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的商人(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743

  那些大海商,例如郑成功的老爹郑芝龙就是掌控海陆的大海盗。和朝廷里的大臣们勾结,控制海路,赚取大量利益,却从来不交税。
  明朝最大的忧患就是读书人不用交税。他们不但不交税,还能帮助别人免税。这一条简直就是直接要了整个国家的命。
  在万历和天启年间,皇帝和读书人集团为了钱互相争斗不休。国家收不上来税收,皇帝就派太监们去看管各个纳税重点对象。像是管矿产的矿监、管海运的船监、管盐路的盐监、还有管茶的管铁的等等等等。
  不能否认,这些太监里面的确是有不成器的蛀虫借着这个好机会中饱私囊,为恶乡里。但是他们的的确确是为国家收到了宝贵的赋税,填充了国库和皇帝的私房钱。万历年间的三大征花了那么多钱哪里来的?还不是太监们收上来的?
  国家和皇帝收到钱了,读书人集团自然就收入少了。原本这些大头巾们控制着各处的盐铁茶海运等等各种收入,一个两个脑满肠肥的很。但是被皇帝和国家抢了之后自然就火了。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各处监管的太监们全都成了替罪羊,各种声讨、污蔑、泼脏水络绎不绝。简直就把他们都给描绘成了无恶不作的十世恶人转世,所到之处全都是六月飞雪,冤情不断!
  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之下,所有的太监都被描绘成了穷凶极恶,能够止小儿夜哭的恶鬼形象。口口相传,再加上读书人的艺术加工,太监们算是彻底臭大街了。
  太监们收税的时候,那些做活的匠户们也是要交税的。他们哪里会顾得上什么国家大事?自己的小日子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匠户们很快就和读书人混到一起,拼了命的想要将收税的太监们赶着。
  他们最后的确是成功做到了,不过代价却是一整个民族近三百年的黑暗历史!
  
  第653章
小本子上面记着你(下)
  
  动了读书人的财路,不但是太监们,就连皇帝都没能躲过去!
  红丸案的朱常洛,意外落水、又莫名其妙吃了什么仙药升天的天启皇帝都是不明不白死掉的。而等到年轻气盛的朱由检登基之后,被大头巾们一忽悠,脑袋一热就将各地的监管太监们全都给撤了回来。这下大头巾们舒心了,崇祯皇帝也安全了,一直坐在皇位上熬到了煤山上吊也没人给他送这个丸那个丸的。
  崇祯皇帝上台撤回所有的监管太监之后,得意至极的大头巾们嚣张到了就连最基本的田赋都不去缴纳。还叫嚣着这是祖制,是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优待读书人的制度!
  而实际上朱元璋只是让读书人可以免除一部分的田赋,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读书人可以免税!朱元璋和他儿子朱棣多次大规模严惩贪官,就是因为他们能够看出来这些读书人对这个国家做出了什么恶行!
  读书人免税这种事情历史上是后来的满清做出来的,用以收买读书人的心。这也是为什么康有为等人愿意为清朝复辟到处奔走的根本原因所在。
  大头巾们一方面不让国家收税,一方面自己把握着所有能够赚钱的行当。结果就是国家越来越穷,大头巾们越来越有钱。
  一开始的时候,崇祯皇帝还能够凭借万历天启给他攒下来的数千万两银子的内努苦熬着。但是各地的事情太多了,那钱就像是潮水一样花出去,根本就没有能顶上几年。而且拨出去的钱经过层层的截留、漂没,最后能够落到办事人手里的不足十之二三。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东江镇总兵毛文龙,带着一群家破人亡的东北流民们在海外小岛上面坚持抵抗后金。七八年的时间里面硬是以苍蝇一般的身躯发挥出了不逊色于警犬一般的战斗力!把整个后金给骚扰的欲仙欲死!因为有了毛文龙的牵制,后金多次南下或是征讨朝鲜全都是无功而返。
  这样一处重要的位置,朝廷发给他们的各类补给在离开京师之前账面上就已经少了一半!到了天津之后再‘漂没’三成,到了东江镇之后,监军太监什么的再分去一部分。最后落到军民们手里的还不够养活他们自己!
  就在这样恶劣而又艰苦的条件,看着别人坐在安全的后方大口喝酒大块吃肉,他们却要勒紧裤腰带去和后金玩命。这群人依然靠着去后金那里掠夺和平日里的打猎继续坚持战斗。因为他们之中大部分都是东北本地人,因为后金的崛起导致家破人亡,全都和后金有着血海深仇。
  后来毛文龙曾经去京师向崇祯皇帝哭诉过给养被漂没,吃用不足导致许多军民被饿死的事情。结果崇祯皇帝暴怒不已,曾经参与漂没的多名官员人头落地。而这件事情也为毛文龙的死埋下了伏笔。因为他坏了规矩。其实他也不想的,不过东江镇实在是抗不下去了,再不给东西,那所有人都将被饿死!
