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4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8/889

  一天的时间,魏海涵东奔西跑,也很辛苦,但比起茫然在人才市场瞎投递简历,这种很有目标的行动,让他更有斗志。
  大约则是这些种植者第一次修剪,所以收获丰厚。
  除了六斤多的巨果葡萄叶子,香蜜小西瓜叶片五斤六,多产丝瓜那个种植者竟然在家里种了两株五十平方米的丝瓜,魏海涵整整剪了八斤多的叶片,还有多产香瓜采购到了三斤多的叶片。
  魏海涵激动不已,将这些原料都带回在大学城附近的租住的民房。
  把巨果葡萄,香蜜小西瓜和多产丝瓜的植物叶子,各称出五斤,带入秘境,放入对应的抽屉,成功兑换了三粒种子。
  这三粒种子,让他心中雀跃无比。
  如果按照异度公司价格的一半计算,这些植物的价值,就抵得上他目前所有资金了。
  魏海涵出师大捷,自此信心大盛,开始利用自己秘境进入者的优势,奔波在各个种植者中,收集植物枝叶,兑换秘境植物种子,并以低于异度绿化公司的价格,出售给其他客户。
  不过,这些小型的种子出售者,对异度公司的销量,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市场远远高于供给的情况下,异度公司仍然是最大的种子提供商。
  这些秘境进入者逐渐发展,成为秘境种子市场上,提供特殊种子的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也为发展中的异度绿化公司,分担了许多压力。
  所有人的眼中,不同的种子供应商,避免了异度绿化公司的垄断之势。
  除了林曾,谁也不会知道,异度公司之后出售的植物种子,炼制原料就来自于这些辛勤的秘境进入者的供给。
第0611章
超级保暖薄棉衣
  远在清河市的江画,从快递员手中接过一个轻飘飘的纸箱,拆开之后,一团被塑料袋包裹的白色柔软棉球。
  好奇心强的金毛犬在江画腿边绕了一圈,努力仰头嗅嗅江画手上的东西,不明白那团毛茸茸的东西,有何作用。
  江画的手指,穿梭在白色的绒毛中,能明显感觉到手感比棉花,鹅绒等衣服填充物舒服很多。
  不知道这是什么材料。
  江画研究一遍,不太明白。她对各种木料质地了然于心,在衣料上却不算精深。
  不过,这并不妨碍她制作成衣。
  按照林曾所说,只需要这一团绒絮,就能制作一件成人衣服。
  江画从电脑中找到一款款式大方的男士夹棉外套的模板,研究了一番,然后上网选择了一款质地轻薄但具有一定防水功能的布料,内里的面料,则是舒适透气的方格棉布。
  说实话,在面料的选择上,以她精益求精的态度,觉得并不满意。
  市面上的布料,除了天然的棉麻丝制品,许多新材料的面料,却没有找到兼顾防水和透气两种选项的材料。
  制作成衣的过程,在拥有模板的情况下,其实并不复杂。
  江画为此还特意回了一趟自己的老家江凤镇,把自己那台专业化的电动缝纫机运到清河市农场小别墅中。
  这间夹棉外套车工比较复杂的地方,是江画用菱形车线,在外套表面车了一层花纹,菱格的花纹,不仅给军绿色的面料增加了一些花样,最重要的是将棉绒固定,不会散乱各处。
  外套完工之后,江画用湿毛巾拭擦一遍,然后满意地试穿一下,对着镜子臭美地照了三分钟,立刻迫不及待地脱下来。
  清瘦的女生,穿着宽大男装,有一种别样的中性美感。
  但江画前后穿了不到三分钟,绝不是她臭美时间很短,而是,在室温十多度的清河市,穿着这件看起来像秋装的薄外套,不到三分钟的时间,她已经热得直冒汗了。
  这件衣物貌不惊人,但保暖程度不逊色一件厚厚的羽绒服,甚至犹有过之。
  就算是严寒冬季,穿着这一件薄棉衣,保暖的功能完全能够满足了。
  特别是江画这种不太怕冷的体质,冬天本身就没穿几次羽绒服大衣,觉得这种衣服,除非她前往寒冷北方,要不然在清河市是派不上什么用场了。
  这件棉衣,是江画亲自手作,她自然知道,除了林曾邮寄的绒毛材料,其他布料都是普普通通,不可能起到这种效果。
  这种惊人的效果,也让江画起了几分好奇心,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材料,有如此优秀的保温效果?
