,再挥师出兵,吞蜀灭吴!”
曙光已现,第五伦现在要将拳头收回,积蓄力量,只待五年后一击挥出!
廓清宇内,将这王莽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干净!
……
第657章
彼月而食
魏朝武德九年(公元33年),同时也是刘秀所建“东汉”建武九年的腊月。
东汉的“临时行在”江都城便是后世扬州市,但不同之处在于,此时的江都不但临江,距离大海也没那么远。只要出城去往东十多里,便能望见满是滩涂和礁石的海岸线。
正值腊月中旬,海边的森森万木僵立于寒夜,月亮从海上升起时,彷如白莲花,浮出龙王宫,它照亮了这片寂寥的沙滩,也映得江都城上空,天色绀滑凝固不流,冰光交贯群星失色。
然而等到月亮升至中空时,却有怪事发生:灿烂如银盘的圆月,却仿佛被天神的大斧斫中,边角有了些诡异的缺失。
最初人们以为是云层遮蔽,但这天上晴空万里,哪有什么乌云!进而那缺口慢慢变大,蔓延半月,仿佛被巨兽咬住!怪物的尖牙利爪撕扯可怜的月亮,摧环破璧,眼看就要将其食尽!
这便是江都宫室中,刘秀被天官匆匆唤醒后,看到的景象。
月亮已经被天空中不可名状的怪兽吞没泰半,天色变得漆黑仿若煤炱,似乎再不采取行动,月亮就要磨踪灭迹,须臾间永远消失!
好在刘秀的小朝廷已经经历过一次类似的事了:建武七年(公元31年)三月份的最后一天,先后发生了日食、月食,可比这次还要严重,吃一堑长一智,刘秀这次可不会那么慌了。
刘秀立刻对掌管祭祀、天文五行的国师强华下令:“速诏王鼓,令群臣入宫,随朕一同救月!”
这是强华在《周礼》上找到的记载:“救日月,则诏王鼓。”就是说当日食或者月食发生后,要由天子亲自击鼓,以驱逐吞食月亮的怪物。
不多时,宫中官吏悉数到场,除了有公务在身的堂司官员以外,其余人均要参加救护仪式,他们匆匆换上素服,仿若戴孝,接着聚集到天坛处。
刘秀已经穿戴礼服,完成了避正殿、上香、行三跪九叩救护礼等程序,接着亲自击鼓,一时间江都行在热闹非凡,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皇帝彻夜笙歌呢!
光敲鼓还不够,眼看月亮已被完全吞没,四周仿佛一片惨暗,刘秀将鼓椎交给匆匆入宫的大司徒,他自己则换了一身戎服,接过了一根箭矢。
这可不是普通箭矢,而是“恒矢”,《周礼》记载过如何挽救日月灾变:“救日以枉矢,救月以恒矢……”。特制的恒矢前后重量均衡,射出以后箭行平稳,射程较远,上回闹日食月食的时候,刘秀亲自跑去江都“高庙”里,请高皇帝开过光的,虽然时隔两年,但应该还灵验。
刘秀也是行伍出身,老本领没丢,持彤弓抽箭拉弦一气呵成,转头西北方向,瞄准几乎被吞没,只剩下可怜一圈光芒的月亮,松开了手,任由恒矢直飞天际!
而宫内外的钟鼓,也一下子变得更大:原来是江都城中的百姓被惊醒后,纷传天狗要吃掉月亮,也加入了“救月亮”的行列中,不论男女老幼皆敲锣打鼓,没有的就砸瓦片,至于当街跪拜哭嚎希望月亮回来的也不在少数。
最可怜的就是城里的女子了,爱美的她们,只要不太贫贱的,多少都能置办铜鉴,也不知是谁传的消息:“击鉴可以救月。”于是在丈夫、父亲的呵斥下,只能心疼地交出爱物,看着那好好的青铜镜,被重重抛向月亮,又在半空堪堪落下来,在砖上砸出了好清脆的金石之音!
为了救月亮,全城君臣百姓,都豁出去了!
