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89

  即便如此,林曾内心,还是满溢着深深的喜悦和满足。
  几个月前,他还在为每天多一两百块钱的收入,终日下班奔波在夜市卖烧烤。如今还不到一天时间,所赚的钱,抵得上他买一年的烧烤了。
  昨天之前,他还在为每天卖出一两百棵藤本红玉番茄所赚的千把块收入欢心不已,一夜之间,他获得的财富就相当于之前卖一个月的藤本红玉番茄。
  境遇差别之大,让林曾不得不心中感慨。
第0039章
立体种植的萌芽
  清一小的室内装修还未完工,林曾也暂时将注意力放在别处。
  轻便的电动车在城市街道穿行。自从林曾开始有意识往城市绿化这一方向努力之后,他不在无意识忽略身边的环境,他开始更为细致的观察这个城市。
  地面通常是水泥地和沥青地。墙壁是瓷砖贴面。那些钢筋和水泥建造的人行天桥,立交桥有一些垂直的点缀。但是,那些藤蔓的绿色植物养护的并不好,看上去稀稀拉拉。
  如果换成他来种植,可以很容易地达到极佳的种植效果。不需要太大的人工养护,就能让这些灰扑扑的天桥外表焕然一新,成为名副其实的绿桥。
  林曾颇有信心的想到。
  林曾这段时间查阅了很多关于城市绿化的资料,尤其是国内目前城市立体绿化的现状和前景。
  目前世界上立体种植,主要依靠立体种植器皿实现。比如,无纺布袋子作为种植容器,布置成墙面。除了这种布袋式,还有铺贴式,组盆式,模块化。
  在国外,有组织专门研究如何将花园菜园搬到墙面上。经过精心的种植护理,能在墙面形成较为天然的绿植面。
  绿化墙,将天然的草地和花园,搬入室内,让简单平板的墙面鲜活灵动。
  但是在国内,这方面的技术还是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开始进行立体种植的绿化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但技术并不成熟。立体种植需要耗费的养护功夫,是普通绿化种植的数倍。种植设备,滴灌设备,营养液供给等问题,让立体绿化在国内并不普及。
  但这些对林曾来说,完全没有技术问题。他可以炼制适合城市外墙生长的藤本植物。如果是室内立体绿化,甚至不需要考虑光照等因素,只要有足够的墙面空间,就能够种植适合的墙面植物。
  对购买藤本番茄和藤本绿叶菜的人来说,他们已经在自己家庭中,小范围的实现了立体种植。将菜园搬进了城市公寓中。
  网店零售,针对的是家庭顾客,而另一个销售模式,则是针对大型的公共绿化空间。大型商场,学校,医院,还有政府部门管理的城市公用面积,都是他的潜在顾客。
  目前,林曾还没有拿的出手的设计成果,清一小校园,将是他的第一个试验品。
  思索,并不妨碍他的骑行。清河市夏日午后的街道不会拥挤,太阳有些骄烈,道旁的行道树枝叶茂盛,在树荫下开车,也不怕烈日暴晒。
  林曾的目的地,是清河市南边的北湖花鸟市场。这是清河市最大的花鸟市场。原本在市区内部,随着清河市市区地价飞涨,北湖花鸟市场原本的土地被另征他用,而整个花鸟市场则迁移到清河市南郊。
  崭新的花鸟市场,虽然面积更大,环境更好,但似乎人气还略有不足。
  林曾停好电动车,走进花鸟市场的大门。市场内街道宽敞,但人影稀少,尤其此时,正午刚过,又并不是双休日,整条街道上看不到几个顾客。有些店铺,连店主的人影也看不见。
  花鸟市场虽冠名花鸟,但所买绝不仅仅只有字面这些。花鸟鱼虫,石雕木艺,宠物猫狗,文玩钱币,五花八门。
  林曾从左侧店铺走起,边走边看,目不暇接。正对花鸟市场大门街道左侧的店铺,主要经营观赏鱼,林曾走马看花,看个新鲜,却没有购买的意思。
  他的目的很明确,他来花鸟市场,是来挑选适合的植物的。
  过了观赏鱼买卖区,向右转弯,映入眼帘是一片葱葱郁郁的绿色。
  林曾看到这些店铺,精神一振,不再漫不经心,随意观望,而是直接走到店铺里面,认真的看起里面的花木。
  林曾走进一家门面很大的店铺,店门两侧摆满了各种花草,高低错落,很是美观。
  进入店中,顿时感到一阵清凉,暑意全消。仔细打量,店里各种植物种类丰富。林曾认识的就有文竹,薄荷,万年青,玫瑰,茉莉,金桔,佛手,发财树,薰衣草……
  “青年哥,想买什么呀?”夹杂着清河市本地方言的询问声,从林曾背后传来。
  林曾转头一看,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妇女端着一碗白米饭,热情地招呼他。米饭上还堆叠着几块红烧肉和青菜,看来是老板正在吃饭,看到林曾进来,赶紧过来招呼。
  “没事,我看看。”林曾笑了笑,他虽然有几种想买的植物,但并不妨碍他多看看,多买一些植物回去练手。
  “好好,多看看,有啥就问我。”中年大婶的普通话很生硬,不过林曾好歹还能听得懂。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销售的淡季,碰上一个顾客不容易,店主招呼客人很是热情。
  林曾在店里逛了一圈,问了几种植物的价格,心中有数。
  “小弟呀,大婶卖的价格不贵啦,你去附近的店里看看,我家卖的是最便宜的。”中年大婶坐在角落的板凳上,扒着饭说道,“我们家的花场在清河市旁边的永德县,成本比较低。”
