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4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889

  这天清晨,王立安准时上班,泡了一壶茶叶,翻开报纸,浑身没劲地看着千奇百怪的新闻报道。
  突然,桌面沾着灰尘的电话铃声响起。
  王立安一愣,好半天没回神。
  主要是手机普及后,这台办公室的老式电话,很少派上用场,只有上级下达任务时,才会偶尔响起,不过,这个几乎没什么存在感的分部,连领导视察搞卫生的任务,都不会下达到此处。
  等王立安犹豫不决接听电话时,很久没有听到的上级下达任务的指令,险些没让他热泪盈眶。
  终于有事做了!
  人都闲发霉了!
  虽然这个任务,听起来有些奇怪,但王立安总算不用在办公室里泡茶了。
  挂掉电话之后,他开始走出办公室,一间一间办公室敲门,给单位里懒散清闲的员工下达任务。
  曾经数百人的办公大楼,如今员工人数两个巴掌都数得清楚。
  “吴文浩,别写你的网络小说了,去档案室把笔锋山矿洞的资料和钥匙全部取出来。”
  “易晓彤,再刷淘宝我扣你绩效了,立刻去银行,辉腾市分公司下拨了一笔款子,给我们办公使用。”
  “卢集,到务工市场找十名青壮,整理矿洞。”
第0604章
新兴种植业的影响
  笔锋山位于安贤县东南方向,地势不高,周围矮山连绵,无甚奇观,平凡朴实,山民安居,民风淳朴。
  变化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笔锋山一带,勘测到大量煤矿资源,其蕴含财富,让所有人如见血财狼,无论是国有煤矿公司,还是私人煤矿主,都在此挖掘矿洞。
  整整三十多年,此地承担了安贤县百分之四十的煤矿产量,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矿主,都从这里吃得盆满鼎满,肥的流油,而煤矿产业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不过,煤矿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宝,疯狂挖掘的后果,显然给当地环境,带来不可扭转的灾难。
  除了煤矿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之外,谁也不知道,在笔锋山周围,底下到底有多少条矿洞。在利欲熏心下,许多无证经营的小矿主,早就将这一带挖得千疮百孔。
  见于新闻报道的地面天坑事件,每年时有发生。
  如果说三十年前,居民生活的地方,还是环境清宁山青水绿的世外村庄,那么如今此地早已不适合人们居住,特别是一些底下矿洞极为复杂的地区,只能采取将地面居民迁移他处的策略。
  至于不愿或者没有迁走的当地人,在离开煤矿,回到田地之后,欲哭无泪地发现,祖辈赖以生存的土地,早已不适合种植。
  西晋第一煤矿的西沟矿洞,在东头村西面,这也是这一带煤矿资源最集中的地区。因为是国家管理,环境比其他地方略好,但是十年之前,这个矿井的资源完全枯竭,矿洞封闭,尘封至今。
  东头村在煤矿业繁荣时,举村以煤为生,收入远胜务农,但随着矿洞封闭,村中居民,只能远赴他乡,继续出卖劳力为生。
  如今村中现状,和华国目前许多农村一边,无青壮劳力,只有老弱妇孺。
  李立辉是东头村罕见的青壮,年过四十,和媳妇在家守着几亩薄地,种玉米和土豆,偶尔到县城里寻找打零工的机会,日子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不过他老父母不良于行,所以他们也无法脱身离开,到异地打工赚钱。
  这天他运气不错,刚在安贤县的闲散零工聚集的老桥头蹲下,就碰到有人来招工。
  十个人的名额,被这群闲得发慌的汉子,险些抢出火花来。
  幸好,他位置好,正好在那个国字脸的中年人身边,被算了一个。
  一天一百五十的工钱,在目前落没的安贤县,已经算是很优厚的待遇了。
  不过,李立辉可没想到,工作的地点,居然就在村子西边的西沟矿洞里。
  矿洞生锈的大锁头,用钥匙都打不开,还是李立辉跑回村子,弄了自家的大铁锤,狠命砸了十来下,才弄开锁头。
  他们一行人没有立刻深入洞中,老矿区生活的人都知道,尘封许久的废弃煤矿,通常会有大量的瓦斯气体,稍不注意,会造成爆炸。
  不过,王立安是煤矿生产的老人,早就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在保证所有人员安全前提下,逐步往深处推进。
  比起地铁,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以及其他城市的地下设备,西晋第一煤矿集团所要修建的大型地下种植洞,施工难度并不大。
  地底是现成的矿洞,整顿之后,安装排气照明装置,按照一定的地下建筑的标准进行加固就可以了。
  他们并不急于求成,打算一边种植呼吸泡泡,同时往里施工,不断拓展种植洞的范围。
  西沟煤矿井,开启往西沟种植洞改造的漫长道路上。
  原本矿井内被挖掘的地下空洞,砌厚墙,拓宽洞口,布置水电,有条不紊的改建成适合呼吸泡泡子株生长的地下环境。
  矿井底下,根据地形,分割成一个一个的房间,每个房间都种植这一团一团呼吸气泡植物。
