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89

  “哦?”于老爷子意外地瞪大眼睛,他想了想,无奈地说道,“唉,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住的方便最要紧。那你在那边找到房子了吗?”
  于老爷子给林曾倒了一杯绿茶,关切地问道。
  林曾接过绿茶,说道:“还没有,这两天正在看。不过那一带房源还是挺宽裕的,问题不大。”
  “那就好那就好。”于老爷子连连点头,接着又叹了一口气,说道,“小林你走后,也不知道能不能再找到一个像你这么好的人。你今晚下来,陪我们老两口吃个饭。”
  林曾不好拒绝于老爷子的热情,只好点头答应。
  临走之时,林曾对于老爷子说道:“老爷子,最近流行家庭种植,我那儿有几棵适合室内种植的番茄苗,等会给你带下来,你就浇浇水,不用怎么侍候,过一个月就能吃上番茄了。”
  “哦哦,好呀好呀。”于老爷子笑眯眯地点头,他也在阳台种着几盆花草,对这还挺有兴趣的。
  只是老爷子不知道,林曾送来的番茄苗,再过一个月,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惊喜,让他每日有新鲜的番茄,还时不时给自家孙儿送去一大袋。
  ……
  ……
  花圃的事情解决后,林曾在距离花圃大约骑车十分钟的距离,找了一处四房一厅的一百五十平方米的商品房。商品房所在的小区,名叫金月湾,虽然环境优美,但是入住率极低,走在小区里,难得看到几个人影。
  房间虽然宽敞,但装修却做得极其简单,普通的粉刷,简单的地砖,厨房一台冰箱,卫生间一台热水器,其他的设施都不齐全。
  唯一的优势,是租金很低廉,一个月一千两百元,押金三个月,林曾很快和房东订下房子,直接租了两年。
  这么一折腾,他手上的现金也不多了。
  还好每日都有卖家款项进账,他的资金不算紧张。
  花圃租赁合约签订完后,林曾就拿到了花圃的钥匙,将铁门换了新锁,林曾看着一片空荡的土地,心中涌起难以述说的喜悦。他的想法,将以这个小小的花圃作为起点,也许,会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林曾花费了一天工夫,将原本出租房的东西,都搬到花圃的红砖小楼二层。他东西不多,最重要的是那些番茄小苗。
  二楼的住处,他只添置了一张原木床,一张木桌,还有两张椅子。厨房使用从出租房搬来的电磁炉和锅具。创业之初,他也不讲究。要想享受生活,还是等资金宽裕之后,再来重新布置。
  出租房里,长势正旺的藤本红玉番茄,正在处于结果期。林曾偶尔摘几个番茄尝尝,大部分番茄叶和番茄果,放入鼎炉,炼制成藤本红玉番茄的种子。
  这些种子,林曾在花圃找了一块平整的土地,细心播下种子,均匀喷洒肥水微子浸泡的水液。不用几天,它们就可以长成售卖给菜友的幼苗。
  林曾决定住在红砖小楼,而另一处商品房则是有其他用途。
  比起原本的房子,花圃的位置,显得偏僻许多,但胜在清净。
  不过,林曾还没有完全从原本出租房搬走,无论是花圃,还是金月湾的房子,都没有安装网络宽带。网店的经营,还是要在原来的阁楼进行。
  林曾已经决定从繁琐的网店业务中脱身。首先,就必须招聘员工。
  林曾也不上网,他有自己的渠道。
  他骑着电动车,穿过大半个清河市,来到九城区的一处老民居。
  “阿德,在忙吗?”在民居前停好车,林曾熟稔地喊道。
  民居是老式的院子,却经过了市政府的景观改造,虽然看上去不新不旧不伦不类,但是走上去,比林曾读大学的时候舒服多了。
  那时候,从门里到门外,破破烂烂,整一个贫民窟一般。
  刷着新漆的木门没有关闭,从门里传来一声惊喜地应答。
  “哎呀,在呢在呢,林曾,你今天怎么有空来找我?”一个圆脸的青年,腆着微凸的肚子,高兴地跑了出来。
  “嘿嘿,”林曾握拳锤了锤他肚皮,随意地说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呗,肯定有事麻烦你。”
  “行行行,我们兄弟也好久没见了,你总是忙着不见人,今天可要好好聚一聚。”圆脸青年小小的眼睛,咪咪一笑,连缝隙都不见了。
  他是林曾大学的好友赵果德,清河市本地人,性格温和,大学时,他和林曾关系极好,林曾也不跟他客气。
  “先别急着吃饭,先把我把事情解决了。”林曾一摆手,揽着赵果德的肩膀进了小院子。
  院子里摆着一片万年青,种着几株蔷薇,也算是有几分景致。虽然打理不算细致,但上百年的老房子,自然有一股时间的风韵和美感。
  这就是赵果德的老房子,算是清河市幸存下的老建筑,没有拆迁,依然在原住户手中,眼下这一片是老城区,政府准备开发成旅游景点,赵果德的老房子借着东风,也在一路升值。
  “什么事?你说。”赵果德干脆利落,毫不犹豫地说道。
  “你哥们现在在创业,你不是在人才中介做事么,给哥们找几个青年人。”林曾网店要扩大,单纯依靠自己打包发件并且兼职客服,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外聘员工。
  “哇,林曾你真行,现在开始当老板了!”赵果德惊讶地叫出声,“你不是存着钱等着和陈欢月结婚吗?怎么舍得拿出老本创业了?”
