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89

  除了那块又宽又扁的水泥板,种植炉将这一小堆建筑垃圾横扫一空。不知是不是林曾错觉,总觉得在停下往里面塞垃圾的时候,种植炉顶上的开口犹不满足地张了张,仿佛还想吃更多。
  这算不算随身带着垃圾回收站?
  林曾颇有一点乐不可支地想到。
  啥时候把这块大水泥板也砸了,继续喂给小家伙吧。
  ……
  ……
  林曾带着昨天装好在蛇皮袋子的番茄球,骑上电动车,向金月湾小区驶去。他这一趟,除了将番茄球送到金月湾之外,还打算买一些食物。花圃红砖小楼,除了一把面条和番茄鸡蛋,也没有太多食材。
  最近这些日子,番茄鸡蛋面几乎成了林曾的标准伙食。
  红玉番茄虽然味道不错,但吃多了,也觉得有些腻味。还不如到金月湾小区附近的小吃店,吃一碗豆浆油条来得爽快。
  林曾租住的套房,在金月湾十二栋二楼。林曾停好车,看看时间,此时已经是八点半了。
  网店上班的时间比较自由,林曾规定的客服在线时间,是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时间由他们三人自由分配。但必须保证客户能够尽快的收到回复消息。
  林曾手上拎着蛇皮袋,也懒得用钥匙开门,站在门口,用脚踢了踢铁门。
  铁门很快传来应声,迅速打开。
  开门的是刘山,手里还抓着一根大油条,有滋有味的啃着。他看到林曾手上鼓鼓的蛇皮袋子,急忙将油条塞进嘴里,伸手接过蛇皮袋。
  “林哥,准备开工了呀!”在吃早饭郑飞和周乾新也站起来。他们面前摆着一张四方形的桌子,豆浆油条油饼,满屋子的早饭香。看起来,这三人的伙食不错。
  “没事,我先把货物搬来,你们今天主要负责打包。”
  “林哥,一起来吃些吧。”周乾新招呼道,“我们今天买多了。”
  “对呀,林哥,这金月湾小区虽然住的人少,但附近店铺还不错,咱们三人昨天晚上还去逛了一圈。”刘山性格活跃,他将蛇皮袋放好后,努力咽下口中的油条,很高兴地跟林曾说道。
  他高中毕业后出来打工,千难万苦的活儿都经历了。到林曾这儿,虽然还没开始工作,但他觉得比往日的工地好多了,工资不算太高,但是不用支付房租,周围物价也便宜。
  郑飞默默搬来一张椅子,给林曾坐下。他不善言语,似乎想说些什么,却没说出口,只给林曾递了一个油饼和一碗没有动筷的锅边糊。
  “那可不错,比我那儿好。”林曾也不客气,他肚子正饿着,他啃了一口油饼,问道,“东西都收拾完了吗?”
  “没问题,我们昨晚商量了,今天马上可以开工。”周乾新说道,他前几个月被保险业务折腾坏了。东奔西跑,有苦又累,看各种人的眼色,还经常劳无所得,业务各种不达标。如今在林曾这儿,算是生活有了些许保障。
  “好的,那我说一下今天的工作。”林曾喝了一口浓浓米香的锅边糊,一边说道,“说起来网店的工作时间分配还是比较自由的。你们作为客服,需要耐心回答顾客的问题,资料我放在蛇皮袋子里,人手一份,你们尽快熟悉。如果有些顾客问的问题资料中没有,你们就打电话或发短信给我。晚上五点之后,汇总当天的订单,订单打包第二天进行,下午四点半快递会过来收货,你们必须在四点前将订单打包完毕,核对清楚。”
  “哦,我吃完了,林哥墙角那些纸箱子是用来打包的吗?”刘山吃完油条,咕噜了一大碗豆浆。他认真听完林曾的话,走到蛇皮袋旁,打开拉链,看到袋子里圆滚滚的番茄球,忍不住一声惊呼,“哇,林哥,你卖的东西太帅气了!”
