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89

  大约有两个拳头大小的圆球,从鼎炉炉盖上冒了出来。
  林曾取下青膜,仔细观察。青膜能够长时间的保持植物的生命力,正好用在给都市农家那些网友运送幼苗上。
  圆球表面,被一层极薄的透明膜覆盖,可以清晰地看见里面整齐排列着一粒一粒淡青色的颗粒,看上去特别像是一个石榴果实。
  指尖用力,才划开薄膜。
  掰开一粒青色颗粒,林曾离开育苗空间。
  他在路边找到一棵车前草,拔起青草,将青色颗粒轻轻碰触车前草的根部。
  不过黄豆大小的青色颗粒,在碰到车前草的那一刻,瞬间柔软,眨眼之间,化为沸腾的泡沫。林曾感觉他的手指,被一股外力推开,不到三秒的时间,这棵车前草,被一个透明的圆形护膜包住,就像在一个气球里面。
  车前草没有任何歪倒,就如生长在土地里,笔直而立。
  林曾轻轻把圆球往空中一抛,圆球飞起,掉落在距离他一米远的山地上,还滚了几个滚。
  飞行,撞击,滚动。
  青膜里的车前草,依然被保护的极好。
  大功告成。
  这下,幼嫩的番茄苗,不用担心在快递途中的消耗了。
  林曾将剩下的所有野草,都炼制成青膜球。
  每个青膜球里有多少个青膜粒,林曾没有细数,但肯定超过上百个。
  为了不再多跑一趟,林曾用完了之前拔的野草,又再次上山,飞速的拔起野草。
  尤其是一种极为强韧的青藤,漫山遍野的覆盖着,叶片如巴掌。有许多小树和灌木,被这种青藤狠狠地绞住树干和树枝,眼见不活了。
  这也算是为其他植物留点生存空间吧。林曾抽出一条三四米长的青藤,暗自想到。
  天色渐暗,林曾炼制了整整十七个青膜球。每个青膜球里有上百个青膜粒,估算能为两千株的植物提供活株保护。
  林曾将青膜球装袋,心满意足地想到。
  回到家中,不意外发现,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刚刚种下的番茄种子,已经冒出绿色。
  明天就可以给他们发苗了。
  哼着曲儿,林曾把两个鸡蛋打成蛋花,晚餐就吃西红柿打卤面,趁着烧水的功夫,林曾查看第一批番茄藤。
  又有七八个果实完全成熟。
  完全成熟的西红柿,表皮撑得极为饱满,好像下一个瞬间,就会炸裂开,需要及时采摘。
  看来,这两棵红玉番茄,不需要再用到肥水微子了。
  在结果期大量的使用肥水微子,虽然能够保证每日超快速度果实生长成熟,但是植物的寿命也将缩短。
  比如红玉番茄,普通方式种植的红玉番茄,结果期可长达三个月,根据养护的情况每日结果1-5个。但如果每日用肥水微子施肥,虽然可以采摘超过十个成熟果实,但植物的也只能持续结果20天。
  剩下的肥水微子,林曾打算主要用在催熟番茄幼苗上。
  从获得空间,到被超市辞退,再到近日失业在家,林曾一直在思考。
  他不愿再次回到毫无目的只为生活的工作中。
  眼下,他的计划正按部就班的发展。
  林曾端着面盆子,继续坐在电脑前,开始回复论坛菜友的提问。
  特殊爬藤西红柿,不过一日功夫,就成为论坛热门的话题。
  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对爬藤植物,都有一种特殊的倾爱。
  自然的柔软生命,攀爬覆盖住冰冷的砖石水泥。
  虽然论坛上的菜友最初看到图片时,满是质疑和不信,但是在看到林曾发出的那张葱郁翠绿,果实丰硕的番茄墙时,许多人的心态都发生了转变。
  这群热爱种植的菜友们,默默地涌起了羡慕的心情。
  他们设身处地,想着如果自己家的一堵墙面,满满覆盖着番茄藤,硕果累累,绿意葱郁,生命旺盛,每日随想随吃,该是多有趣多奇妙的景象。想着想着,就忍不住将都市种子王的帖子反复打开,多看两眼。
第0009章
奔赴四方的番茄苗
  自从失业,林曾的生活节奏,和前几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区别。
  前几年,为了积攒更多的存款,除了拼命的工作,他还要在晚上在夜市摆摊。十点多收摊,回到家里,入睡也要到凌晨,有时候要去看看女朋友陈欢月,更是到了凌晨一两点才到家。第二天上班,照样要起大早。林曾这两年,每日睡眠时间,不到五个小时。
