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7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7/889

  这里是一个宽阔的平地,迎面吹来略有潮湿感的海风,发丝被吹拂而起,周围是一望无际的海洋,还能听到清晰的海浪声。
  “你们看,这里准备设计一个海景餐厅。”刘华梅音白胖的手指,指着桐花树上方的树冠,“开车到这里,可以到餐厅一边观海,一边吃着美食。我们公司如果不打算自己开发,也可以高价租赁给其他餐饮业。”
  刘华梅音回到国内几个月时间,早就将自己视为异度公司的一份子,张口就是“我们公司”、“我们设计组”“我们这些小伙子小姑娘们”……
  “真不错!”江画满目欣赏,还发挥创意补充道,“这块平地也可以建一个户外的游戏场,对了,除了商业化的用途,靠近海洋的地方,不是还可以设计成观海景观酒店,或者是观海住宅。”
  “哈哈,猜对了,是这样没错!”刘华梅音听江画的猜测,就像遇到知己,可高兴了,拉着她走到海边看一看,与她分享交流,“我很喜欢这里,这样的观海平台,在这条桥上,有二十处,是我花费了好大工夫,才选定的位置,还请教了清河市不少当地的老渔民。”
  “它们有些适合欣赏朝阳和晚霞,还有的通向一座小岛,还有的海天一色,山川翠绿,特别美丽,我和我的学生们,平时有空的时候,特别喜欢在这里溜达,感觉真是好极了。对了,在桥梁上最远离陆地的一处,我上次机缘巧合,看到海豚啦!来来来,我给你看照片,真是太高兴了!”
  刘华梅音说得眉飞色舞,还拿出手机,将一张拍得非常清晰的照片,给江画看。
  林曾也凑到江画旁边,挑眉瞄了一眼。
  还真是一只憨态可爱的海豚。
  不是刘华梅音看走眼。
  因为照片拍摄的距离很近,完整地将海豚纺锤状的身体,从海上跃起的画面清晰完整的拍到。
  而且,刘华梅音胖胖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滑动,明显一连拍了好几张,还录了视频。
  “清河市现在居然能看到海豚,”江画奇怪地说道,“以前沿海水质清澈的时候,据老人说也曾经见过几次,现在好像很少有听闻了。”
  “是呀是呀,”刘华梅音像一个小孩子一样,想到这件事情,高兴地快要跳起来了,“那几个老渔民也是这样说,他们说小时候见过,后来都看不到了。要不是我拿出照片,他们才不相信呢!”
  林曾默默没有说话。
  他猜测,这应该是巨化桐花树种植生长之后,吸引了更多海洋生物来此。
  红树林岛系植物的种植,能够构建起更适合海底生物生存的优良环境。以后可能不仅仅会出现海豚,还有许多更珍稀的海洋动物出现在红树林岛屿周围。
  不过,他没有过多解释,而是陪着江画,欣赏周围的海景。
  他们三人,在此停留了大约十分钟。
  海景虽美,但设想中的观景餐厅,游乐场等等都未建成,所以他们也没有久留。
  一路行驶,沿途左右,果然还遇到好几个这样的分支。
  两公里的路程,也不算长,在一马平川的路面上行驶,如果不是林曾特意放慢速度,便于观察周围景观,按照高速速度,一路飙车,估计用不了两三分钟就到了。
  停车下来,目之所及,是一片嫩绿嫩绿的小树苗,还有一些忙碌的工人,在一人高的树苗间忙碌。
  “之前主要精力放在桥梁上,现在才开始岛屿的工程。”刘华梅音说道。
第1051章
圆茄巨木小屋
  林曾炼制的早期室内植物在种植方式上,没有任何难度。就算植物杀手,只要懂得为植物浇水,它们依然枝繁叶茂,花朵丰富,果实累累。
  因为符纹的作用,甚至不用考虑阳光,授粉,肥料这些问题。
  这是因为居室方这种基础符文方的发展方式所决定的。
  但是,这些植物好养活,生长迅速,并且结果数量多,可是在植物属性上,依然只是普通的植物,普通而平凡的环境,决定了它们除了满足人类吃的需求之外,其他作用不会特别明显。
  随着育种师等级的提高,许多特殊植物的种植环境,却不像那些供应普通家庭的室内植物那样简单。有一些植物的生长,需要特定的条件。
  比如说鬼寻兰花,无法随意种植在土壤中,必须由人长期贴身携带,吸收不同人的血液,它才能不断开出鬼寻花。
  还有目前红树林岛系植物的基石巨化桐花树。
  它虽然自然生长没有太多的限制,按照自然模式,也能够长大,形成一个广阔的植物之岛,可是,自然生长的巨化桐花树所形成的植物之岛,在使用上,可能会显得较为凌乱。
  因此,就需要在生长初期,通过植物外形改良剂和人为修剪干涉,改变枝干的伸长位置,形成植物之岛的道路,广场,树屋居住区等不同的分区。
  没有经过规划与进行细致规划的巨化桐花树,生长最终结果,差不多就是荒岛和人工公园的区别。
  虽然人工设计的公园,人为痕迹明显,可绝对更让身在其中的人,更方便舒心自在。
  如果这个设计者,是一位世界知名,有着许多经典作品的设计界大师级人物,就更不用操心其美观程度了。
  刘华梅音和她的团队,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巨化桐花树可改造阶段,对植物岛的结构进行规划,让植物之岛内部的环境兼具美观和实用性。
