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5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5/889


第0725章
刘泰格很失落
  刘泰格对清河市很熟悉。
  作为一名在亚洲声望颇显的规划设计师,几年前,他曾经参与了清河市新城的城市规划设计,同时,还担任清河国际机场的施工顾问。
  在他的记忆中,清河市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城市,夏季湿热,冬季湿冷,因为气温很少低于零摄氏度,所以城市街边绿树长青。
  清河市最为出名,便是从宋代开始种植的榕树,庞大遮天蔽日般的榕树,每一株都是城市令人称赞的风景。
  这座城市,其实并没有太多特殊之处。
  工业不发达,旅游资源的特色也不足,总体而言,只是华国南方一座并不太起眼的大城市。
  华国城市建设的速度,令人吃惊。
  前些年,高楼拔地而起,城市每年都在扩张。
  这几年,就连城市中心的老房区,都进行了外墙改造,焕然一新。
  但是,刘泰格内心觉得,就算是前后二十年的变化,也比不上这半年的时间。
  前二十年,无外乎矮楼换高楼,拆迁重建,道路拓宽,绿化更美。
  但是,刘泰格这半年在清河市室内东奔西跑,已经看到,这个城市,一片一片区域,在往新型城市的方向转变。
  刘泰格最初,住在九文区区政府隔壁的金风大酒店里,俯瞰四周,恰好有一所小学。
  吸引刘泰格注意的,是这所小学的屋顶,种植着各种各样的植物,远看一片葱绿,还有粉花点缀。
  来自世界花园城市星岛国的刘泰格,很有兴趣,每次总会站在窗边,看着这所小学的屋顶花园。
  细看之后,他发现,这个空中花园的种植方式,和普通花园不同,不是普通的灌木和草坪,而是覆盖着大量垂直绿化墙。
  整个屋顶,被一圈生长密集的植物墙包围,内圈更有许多植物搭架,形成许多阴凉的休息区。
  然后,他看到了这所学校校园环境的惊人变化。
  地面和操场,被铺上一层毛绒绒的草地。
  五层楼高的教学楼墙角位置,还有修建了花坛,速生的爬蔓植物,飞快往墙壁上窜。
  两个月之后,刘泰格发现,这所学校的教学楼外墙,三层楼以下,已经完全被一种植物覆盖。这种爬藤植物还在继续生长,这所学校教学楼的白墙红砖,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淹没在一片绿叶粉花之中。
  刘泰格瞪着大眼睛,鼻子都贴到酒店玻璃窗上,羡慕地看着那所小学校园,恨不得将它搬到星岛国的学校里。
  他甚至还找了星岛国和清河市的关系,花好几天时间,把清河市正在进行全校绿化的学校,全都参观了一遍。
  外墙由爬藤遮阴,室内更是葱葱郁郁,瓜果累累,空气清新,真正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校园”,而且还不止一个学校。
  那些星岛国曾经世界知名垂直绿化建筑,和这些小学学校的校园的垂直绿化相比,只能觉得简陋无比,粗糙不堪。
  刘泰格真是羡慕极了。
  羡慕得挠心挠肺,浑身哀怨。每次看一眼这些建筑,就恨不得将它们搬回国内。让星岛国的小学生们,也享受这种在植物遍地的森林校园的学习生活。
  他也确实联系了这些学校的绿化方,正是今年年初参加星岛国室内绿化大赛获得金奖的异度绿化公司。
  唉……
  不提了,一把辛酸泪。
  反正以目前情况来说,想要在自己国家发展这种城市田园绿化,难度很大。
  首先,就必须要克服植物无法存活的问题。
  除此之外,刘泰格在清河市,还见到了净化水质的净泉凤眼莲。
  忙不迭想引进星岛国。
  再次失望。
  还有拥有强大积蓄雨水能力的蓄水野芋,可以给缺水的星岛国积蓄大量干净雨水。
  可惜,还是没能达到目的。
  一次一次的失败,并没有打消刘泰格的坚持。
  他每次看到手机里,目前正在星岛国展览的“城市新型农场住宅”,他就坚信,一定能找到将这些植物,引进星岛国的方法。
