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5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6/889

  这个垃圾站,回收的垃圾的价格,比普通收垃圾的人,价格高了两成,所以依靠捡拾垃圾,抚养孙女的岳家阿婆,每次都自己蹬着三轮车,将她收拾来的各种垃圾,卖给这个回收站。
  岳家阿婆虽然年纪大了,但做事很清楚,她将每一种垃圾都细致地归类,饮料瓶一摞一摞,按照大小,用塑料袋捆扎。纸箱也收拾平整。
  这天,冒着烈日,岳家阿婆将自己这一周捡拾来的垃圾,卖给回收站,回收站里的穿着背心的小伙子张康元很热心地帮岳家阿婆把东西弄好,给她结算了钱财。
  “岳婆婆,我给你说个事儿。”张康元看到岳家阿婆认真清点完手中的钱,笑着开口说道。
  “小张,啥事?”岳家阿婆眼神不太好,眯着眼看着张康元疑惑的问道。
  “我们回收站,现在有收塑料袋了,每斤1块钱,你也可以拿过来卖。”
  “啊!”岳家阿婆吃惊地长大嘴巴,瞪着张康元,就像听到什么惊奇的事情,不可思议地问道,“塑料袋也有回收?这以前可从来没有过的呀?”
  “不仅仅是塑料袋,还有你如果在垃圾场看到的旧衣服,旧木料,废弃脸盆什么的,以前我们站不收的东西,你也可以拿过来卖。价格比纸张还高。”
  岳家阿婆在心里一琢磨,可不是比纸张还高,这一斤的纸箱,可只有七毛钱,一斤塑料袋,就一元钱。
  岳家阿婆想到上一周,她在捡拾垃圾的时候,放弃的那些个塑料袋,心中顿时感到非常懊恼,恨不得跑回去,再捡起来。
  “谢谢你啊!小张!”岳家阿婆感激地说道。
  岳家阿婆骑着空空荡荡的三轮车,慢悠悠驶向自己和孙女相依为命的老宅子。
  沿路上,碰到垃圾桶,岳家阿婆就将三轮车停在不影响别人交通的地方,掀开垃圾桶,翻找垃圾桶里的垃圾。
  饮料罐,宣传单,废弃的报纸,在这些常规的可回收垃圾之余,岳家阿婆又将视线注意到垃圾桶里的塑料袋。
  她找了一个干净一点儿的普通塑料背心袋,将一路上捡到的塑料袋,全塞进这个袋子里。
  她心里还好好琢磨着,哪里可以捡到更多的塑料袋。
  岳家阿婆回到只有两间房的老宅,问道一股饭菜香。
  她满是皱纹的脸上,露出满心欢喜的欣慰笑容。
  “霞霞,你回来了。等奶奶回来做饭,你去写作业吧!”
  “嘿嘿,不用,我做西红柿炒蛋可熟练了,奶奶快点儿吸收吃饭吧!”岳家阿婆的孙女岳霞霞从屋后临时搭建的小棚里,端出一碗红白相间的西红柿炒蛋,“奶奶,今天的西红柿可便宜了,五毛钱,买十斤送一斤。”
  祖孙两人坐在用瓦片垫平的老旧课桌旁,端着一碗糙米稀饭,就着那碗仅有的配菜,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霞霞,奶奶今天听回收站的小张说,现在回收站能收塑料袋,塑料吸管,还有一些塑料制作的东西。”岳家阿婆就算每餐都吃西红柿,也没有嫌弃,吃得津津有味。
  “塑料袋?”岳霞霞夹了一大块炒鸡蛋放在奶奶的碗里,瞪大眼睛问道,“不能吧?书本里说的,塑料袋都是不可回收的垃圾,给地球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回收站收那个干嘛?”
  “奶奶也不知道呢!”岳家阿婆摇摇头,“反正小张说了,每斤一块钱,比纸张还贵呢!奶奶刚才回来的路上,捡了一斤多,过两天我再去跑一跑,看看这塑料袋能不能真的卖钱。”
  岳霞霞眼睛一转,突然想到一个地方。
  “奶奶,我记得在我学校附近的公交车站,再坐过两三个站,就到了一个废弃垃圾处理厂,那里塑料袋的数量可多了。”
第0756章
塑料袋的回收
  伴随塑料制品的诞生,这种极为方便的生活用品,进入千家万户,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后患。
  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超市购物袋等等,塑料袋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但回收问题,却一直很难解决。虽然制作它使用的原料,是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但是在目前科技下,它的回收成本远远高于直接生产的成本。
  目前,普通塑料包装袋,回收价值低,又因为结构稳定不易降解,在环境中变成污染物,长期存在,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
  岳家阿婆捡拾垃圾回收十多年了,也没见过有垃圾站肯回收这种普通塑料袋的。
  当时,听到垃圾回收站的张康元告诉她,这种塑料袋一元一斤的时候,岳家阿婆可担心是自己耳背,没听清楚,连续问了好几遍。
  听到孙女岳霞霞说她学校附近有垃圾场,岳家阿婆就打定主意,准备去垃圾场捡塑料袋了。
  要说塑料袋这玩意儿,因为目前基本无法回收,都是被运到离城市较远的垃圾场,填埋处理。不像塑料管,纸制品这些可回收垃圾,在大街垃圾桶里,就被捡走。
  如果在路上,拎着一个空塑料瓶,还会有拾荒的老人,过来讨要。
  岳家阿婆想她自己,一天捡个十多斤的塑料袋,怕是没什么难事。
  好歹也是一笔钱呢!