  林曾点点头,他也不愿麻烦,直接给店主报清单。
  “玫瑰苗各种颜色给我一棵,薄荷两盆,薰衣草两盆,这是月季吗?也给我各色一棵……”林曾选择的都是一年生的小苗,价格不贵,但是他买的种类很多,中年大婶赶紧放下碗筷,为他收拾起花苗。
  “老板,有没有草坪的草卖?还有,有没有卖带刺的爬藤植物?”林曾将好些种花草苗都买下,想了想问道。
  “有哟,不过不在店里,这算是绿化苗,不在店里,小弟你要多少呀?”中年大婶笑着将林曾购买的花草苗,用黑色塑料袋打包,“带刺的爬藤呀,我们是没有,不过我好像记得山里有野藤子,尖刺可锋利了,不小心刮到,就是一道血口子。这野藤子也开着紫色的大花,挺好看的。如果小弟要买,你下周叫我儿子给你挖几棵。”
  “好,不过我用的面积也不大,能不能先挖两三平方给我。”林曾看着中年大婶在用计算器算钱,试探地问道。
  “也行哦,要不你给我二十块钱定金,我儿子这几天就回一趟花圃,给你带来。”
  “好。”林曾爽快同意。
  花草苗打包起来,并不算多。林曾嫌根部的土壤太重,让店主将所有花草的花盆都脱了,根部的土壤都抖落干净。
  中年大婶曾好心提醒,带盆带土种植肯定更容易存活。
  不过林曾却是自己事自己知,他压根不介意什么成活率。他买这些植物,可不是用来种植的。
  在林曾的坚持下,中年大婶只好帮他脱盆,抖掉植物根系上的泥土。
  林曾大约买了二十多种植物,共计不到三百元。中年大婶还将他不要的花盆钱扣除。
  付完钱,林曾暂时将花草苗寄放在店中。他还要再逛一逛花鸟市场,看看还有没有别的东西值得入手。
第0040章
茑萝、碗莲和狼狗
  林曾买植物的店铺,植物种类比较丰富齐全。林曾看到出售差不多植物的店铺,也不再多看,只是总体扫视一遍,看看有没有新的植物。
  他在一家小店,收获了十几包各个袅萝种子。大红,玫红,还有少见的白色,袅萝生命力旺盛,叶片纤细,花朵绚丽,很适合种植成植物墙。
  还有一家店铺专门售卖各种果苗,林曾一口气订了所有的果树苗。单靠林曾的小电摩是运不回去的,于是加了三十元钱,让店里的小弟帮忙送货上门。
  在拐弯处的一间店铺前,林曾看到几个小池子,池子里长着茂盛的水生植物。最显眼的是几朵粉色的莲花。
  只有拳头大小的莲花随风轻轻摆动,摇曳生姿,娇俏动人。
  林曾想起自家苗圃光秃秃的水池,心中一动,走上前细看。
  水莲生长很好,叶片翠绿,花朵娇艳。水池中不仅只有莲花,还有其他的水生植物。有些看上去像是水藻,有些像是长在水面的水草。
  林曾认得一种铜钱草,一种水葫芦,其他就不认识了。
  要不要都买回去呢?
  林曾犹豫的想到。
  “啊呀,是你呀。”林曾肩头突然被轻轻一拍,他疑惑转头看到一个颇为眼熟的面孔。
  林曾想起来了,这个皮肤黝黑身材高壮的青年,不正是他同事老刘的侄儿,也是他目前租用的苗圃的房东。
  那日就是由他负责和林曾交流商谈,也是他负责签订租用合同。好像是叫刘庆和。
  林曾突然想起,之前苗圃的主人,不正是因为花鸟市场搬迁,才选择将苗圃出租,另外选择地方吗?
  “你好你好,”林曾笑着打招呼,“好巧呀。”
  “哈哈,是好巧,我的店就在这儿,你想买啥,肯定给你优惠。”刘庆和咧开嘴笑得一脸灿烂。
  林曾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可真是好巧,这家伙的店铺,正是自己停下来打算买水莲的店铺。
  “苗圃的水池有些空荡荡,我想买些植物回去种。”林曾直接说道。
  “噢,”刘庆和想到苗圃里的人工水池,很认同的点点头说道,“那个水池是我建造,之前养着一池睡莲,后来花圃搬迁,都被我带到新的花圃去了,如果你要买,我给你挑一些好的种藕,不过这时候种时间不对,迟了,而且价格也贵。”
  林曾想了想,指着店铺前面的池子问道:“能不能将这些莲花卖给我。”
  刘庆和将林曾引到店里的茶座上坐下,烧水泡茶,他听到林曾的问话,点了点头,回答道:“外面种着是碗莲,植株小,没有睡莲和荷花皮实,主要是城市里种着观赏用,没有莲蓬和食用藕。我是种着玩的,如果你想买,一株没开花碗莲,算两块钱,需要莲子,我成本价买给你,一袋种莲,十块钱。”
  林曾接过刘庆和递过的茶碗,喝了一口清茶,接着问道:“这种碗莲品种多吗?”
  “很多,就是不好种。”刘庆和摇摇头,在一旁椅子坐下,“我当时去苏州,买了至少五十个花色品种的碗莲种子和种藕,可惜没几种能开花,越是普通的品种越好种,越是花色奇异的,越是难种。不发芽的,不开花的,长不大的,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这样,”林曾倒是不用担心种植问题,接受到种植师传承的林曾,可以通过炼制炉改变植物的性状,即便是在旱地,也能让水生植物生长良好,“那你店里有多少种碗莲种子,我全买了。”
  刘庆和点点头,虽然他不觉得林曾能种得出什么,但人总有见猎心喜的时候,就像他当初,在苏州,可不也是一口气花了大把冤枉钱,不撞南墙不回头。
  “你要不买少点,那池子不大,种不了太多。”刘庆和建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