  ……
  ……
  江画的好奇心,很容易从林曾那里得到解答,而生活在京城市明月街的市民,心中的疑惑,却只能挂在心头,没有任何人解答。
  这是一株毛白杨树。
  原本是一株令人烦恼的毛白杨树。
  二十年可成材的白杨树,已经高大挺拔,树高达到二十米,宽叶苍翠,树上挂着如同巨型毛毛虫般的杨絮。一阵北风吹来,那些细细的绒絮,随风而舞,有人诗情画意,有人不堪其扰。
  大都市的生活节奏很快,毛白杨树树形挺拔,树冠很高,如果不是这棵杨树笔直的树干上,奇异地印着几个特别醒目的大字,估计很久都很难有人发现它的不同之处。
  “植物回收站”
  树干上,这几个标准隶书的大字如明晃晃的招牌,吸引了许多围观者围着这棵杨树旁观。
  幸好这株杨树,生长地点不在路边,是小公园旁的一块空地。
  “这是什么?我怎么觉得树上有一个房子?”一位眼神不太好的老大爷惊奇地询问旁边的年轻人。
  “是一个树屋,不知道是什么作用。”老大爷身边的穿着牛仔衣的青年也非常困惑,迅速拿出手机,连拍数张照片,发朋友圈询问他人。
  注意到“植物回收站”几个字的人,抬头一看杨树树冠,更是发现这株杨树特别的很。
  普通杨树,树姿雄壮,树冠繁茂,但树叶之间,总会有疏密有致,春意刚到,还未五一,风犹有寒凉,树叶还未长开,这毛白杨上,杨絮多,而叶片稀,但仰头张望,总会透过纵横的树枝,看到京城市难得泛蓝的天空。
  但这株标着“植物回收站”的树,却显得格外不同。
  它的树冠,如同一把未蘸水的新毛笔,未开放的荷花,顶头尖尖,四周是漂亮的弧度。它的树冠覆盖的范围,比周围任何一棵白杨都要宽阔,大约有将近二十平方米,树冠上似乎覆盖着一层白膜,并不遮挡太阳光线,但却看不清树冠里有何玄机。
  “诶,让一让,让我过去。”一个川省口音的女声,在人群外大声喊道。
  这个穿着醒目橙色清洁工制服的中年阿姨,脚边拖着一个装着鼓鼓的黑色塑料袋,被挤在人群外,有些不耐烦地高声喊道:“你们都让一下,没有使用的人都让一下,让我扔东西。”她喊了几句,挡住她去路的围观者,都纷纷给她让了一条道路。
  这位看起来有五十多岁的清洁工阿姨,是负责这一带清扫工作的清洁工,常年日晒,终日劳作,她黝黑瘦小。她拖着塑料袋,未关紧的塑料袋开口处,移动中还不断掉出飘动的杨絮。
  “这个大姐做什么呢?”
  众人皆好奇无比。
  只见这个清洁工阿姨走到这棵树干直径二三十厘米的毛白杨旁,从清洁工专用的橙色马甲的口袋里,掏出一片巴掌大的绿叶,叶片柔软如布,在口袋里被挤成一团,却没有碎裂。
  清洁工阿姨将这片绿叶,往白杨枝干上一贴,以有些拗口的普通话,大声说了一句:
  “我要扔垃圾!”
  她的架势,真有几分站在宝藏洞前,大喊“芝麻开门”的气势。
  旁人看得有趣,这阿姨却一脸认真。
  她喊完之后,收回叶子,放回马甲口袋。
  大约十多秒时间,正在朋友圈回复朋友回答的牛仔衣青年,一抬头,瞠目结舌地发现,一个外表枣红色半椭圆形,长宽大约有两个篮球叠加的古怪东西,从杨树的树冠上,徐徐升下,正正好落在那位清洁工阿姨的身前。
  “哇!这是什么?”
  “高科技吗?太有意思了,赶紧拍照。”
  “活了七十多年,没见过杨树有这玩意,咋回事呢?”
  围观的群众,就像炸开的爆米花,不管身边站着熟人还是陌生人,都在互相询问这从杨树上落下的什么东西。
  还有人凑近清洁工阿姨旁边,新奇地张望。
  那个牛仔衣青年也顾不得回复朋友圈,挤到清洁工阿姨身边,手机接连拍个不停。
  细看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一个容器,边缘有斑斓色的喇叭口,旁边有一根不知什么材质的嫩绿色线绳,牵引着它慢慢降落。
  所有人视线都盯着清洁工阿姨,等待她下一步动作。
第0612章
植物回收站使用需知
  清洁工阿姨神色淡定,把黑色塑料袋开口对着那个容器的喇叭开口,把袋子里的杨絮使劲往里拨。
  杨絮到底轻盈,一部分絮花腾空飞舞,一时间这棵白杨附近的飞絮骤然狂增,一些人被密集的杨絮弄得满脸,忍不住避走退开。
  唯有穿着牛仔衣的青年,不仅没有躲远,反而拿着手机,走得更近,将清洁工阿姨的动作完整录制。
  一团团如鹅毛的雪白杨絮,被塞进这个奇怪的容器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8/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