  后来毛文龙因为拒绝出战的事情被杀,具体是怎么回事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东江镇里的人都是和后金有着家破人亡的血海深仇!之前他们宁愿吃雪打猎也要和后金周旋到底,这样的一支和后金有着大仇大恨的军队居然最后向后金投降!你说不是被逼的谁能相信?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之下,崇祯皇帝只能将加税的手伸向了田赋。这个历朝历代以来最大的税赋来源。
  盐税、商税、矿税、茶税、市舶司的税收全都没有。将手伸向了田赋之后西北立马就发生了民变,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逼的崇祯皇帝煤山上吊!
  原因也很简单,还是那句话,读书人免税。既然是免税,那读书人当然是不用交田赋的。他们不但不用交税,还可以帮助别人躲避交税。方式很轻松,就是把你家里的田产都挂靠在我的名下,那自然而然的就不用交税了。事后给些好处就行了。
  掌握了大部分田产的人不交税,可是国家和皇帝都急等着用钱,该怎么呢?毫无疑问的,这种倒霉事情自然就落在了那些无权无势也无钱的小农小户们的身上。
  古代最让人憎恶的是什么职业?是税丁!这些个世代世袭,专门收税的税丁们绝对是普通百姓们眼中最为可恶的人!他们在收税的时候不择手段的为自己捞取好处,什么脚踩箩筐、大秤进小秤出、浮量多加、以次充好等等等等手段极其恶劣。至于他们这样做会不会弄的别人家破人亡的他们可管不了!
  原本崇祯皇帝开始加收田赋之前是让人精心计算过的,征收的幅度还是在百姓们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但是经过层层加码之后,等到税丁们去老百姓们家里收税的时候,那额度甚至已经超过了皇帝定下的十倍之多!
  普通人家哪里能够受得了这种打击?古代的农民们本来就是日子过的非常困苦,而且当时天灾不断,再加上这要命的人祸。揭竿而起这种事情在活不下去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发生了。
  民变之后动用军队镇压也需要钱。原本是收钱的,可是钱没收到反而花费了更多!可是之前要用钱的事情还没解决呢,后金崛起的威胁太大,崇祯皇帝也绷不住了,只能继续加税。之后就是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之中,加税、民变、镇压、花钱、再加税……一直到煤山上吊之前,崇祯皇帝终于急眼了,逼着大臣们捐钱。那些在李自成进入京师之后一个个都能拿出数万、数十万甚至是数百万两买命钱的读书人们,纷纷把自己家房契送给了皇帝。表示自己家里穷的很,实在是没钱助饷,只好把自己家里的房子捐了。崇祯皇帝要那些既不能吃又不能喝的房子做什么?这件事情最终也只能不了了之。接下来就是黑暗夜幕的开始。
  高阳目光在大殿上所有的大臣们脸上一一扫过,心中默默记下了他们的样子。
  “别看你们现在蹦的欢,哥们的小本子上面记着你!总有你们全都给吐出来的时候!不是吐给我,而是要为你们对这个民族造成的伤害赎罪!”高阳的眼神异常冰冷无情,就像是来自北极的犀利寒风一样让人不寒而栗!
  事情很快回到原点,大臣们问皇帝要钱去买粮食赈济灾民。但是皇帝没有钱,事情就这么僵持住了。
  大臣们不着急,这天下又不是他们家的。城里的各大商铺其实都是各位大臣们在背后顶着的,要不然你能在这京师里面开的下去?皇帝不花钱没有关系,城里还有那么多的老百姓呢!这次遭了兵灾之后又可以名正言顺的涨价了,又是大赚一笔的好时候。
  面色难看的崇祯皇帝颓然的坐回龙椅上,微微低着头,双拳死死攥着,胸口起伏不定。在鬼门关前转了一圈之后,崇祯皇帝原本想要重新振作起来,为了这个国家继续发光发热。但是现实的打击却让他黯然不语,这个国家一点都没有变,还是原来的味道,还是以前的模样!垂垂欲死!
  高阳摘下耳机,侧头看着顿首无言的崇祯皇帝,嘴角轻轻翘起,眉梢一挑,笑着说道“需要什么东西?钱?还是粮食?”