  “资料在面上的文件夹里,你拿出来给大家看看。”林曾一笑,也不多解释。番茄的信息在资料中,作为客服,他们总会对藤本红玉番茄熟悉起来,甚至在将来,还要面对店里更多特殊品种的植物,“另外一个文件夹里面是订单表,今天留一个值班客服去,同时负责快递单打印。其他两个人来负责打包。”
第0021章
绿叶菜种子
  网店的生意并不复杂,林曾带着他们一个小时,就已经将所有事情交代安排。赵果德推荐的三人,目前看来,做事都很清楚仔细。尤其是刘山,年龄虽小,但手脚极为利落,打包的速度,比林曾快多了。
  等他们完全上手,林曾就离开金月湾小区。
  小区旁边,正巧有一家卖蔬菜的小店,林曾拐到店里,买了几种蔬菜。
  木耳菜,空心菜,白菜,包心菜,几乎是最常见的几种蔬菜。木耳菜和空心菜买了五斤,白菜和包心菜买了五颗,店铺的大妈,乐呵呵地拿了一个厚实的黑色塑料袋装好,林曾放在电动车前的踏脚上,回到花圃。
  林曾已经将这个小花圃当成家,放好蔬菜,又继续开车采购。
  快速骑车十五分钟,是一个大型的购物超市。林曾开始添置生活用品。以前在出租房里,空间太小,很多必需品,林曾都没有购买,眼下卡里有一万多块钱,林曾也不愿委屈自己的生活。
  柴米油盐,锅碗瓢盆,日常用品,各类水果总计数十斤,还有鲜肉活鱼,牛奶速食,还正好碰上家电促销,林曾订了一个双开门的大冰箱,一个电压力锅,一个微波炉。
  花钱容易赚钱难,转眼之间,林曾银行卡里的钱就去了五分之四。
  因为购买的金额足够,超市还负责送货,不然依靠他那辆小电动,还真不可能将这一大摞的东西,运回去。
  省吃俭用了数年,林曾总算也阔气了一回。
  花完钱,他回到花圃。
  超市的运送车很快抵达,多了几样家电的厨房,多了生活的气息。林曾将新鲜的食材,先放入冰箱,然后将其他日常用品分门别类整理清楚。
  此时已经到了午饭时间。
  林曾近日难得大展身手,香煎鱼肉,红烧排骨,猪肚花生汤,香喷喷白米饭。摆好饭菜,胃口大开,林曾一人也很自在。
  他扒拉着米饭,打开都市农家论坛,顺便还关注一下网店早上的订单。
  一看订单,林曾说不清是喜悦还是惊吓。
  订单的数量,有比前几日增加了很多。
  他不由庆幸,早早明智招聘帮手,不然自己这时候,该头晕脑大的忙活,而不是一身悠闲地在吃饭逛论坛了。
  都市农家的论坛,最近藤本红玉番茄的种植贴,已经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了。
  最近最热门的,是丁山月月每日发布采摘番茄的称重帖。
  这个有心的年轻妈妈,每天从客厅的墙壁上,摘下成熟饱满的番茄,必定放在精确地厨房电子称上称量一番,将重量精确到0.1克。
  第一天,160.7克
  第二天,190.4克
  第三天,218.9克,今天收获了一个大家伙。
  第七天,180.1+150.3,今天收获了两个
  ……
  本周总计:1504.6克。
  总结:本周收获了三斤新鲜熟透的番茄,心情美美哒……(*^__^*),做了一次白糖番茄,一次番茄炒蛋,剩下一个做了番茄蛋汤。番茄味道清甜,个人强烈推荐生吃的白糖番茄,有着超市番茄所不具有的滋味。
  ……
  每日晚上六点,丁山月月必然准点更新,并且每周将一周七天所采集的番茄相加合计,算出总重量。
  一棵番茄,每周能采摘三斤的番茄,不多不少,恰好够一家三口吃两三次。特别是丁山月月将红彤彤地番茄摆放在果盘中,满满的一大盘,还带着新鲜的叶片,分外诱人。
  这张帖子,已经成为都市农家论坛首页最热门的帖子,高高挂在首页的图片链接上。
  不仅如此,许多门口新闻网,都评论转载了她的帖子。
  《城市新手妈妈客厅种番茄,每日采摘近半斤》
  《都市种植新秀,藤本番茄进入都市人家庭生活》
  ……
  在信息急速爆炸的时代,一个普通人的信息,经过朋友圈的转载和分享,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数百人,数千,数万,数十万,甚至更多人了解。
  藤本红玉番茄的图片,在这短短数周的时间,成为网上一门颇为热门的消息。
  这种热度,足以让他网店的生意,更上一个台阶。
  林曾有趣地浏览着论坛关于藤本红玉番茄的帖子。
  就这些日子,关于藤本红玉番茄的帖子,竟然已经超过百条。除了很少一部分询问如何种植之外,大部分都在展示刚收到的幼苗。
  有一个叫朋克朋克的菜友,将番茄苗种在电视后面,据他说要形成了一个纯天然的番茄电视背景墙。
  还有一个叫多山一百年的菜友,将番茄整盆放在自己的床头,据说每天呼吸者番茄散发出来的新鲜空气睡觉。
  还有人一口气买了十棵,就等着将自己一百多平房的套房,变成番茄世界。他也不怕自己番茄收获的多,反正可以送亲戚,送朋友,送同事,送邻居。
  林曾看到这些菜友有意思的帖子,不时控制不住大笑,顺手回帖。
  这么一边乐呵,一边吃饭,居然将这至少两人的饭菜,全都吃个精光。
  打了一个饱嗝,林曾收拾碗碟,关掉电脑,开始研究起新品种蔬菜的炼制。
  绿叶菜,是一个很大的范围。
  营养学家建议,每个人,每天食用绿叶菜最好达到一斤以上。而绿叶菜品种丰富,林曾也不打算只炼制一种绿叶菜种子。
  想到可怜兮兮只有一个商品的网店,林曾决定尽快将适合普通城市家庭种植的绿叶蔬菜,研究出来。
  随着这些蔬菜幼苗的上架,那些种植者的家庭生活,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居室方,是炼制特殊种子的核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