  刘泰格起身,他刚刚和星岛国曾经领袖李公通完电话。他们两人,是相熟的朋友。
  这位曾经一手建立世界上第二个华国国家的老人,和他聊了很久清河市的见闻,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一定要将清河市这些特殊植物,引进星岛国,让国民受惠。
  有李公支持和帮助,刘泰格稍稍松了一口气。
  这位星岛国政坛的元老,虽然退隐,但身后依然着国家背景,比他独自努力,显然更有力量。
  此时,刘泰格悬挂在脖子上的翠玉绿叶吊坠项链,突然给他传递一条信息。
  刘泰格接到消息,准备下楼,前往金风大酒店两百米外一株植物健身房。
  这片绿叶,就是植物健身房的通行证。记录着他剩余费用,身体素质,锻炼记录,还能预约健身时间。
  刚才,就是即将到他锻炼时间,这张植物健身房的通行证,给他的提醒。
  这种特殊的植物健身房,刘泰格在接触之初,就惊为天人,可惜,想把它引进星岛国,比那些特殊植物,更困难。
  初次尝试之后,刘泰格就成为植物健身房的忠实使用者。
  植物健身房根据他的身体状况,给他安排有针对性的锻炼方法。
  从最初缓慢散步,推拉筋骨,到最近小步慢跑,虚拟游泳,力量练习。
  在清河市生活了半年,他自己都觉得身体素质强壮许多。近八十岁的人了,现在体力好,在街上溜达一个上午,都不觉得累。
  他其实内心有隐忧。
  他怕自己在清河市生活久了,就舍不得离开这里,返回星岛国。
  有些植物,能给他提供的方便太多了。
  并不是只有他一个人有这种想法。
  因为清河市许多植物新奇有趣,他曾经邀请许多老朋友来参观见识。
  伯纳德·奥金莱克——德联邦有机高分子材料领域专业学者,却是一个种植爱好者,曾经在一次国际峰会,和刘泰格认识,算是点头之交。
  他看到刘泰格在清河市居住之后,发布BOOK主页动态,很感兴趣地联系刘泰格,然后跑到清河市旅游。
  这个六十多岁的德联邦老头子,一来清河,一发不可收,干脆辞职,直接接受了清河大学的聘任邀请,定居在这座以前从没听说过的华国城市,除了教课,就是养花种菜,不亦乐乎。
  不过,据刘泰格听说,清河大学的聘任邀请,根本是这个家伙主动上门讨要。要不然以清河大学在华国并不靠前的排名,怎么会主动去邀请一位远在德联邦的世界知名材料学家。
  刘泰格有点酸溜溜的猜测,现在清河大学的领导,怕是有一种被大肉饼砸中脑袋的惊喜晕眩感吧!
  以伯纳德·奥金莱克的能力和人脉,撑起一个华国领先的高分子材料实验室,是没有问题。
第0726章
不太熟,有点介意
  兰斯·马丁,A国著名心脑血管领域专家,也是刘泰格的好友。三个月前受邀到清河市旅游。
  深深爱上清河市的植物健身房,办理会员卡后,不舍得离开清河。
  兰斯·马丁决定在清河定居,同时接受国际心脑血管合作中心的请求,在清河市建立亚洲联合攻关实验室。
  还有来自日本的生物学家黑木泉一,来自北欧的植物学家艾伦·伯克,来自枫叶国的网络分析师亚历克西斯·詹金,甚至还有来自星岛国内的船舶设计师李清华……
  这半年时间,走在清河市的大街上,都能够感觉多了不少外国人的面孔。
  他们有的住在普通人的社区,用蹩脚的中文笑脸呵呵积极参加社区每周的城市农夫集市。
  有的每天到植物健身房取卡,每天排队等待属于自己的健身时间安排。
  还有的和礼貌敲开邻居家的大门,用自己种的西瓜,和邻居交换农产品。
  特别是刘泰格的朋友,经过他的介绍,还会拜访异度绿化公司,寻找优秀的设计师,帮助自己设计住处的室内绿化。
  当然,他们无法成为华国公民,只能定居权。
  这些变化,目前暂居京城的林曾,是无法发现。他不是监控八方的千里眼,由他炼制种子,扇动蝴蝶翅膀,而引起的变化,他并不知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5/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