  “啊?”朱由检微微一愣,猛然间抬起头看向高阳,目光之中满是希意之色。有些颤抖的出声说道“都,都要!”他刚刚真的是忘记了,自己身边可是有一位神仙在帮忙啊!仙家法宝威力无穷,要是有个聚宝盆什么的那岂不是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
  高阳点点头,轻笑着说道“可以,这些东西,我出。”
  “嘶~~~”大殿之中所有听到高阳话语的人全都倒吸一口凉气!这京师城里和周边各个遭了兵灾的府县,等待着朝廷救济的饥民们不知凡几,少说也是数十万之众!这么多张嘴,就连朝廷都没有办法。这位不知道哪里来的什么海外高人,个子倒是挺高的。居然癞蛤蟆张嘴大喘气,说什么他出!?疯了吧这是?
  魏藻德第一个忍不住站了出来,语气怪异的出言说道“国师大人,李逆大军过境,遭灾的百姓不知凡几。那可不是数十上百,少说也是好几十万人!这么多人的吃用国师能出?!国师不是在说笑吧?”
  “魏藻德,崇祯十三年的状元。擅长辞令,有辩才,且深通崇祯皇帝的谋略,总能迎合崇祯的心思,深受信任,在陈演之后出任大明首辅。李自成逼近北都的时候,崇祯皇帝要求大臣们助饷,他第一个交出自己家的房契表示没钱,最终导致守军没有粮饷直接溃散。后来被李自成抓进大牢之中,为了保住性命,交出了数十万两赎命钱。但是最终还是难逃一死。他的儿子也一同死在了大牢之中。”原点迅速将魏藻德的生平事迹概述一遍。
  “嘁!”高阳不屑的撇撇嘴,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而已。不过这个时候的大明朝廷上下都是这种人,高阳也没兴趣和这种小人物多说些什么。
  不过高阳的不在意,却让魏藻德感觉自己受到了伤害。首辅大人眉头一皱,声音也变大了起来“朝堂之上,怎能胡言乱语!”
  高阳侧头瞟了他一眼,目光冷漠。轻启嘴唇,说道“傻13。”
  
  第654章
救济灾民(上)
  
  魏藻德反应如此之激烈也是有原因的。在他的官位做到了礼部右侍郎的时候,他的老丈人就在京师之中开了一家非常大的粮店!借着天灾人祸,刀兵不断的大好时机,赚的盆满钵满。
  而在魏藻德临危受命成了首辅之后,他老丈人的这家粮店几乎垄断了京师及其周边府县接近三分之一的粮食市场份额!在兵荒马乱的乱世之中,做粮食生意的人那可真的是赚大钱的人!
  高阳说他可以为朝廷出钱粮,魏藻德当然不干了!你要是把钱粮给出了,那自己家粮店里面那些发了霉的陈米要卖给谁去?难道要让自己家里的人去吃?他怎么可能不心急如焚?
  虽然听不懂高阳刚刚说的是什么,不过那蔑视的眼神、不屑的神情还有那明显不是什么好话的短句。这一切都让魏藻德火了。
  魏藻德涨红了脸,大步走出班列,抖着手指向高阳,怒气冲冲的喊道“国家大事,岂可轻言妄论!这京师左近遭灾的百姓何止数十万之众!岂是你区区一人可以轻言解救?既如此,又将朝廷颜面置于何地?!”
  “呵。”高阳耻笑出声“你们拿不出钱粮来救援灾民也就算了,我主动要求帮忙居然也不行?这是什么逻辑!朝廷颜面?那是个什么东西?能当饭吃吗?”
  “你,你,你这个……”魏藻德被高阳气坏了,伸手指着高阳,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
  高阳神色一冷,目光犹如锐利的刀锋一般盯着魏藻德的双眼,寒声说道“这都多少年了,又遇到一个敢和我吼的。你是想死吗?”高阳的话语冷漠,不带有一丝情感色彩,就好像是在诉说着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但是听在别人的耳朵里,却犹如惊雷一般震撼人心!高阳的语气和神情一点点都不像是在开玩笑!他的眼神很认真。
  高阳也没有说错,自从得到原点之后,他还真的再也没有遇上过什么不开眼的角色。无论是谁,身份有多高,心里是怎么想的。在面对高阳的时候从来没有谁敢给他摆脸色。今天魏藻德算是玩大发了。
  高阳突然之间爆发出来的上位者气势将所有人都震住了,崇祯皇帝也不例外。他之前真的没有想到,原本看起来对任何事情都是一副云淡风轻表情的高阳。真正动怒的时候气势居然如此惊人!单单只是在一旁看着就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巨大压力!
