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3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6/889

  “你找打啊!”满江瞪眼,看卓越幸灾乐祸的模样。
  “啊哟,满哥,谁让你是单生汪呢!走大运撞上我们的米兰姐和你搭戏,那是多大的福分!”设计组之间很熟悉,开个玩笑,也不在意。
  不过,卓越的话,还是惹恼了组长。米兰勾起嘴角,指着卓越说道:“三房一厅,完成品的最终手绘稿,全部交给你了。”
  “嗷呜!不要这么狠吧,米兰姐!”卓越抱头痛哭。
  “我们开始准备吧!”米兰没搭理他,而是恢复了设计组组长的精明干练。既然老板决定他们表演设计理念,他们就要全力以赴,将这个居家绿化设计最完美的生活方式,呈现给来到这里的参观者。
  虽然和满江以夫妻的形象出现在镜头前,让她有些尴尬。但林曾的决定,米兰细想,确实最好的办法。
  原因之一,距离展会开幕只有一天半的时间,想要另外寻觅合适的演员,至少要耽误半天,时间上非常紧张。
  原因之二,外行的演员,绝对没有设计组三人对这个“植物住宅”了解透彻,在拍摄的过程中,需要他们进行大量解释,再次浪费时间。而米兰承认,自己在设计这个三室一厅的时候,无数次在心中想着,如果自己的房子,布置成这样,她会怎样生活。
  当初,在设计这套样板房的时候,设计组三人闲聊,都非常一致地决定,以后自己的住宅,都要近水楼台先得月,设计成这个样子。现在的设计,不无他们心中为自己房屋设计的影子在其中。
  米兰是一个行动力很强的女子,她掏出自己的化妆包,让自己的妆容更大方自然,气色上佳。
  然后在林曾的笑声中,抓过满江和卓越,给他们上了一些底妆,让肤色更自然。
  “好的,第一个剧情开始。”林曾作为一个超级外行的导演,比了一个OK的手势,让演员自由发挥。
  他临时拍摄这个视频的目的,就是让后天的参观者明白,住在一套完全由植物布置装饰的房屋中,会收获怎样不同的生活。
  满江和米兰,在客厅里采摘果实。
  沙发背后,是满满一墙壁的红色草莓和紫色野莓组成的果实墙壁。从种植开始,一直都没有采摘的果实,几乎都要将叶子给挤到别的地方去了,远远看去,一幅波浪纹的背景墙。
  丰收女神草莓果,依然是大众最爱的植物,果实馨香,味道迷人。而紫色野莓,口感微酸,风味独特,几乎能满足所有人的胃口。
  浓郁的果实香,从墙壁上散发而来。
  米兰抱着一个藤编的篮子,穿着一袭海蓝色的连衣裙,跪坐在沙发上,甜蜜笑着转头,对镜头略带撒娇地说道:“亲爱的,今天我们做草莓酱还是野莓酱?”
  卓越的镜头转到满江身上,半天没反应。摄影师不满地关掉拍摄,大声说道:“小满子,你发什么呆,赶紧的,我们时间不够!拍完马上要让人处理后期!”
  满江才满脸通红地回神,连连道歉,自己看呆了米兰姐,居然连词都忘记。
第0432章
生活小视频拍摄
  随着他们逐渐适应了拍摄的节奏,这对扮演新婚夫妇的男女主角,越来越自然,被重拍的镜头也越来越少。
  卓越这位业余的摄影师,也渐入佳境,把握镜头的感觉越来越好。
  一个一个场景,将这对新婚的城市夫妻,独特的生活方式,用一种最普通的手法,呈现在镜头之前。
  他们的饮品,他们的饭菜,他们制作食物的细节,在这套从未在人类视线中出现的“植物住宅”,有别于普通城市生活的情景,非常细致的展示出来。
  参与拍摄这些情景的四个人,都相信,当这些镜头出现在参观者眼中的时候,会引起多大的反响。
  在异度绿化公司展区外,许多参展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视线不时扫向这个被封闭起来的空间。
  主办方决定明日撤销金奖得主最佳展位的消息,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会场。
  可是,他们惊讶的发现,对于这个不幸的消息,异度绿化公司的工作人员,直接走进封闭的展区,不知道在倒腾什么。
  竟然没有任何反应。
  反而不断有各种普通的电器商品,居家用品,源源不断地送进这个封闭空间。
  HDY公司的展区的工作人员,接到负责人的通知,正在兴高采烈地为明天更换展位而忙碌。当时,在设计展区的时候,本就是考虑到快捷搬运,每个展区的底盘都是可移动的。
  HDY的工作人员看着那个紧紧封闭的展区,已经将它视为自己的囊中之物。
  艾伦·道奇是HDY展区的负责人,他是这次大赛银奖设计师卡尔·梅里特的徒弟。这个展区的布置工作,都是他按照老师的设计图纸,布置完成。而卡尔·梅里特明天才会抵达星岛国。
  他承诺给林一舟儿子进入HDY设计公司跟随卡尔·梅里特一起学习的机会,这个展会负责人林一舟,才会不遗余力地帮助HDY获得最佳展区的资格。
  想到明天卡尔老师来到博览中心的时候,看到自己的作品,位于最佳展位上,艾伦·道奇不由露出得意的笑容。
  对于这个消息,有人冷眼旁边,有人幸灾乐祸,但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个决定。
  一位来自德国的室内景观设计师,一个典型的年轻日耳曼男子,听到这个消息,眉头紧锁,猛摇头,他对给他带来消息的俄国设计师朋友说道:“这是一个非常不公正的决定。打破了规则的决定,一个糟糕的决定。华国的金奖作品非常优秀,他们有权利站在最佳的位置上。他们的作品,给我带来极大的惊喜和启发,我非常期待他们的参展作品。但是主办方这一决定,是错误的。”
