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7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6/889

  刚刚落地的飞梭长茄,内部完全是海绵构造,但非常具有韧劲,用锋利刀具也不能切割,只能使用高温火烫的方式,在茄子表面上灼烧出一块可坐人的空间。
  林曾在江画的影响下,这方面的手艺还算不错。
  他弄了个电焊铁,不仅弄出了一个做得挺舒服的小坑槽,还钻了洞,安装了在网上订购的安全带。
  可真别说,半靠在柔软如布沙发的坑槽里,还是很舒服。
  借助飞梭长茄表面的鳞片力量,行驶的时候,几乎没有浪花飞溅,飞梭下水波的震动的幅度也不大,非常平稳。
  这可比普通的小船,或者是小游艇舒服多了。
  林曾坐在飞梭长茄上喝水,手中水壶里的茶水荡漾的幅度都不算很大。
  从搭乘的主观感受来看,似乎比飞驰的公交车还要平稳。
  飞梭长茄性能不错,但也只是一个单人交通工具。
  虽然后方能拖拽一些防水袋,拉动货物,也能凿一些不大的小洞,放私人物品,但并不能搭乘两个人。
  飞梭长茄并不是一种尽善尽美的海上交通工具。
  它不适合远途航行。
  在行驶过程中,也没有良好的遮风挡雨的设施。
  但它的优点就是灵活方便,同时不需要任何能源燃料,就像海洋里的自行车一样,还不用像自行车那么费力。
  如果今后,华国海域建立众多海洋农场,红树林岛礁数量增多,那么这种单人交通植物,就很派的上用场了。
  至少在目前南海省朵瑙山种植地基的海上农田,那些海上农夫们,就很需要这种飞梭长茄,能够帮助他们更高效的采收海水稻和海水薯。
  而红树林植物海岛上,对这种海洋交通植物的需求也不小。
  第一批飞梭长茄的种子,林曾就是准备在这两个地方种植。
第1118章
微风鼠曲草
  深洞内的地下湖泊对比许多地上湖来说,面积不算很大。
  林曾坐在柔软的飞梭长茄中间,手中拽着控制飞梭长茄的长尾,以悠然放松的心态,在湖面上行驶几圈。
  他没有驶入更深的分支水洞。
  一来他空闲时间不多,二来此处尚未种植微光藓,视线昏暗。
  地底洞穴面积很大,单是那一串珍珠项链般的白玉洞穴群,就够林曾和江画两人,使用个天荒地老。
  如果想要开发新地区域,大约就要等江画的孕育源基础完工,培育出第一只植物之灵时,才有能力开始。
  一个人能力再强,他的时间也是有限。
  林曾目前已经做到能力的极限,在没有出现可靠的助手之前,不会再继续增加负担。
  林曾在游湖的时候,发现地底湖泊里,有一种成群聚集的鱼儿,大约有两到三指宽度,半臂长。
  它们没有受到飞梭长茄的惊扰,淡定自若地从飞梭长茄盘,群游而过。
  然后。
  被林曾一网捕捞上了十多条。
  这些偏平的、微微透明的鱼,力量很大,如果林曾不是捕捞瞬间,将它们移进他的专属储物秘境空间,几秒挣脱,必定会跳窜出林曾的勺状捕捞网。
  这种鱼,在这片湖中数量很多。
  林曾的飞梭长茄在湖里行驶的这段时间,就发现了三波不同的鱼群。
  将飞梭长茄驶回岸边,顺手系在一块柱形的石头上。
  飞梭长茄最好长期浸泡在水中,易于养护。
  它喜欢在水里慢慢生长,最终形成透明水晶般的质地。
  林曾将掉在秘境空间地板上的扁平鱼装进袋子,拎着准备回家。
  育种师这种职业,虽然对动物的感知能力不及植物,但好歹能判断出可否使用,有没有毒性。
  林曾稍微检查,就得知这种生活在暗无天日的鱼,可以尝一尝。
  额,看起来肉不厚呢!