  一瞬间,整个大殿一片寂静,落针可闻。
  “呼~~~”高阳轻舒口气,目光冷漠的看了魏藻德一眼,转身离开了大殿。
  此时的高阳早就已经不再是当年年少鲁莽的时候了。一时的口舌之争他已经不屑为之。魏藻德都已经面色涨红的退到角落里面低着头不敢说话,高阳完全没有了穷追猛打的欲望。只不过是一个不入眼的小角色而已,他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紧急召开的朝会很快就结束了。离开朝堂的崇祯皇帝急匆匆的去找高阳。没办法,现在能够帮他的也只有高阳了。至于那些大臣们,朱由检早就已经看穿了他们的心肝脾肺肾!全都是一群只顾自己的混蛋!老朱家的江山他们一点都不在乎!
  高阳并没有走远,就在外面等着他。朱由检见到高阳之后急忙出言说道“高神仙,寡人已经将那魏藻德撸去官职,发送大理寺待参。”
  高阳勾了勾嘴角,微微摇头。心中却是无奈一笑。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不需要他去做,自然而然的就有人去把事情给做了。哪怕他并没有那个意思也是一样。
  摇摇头,将这件小事情放开。目光转向朱由检,笑着说道“陛下,钱粮的事情不用担心,我可以出。不过陛下经过这次的事情有所感悟没?”
  “感悟?”原本听到高阳愿意出钱粮高兴的笑出声来的朱由检,又被高阳这个问题给难住了。
  “比如说看清楚了一些人,明白了一些事情,考虑了今后该做些什么这类的。”高阳淡然一笑,轻声说道。
  “这个……”朱由检有些迷茫,他能够感觉到自己明白了更多的事情,也知道有些事情必须要去做。但是具体的计划什么一时之间反倒是说不上来。
  高阳掏出香烟,朱由检眼睛一亮,直直的看着高阳手中的烟盒。巨大的压力之下,他对这种能够帮助人排解烦恼的忘忧草非常着迷。
  高阳看到了他的表情,轻笑出声。微微摇头抽出一根香烟叼在嘴中,随手将整包烟都递给了朱由检。
  “啊?”朱由检惊讶的看着高阳,一脸的不好意思。不过他也没有太过矫情,很是正式的接了过来。
  点燃香烟之后,高阳神色认真的看着朱由检,沉声说道“大明帝国此刻正处于极度危险之中。虽然这一次成功脱离了危机。但是下一次呢?李自成的实力并没有受到什么折损,四川还有张献忠,天下各处几乎哪里都有蜂拥而起的盗匪。”
  朱由检面色难看,但是也不得不承认高阳说的是实话。默然无语,只好低着头抽烟。整个天下弄成现在这副模样,他做为天下之主的皇帝,必然是推脱不了干系。也不知道日后史书上会如何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
  高阳目光清冷的看着低头抽烟的朱由检,微微摇头,接着说道“各处的官军此刻已经是与割据军阀无异。陛下下诏天下大军前来京师勤王,有谁来了?至于各地官府,今年还有向着京师解送钱粮的吗?”高阳的话让朱由检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如果高阳不是刚刚救了他一家子和这个国家,如果高阳不是他惹不起的神仙的话。这要是换做了旁人,以朱由检的性格和脾气。被人如此当面数落,怕是早就已经翻脸了!他可不是什么好好先生性格的皇帝!看看他杀掉过多少大臣就知道了!有明一朝,除去朱元璋和朱棣,他朱由检杀大臣绝对是排在第三位。
  高阳的话还没有说完“这些内部矛盾就已经足够让陛下焦头烂额了吧?更不用说那关外的后金了。”提到后金的时候,朱由检的身子微微一颤,眼神之中也流露出了刻骨的仇恨之色。大明帝国沦落到了今天这个地步,后金绝对是居功至伟!说是大明的生死大敌也毫不为过!
  高阳的打击还没有结束“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后金军队的战斗力其实并不算是太过强大。装备、训练、战术、军士素质等等各个方面也就是一般水准而已。他们一直吹嘘的悍不畏死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做得到。”吐出口烟圈,继续说道“别说汉家羽林、玄甲虎贲、蒙古铁骑这种超级强兵了。他们就连当年的契丹骑兵和女真骑兵都不如。之所以能够在关外连战连胜,打下了偌大的威名,唯一的原因就是你们明军太烂了。”
  朱由检终于忍不住了,紧紧皱着眉头说道“自从建虏兴起以来,我大明在关外花费军资何止数千万之巨!军中精锐各个皆为虎狼之士,持长兵、着重铠。修堡垒、建大炮!如此强兵依然屡次被建虏破长城而入,大肆烧杀劫掠,坏事做绝。岂是我大明军士不强?”
  高阳摆摆手,说道“你是皇帝,很多事情你不知道。具体的我也不和你说,我就说一句,你认为很强大的大明军队为什么在京师被围的时候就连来救援都不敢来?”
  “……咳咳咳!!”面色涨红的朱由检无法反驳,一口气憋在嘴里,当即就被烟味给呛的连连咳嗽不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7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