说来也神奇,就在刘秀射出恒矢后,月食居然开始逆转!仿佛是暗夜中的不知名怪物中了圣天子的箭,吃痛之下,悻悻吐出月亮。
又过了一刻钟后,月亮恢复了原状,依旧挂于穹碧之上,光彩丝毫未因差点落入怪物腹中而减少,继续照耀万里,洒下一片寒冷的白光。
依然持着弓矢的刘秀,这才暗暗松了口气,而强华与匆匆入宫的汉臣们,已经开始了马屁模式:
“陛下亲捶天鼓鸣珰琅,弧矢引满射天狼!”
“然也,恒矢蛇行,使天狗血流滂滂,眊目森张,吃痛而去,赎我父母之光。”
“然也,明月能够继续照下大汉万方疆士,万古不瞽,实乃陛下之功德也!”
好家伙,一时间,刘秀都能和后羿肩比肩,成为挽救世界的大英雄了。
然而刘秀却没这么乐观,反肃然对群臣说道:“诗云,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日月告凶,不用其行。继建武七年不见日月后,又发生月食,国师,此何兆也?”
强华一时间有些不好直说,缄默了片刻,从《诗经》《春秋》里古人的态度就知道,月食不是好现象,而到了大儒董仲舒开创天人感应学说后,月食就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后宫!
按照天人合一的理论,太阳象征着人主之君,即“日为阳精,人君之象”。与太阳相对的月亮,则为“太阴之精”,于后宫来说,月亮代表皇后,于朝廷而言,月亮又代表大臣。
所以前汉时但凡遇上月食,一般是后宫或大臣背锅。
比如汉成帝时,天下多灾多难,居然一一年连续出现了三次月食,朝中以刘向为代表的宗室,据此向专权的大将军王凤——也就是王莽的伯父开炮,认为这是大将军辅政不明,应该下台。
而王家也不傻,花大钱请各路舆论高手、博学长者转移矛盾,将月食说成是当时的许皇后失德,正好汉成帝喜新厌旧,迷恋赵飞燕姊妹,皇后又迟迟没有生育,于是顺水推舟废后,许皇后凄凉地迁居冷宫,而外戚王家则惊险过关。
眼下月食再现,按照惯例一样得有人背锅,但后宫的马皇后,已经给刘秀生了两个儿子,其中长子还封为太子,圣眷颇稳。再加上她是在荆州战死的“闽中王”马武胞妹,其兄虽亡,政治上却反得到了颍川、南阳两系官员的一致支持,强华当然不会触这霉头。
难道要指向大臣?在东汉,百官之首为大司徒,强华看了一眼入宫来的大司徒侯霸,发现他已经在擦汗了……侯霸之所以能混上这位置,除了他献出临淮郡,是刘秀入主东南的关键,还因为侯霸历任前汉、新、东汉三朝,通晓典章制度,汉室能在东南草创,他出力不少,而适应农时,劝课农桑等事上,也干得不赖,被刘秀视为“吾之萧何”。
再加上侯霸足够听话,所以两年前的日食、月食,侯霸想要辞职,刘秀都没同意,可怜侯霸也没想到,这该死的月食,怎么这么凑紧!
侯霸是聪明人,大概也想到此事不能牵涉皇后引发后宫震荡,颤颤巍巍地想要请辞,没想到刘秀早一步想明白了这点,竟当着众人的面,持弓矢对准自己,对天感慨道:“吾德薄致灾,谪见明月,战栗恐惧,夫何言哉?”
众人还不及劝阻,刘秀已用矢尖挑落了自己一截头发,在天坛上下拜,双手举发对月:“然百姓有过,在予一人,今献发祭之,望昊天上帝,勿连累群臣、黎民。”
而后又叮嘱群臣道:“今方念愆,庶消厥咎。其令有司各修职任,奉遵法度,惠兹元元。百僚各上封事,无有所讳。其上书者,奏疏中不得再称朕为‘圣’!”
“去年刑狱大赦之,三公、九卿、司隶、州牧及郡太守,各举贤良、方正各一人,遣诣公车,朕将览试焉。”
先揽过亲自背锅,免了群臣的难堪,又顺势大赦和加急来一波察举,让各郡豪门子弟得以再送一批来,以此堵上他们的嘴,省得人趁机散播谣言,影响舆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3/73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