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种子王(校对)第8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3/889

  出发前,谁也没说,搭个飞机,直奔秦川省。
  一下飞机,打车前往玉林村。
  这次前来,似乎与以往有些不同。
  网约车司机听到林曾的目的地,连导航都没开启,显然对这个曾今偏僻荒凉的西北小村庄一点也不陌生。
  一路上,这位说着当地口音的司机,还话语不停,与林曾聊侃开心。
  “兄弟,哈哈,玉林村是个好地方,你是去那儿看花海吧?现在那里变化可大了,我有几个朋友,就是专门帮旅行社跑玉林村这条线路,生意相当好。”
  林曾很久每到玉林村,听这位能聊的司机谈起,倒是多问了几句。
  话匣子一开,就难停止。
  司机仿佛与有荣焉般,给林曾介绍起这已经号称是西北仙境的玉林花海。
  什么火爆华国,什么婚纱最佳拍摄地,什么小村庄变成大城镇,什么养活了几万镇子居民,什么外国旅客秦川旅行必备地点……
  他讲得天花乱坠,林曾听得头晕眼花。
  他很难想象,几年时间,记忆中那片黄沙包围的落魄山村,已经如此繁荣。
  并非所有植物,都能在秘境中兑换获得。
  玉林村的烟火凤仙花就是其中之一。
  秘境进入者在秘境中,根本找不到烟火凤仙花的种子。
  这种林曾在父母墓地前炼制的植物,极少放在秘境中提供兑换。
  随着其他种子研究数量不断增加,林曾就不再扩大烟火凤仙花的种子炼制数量。每年,他都只会腾出几天时间,专门炼制一批供应玉林村种植的烟火凤仙花。
  也是因此,玉林村的烟火凤仙花田,数年以来,数量并未增加。
  听到这位司机讲玉林村如火如荼的发展,林曾倒是想起,酒老姑以前好几次发邮件,提到很多人询问他在玉林村的农家大院是否出售,想来是那里繁荣之后,房价上涨,连他当时不被人看好的大院,身价也水涨船高。
  开往玉林村的道路前两年经过了重新规划,一路抵达,都是平整的高速路,而不是林曾当初国道加省道乡道村道的组合。
  高速公路通车,是玉林村景点火爆带来的政策光照。
  任何地方政府,对这样能吸纳大量劳动力资源,引来大量游客的景区,都举手欢迎,必然会给予多方面的照顾。
  等林曾能看到成片的凤仙花海时,网约车司机就很抱歉地说道:“诶,兄弟,我只能给你送到这里了,景区的大门在那儿,外来汽车是不能开进去,游客需要在这里下车,然后到那里买门票,门票里包含有在玉林村乘坐公共电动汽车的费用。”
  这位扯了好久的司机,终于停下来喝了一口水,指着不远处一栋崭新的古风建筑说道。
  “……”林曾默然无语。
  所以,现在他还要买票进去?
  “成人票一百八十,可以刷微信支付宝。”这位司机拿起自己的手机,看林曾有点发懵,忍不住出声提醒道。
  林曾回过神来,点点头,道谢下车。
  那个司机已经开始给下一个搭车的乘客打电话了。按照那司机在车上所说,他就喜欢跑玉林村的单子。
  一来一回,这一天的收入就有了。
  林曾其实不太像一个正儿八经的旅行者,与旁边拖着行李箱的旅行团相比,他背着一个轻飘飘的背包,一点旅游的感觉也没有。
  往司机所说的入村售票点走去,林曾满心新奇。
  目之所及处,林曾已经无法将这里的风光,与当初第一次到来时记忆中的西北小村庄重叠在一起。
  按照司机所说,这里还只是玉林村花海景观的外围,买票进入后,还需要坐车十多分钟,才能抵达玉林村村庄位置。
  回想当初,村庄外十几分钟的路程里有什么?
  好似除了漫漫黄沙,凌冽的西北风,颠簸的土路,似乎再也没有更多记忆了。
  那些簇新簇新的古风建筑,风中摇曳的瑰丽花朵,以及热闹喧嚣的游客,停着成片车辆的停车场,出售工艺品和各种食物的小摊贩,这些与林曾当初的记忆太过违和。
  林曾也没有打电话给玉林村的熟人,只找了一个排队人数较少的窗口,与其他人一起排队买票。
  等排到林曾,售票员是一个年龄不大的小妹,她麻利地接过林曾的身份证,放在一台感应器上。
  “咦?”
