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889

  “想起一件事,想问问老领导怎么处理?”方允则没有即刻落座,而是先走到一旁烧水泡茶。
  “是内河整治问题?”宁正飞关心问道。
  “不是,还记得前几日去异度绿化公司吗?”方允则说道,“当时我还跟您说过,林曾的办公桌上满满的两箱晶源体,后来我告诉植物工厂的负责人,让他们跟林曾问问,能不能转让。”
  “我知道,你说过,据说有一万多个晶源体,这位林总想要东街90号,正在和军部谈。”宁正飞对此也很关注,大致事情的经过都很清楚,“还涉及到一种军事上非常重要的防弹面料。”
  “是的,但是,有一个情况,我没有告诉老叶。其实这两箱晶源体,是封颜明拿给林曾的。”方允则熟门熟路地找到宁正飞的茶叶,选了宁正飞喝习惯的茉莉花茶,泡了一壶。
  “封颜明?”宁正飞皱着眉头,“广昌集团?”
  “是的,我记得您曾经提到,广昌集团的封广昌,虽然只是一介商人,但他后面站着一位京城市的人物,所以,我没把封颜明这件事情告诉老叶。想问问老领导您的意思。”
  “恩恩,”宁正飞点着头,肯定封颜明的做法,“封广昌是块硬骨头,植物工厂别和他冲突。”
  “我猜测,封颜明也有能进入秘境空间的人士,并且,他和林曾关系不错,应该从中得到很大帮助。”
  “他是出了名的病秧子,身子骨一向不好。当时还有人提到,封广昌后继无人,说难听的,还有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恶言。”宁正飞饮了一口热气升腾的茉莉花茶,一边思考,一边和方允则闲谈。
  “可是,这次看到,红光满面,不见半点病容?”方允则困惑无比。
  “我觉得,应该是和秘境有关。”宁正飞锤着自己膝盖多年的老寒腿,想了想,“帮他瞒着,我过两天去找封广昌喝茶,顺便问问底细。”
  ……
  ……
  清河市动车站,从海市始发的动车停下,一个背着双肩包的男子拿着手机导航,寻找自己的目的地。
  “名氏大楼,在哪呢?哦,有了,可以打车过去。”陈涛韩找到目标之后,直接用打车软件,叫了一辆车,直接前往异度绿化公司的所在地,名氏大楼。
  虽然此时还是新年假期,但是他打电话给异度绿化公司确认过,公司有人上班,如果需要购买种苗,也可以到此预定。
  为了保证顺利完成老婆大人的任务,陈涛韩还向自己公司请了一天假期。
  下车后,陈涛韩走进名氏大楼,按动十七层电梯。
  “你去异度绿化公司?”电梯里,一个年纪不大的男子,笑着问道,“也是打算预定种植墙吗?”
  “是呀是呀,”陈涛韩听到有些南方人口音的问话,笑着点点头,“你也是吗?”