  红烧似乎不太合适,要不来个裹面油炸?
  林曾正琢磨着,忽然鼻子闻到一股令人猛咽口水的香气。
  最初香气很淡,但越往回走,越发浓烈,让林曾顿时有种感觉,他肚子饿了,这坐着飞梭游湖的活动,把一个多小时前刚刚吃过的大盆饭菜全部消耗精光。
  加快脚步,发现江画在摆盘。
  刚到家就有饭菜,这种体验实在太愉快了。
  他们地底用餐的位置,是在大山洞的一个角落。
  大山洞是地底世界五条分支的公共交汇区域,在林曾最初到来时,乱石零散分布,石壁外貌狰狞,还有阴冷的地底风吹过,普通人很难想象能在这里长期居住。
  不过,如今这个大山洞的面貌,发生极大改变。
  首先,这个大山洞的顶部岩石完全被微光藓覆盖,令人舒服的暖光,洒落在大空间内,驱赶走山洞千百年不便的阴暗。
  其次,那些碍事的岩石,有些被林曾丢进种植炉,化作种植土壤,还有一些则被江画用来练手。
  一番清理,他们经常活动的区域,地面已经非常平整了。
  地底山洞与地面生活,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地底的环境更为潮湿。
  为了改善潮湿环境,林曾大山洞内种植了一百多株微风鼠曲草。
  微风鼠曲草的原生植物,是华国田间很常见的鼠曲草,也称为秋菊草,清明菜。开嫩黄小花,叶片是嫩嫩的白绿色。
  华国人清明时节除了用嫩艾草做清明果之外,最常用的就是鼠曲草。
  剁碎煮开,混合糯米,制作成口味特殊的清明团子。
  江画出生的江凤镇,清明时节所做青团,就是用鼠曲草为原料,并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名称——“啵啵饼”
  乡土传承的习俗,在一个人的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存在。
  江画以往每一年,都喜欢清明前上山采摘鼠曲草,并制作各种口味的啵啵饼。
  芝麻馅,红豆馅,笋干肉丝馅。
  每次做的分量,以林曾和江画的饭量把它们当饭吃,都能吃十天半个月还有剩余。
  不过,他们两人并不将这种食物当成主食,而是放在冰冻里,不时拿出几个,或油炸,或清蒸,吃着解馋。
  鼠曲草有特殊的香味,制作出来的青团虽然比不上艾叶和小麦汁制作的漂亮,但味道却让人很喜欢。
  林曾就挺喜欢这个食物。
  后来搬到地底,出门逛山林的时间就少了,林曾试着改良鼠曲草的生长环境,让它适应地底生长,没想到却意外得到一个特别的属性。
  微风鼠曲草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快速调解种植地的干湿环境。
  因为有地下水源的关系,地底山洞的空气比地面潮湿许多。
  在种植微风鼠曲草之前,林曾和江画通常要跑到白玉山洞深处安睡,那里会比大山洞干燥舒适点儿。
  而微风鼠曲草扎根之后,大山洞的空气湿度,发生大变化。
  打个比方,原本一件地面晒干的衣服,挂在山洞里,不到几个小时时间,就会变得潮潮的,而现在,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微风鼠曲草的另一个作用是,种植微风鼠曲草的地方,空气流通性很好,空气里,似乎有极为浅淡的微风在吹拂,好像身处在春天爽朗的午后。
  这也是微风鼠曲草名字的来历。
  原生鼠曲草是草本植物,就算成片生长,也是低矮的小草。
  而微风鼠曲草更像是草本灌木,一株分支众多,经常采摘修剪,就容易长成一团直径五十厘米到一米五之间的球体,球体表面还有嫩黄色的小花簇。
  这些小花簇,就能直接掐掉,碾碎制作食物。
  林曾和江画的餐桌旁,就有一株微风鼠曲草。
  坐在岩石雕刻成的餐桌边吃饭,有微风徐徐吹过,好像在露天郊外野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6/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