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89

  盘踞在墙面的番茄藤,被林曾剪断,回收到育种空间。等所有番茄藤都处理完毕,林曾认真地看了一遍被番茄藤攀爬过的墙面。
  墙面反而比没有被番茄藤覆盖的墙壁,更为洁白。看来,番茄爬藤,并不会对建筑本身产生太大的影响。
  处理完藤叶,林曾将番茄残留在花盆里的根茎拔出。
  抖了抖泥土,林曾意外发现番茄根部,竟然长出了一个赤红色的浑圆珠子。
  林曾手指轻轻捏了捏珠子,发现珠子质地坚硬。珠子只有黄豆大小,长在植物根部,这到底是什么呢?
  很快,林曾的疑问得到了解答。
  很久没有给出提示的信息,出现在他的脑子里。
  “收集到藤本红玉番茄晶源体,请用于升级藤本红玉番茄存放匣。晶体源数量不足,请收集,请收集。”
  林曾将赤红色珠子,从番茄的根部摘下,清洗干净。
  洗干净后的赤红色珠子看上去很漂亮,颜色鲜艳夺目,表面润泽,就像一块小小的红色玉石。
  林曾信念一转,进入育种空间。
  空间静谧,地上散落着被剪断的番茄枝叶。林曾直接走到放置藤本红玉番茄的玉匣子前,取下玉匣。
  “请将晶源体放入藤本红玉番茄存放盒中。”
  他按照提示,将掌心中的赤色圆珠放入玉匣子。
  赤色圆珠刚进入玉匣,瞬时之间,化为一道红光,消失无踪。
  林曾仔细观察玉匣,终于在玉匣表面藤本红玉番茄的图案上找到一些不同之处。原本玉匣表面平平,但在赤色圆珠放入玉匣中后,在红玉番茄的藤枝上,竟然多出了一个凸出的小圆包。
  “晶源体数量不足,请继续收集晶源体。”
  如果有足够数量的晶源体,会发生什么改变呢?
  升级育种空间吗?
  晶体源产生的规律是什么呢?
  是否是每一株由育种空间孕育的种子,生长而成的植物,都有这种晶体源的存在呢?
  那么,那些种植了藤本红玉番茄的菜友们,手上的晶体源,能不能通过什么方式,回收回来呢?
  林曾陷入思索。
  他离开育种空间。
  他房间里还有几株藤本红玉番茄,一株是最早种植,和刚才剪掉的那株一样,都已经不再结果。
  林曾将番茄苗的根部拔出,一番寻找,果然在这一棵番茄的根部,找到了一粒同样大小的赤色圆珠。
  那么,剩下那几株正常生长,刚刚开始结果的藤本番茄根部,有没有相同的赤色圆珠呢?
  林曾一不做二不休,小心地将剩下那些自然生长的番茄小心挖出。
  这些番茄刚刚开始结果,林曾也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挖掘,导致植物死亡。
  第一株,没有。
  第二株,也没有。
  第三株,林曾终于发现了一点端倪。
  在一个抖落的较为干净的番茄根须上,林曾发现一粒只有芝麻大小的红色小点,如果不是他看得仔细,很容易将其忽略。
  林曾重新回头,再仔细地巡视一遍另外两株的番茄根部。
  果不其然,每一株的番茄根上,都有一粒芝麻大小的晶源体。
  林曾舒了一口气。
  他小心将这三棵番茄重新种回盆子里,撒上一些肥水微子泡的水。
  如果他没有猜错,晶源体是随着植物的成长而长大。
  或许,他应该想一个方式,来回收网友手中的晶源体。
第0014章
大学宿舍的番茄果
  除了第一天,论坛网友爆发出了近百份的订单。之后数天,林曾的网点订单数量都在五十多份左右。
  林曾每天卖出的番茄苗,都在一百棵上下。
  很多购买的顾客,已经不仅仅局限在都市农家论坛上的菜友。这种极为适合城市家庭种植的藤本番茄,随着菜友的交际圈,开始渐渐被很多人熟知。
  已经卖出几百份的番茄苗,在网站的销量排行中也逐渐靠前。对于没有进行任何广告推广的网店而言,是十分罕见的。
  甚至有许多陌生的网友,直接在网站的搜索中,找到林曾的网店链接,询问,购买。
