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仙兽师的小民警(校对)第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61

  在2001年到2012年之间,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殉国的美国士兵总数是6488人。而,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被配偶或前配偶杀死的女性,是11766人。——前者的二倍”
  美国对于家庭暴力的容忍度远低于中国,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对家暴受害者的援助机构,家暴问题依然十分严峻,那么,在中国,在法律和社会救助并不十分完善的情况下,家暴受害者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很多人会有一种误区,认为家庭中的暴力行为,源自贫困和蒙昧,但实际上,暴力的根源,是控制和权利。
  城市就没有家庭暴力出现吗?
  我国2.7亿家庭约百分之二十五存在家庭暴力行为,其中百分之九十的受害者是女性。
  我国受家暴女性平均被虐待35次才会报警。
  我国家暴致死约站女性他杀起因的百分之四十以上。
  我国每年有15.7万名女性自杀,其中百分之六十是由于家庭暴力导致。
  这些冰冷数字下的每一个生命,难道都处在偏远的大山深处吗?
  当然,家暴的受害者并非只存在女性中,男性,老人,儿童的受害人数在不断上升。
  可无可辩驳的是,虽然女性地位在提高,但男性的生理因素,男女之间的力量差异,决定了暴力行为更容易在男性中产生。
  如果说,家庭中,男性的暴力发泄对象通常是妻子,那么女性的暴力发泄对象通常是谁呢?
  答案显而易见,是孩子。
  很多童鞋,可能觉得作者菌写得太过夸张,但实际上,在起点都市小说中,作者往往受限某些原因,并不敢过度写实,如果去翻阅大量的纪实资料,你们会发现,现实远比小说,更触目惊心。
  书友归之迷途童鞋,有在本章说推荐《中国反家暴纪事》,有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可能会发现,你所认知的“文明社会”,并不只有温情的一面。
  第二个问题,角色中那位老太,在吞食小憨蛙粪便之后,所说那些案件,集中在一个村镇中,是否合理?
  作者认为,并不存在过度夸张。
  首先,从人口来说,中国东南沿海人口数量多,一个村镇人数通常都在两万人以上,(是村镇,不是村子),有些人口密集地区,多达七八万,这个人口基数下,这么几个案件,不算夸张。
  其次,角色年龄在六十岁以上,也就是她的见闻跨度,至少有五十年。不说五十年吧,就十年计算,在一个观念极度重男轻女的村镇,一个喜欢家长里短的老太知道这几个事件,很多吗?
  再次,这些案子,是有关联。家庭暴力现象严重,女性自杀率高,女孩受侵害,性别非法鉴定以及打胎,这些都源自这里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这样的地方,有没有?在哪里?从作者并不丰富的社会阅历,可以确定,真有,东南沿海,经济并不落后,具体不说,如果有童鞋有所了解,大概会吐槽,作者菌你写的太温和了吧?
  这些解释,肯定不能在文内细说,要不然就是泼天大水了,会被寄刀片的。
  所以,另开一个单章解释一下。
  请大家放心,作者童鞋是比较喜欢写脑洞文,但是,在本文案件上,是有资料依据,不是胡说八道,随便乱写。
  关于夸张,文中并非没有,比如这个事件的发酵热度,确实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和戏剧化处理,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有毒,额,如果从写实的角度来看的话,如果真是这样的案子,现实生活中,出现在网络上,估计掀起不了多大的水花,很快就被各类八卦和事件覆盖。
  最后一个问题,我模糊记得有一个童鞋提,忘记哪位,就借着这个单章回答一下,就是主角怎么整天都是处理这种破事呀?太无聊了。
  好吧,请看一下标题,小民警啊童鞋,人家民警叔叔,真的整天就是这些破事啊!
  也许很多童鞋真不喜欢看这种破事,就像作者童鞋在上一本书提到,生活已经有够多琐碎烦躁,看书还折腾这些,郁闷无比。
  那么,我只能用老话一句,别郁闷,撤。
  作者在某些不合时宜的时候,是比较偏执而且有强迫症。
  上本书的偏执点在于,我始终不愿意过度刻画植物文明和地球文明之间的激撞和冲突,哪怕被吐槽成渣渣,哪怕被骂无脑,哪怕有大量童鞋弃文,我认。
  而这本书,同样也有固执和坚持处的地方,比如,主角处理的案子,并不像许多警察文那样,趋于激烈,节奏感强烈的刑侦故事。(并不是没有),更多的笔墨,则用来写一些日常中,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普通案子,比如青少年斗殴,传销,家暴等等。
  如果有童鞋不喜,继续重复一遍,你开心就好。
  你的自由权比作者大多了,作者不能选择读者,而读者可是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每天随便翻牌作者呀!
