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1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8/889

  一直以来,梅清都是海西省重点的林业县和杂果基地,盛产橄榄和柑橘。
  但是,梅清县经济却不算发达。尤其是靠近海边的沿海一带,反倒是因为交通不便,可耕种土地匮乏,依赖海洋捕获,渔民生活困苦。
  上一届领导班子,曾经雄心勃勃,投入巨资,修建梅清沿海开发区,原本打算发展港口经济,促进梅清县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可惜,想法是美好,现实是残酷。
  填海造陆,不仅没有给梅清县带来经济上的飞跃发展,反而让本是贫困的沿海几个乡镇的渔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滩涂海岸,日子过得更加艰难了。
  林曾直接定了动车车票,坐高速动车来到梅清县比普通高速公路大约快了四十分钟的时间。
  下车后,他预约了一辆专车,直接向梅清县高新开发区办公室而去。
  等他费了好半天,才找到一栋二层的水泥房子时,有些无语地看着这个一看就是未完工的水泥房外,站着一圈不知道在干什么的村民。
  他给开发区主任周明打了电话,过了两分分钟,水泥房里冲出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带着无框眼镜,看起来颇为斯文。
  他一边满脸堆笑,向围上来的村民解释什么,一边不断摆手,迅速撤离水泥房子。
  那些民众似乎也不是闹事,看到周明离开,都满脸无奈,摇摇头散去。
  周明坐上林曾雇佣的专车,一抹头上的汗水,有些尴尬地对林曾说道:“林经理,真是不好意思,久等久等。”
  “没事。”林曾摇头说道,“不过这些人是?”
  周明急忙解释,从他的解释中,林曾得知,这些围在开发区办公室旁边的村民,实际上是来他这里询问征地补偿的。当初征用开发区土地的时候,有一部分是这个村子大民村村民的责任地。征地补偿款还没发放到位,县里就大刀阔斧的开始填平大民村这部分农田。
  后来高新开发区的计划打了水漂,连带着这一部分的村民补偿款也久久无法到位。
  “没事。”林曾只能这么说道。“周主任,不知道可以提供租用的土地在哪里呢?”
  说道正事,周明认真起来,指引着开车的司机,行驶了二十多分钟,来到一片荒草成堆的黄土地上。
  沿着只能并行两辆小车的乡道,林曾看着仿佛望不到尽头的荒凉土地,有些惊讶这片开发区的土地宽阔。
  林曾在准备租地种植地毯草后,研究了一番清河市市郊的农田,发现在多山的清河市,很难找到这么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
  而在距离清河市大约两小时车程的M县竟然有这么大的一片荒凉之地。
  周明得知林曾的疑问,苦笑地摇摇头,压低声音说道:“确实如此,因为这块地,原本大部分都是滩涂,围海造陆之后,才形成。”
  “那怎么荒废在这里,太可惜了?”从周明指引他开发区到了开始,一路行驶了十多分钟,景象依然没有变化,还是那种近似黄土荒地的环境。
  “谁会来呢?这里的土壤,根本不能种植,果树蔬菜茶叶,能有经济效益植物,在这里都长不起来。距离梅清县县城都要一个多小时,也没有投资商看上。”其实周明心中也挺奇怪,据说这位林经理想要租地种草坪,怎么就想跑到这么不合适的地方来租地,虽然地租实在便宜,但就不怕做赔本买卖吗?
  林曾看了一阵,让司机停下车,下车走进连荒草都长得稀稀疏疏的土地。
  他踩了踩地面,正如周明所说,被碾压暴晒之后,地面坚硬若水泥。并不适合种植任何作物。黄泥的土地,能给植物提供的养分太少,又容易硬实结板,投入种植,只能让人赔掉裤子。
  当然,这里的“任何植物”,不包括林曾的地毯草。
  林曾看到实地,就不再犹豫,直接跟周明谈起了合约。
  周明原本已经做好林曾放弃离开的准备,没想到他居然真的打算租地?