  林曾脸色一黑。他和陈欢月当年从大学开始恋爱,这事知道的人很多。陈欢月另寻新欢的破事,他谁也没说,所有知道他们的人,还以为他们依然是一对情侣。
  “等会儿说,你先把人给我找出来。”林曾不愿这时候多提,只得转移话题,“要求不高,要三个人,最少两人自己自备电脑,基本月薪两千,奖金另算,包住不包吃,心思细腻,做事情认真负责,如果有网店客服和工作经验就更好了。不要男女搭配,住在一起不合适,最好都是男的。”
  “这是小事,包在我身上。”赵果德敏感地发现好友脸色不对,他明智地没有多问。
  “什么时候能找到?”林曾希望尽快有人接手网店一些繁琐的工作,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育种空间的修炼上。
  “找工作难,找员工不算难事,”赵果德给林曾打包票,“更况且你的条件不高。”
  赵果德从事的是个人中介事务,从林曾的要求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
第0017章
员工到位
  等林曾将所有事务都安排妥当,网店的生意,在他忙碌的过程中,订单已经积压了三百多件了。
  订单每天都在不知不觉的增长,积累起来,形成一个可观的数字。而林曾实在无法将所有时间花费在打包快件上,只能限制每天发货的数量。
  好在赵果德为他找的员工已经到金月湾报道。
  三个二十多岁的男生,看起来略有青涩。
  周乾新,二十三岁,工商管理专科,大专毕业数月,屡次应聘,难以找到合适工作,唯一的工作经验,是保险公司业务员。
  郑飞,二十七岁,清河大学历史学系本科毕业,没有参加工作的经验,据赵果德介绍,他是赵果德小姨家的孩子,因性情太过木讷腼腆,毕业后三年,屡次不适应工作环境,已经待业在家半年,但做事认真。
  刘山,二十一岁,高中毕业,当过快递员,服务生多种职业。
  林曾正好送走安装宽带的工作人员,就接到赵果德的电话,他看着他们三人的资料,回想赵果德所说。
  这三人虽然并不精明能干,但赵果德能保证他们做事认真,不偷奸耍滑。
  林曾略一想,就同意下来。赵果德的人脉,算是从他老爹手里继承下来,从事人才介绍也有三年多了,眼光肯定不差。
  他们三人很快顺着赵果德给的地址,来到金月湾小区。
  “我这里只是一家普通的网店,主要就是由你们充当客服,以及包裹打包等工作。你们可以住在套房子里,吃喝自行解决。我每天会根据前一天的订单,将货物送来。”林曾让他们在客厅坐下,客厅里摆放着三张床垫床,是他刚买的,“我也是刚刚开始创业,条件简陋,但是我会每个月根据销量情况,以及你们的表现,给予一定奖金奖励。”
  “林哥,”刘山年龄最小,性格外向,他笑嘻嘻地问道,“赵哥都把条件跟我们说了,我没问题,就问啥时候开工?”
  “明天吧,今天你们可以把行李搬来。明天就要开始忙了。”林曾想到最多已经积压了三天的订单,有些头疼。
  “额,林,林哥,”郑飞说话有些口拙,他支吾了两声,才小声地冒了一句:“我没问题。”
  “那林哥,我们的假期怎么安排?”周乾新想了想,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
  “一周两天,你们可以商量着调整,事先跟我打个招呼就好了。以后有可能,还会增加新的员工。”林曾想到网店工作相对自由灵活,所以相对给员工较大空间。
  “那不错呀!”刘山高兴地说道,“林哥,这是咱们的床吧?还是新的,要不我们一起搬进去吧。”
  “好的,你们自己安排,这是三把钥匙,你们管理好,明天有一些回答客户咨询的资料,我会打印给你们。”林曾站起来,明天人手到位,他现在正好回去准备番茄种苗。
  普通的工作可以交给外人。但是番茄种苗的加工,他还是暂时自己经手。
  ……
  ……
  打开花圃的铁门,林曾推着电动车进门,看着不远处一小片绿意盎然的番茄幼苗,停好车,关门,开始准备动手制作青膜球。
  番茄球,是来源于网友对林曾番茄苗的包装。他们很喜欢这种圆圆滚滚的包装方式。
  现在,每天网络上的订单已经达到将近一百二十棵番茄苗。给他带来一千元的收入。
  如果没有肥水微子的肥力催化,仅仅只靠着种子自然发芽生长,绝对无法供给网店的需求。
  红砖小楼一楼,林曾一口气种了十棵番茄苗。茂盛的枝叶,为炼制藤本红玉番茄的种子和肥水微子,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
  简单毫无装饰的房间,被藤蔓攀爬,进入其中,有种进入精灵树屋的感觉。
  林曾原本一直将番茄从地里拔出,用青膜珠覆盖。但有一次,无意之间,将青膜珠掉落在生长地里的番茄上,竟然发现青膜珠自然张开,将种植在地里的番茄苗整个包裹,完全无需将幼苗拔出,直接出现一个包裹着完整根茎的番茄球。
  这样一来,林曾的速度就快多了。
  不用一个小时,一片土地上,冒出了许多圆滚滚的透明球体,球体里的番茄始终保持着直立,根茎干净完整,没有过多的土壤残留在根须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