  最初,他们设计团队第一次在没有任何传统建材的情况下,同时设计建筑,街区,休闲区等区域,还十分不适应。这算是景观设计师的团队,第一次兼具城市设计师的职位。
  不过,幸好他们最先动工的是三座植物大桥的设计工作。
  相比起岛内,桥梁上的设计就简单许多,正好练手,熟悉之后开始植物之岛的正式动工。
  林曾和江画此时所看到的一人高的树苗,就是一株巨化桐花树长出的众多分支,可以看到,这些分支的分布非常整齐,已经能看到一条宽敞路面的雏形。
  再过一两个月的时间,这棵巨化桐花树的地上两三层的树上建筑,应该就能够成型。
  在异度公司的规划中,红树林之岛的建设工作,是分批进行。后期的建设,并不影响前期已完成的空间投入使用。
  红树林之岛,就像一座能够生长的海上城市,逐步扩大。
  林曾江画两人,跟着刘华梅音在海上区域走了一圈。尚未长成的树林,并没有太过可观赏性,他们只能听刘华梅音兴致勃勃地介绍。
  这块是入岛的景观公园,这块是早期的员工树屋,这块是异度公司办公楼,这块是对外开放的旅游区,这块是商业区,这块以后可以引入这种学前和小学教育,为异度公司的员工提供配套的基础教育,还有这块可以规划医院……
  从刘华梅音的表情看,这位充满少女心的银发老太太,显然对这座在自己手中成型的植物之岛,有着非常深的感情。
  如果她的身体健康没有意外,她会一直是这座岛屿的规划者。
  设计一座巨大的岛屿,形成一个海上之城,可以说是刘华梅音毕生最庞大的作品了。
  还在建设初期的空间并不大,他们闲逛了一会儿,就接到刘华梅音的邀请,请他们这对小两口一起到她的住处吃午餐。
  刘华梅音最初是住在异度城市农庄,后来随着巨化桐花树桥梁长成,她就开始将家搬到巨化桐花树的树屋上了。
  她就住在岛系植物的圆茄巨木中。
  她所住的圆茄巨木,挂在高高的巨化桐花树粗大树枝上,距离地面大约有十二米左右。
  是目前巨化桐花树可以找到种植圆茄巨木最高的位置。
  形成植物之桥的巨化桐花树还是能够继续长高,最终高度在30-40米之间。也就是十多层的建筑高度。
  高高挂在巨化桐花树枝干上的圆滚滚的居所,没有任何楼梯,只能通过刘华梅音自己种植的小飞云莲叶抵达。
  小飞云莲叶作为一种非常适合私人使用的植物电梯,无论是在异度公司还是秘境中,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植物。刘华梅音老太太作为异度公司的员工,比起需要排号购买到顾客,想要插队弄到一棵小飞云莲叶,还是挺容易的事情。
  小飞云莲叶载着他们,飞至圆茄巨木小屋的位置。
  圆茄巨木的巨型果实,要改建成提供人类居住的空间,要将果实中心的液体抽走,然后用特殊的方式,在巨型果实上开凿设计。
  刘华梅音的住处,算是植物之岛的第一个私人住宅。
  大约在前一个月,圆茄巨木的果实逐渐成熟,施工的工人和刘华梅音设计团队的设计师,也都搬过来住。普通的圆茄巨木果实居住空间,都在10-20平方米左右。
  不过,也会出现五六平方米,或者三十多平方米的特殊例子。
  小飞云莲叶靠近之后,林曾看到有三个大小不太相同的圆茄巨木,并排生长在一起。
  圆茄巨木上,可以看到镂空的窗户,以及不知如何打造的与巨型果实外形非常贴合的果壳门。
  “我的小朋友们,请进来吧,来感受一下回到原始树屋的奇妙体验。”刘华梅音开门邀请林曾和江画进来。显然,这位年龄不轻的老太太自己住在十几米高的树枝上,她可一点也没有不高兴。
  粉红色,粉紫色,粉蓝色的室内布置,让林曾一瞬间想起了咋呼咋呼的兰妮小姐,突然觉得兰妮小姐和这位胖奶奶的风格还是挺相近的。
  “这是我的起居室,我喜欢在这里喝茶,听音乐。还有吃各种美味的小点心,然后寻找设计的灵感”刘华梅音为他们介绍自己刚刚布置好的圆形小树屋,好像它比自己在A国的大别墅还要让她感到自豪,“圆茄巨木的果实住起来人,真是非常舒服,不仅通风透气,还有令人心旷神怡的植物香气,最让我觉得惊喜的地方,是我们所在的位置是海洋上,但圆茄巨木小屋里,完全不会过于潮湿,反而因为墙壁特别的果壳材质的原因,空气非常清爽。”
第1052章
桐花盐晶
  从外观上看,外表是鲜艳苹果红的圆茄巨木就像三个大樱桃,挂在高大的巨化桐花树上,十分漂亮。
  刘华梅音老太太将三间圆茄巨木果实的房间,布置成一个充满了各种粉色的梦幻少女屋。
  房间虽然都不大,但对于一个人居住的老太太来说,反而不显得空旷。
  起居室的窗户,能够眺望大海。坐在窗户边的铁艺小茶桌上,远望一望无际的大海,顿时心中霍然开朗。
  起居室连着另外两个房间,一间是一个十平方米的厨房。与江画设施齐全的大厨房不同,刘华梅音老太太虽然体型很胖,显然在花费在制作吃食上的时间不多,只有最简单的厨具。
  倒是随处都能看到一些现成的小零食。
  另一个房间则是老太太的卧室,林曾和江画想到这是她更私人的空间,没有进去张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7/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