  “哈哈,我公司就在十八层,在他们楼上,本人计子文,是他们公司的忠实客户,公司的办公场地就是找他们布置的,感觉非常棒。”从事电商经营的计子文,听说陈涛韩是来找异度绿化公司,忍不住多说了两句。
  “啊?他们不是卖室内种植瓜果蔬菜的吗?”陈涛韩一愣,怎么听着像装修公司。
  “哈哈,是呀,他们就是用绿色植物,来装修室内,不仅给我避免的装修污染,还让空间绿意盎然,自然天成,甚至还能体会到收获喜悦,当时找他们帮我布置办公场所,实在是非常明智。别说,虽然价格稍贵,但是,加上植物收获的绿色蔬菜瓜果,比普通装修还要划算。”计子文一说到自己当初的决定,忍不住滔滔不绝,得意地介绍道。
  不过陈涛韩还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样子,正在此时,十七层到了。
  “哈哈,你到他们公司参观一下,就知道了。”计子文挥手拜拜,“我公司就在楼上,欢迎参观。”
  陈涛韩懵然踏出电梯,还没多看,就被一个身形至少一米九的壮汉拦住。
  “私人公司,闲人莫进,有预约请打电话让员工来接。”壮实的保安,手中还拿着一对硕大的哑铃,保安服被他穿着有些紧绷,手臂肌肉发达,一脸凶相,看得人莫名发悚。
  “哦,哦哦,”陈涛韩咽了咽口水,作为一只天天坐在电脑前工作的程序猿童鞋,这个武力值相差太大,所以他老实地拿出手机,拨打之前联系的那位异度绿化公司业务员的电话,“喂,白先生,你好,我是陈涛韩,之前和你联系,订购家庭种植墙的,现在已经到你们公司门口。”
  电话那头,是留守公司值班的白启明,他正在整理新的一批种植墙的照片,以供客户选择和参考。
  他接到陈涛韩的电话,立刻走出自己的办公小屋,到办公室门口迎接这名客户。
  其实在清河市的客户中,直接到公司来的并不多。大多是电话通过熟人介绍,电话中就把种植墙订好了。
  “你好,我是白启明,欢迎来到异度公司。”白启明冲着高壮的保安点了点头,示意这个顾客没有问题,那名如同篮球运动员一样的壮汉,才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继续埋头锻炼手臂肌肉。
  “你好,我是陈涛韩。”陈涛韩跟随白启明走进异度绿化公司时,完全惊呆了。他甚至忘记了往前走,痴呆地看着一片绿色,还有宛如霍比特人居住的小屋。
  “陈先生?陈先生!陈先生!”白启明走了十几步,发现顾客没跟上,转头一看,陈涛韩正一脸呆愣,眼睛不眨地注视着异度公司的办公空间,明显被公司的环境震惊得无法回神。他只好回头,喊了两声,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才将陈涛韩从头脑空白的呆滞中,拉回神来。
  “啊啊啊?”陈涛韩终于惊醒,他终于明白,电梯那名男子所说的意思了。他满脸惊奇地对白启明追问道,“这就是你们的办公场所吗?你们天天都在这种环境下办公?真是太幸福了!”
  “呵呵,这是我们的办公室。”白启明指着一栋屋顶长着一片草莓的小屋说道。他觉得脸上特别有光彩,他现在最大的爱好,就是不时在朋友圈晒一晒自己公司的办公室,还能拉来不少业务呢!
  “草莓小屋,童话世界才会出现吧!”陈涛韩忙不迭拿出手机,问道,“请问我能拍一张照片吗?”
  “可以。我们公司这里的室内绿化设计,可是获得今年世界室内绿化设计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全球第一哦!”白启明身为公司第一批业务员,对异度绿化公司的认同感很强。当然,这和公司优厚的薪酬,不无关系。
  “噢噢噢。”陈涛韩只觉得眼花缭乱,拍完小屋,再拍室内溪流,再拍隔断花墙,更不忘了墙壁的花花草草,总之手机里顿时多了一大堆异度绿化公司的照片。
  把这些给老婆看,她肯定悔恨无比,居然没跟他一起来清河市。
第0412章
怎么卖给外地人?