  这片开发区土地上万亩,每亩租金只要七百元。林曾本来只想租个一两百亩土地,种个几万平方米的地毯草,想来足够应付种植地毯草客户。
  没想要周明提出了另外一个方案。
  林曾租用的土地越多,租用的年限越长,每亩土地的租金也就越低。
  一百亩土地,租用一年,每亩租金700元。如果是一次支付十年的租金,每亩土地租金可以降到亩600元。
  而每增加一百亩,租金能减低20元。
  林曾拿出手机计算一番,发现如果按照五百亩田地租用十年来计算。
  他总共只要付出五十万元,就能获得五百亩田地十年的使用权。
  听起来非常划算呀。
  如果是一千亩田地,甚至不到一百万就足以。
  林曾考虑再三,想到地毯草转眼就能带来的高额利润,以及将来要推出的元气草,还有没有研究透彻的暖草,于是决定先租用五百亩土地。
  这片在其他人看来一无是处的荒废之地,对林曾来说,却非常合适。
  这里人烟不多,交通不便。但对林曾来说,这种环境反而更适合地毯草生长。而交通问题,也不过是运输时,多花费一些油钱,牛毛而已。
  林曾决定之后,开始同周明讨价还价。
  其实,林曾也没什么好讨价还价的。
  周明给出的价格,已经是梅清县政府给出的底线了。这种价格,在清河市,基本算是十年之前的土地租金。
  确定完林曾租地意向之后,接下来无外乎就是程序上的签订合约。
  周明甚至告诉林曾,无需等流程走完,如果他需要,随时可以开工平整土地,种植草坪。
  其实,如果按梅清县县政府的意思,他们更希望能够用这些土地,招商引资,吸引能够繁荣经济的加工工厂。但是这块地实在位置太差,就连有污染行业,考虑到时间和物流的成本,都对此地毫无兴趣。
  除了林曾这种特殊情况,以M县如今的经济发展水平,至少十年之年,没有人会看上这里。
  林曾在土地上种草坪,虽然不能给这片区域带来太多发展和繁荣,但好歹能给财政增加一些收入,同时还能解决一小部分周边村镇闲余劳动力的问题。
  也算是聊胜于无。
  林曾和周明谈妥之后,还有一件事情麻烦他帮忙。
  既然开发区说他能够直接开工,他也不用客气,立刻开始种植地毯草。地毯草的订单每天都在增加,早一天种植,当然对他越划算。
第0275章
系统的学徒任务
  林曾要在此处租地种植,村子里的关系,尽量要处理好。
  周明对林曾而言,只能算是梅清县的地头蛇,但在大民村的地头上,显然比不上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干部。
  不过,他毕竟是县城下派的开发区主任,对村长和村支书来说,还是有用一定的影响力。
  中午,周明将大民村的村长冯健,村支书苏伟峰约出来,和林曾一起吃顿饭。算是让两方互相认识,以后交往也方便。
  村长和村支书都是五十上下的中年男子,一口带着浓浓梅清县口音的普通话,林曾听得头皮发麻,好半天才弄懂他们说什么。
  对林曾来此地种植草坪,他们两人虽然内心中一致觉得这个林经理亏定了。但表面上,自然不会拒绝。
  大民村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
  几年前,原本村民以为高新开发区建立,能给他们带来工作的机遇,但随着开发区落败,这片土地的荒芜,这个原本就在梅清县排名靠后的村子,越发冷清。
  有经济能力的村民,大多都到县城里买房,不仅孩子上学方便,而且工作的机会也多。
  就算经济不好的青壮年,也离开村镇,到外地打工,村子里剩下的也只有五十岁以上的村民,以及条件不太好的女人小孩。
  他们希望,林曾在这里投资,能给村子里带来一些打零工的机会。因此,他们对林曾的态度十分热情。在他们眼中,能一次性花费几十万租地种草坪,也算是个大老板了。
  听到林曾准备开工,两人眼中一亮,拍胸脯保证,绝对给林曾找一个靠谱的土地翻整队,保证能将土地弄得清清楚楚。
  当然,施工费用是林曾支付,不过绝对不会超过市场上的价格。
  “麻烦两位,在平整土地的时候,帮我雇佣三个人,将这些铲除的野草,收集起来,到时候我会派人来运。”林曾也不在这种小事上墨迹,干脆在雇佣短工方面,也请他们帮忙了。
  林曾的青膜球材料,就是来自这些野草枝叶。以前刚刚建立网店时,资金紧张,他不得不自己上山拔草。如今他倒是不用亲自动手,但遇到这样的情况,林曾也不会放过收集草叶的机会。
  冯健和苏伟峰面面相觑,想不通林曾为什么需要收集这些遍地可见的野草。不过既然提出要求,他们自然一口答应。
  甭管多说,至少村子里又多人三个人,可以赚点零钱。
  平整土地之后,就是种植地毯草。
  林曾打算找一个比较可靠的人,负责这边地毯草种植的事宜。
  他可不想每次一有事情,就驱车两小时大老远从清河市跑到大民村。
  处理完大民村草坪种植基地的事情,林曾就离开这里,回到清河市。
  回城的路上,他考虑负责草坪种植基地的人选。目前他的员工中,那一个人比较合适呢?
  他在脑中将所有人过了一遍之后,最终定下一个人选。
  算是他最早一批的员工,周乾新。
  周乾新是赵果德推荐给他的人,虽然大学毕业不久,但处事稳重。这段时间的工作表现,以及性格脾气,都让林曾比较满意。
  相较而言,刘山过于跳脱,郑飞则不善交流,周乾新显然比他们两人更适合出来独当一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8/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