  写文将近三年,感触最深一点,就是众口难调。
  同样的一件事,会有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
  想要八面讨好的小说,是不可能存在的。左右逢迎,力求每个读者都满意非常,最终只能导致作者文思奔溃,思维混乱。
  所以,在后续的故事中,童鞋们如果碰到三观不合,鹤顶红剧毒的情节和故事,那么,重要的话再重复一遍,点叉叉,点叉叉比纠正作者顽固不化的想法简单多了。
  呃呃呃,好吧,作者童鞋这个爱水评论的毛病又犯了。
  深夜一觉醒来,看到童鞋们的评论,写着写着就写这么多了,不能控制寄几呀,话痨本质。。。
  误以为是更新的童鞋。。。呃呃呃,世界真美好,大家要热爱和平。
  怎么办,忽然又怕童鞋们寄刀片了,我还是撤吧!
第83章
后续
  这个事件的热度,其实还得归功于米小龙的全程直播视频。
  他可算这个事件中收益最大的人,直播间的热度,直接爆表,他所录制的视频,被各路公众号,微博不断转载。
  而完整版的视频,被他放到自己微博上,更是爆出了惊人的点击量和回复数。
  仅仅一天时间,他的直播间粉丝数量,瞬间上涨了十多万。
  米小龙的直播视频,被网友剪辑出各种不同版本。
  1.小青蛙如厕版。
  2.奇葩家暴男的娘骂街版。
  3.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老家暴男版。
  ……
  当然还有一个“警察小哥哥义正言辞版”,虽然热度不高,但也能勉强吊着,跟在最后面,也算是秦旭露了个脸。
  当某个事件成为火爆热点,受到网友们关注时,想要遮挡隐瞒,淡化处理,并非不可能,可需要极大的财力,人脉。
  至少,曹宇达的家庭,并没有这种能量。
  在舆论的推动下,警方很快公布了这起家暴案的案件详情。
  其实,罗美婧的遭遇,在家暴案中,并不算特别严重。
  某些人所遭受的家庭暴力,远比她的经历更为残忍,被挖眼,被泼硫酸,被捅数刀,甚至重伤身亡,却只是一个新闻的小版面,让人瞥过时,心生同情,却很快被某个明星的结婚新闻覆盖,被人遗忘。
  而罗美婧这个案子,虽然案情普通,却反倒因为警局前的直播视频,小青蛙的搞笑便便方式,上了全网热搜,成为万众瞩目的家暴受害者代表人物。
  还在住院的罗美婧,暂时还没能够适应成为舆论同情的焦点人物的状态,她对充满同情目光的护士送来的嘘寒问暖,都觉得满脑子迷茫。
  至于医院外不断想要采访她和她父母的记者,罗美婧一个也不敢回答。
  还有各路妇女救助组织,告诉她会给她提供各种帮助,罗美婧也吓得一句话都不敢应下。
  罗美婧的父母,一直生活在潮海市郊区外的农村,终日与土地打交道,倒是为人和善,但有些当地难免的重男轻女。
  他们偏疼罗美婧的弟弟,虽然打小也没虐待罗美婧,但骨子里就觉得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女婿的脾气不好,还能怎么样?
  罗美婧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又没有工作,总不能回来吃娘家的吧?女婿一时没了工作,但到底会出门打零工,还有公婆接济,日子还能过下去,要是离婚,罗美婧一个二婚女,在他们看来,不仅丢人现眼,还没有生计,不如忍耐。
  所以,在事件发酵爆炸之前,他们一直在劝罗美婧,到底是家里的男人,忍忍就过去了,别计较。
  并非说,他们一心将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只是狭隘的见识,限制了他们的判断力。
  等到同情罗美婧的人纷至沓来,为她争取权益,罗美婧的父母完全惊呆了,不敢多说一句,唯唯诺诺地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网络上爆炸的言论,其实已经跟秦旭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无论在讨人嫌的曹宇达母亲嘴里上大号的小青蛙,在网络上人气有多高,秦旭的工作生活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大概主要是曹宇达一家拉仇恨值的能力太强,让早就习惯成为网友靶心的警方,基本上沦为路人甲,完全没有以往热门案件时承受的巨大压力。
  在办公室里,黄正浩正提溜着秦旭,把事情的原委来来去去问了一遍。
  黄正浩事发当时,正在外面处理一起邻里吵架事件,一听到杨晓刚给他打的电话,说有人找茬,还是秦旭的案子,心里急得不得了。
  他对这个徒弟一向非常关照,生怕秦旭一个没处理好,影响了工作和前程。
  偏生还遇上事故一方闹个不休,不得理也不饶人,占着手臂受了一点小伤,狮子大张口的要赔偿,一时半会儿,没法脱身。
  好说歹说,软硬兼施,终于把案子处理完,赶回局里,第一件事情,就是看秦旭的执法记录仪。
  细细检查,确认虽有小毛病,但并没有越线的行为,他才松了一口气。
  “秦旭,别忘了记录仪内视频存档。”黄正浩将执法记录仪还给秦旭,又叮嘱了一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