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仙兽师的小民警(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361

  毫无疑问,这肯定是蹲在秦旭肩膀的老秦师父折腾出来的。
  果然,把窝在自己小屋里敲键盘的老秦师父喊出来。
  娃娃脸的老祖宗,一看屏幕上的文字,表情一点也不意外,反而淡定地让秦旭帮他转述余温科,关于蜂毒与蜂蜜产物的相关申请资料,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回复。
  秦旭把事情问清楚。原来老秦师父从这位律师买红莲蚁以后没几天就找上余温科了。
  委托他帮忙办理关于一些药物和配方的专利申请事宜。
  秦旭对老秦师父居然能知道申请专利这件事情,还很佩服。
  这位可爱老古董,虽然满脑子里,装着大半个仙兽门藏书阁的知识,但他在逐渐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之后,思维模式似乎也在更新换代。
  反正已经很长时间,老秦师父与外界交流,并不需要依靠秦旭帮助。
  因为老秦师父是直接用电子邮件与余温科联系,所以事先秦旭并不知道,这段事情,老秦师父用刘景怀身份办事,比自己还顺手。
  现代社会,只要有钱,有网络,有人脉,什么事情办不成?
  恰好,刘景怀这位户口在华国犄角旮旯偏远山村的神奇动物商人,这几样东西一个都不缺。
  余温科收到秦旭说蜂毒专利申请问题只在电子邮件谈时,还挺奇怪的。
  现在,手机的通讯软件非常方便,使用电子邮件办公的客户并不多了,不知为何,这位刘景怀先生,既然会用手机通讯软件,怎么又一定要用电子邮件沟通呢?
  更让他闹不明白的是,说完专利的事情之后,对方在手机通讯软件中,就只字不提蜂毒蜂蜜的事情,反而跟他谈起了关于向政府部门承包土地的手续和操作方式。
  这两件事情之间跳跃有点大。
  最让他觉得奇怪的是,明明是同一个人,谈这两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分别用两种方式交流。
  蜂毒蜂蜜专利问题,用电子邮件。
  承包半废弃垃圾场,用手机通讯软件。
  就好像,这个刘景怀,两个人,两件事情。
  善于捕捉细节的敏感律师,将疑惑藏在心中,却没有多问。
  刘景怀的两件事情,内容多,且杂乱。余温科将手上的化工厂案子结束之后,工作室暂时不接其他事情,专注负责这两个案子。
  他的主要精力,放在专利问题上,而关于废弃垃圾场承包的事情,并不复杂,余温科将它交给自己的徒弟助理律师负责。
  正是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秦旭用最少的资金,获得了半废弃垃圾场的经营管理权。
  对别人来说,这个废弃的垃圾处理地是烫手山芋。
  但是,对秦旭来说,这里就是可以让异化白蚁们敞开肚皮吃的“大食堂”。
  或者说,用异化白蚁的“食物海洋”来描述,会更为贴切。
  废弃垃圾处理地占地面积很大,因为长年累月地堆满了垃圾,附近气味并不好闻,生存环境很差。
  周围的村民早就搬走,只有一些希望从垃圾堆里淘点东西的人,艰难地生活在那些被放弃的村庄破屋子里。
  即便废弃垃圾处理地的承包审批手续还未彻底办理下来,但这并不妨碍秦旭开始利用这块没什么人关注的地方。
  他以刘景怀的身份,雇佣别人搭建了一栋临时住处。以华国工程队的施工效率,只要肯花钱,一两层楼高的临时建筑,不用一天就能完成。
  然后将“国宝版”的异化白蚁蚁巢放在近乎密封的铁皮大箱子里,运到刚刚搭建成的活动板房建筑中。
  这个活动板房,建在距离垃圾场最边缘大约五百米的位置,虽然也能闻到陈年垃圾散发出来的异味,但是相对垃圾场边缘而言,已经好多了。
  垃圾处理地还需要雇佣工人。
  秦旭原本与律师并不熟悉,但经过废弃垃圾处理地承包这件事情之后,秦旭这个家伙,突然发现专业事情交给专业人士,其实能省去不少麻烦事。
  就像垃圾处理地的承包合约,若是让他研究,估计抱着合约查上大半年的搜索引擎,都无法找到合约出现问题的地方。
  而交给余温科以后,这些事情,就不用他多烦恼了。
  所以,从来没有当过老板的秦旭,想到雇佣工人,第一个想法当然是找律师来帮他拟定雇佣合同。