  林曾正准备用手机支付的方式付钱,那个售票员小妹眼神怪异地看着林曾,递出他的身份证,说道:
  “本村居民不需要买票,直接到最左边的入口刷身份证就可以了。”
  “……”
  林曾失笑,他大概猜到,是酒老姑他们将自己的身份证加入玉林村居民的名单。
  这么说,其实也没错。
  他在村子里,还有一套大院子呢!
  林曾按照售票员小妹的指点,找到玉林村村民专属入口处,刷了刷身份证,入口处的机器就打开了。
  “啊呀?林老板?是林老板吗?”刚走进售票点,正在寻找那位司机说的景区电动汽车搭乘点,忽然听到几声有点耳熟的招呼声。
  林曾循声望去,看到一位大娘一脸惊喜地朝他喊着。
第1180章
玉林花海旅游景区
  这个大娘林曾很熟悉。
  她是白老胡子的老伴,林曾在玉林村吃过的第一顿饭,就是白大娘的手艺。
  在林曾的记忆中,这位大娘成天脸上挂着冰霜,一副大家都欠她钱的模样,实际上却是一个刀子嘴豆腐心的大娘。
  林曾玉林村的大院子,就是交给白老胡子老俩口帮忙维护,两位老人手脚利落,这几年下来将大院子照料的很好。
  不过,眼前的白大娘,与他印象里的样子,有很大出入。
  人靠衣装,衣新人新。
  林曾当初看到的白大娘,是一个五六十岁的妇女,穿着七八十年代的洗得发白的老衣服,整个人看起来并不精神。
  如今似乎在摆摊卖小食手艺的白大娘,穿着一件黑色的T恤,T恤前印着一只小猪佩奇,搭配一件牛仔裤,简单却清爽,比以前一下子年轻了至少十几岁。
  “白大娘。”林曾笑着走近白大娘摆摊的位置,发现这个小摊位并不是私人随意搭成。
  与异度公司的植物岛的美食小站有些相似,无论是摊位的帐篷,桌椅,还是烹饪台都是统一的风格,明显有经过仔细规划。
  而且,这路边的位置,并不仅仅只有白大娘一家摊子,还有其他特色小摊,风格也都一样。
  “林老板,好久没见你,我家那老头子经常念叨起你。”不知是不是生活发生极大的改变,白大娘的脾气也比以前好多了,拉着林曾坐下,给他端上一份售卖的食物。
  白大娘摆摊卖的是自己的拿手食物,林曾当初刚到玉林村,吃到的第一顿饭,就是白大娘的酸辣面汤和油酥饼。
  没想到几年不见,白大娘就依靠这个摆摊做生意了。
  而且看摊位上的人数,这生意还不赖。
  “林老板,我早上碰到酒老姑,她说今天要检查村东的花田保护栏,没听说你要来呀?”白大娘将食物放在林曾面前,问道。
  “我没说,直接来了。”林曾拿起一块刚出锅的油酥饼,咬了一口说道。
  下飞机后,林曾还没吃上食物,端来的面汤和饼,正好给肚子塞一点东西。
  不过,虽然白大娘的面汤和油酥饼用量十足,旁人完全能当午餐,但对林曾来说,实在有点儿少了。
  只能当个餐前小点。
  吃面的时候,林曾与白大娘闲聊。
  白大娘话不多,但句句都在点上,三言两语,就把一些村子里的大变化说透了。
  首先,村子里人多了。
  不仅是村子里青壮一辈皆搬回来,随着村里小学恢复,小娃儿也跟着父母回来了。
  玉林村的游客越来越多,为旅客提供服务的岗位缺口很大,别说是青年人,就是村子里的老婆子老头子,都能找到一两份薪水不错,工作量轻松的活计。
  像白大娘这样有一门好手艺的人,日子过得更加滋润。
  甚至,许多县城里,城市里的年轻人,也反而跑到村子里,寻找就业的机会。
  其次,村庄风貌大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3/8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