  第二天就是周末,岳霞霞自小懂事,早早将功课做完,陪着奶奶去垃圾场捡塑料袋。
  说这处垃圾场,在这里的拾荒者并不多,倾倒在这里的垃圾,早就被一层一层的垃圾回收者给捞了好几遍,实在无法回收,才被垃圾车运送到此地。
  站在垃圾站的边缘,岳霞霞和岳家阿婆闻着垃圾场散发出的浓重臭味,却笑得开怀。
  放眼望去,大多数是花花绿绿的塑料袋,简直是“白色污染”的世界。
  “奶奶,这个地瓜干的包装袋可以吗?”
  “行!也行!”
  “奶奶奶奶,你看,我找到满满一包废弃塑料袋。”
  “霞霞真棒,千万小心玻璃。”
  ……
  祖孙两人,在垃圾场边缘,忙活了整整一天,那辆人力三轮车上,一摞一摞打包好的塑料袋,堆得满满的,岳霞霞都没地方坐了。
  除了塑料袋,还有几包是废弃的衣服。
  别看他们收获了满满一车,但是比起这个垃圾场,不过是冰山一角,牛毛一根。
  “奶奶!我不坐了,我跟着你身边帮你推车。”岳霞霞不过十一二岁的年龄,却很懂事。沉甸甸的三轮车,岳家阿婆年龄大了,骑不动,岳霞霞跟在三轮车身后,不顾一天劳累,迈着沉重的双腿,给三轮车加了一把力气,让她奶奶轻松一些。
  岳家阿婆到底是年龄大了,这一天劳作,骨头都快散架,憋着一口气,在孙女的帮助下,总算在回收站关门前,将这车塑料袋,运到回收站。
  眼尖的回收站小伙子张康元看到岳家阿婆的三轮车,笑着喊了一句,走下来帮忙。
  “小张,”岳家阿婆还是有些忐忑,“我弄了些塑料袋,这真的收呢?”
  “您老就妥妥的放心吧,童叟无欺,一斤一元,旧衣服是一斤八角。”张康元也知道这相依为命的祖孙两人,要不然也不会提前透了消息,让岳家阿婆赚这笔钱,“您孙女也来帮你了啊!真乖!”
  “张哥,我帮你过称吧!”岳霞霞平日也常跟着岳家阿婆运回收物到这里,所以也认识张康元。
  5.3斤,6.9斤,4.6斤……
  一摞一摞的各色各式的塑料袋,放在回收站专用的台秤上称量。
  岳家阿婆眯着眼,笑容满面听着张康元报出斤数,然后岳霞霞把数字记在小本子上,一边计数,一边称量。
  “一共60.7斤塑料袋,30.9斤的旧衣服。”岳霞霞将计算的本子递给张康元,说道,“张哥,你看看数目对不对。”
  “行,塑料袋一斤一元,旧衣服一斤八毛。”张康元算了算价格,说道,“一共86元,阿婆你稍等,我给你拿钱。”
  “好好好!”岳家阿婆听到价格,一激动,手脚都有些哆嗦,一天弯腰捡塑料袋的劳累,全都消失殆尽,苍老的身体,仿佛被注入新生的力量,她满脸皱纹笑着堆叠在一起,颤抖地接过张康元掏出的八十六块钱。
  她平日捡塑料罐和纸箱,一天可赚不了这么多钱。
  “谢谢小张,谢谢小张,我明天还拿塑料袋过来。”
  岳家阿婆只是一个年老体衰的拾荒者,那些最赚钱的金属回收,是沾不着手的,每天只能赚一些辛苦钱。
  岳家阿婆把八十六元钱贴身藏好,再次谢过张康元之后,带着岳霞霞,满心欢喜回家。
  “这一天赚八十,一个月就是两千多呢!”
  “奶奶,你平日里一个哪有力气运这么多,可不能为了赚钱累坏了。”
  “奶没事,咱们霞霞学习好,奶攒钱,以后给你念大学学费就有着落了。”
  祖孙俩,盘算着将来的生活,怀着美好地期待,一步一步走在回家路上。
  ……
  ……
  清晨五点半,张康元赶早来到回收站,从回收站的空地里,开出一辆小卡车。
  回收塑料袋的生意,他们回收站是这个月才开始进行的,平日里一点儿用处都没有的塑料袋,此时,却能给回收站带来不小的利润。
  小卡车里,装着满满的回收塑料袋和旧衣服。
  往市区的方向,大约行驶了十分钟,张康元的目标,是江滨公园旁一株特殊的榕树。
  这株榕树树冠占地面积广,造型和周围的榕树相比,格外不同。
  它有着规整的半圆形树冠,看起来就像一个精心设计而成的树屋。
  张康元在一处停车位,停好位置,从车厢里搬出一摞重重的塑料袋。不同大小的塑料袋,被打包绳紧紧捆扎在一起,形成一个塑料袋方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6/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