  与秦旭联系的助理律师,是余温科徒弟,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的柳卓阳。
  刚刚毕业两年多的柳卓阳,主动加入余温科的律师工作室,协助余温科这位有一定知名度的公益律师,处理各种案子。
  他能力不差,在工作室磨砺了两年,在今年年初,余温科已经让他单独负责一些难度不高的案子。
  与秦旭联系的人,主要是柳卓阳。
  他在完成垃圾处理地承包合约时,还帮助刘景怀从政府相关部门那里,以环保和新兴科技项目的名头,争取到了许多优惠减免的政策。
  这让刘景怀拿到承包合同,少了许多开支。
  在知道刘景怀的垃圾处理地准备雇佣工人时,柳卓阳深思熟虑了大半天,下决心向刘景怀推荐一些人。
  一些可能会被拒绝的人。
  ------------
第340章
垃圾地的发展
  被秦旭盯上的废弃垃圾填埋场,又名青山桥垃圾填埋场。
  作为一个早期的垃圾场,当初采用露天倾倒的方式,而不是如今常用地挖坑填埋,再覆盖土壤,表面绿植的填埋方式。
  垃圾成山之后,再进行转移填埋,需要消耗的人力物力较大,所以潮海市政府这些年一直没有处理这个地方。
  其实,如果秦旭提出承包这片垃圾场的话,不用两年,随着潮海市城市面积的扩大,政府总是要拨款改造处理这片区域。
  当然,已经作为垃圾处理地的地方,是不能开发成商业区或者住宅区的。
  政府只能将其改造成城市公共绿化地,公园等场所。
  了解过刘景怀对这片土地规划和用途之后,柳卓阳作为刘景怀在这件事情上的代理人,通过向潮海市政府阐明这块土地的规划用途,最终以极其优惠的价格,获得了这块垃圾处理地的使用权。
  当然,合约对使用者的限定条件也很苛刻。
  作为这块垃圾处理地的开发利用者,不仅仅需要彻底解决这批垃圾山,不可以将其转移填埋到其他地方,同时,土地的规划使用也很有限。
  工厂,商业广场,居民区,办公楼这些盈利较高的房产项目,都是在开发禁止的范围之内。
  这也就意味着,这块土地的使用者,既要花费高昂的代价,处理这山一般的垃圾,又无法选择更好的开发项目盈利
  实际上,潮海市政府并没有脑子发热,向投资者提出这种条件。
  这样纯粹为了保护环境,而投入大笔资金,却收益甚微的事情,也只有政府职能机关才有责任履行。
  而且也只有在财政宽裕的基础上。
  青山桥垃圾处理地,被荒废这么久也没动静,也是因为潮海市政府将市政资金,用在更急需的地方。
  让潮海市政府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种苛刻至极的条件,居然是对方主动提出来的。
  有了这种条件作为谈承包合约的基础,潮海市政府对承包金额这种小事,就并不太计较了。
  算一算,如果市政府自己想要处理这块垃圾填埋场,投入的经费可是一大笔不小的数字,能找人负责接手,就已经算是赚到了。
  正是因为柳卓阳帮自己谈妥的条件,是出人意料的低,秦旭对柳卓阳推荐的人,郑重考虑,还是同意了他的推荐。
  警察这一行,每天接触的社会阴暗面很多,而律师也不是一个善茬的职业,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复杂程度也不下于警察。
  柳卓阳向刘景怀推荐的工作人员,是潮海市一群几乎被整个社会遗忘的小群体。
  柳卓阳是今年年前,帮余温科处理一个幼儿家暴案,调查取证的过程中,无意间接触到这个群体的一个角落。
  北宁是和他最熟悉的人。
  据柳卓阳发给刘景怀的话里介绍,这是一个通情达理,性格和善的青年人。
  北宁身份证上的年龄,刚刚满十八岁,但已经在潮海市漂泊浪荡了五年了。
  他出生在华国中部的一座小城,封闭保守的环境中,刚刚进入青春期的被北宁,发现自己异于常人的性取向。
  少年躁动的心事,瞒不住严厉的父母。在政府机关工作的父亲,以及中学政治老师的母亲,半辈子受人尊敬,完全无法接受这样一个“异类”的儿子,激烈的争吵和单方面的暴力殴打之后,北宁逃到了千里之遥的潮海市。
  一个刚满十三岁的少年,要如何在一个城市正常生活呢?
  没有人愿意雇佣他。
  其中的遭遇,柳卓阳没有细说,他只提到了,北宁一直都只能住在波禾街的东利大楼里。
  柳卓阳不用多说,一提到东利大楼秦旭就能略微猜到他所推荐的工作人员的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3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