  “请坐。”白启明带陈涛韩在一间小型的会客室坐下。每一间会客室,都配有一株水珠莲,一棵细藤玉石斛,还有泡茶的茶具和烧水壶,白启明从墙壁上摘了几片细藤玉石斛翠玉般的叶子,清洗干净,扔进烧水壶中,用水珠莲的水泡茶。
  随着水热沸腾,一股清香飘散室内。
  这间小型会客室的花墙,种植着多色太阳花,翠绿叶片铺满墙壁,色彩缤纷娇艳的多瓣太阳花点缀其间,顿时让人有一种置身花海的错觉。
  坐在这里会谈,有一种别样的愉快感。
  “陈先生,我这里有各类种植墙的照片和数据,你可以看一下。”白启明递给陈涛韩一个平板。
  果然平板电脑里,有大量的照片,垂直生长在墙壁上的瓜果蔬菜,看得人特别心动,他终于体会到老婆丁月那种全部搬回家的强烈冲动。
  陈涛韩虽然看得很起劲,最终没敢多买,还是按照原定计划,预定了一株室内草莓苗,一株茄子,一株西瓜,一株丝瓜,一棵香葱。
  除了香葱,每株种植面积在十平方米。
  这里面就要花掉他半个月的薪水。要知道,身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中层管理者,他每个月工资将近三万元。
  要不然,也没法在海市买得起房子。
  白启明写好陈涛韩的订单,准备写地址的时候,问道:“陈先生,你的地址在哪里?”
  “在海市闵文区……”
  “啊?”白启明停笔,诧异地说道,“陈先生,我们异度公司的种植墙订单暂时没有向外地开放。施工人员无法去海市施工啊!”
  “这个……我知道。”陈涛韩有些尴尬地说道。不过,他特意跑来清河市,肯定是不达目的不罢休,“有没有其他办法通融一下呢?”
  “目前还没有这种先例。而且香葱是无法在清河市之外的土地上生长的。”白启明为难的回答。
  “要不这样,如果你们施工的方式不复杂,而且没有业务上的保密要求的话,能不能教教我,我拿了材料,拿回去自己弄。”陈涛韩在来清河市的车上,都想好主意了。
  “啊?”
  “拜托了,我真的很想在家里布置这个种植墙,非常喜欢,可是我总不能为此搬到清河市来吧!”陈涛韩恳切地说道。
  “那,那我去问问领导。”白启明犹豫了一下,转身离开会客室。
  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小屋,给潘若明打了一个电话。
  ……
  ……
  潘若明利用元旦的时间,帮老院长搬到她自己的老房子里。
  她把培元草在地面铺好,请工人搬运奶果的床铺,还买了一个大水缸,将专属老院长使用的水珠莲移植到阳台种好。为了老人家方便,她在房子的客厅里,种植了两种藤本绿叶菜,一株室内草莓,一株林曾刚给她的米果种子。
  老院长笑眯眯地在厨房里,清洗菜叶,还不时回头同潘若明聊天。
  “若明,你以后公司的事情忙,别老惦记着我这里。我最近身体好多了。难得碰到林老板人很好,看起来你们公司的前景也很好,别再为我这边耽误了。”
  “知道了,潘姨,你别操心。”潘若明单独和老院长相处时,整个人看起来比平时柔软了许多。她把床铺上的被褥整理好,然后开始往冰箱里塞东西。“你自己住,我不过来看看,不放心。”
  “唉,你这孩子!”
  两人说着话,潘若明的手机突然响起来。
  “潘姐,关于你上次提到外地种植墙的客户的需求,我考虑几天,决定以后种植墙的客户,逐渐改成材料包的销售方式。”来电的人,是她的顶头上司林曾。
  潘若明停下手中动作,坐在餐厅的饭桌旁,拿出随身的笔记本,开始记录林曾的话。
  老院长看到潘若明专注的状态,眼眉都是笑意,很高兴地开火热锅,准备炒菜。
  “我们准备好种苗,以及相应面积所需要的生长引导剂。而引导剂涂墙和植物种植这些工作,由客户自己操作,我们可以安排专门人员,进行远程指导。”林曾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潘若明用笔记下。
  潘若明在公司管理上能力出众,但是涉及到种植培育的领域,毕竟是一个外行。
  而林曾虽然了解,但平日沉迷在浩瀚资料中,难以自拔,很少仔细的去考虑公司发展,随时做出适当调整。
  如果不是潘若明这次催促着急,种植墙的销售方式,估计还要很长时间延续旧有模式,被局限在清河市,压制了城市家庭种植业务的发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