  林曾的生活变得很忙碌充实。除了接受订单,打包发货,林曾还必须在天台不断的培育番茄幼苗,同时,在育种空间中进行大量的炼制。
  林曾坐在天台上,快速地拔起一棵棵番茄苗。
  这片天台空间的泡沫箱,已经不能满足林曾的要求了。
  或者说,这个楼顶的狭小空间,在将来,肯定成为林曾发展的制约。
  种苗的事业,绝对不仅仅止步于每天五十几份的订单。他不可能将所有时间,都花费在打包包裹,处理卖家留言上。育种空间里,还有大量的未知,没有探索。
  网店经营不到一周,已经为他带来盈利六七千元。第一批寄出的番茄苗,陆续被网友签收。
  网友付款时存在第三方支付账户上的钱,已经一笔一笔打到林曾的银行卡上。林曾的银行短信,时不时响起提示音,提醒他又有一笔收入进账了。
  伴随着每日都在增长的营业额,林曾意识到,他一个人的力量已经不够用了。
  他想了想,在网店的主页上发布了一条公告。
  “第一批番茄苗暂时供不应求,每日只发前五十棵,等解决完番茄苗的培育问题,再恢复购买。”
  发布完消息,林曾打开电脑,进入房屋中介网站,开始查询适宜的房源。
  他要找的房屋类型,并不算抢手。地处郊区,面积够大,无需精装修。
  清河市中心房屋租金很高,但是在城市和郊区的边界,有很多闲置的商品房,租金低廉。
  林曾将中意的几个房源抄下来,准备联系。
  写着写着,他突然想到一件事情。
  两个月前,他还在超市工作。当时的一个同事,曾经有提到过,他一个亲戚在清河市五里区有一处面积不大的花圃,但是因清河市花鸟市场搬迁,交通不便,准备转手租给别人,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接手人。
  林曾立刻拿起手机,找到当时同事的电话。
  那个同事,是清河市本地人,大家都叫他老刘。老刘个头矮小,样貌黑瘦,但是性格开朗,为人也不错,年龄五十出头,在家闲而无事,正好在超市做些杂工。
  林曾拨打老刘的电话,很快就被接通。
  “哎呀,小林呀,你咋想起给我电话了?”老刘天生嗓门大,从听筒冒出的声音,林曾距离耳朵二十公分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刘叔,你在忙吗?”林曾笑着问道。
  “没事没事,我今天不当班。”老刘大大咧咧地说道,“你小子怎么说走就走?连个招呼都不打,就不见人影了?”
  “这事,说来话长,”林曾不想过多解释被辞退的原因,而是问道,“刘叔,有一件事我要跟你打听一下。”
  “什么事?说吧!”
  “我之前听你提到过你有一个亲戚的花圃要转租?现在租出去了没有?”林曾直接说出目的。
  “啊,哦,是的,还没有,怎么,小林你有兴趣?”老刘听到林曾打听亲戚的农场,很高兴地说道。
  “想看看,想了解一些花圃有多大,租金大概是多少?”林曾知道花圃没有租出去,心中落下一块石头。
  “花圃不大,只有不到三亩地,设施不错,有一栋两层的小楼,租金一个月每亩地七百。一个月全部租下来,要两千一。但是我亲戚设施做的还行,围墙是红砖砌成,他是经营清河市花鸟市场的,那里本来是一个小基地,存放要卖的花木盆景,去年清河市花鸟市场搬迁,距离花圃太远了,不方便,所以他才想着转租。”老刘在电话那头,详细地介绍了他亲戚花圃的情况。
  林曾略一琢磨,觉得租金还算合适,直接说道:“老刘,你什么时候有空,带去我看看。我还真打算租一块地。”
  “那行呀,你啥时候有时间?”老刘爽快地说道。
  “我都行,上午吧,看你安排。”林曾目前算是自由职业,主要时间是下午要发送包裹,其他时间自由安排。
  “好咧,我去问问我那个亲戚的,到时候再给你电话。”
  林曾放下电话,想了想,继续拨打号码,开始联系房产中介网上的联络方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