  西沟种植洞,和于静承租的那条只有一百多米的小矿洞不同,它拥有着庞大的地下空间,是华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利用废弃的矿洞,变废为宝,使其成为资源枯竭地新的财富之源。
  和不可再生的煤矿资源不同,特殊种植业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只要从秘境中源源不断兑换出适合地底种植的植物,西沟种植洞里的种植和生产,就永远不会停止。
  李立辉没有想到,这次运气不错的招工,竟然让他拥有了稳定的工作。目前还称之为西沟矿洞的地下矿井,施工似乎没有停止的时候。
  他直接和西晋第一煤矿集团签订了劳动雇佣合同,以前难以想象的职工医保社保,以及每个月超过四千多的工资,让他的生活掀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成为世界最大的呼吸泡泡种植基地第一批老员工。
  他的老婆,也被西晋第一煤矿集团雇佣,专门负责在已经建设好的种植洞里,一种名叫呼吸泡泡的神奇植物的种植和采集工作,工资也很不错。
  对他们来说,能在家门口找到这样一份并不累人的工作,简直就是祖上积德烧高香了。夫妻两人每个月收入合起来,不算五险一金,都有将近七千元,可比耕种土地,累死累活,一年也赚不了几千块钱的日子强多了。
  甚至比起十年前,提心吊胆,下井挖煤的时候,也舒心多了。那时候虽然挖煤工资更高,但是工作环境恶劣危险。现在这种植洞里,光线明亮,通风透气,虽然也是地底,但和那时候截然不同。
  李立辉是一个没有很多想法的人,这样的日子,能攒下一笔丰厚的养老钱,能给老房子翻个新加两层楼,能让老父母治得了病,能供得起娃儿上大学,他心里已经知足透了。
  随着东头村西沟废弃老矿洞里的工程越来越大,需要的人力越来越多,村子里出去打工的村民,也风闻消息,赶回老家。颓败的老村子,因为这个矿洞的新工程,变得兴荣热闹,仿佛回到了二十年前,东头村煤矿产业最发达的时候。
  不仅种植洞中需要人手,西晋第一煤矿集团,还在东头村村外的一处空地上,建起了包装加工这种气泡的工厂。
  从种植洞中采集的气泡,直接运送到这个工厂,在流水线上,被机器加工成像药片一样,用透明塑料和铝箔底板,泡罩包装成一板一板,再进行精美的外包装,往外出售。
  一个产业,带动一个地区的发展。
  利用废弃矿井种植呼吸泡泡,不仅让东头村焕发新的生机,而且给整个经济陷入死寂的安贤县注入强心针。安贤县的执政者,几乎可以用欣喜若狂,欢欣鼓舞,弹冠相庆的姿态,举双手双脚,竭尽所能,维护呼吸泡泡种植业的发展。
第0605章
星星娃的兴趣
  林曾没有在他住处附近,找到手工成衣制作店铺。
  这种老式的制衣店,早已经被繁荣而廉价的制衣工厂完全打败。
  不过,所谓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他目前真实写照。
  跟江画闲聊时,略微提到这件事情,就从她那里找到解决的办法。
  “制衣?你想要制作什么衣服?”江画的农场许久未亲自打理,她跑到农场后山,整修了水渠和池塘,利用闲暇和林曾聊天时,正好知道了他正在寻找手工制衣作坊。
  “就像以前的夹棉袄子,不用太薄,两层料子里夹着一层薄薄的棉绒就可以了。”林曾听江画问话,倏然想,也许在发展相对京城市更为缓慢的清河市,他能找找到这种制衣店。
  “哦,那你寄回来吧,淘宝上有专业打版,老家正好有缝纫机,我可以给你做,不难。”江画直接把这件事情揽到自己身上。
  “啊?”林曾愣了一下,不过总算没有当初看到江画自己养蜜蜂,做木工,修水塔时那般惊讶,“你厉害,你下次说,你会到月球种菜我都不惊讶。”
  林曾觉得,辞职之后的江画,摆脱了朝七晚五的教师生涯之后,不知道又会爆发出多么可怕的行动力,发展出多少令人惊叹的“兴趣爱好”。
  “咳咳,”江画想到当初在江凤镇过年的时候,偷偷摸摸给林曾制作了一条对襟仿古睡衣,当时没好意思拿出来,现在说的话,应该不会太晚吧,“其实只是模仿现成的模板,制作简单的衣物,叫我创新设计,就不太顺手了。”
  “那我现在就去寄棉絮给你。”轻暖绒直接交给江画制作,以她工匠的精神,林曾完全可以一百个放心。
  “好,额,那啥……”江画应下后,难得有些吞吞吐吐。
  “怎么了?”林曾关切问道。
  “那个,啥,我前阵子手工做了一件睡衣,正好现在天暖,薄厚恰好,我等一下寄给你。”江画顿了顿,最初还有些犹豫,但说出口后,干脆豁出去,直接说了。
  “给我?我要!”林曾忍不住扬起嘴角,满满暖意在胸腔充盈,全身每一个毛孔都像被甜滋滋的蜂蜜刷了一遍。他如今被淬炼得平稳淡定的心境,难抑心中起伏的欢欣,迫不及待地说道,“你早给我,我现在就穿上了。”
  “嘿嘿嘿!”江画想到放在行李箱里压了快两个月的男式睡衣,没敢告诉林曾实情,笑嘿嘿地打马虎眼。
  和江画的通话结束后,林曾的心情依然保持阳光灿烂,眉眼都沾着笑意。
  坐在沙发上,他难得关顾着乐呵,连安排好的绘纹工作,都忘记动笔了。
  直到住处门外,响起接连几声清脆门铃声,才把林曾从乐得找不着北的神游状态中,拉回现实。
  即便如此,站在他门外的唐文静和徐鹏晓,看到开门而出的林曾,满脸蜜汁的傻白甜笑容,顿时一愣,准备好的说辞,都噎了回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