  失恋失业之后,林曾反而变得一身轻松。
  没有刻薄主管的压力,不用费尽心机地考虑怎么哄女朋友,每天睡到自然醒,到早市买点小菜,煮一碗番茄面。然后用洗菜水,洗脸水,浇灌房间里的藤本红玉番茄,坐在电脑前,设计淘宝店铺,回答论坛问题,继续上传每日番茄图片。
  突然之间,他觉得,这种日子,真是不错。
  林曾坐在床上伸懒腰。眯着眼,看着满屋的绿意,心情也变得极为愉快。藤本红玉番茄带来的好处,可不止每日多的三五个新鲜番茄。
  均匀爬满屋子的番茄藤,让本是烤热难耐的顶层,多了几分阴凉。
  昨日播下的第三批西红柿种子,在肥水微子的作用下,快速成长。不过一个晚上,便拔高了十多厘米。枝叶壮实,不见半分催生的虚长。
  林曾随手从墙壁上摘下一个熟透了的西红柿,拿昨夜凉开水一冲,不到半分钟,就啃了一个当早饭。
  林曾以前开过淘宝店,手机里还存有快递收货员的联系方式。他和对方约好一个小时后楼下交接。
  用了十五分钟,林曾将十棵番茄幼苗连根拔起,取出十粒青膜粒,将番茄幼苗保护起来。
  十个直径在十二厘米左右的透明圆球,摆在地上,很是有趣。透明圆球内番茄幼苗被完整保护起来。十天的保存时间,按照我国目前的快递,就算寄往较为偏远的乡村,也是足够。
  用废弃的报纸,将这是个透明圆球包裹,装在塑料袋里。等快递员小陈拨打他的电话,他才拎着塑料袋,下楼交货。
  这一片区的通风快递快递员小陈,是一个性格勤快的北方小伙子。他看到林曾下楼,咧着嘴笑道:“林哥,你怎么又开始办淘宝了呀。”
  “还没呢,就给人寄送一些东西,发货到付。”林曾将塑料袋递给小陈。这个收件员做事细心,只要将东西和地址给他,就能不出错的寄到,“这是地址,寄给十个人,麻烦你了。”
  “好咧,你放心,保证今天中午给你弄好。”小陈点清货品,收好地址,马上坐上电动车。快递员的时间分秒必争,他也不和林曾多唠嗑,一挥手,说道,“林哥,有快件记得找我。”
  林曾将十棵番茄苗寄出去,算是完成一项任务。
  他就等着一个多月后,这些收到番茄苗的网友,将藤本红玉番茄爬墙结果的照片上传论坛。
  这是他和这些菜友的约定。
  到时候,论坛喷涌而出的藤本红玉番茄的照片,必然会激起论坛菜友的种植热情。
  到时候,他的种子生意,也该开张了。
  ……
  ……
  海市,距离清河市不算远。作为华国的商业中心,海市的物流极为发达,林曾的番茄苗寄出的第二天傍晚,位于海市的丁山月月,就从快递员手中收到快递。
  丁山月月,真名丁月,原本是海市一所小学的语文老师,眼下刚生完宝宝,还在休产假。她老公是海市一家游戏公司的部门主管,在海市奋斗多年,在前年买了一套七十平方米的小套房,总算是做到居有定所。
  丁月喜欢种植,但家里的小阳台就几平方米,站两个人转身都困难的空间,晒个衣服已经嫌面积太小,更不用说种菜养瓜。
  她只在阳台的角落,种了两盆草莓,偶尔用论坛介绍的方法,发一些芽苗菜,过过瘾儿。
  丁月家在十六楼,坐着电梯上楼的时候,她就迫不急待地撕开快递的包装盒,掏出一团报纸包裹的圆球。
  “哇……”
  掀开报纸,丁月忍不住惊叹出声。
  她瞪大眼睛,惊异地盯着手上的透明圆球。圆球里一株生机勃勃的小苗,生命旺盛,枝叶青翠。
  这种快递种子的方式,她可算是第一次见到。
  对比论坛里,菜友收到那些被剪光枝叶,或者奄奄一息的小苗,这透明圆球里的番茄苗,真是精神的过分。
  和她一同搭乘电梯的住户,也投来好奇的目光。
  “这是什么苗呀,这么别致。”说话的是一个老太太,她提着菜篮子,好奇的问道。都市楼房里的居民大多陌生,丁月只知道这是住在十九楼的一个老太太。
  “呵呵,这是别人送的番茄苗,准备拿回家种种。”丁月手上捧着圆球,难掩激动。就凭着这份保存小苗的方式,她就觉得那个网名叫做都市种子王的菜友,很是靠谱。
  “不是吧,就我们这楼,要种番茄不靠谱。我老婆也在淘宝上买过种子和菜苗,没一个长成的。”站在电梯最角落的一个戴着眼镜的男子,探着脑袋,摇摇,很不看好地说道。
  转眼之间,电梯已经到十六楼,丁月笑着说道:“我也是试试看。不说了,我到了,再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