  “这没有办法,”烈焰红唇,身材火辣的俄国女子,对从身边走过的一个男子抛了一个媚眼,看似心不在焉,却详细地分析道,“世界上不公正的事情太多,华国人在业内没有话语权,让出自己的利益,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而且这次的金奖作品,那些生长在房间里的诱人果实,肯定需要花大量时间培育。而从没有人看到华国人,将大型的植物,运送到里面,所有人都在疑惑,他们到底怎么布置这一百平方米的空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从他们平常的行动分析,不可能重现金奖作品里那些爬蔓的墙壁,这不符合植物生长的规律。”
  “这是艾伦·道奇有恃无恐的原因。”金发蓝眼的德国人,失望地摇摇头,为华国人感到惋惜。
  而在众人议论的中心,林曾几人的拍摄依然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最初,林曾想到几个创意,随后,这三个年轻人,就像打开闸门的水坝,灵感宣泄而出,一个一个有趣的生活片段,接连拍摄。
  完成的视频,卓越直接将其发送给能进行视频后期制作的朋友,让他加班完成。
  五千元的后期制作费用,足够让这个还在清河大学计算机系念书的学弟,拼老命加班加点。
  林曾看到拍摄视频的工作,没有太大问题。他决定回酒店一趟。
  除了饥饿的肚子,需要补充能量,他还要解决明天展区的麻烦问题。
  设计组三人,听到林曾打算离开后,保证今晚通宵达旦,一定将所有场景的拍摄工作完成。
  而林曾打了一个电话,给刚才载他们来博览中心的出租车司机。
  这位自称“老付”的华人司机,性格热情,能言善道,英语也很不错,林曾询问他,是否接受自己雇佣,作为他在星岛国的向导。
  付明山正开车在等待乘客,突然接到林曾的电话,大喜过望,庆幸自己在他们下车时,给自己名片的明智决定。
  这种好差事,可是非常难得,工作不累,而且收益比平日开出租高了许多。
  “林先生,我马上过来,你在博览中心门口等我,我老付保证你在星岛国一切顺顺利利,玩得开开心心。”付明山说话讨喜,掉头直奔博览中心。
  林曾等待老付出租车开过来的时间,想了想,拨打了手机里一个号码。
  “小林,你好,你到星岛国了吗?”说话的女声,非常温和,带着一些笑意和亲切。
  “刘华阿姨,今天刚到。”林曾打电话的对象,是刘华梅音女士。她是林曾在景观设计行业所认识的人里,关系最佳,并最有可能帮他解决问题的人。
  “太好了,你这次的参展作品,我非常期待。不过,我会在后天下午抵达星岛国,不能第一眼看到你们公司的设计,真是遗憾。”刘华梅音一直和林曾保持着联系,设计组三位设计师在星岛国的学习,还是她安排。
  “我在博览中心的展会上,碰到一件事情,想问问刘华阿姨的意见。”林曾和刘华梅音这位胖乎乎的老太太互相问候完,没有卖关子,而是直接将他刚才遇到的刁难和不公正的决定,告诉刘华梅音。
  刘华梅音静静地听完林曾的讲述,从座位上豁然站起来。如果林曾站在她面前,会发现一个穿着老土的矮胖老太太,目光犀利,神情严峻,但她的气场和外表,却意外地没有违和之处。
  “小林,我明白了,等我了解一下情况,再回复你。”从上次刘华梅音,在林曾苗圃里,抡起毛衣针抽打人的表现来看,这位老太太,可不是一个好脾气的人。
  林曾挂掉电话,走到博览中心门口,就看到老付那辆并不新红色出租车,停靠在路边。
  星岛国出租车被称为“德士”,德士的管理很严格,搭乘德士的资费,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而言,低廉许多。同时,德士司机生活在星岛国最底层,为了稳定他们的收入,出租车在星岛国的数量控制很严格。
  付明山平日开车辛苦,收入并不算高,遇到林曾这样的生意,就算有些违规,他还是冒险接受林曾的雇佣。
  付明山按照林曾的吩咐,带他到街边出名的食铺,解决他的午餐。
  林曾为了视频拍摄的问题,在会展中心,只吃了几个汉堡,腹中还饿得很,正好有付明山带路,好好解决一顿午饭。
第0433章
美食之旅
  华人是星岛国人口中最大族群,占星岛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四。平均四个人中,就有三个华人。
  因此,星岛国繁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林曾熟悉的面孔东方华人面孔。
  付明山将自己的出租车停靠在一个收费的停车站。然后带林曾去一条当地人熟悉的街道,据他说,那里有最地道的星岛国美食。
  很多传承当地最佳口味的食物,往往不是来自于那些美食攻略里的知名餐馆,而是存在街边一家看似不起眼的简陋小店。
  也只有这些手艺传承于祖辈,家族式经营的老店,才会有足够的耐心,用几十年如一日的手法,调制食材,烹饪食品。
  在清河市,林曾就非常喜欢跟随江画,探访那些清河老街上的老铺子。
  付明山带林曾来到一家招牌很老的店铺,店铺窄小,却很干净,生意非常好。他们等了十多分钟,才等到两个位置。
  一个年轻的华人小伙子在店内跑堂,用玻璃隔出的后厨里,可以看到一对中年夫妻手脚麻利地料理食物。
  “这家店在这条街上,开了七十多年了,祖孙三代的老手艺。只做两样食物,椰浆饭和肉骨茶。”付明山一边帮林曾点菜,一边和林曾介绍道,“林先生,这餐我请你吧?”
  付明山已经拿到支付给他的今天的劳务费,算下来,比他跑一天车还有多一倍。
  “不用。”林曾摆摆手,看到那个华人小伙子,笑眯眯地端来饭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6/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