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的商人(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743

  这是最坏的时代!
  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殖民主义的波涛浪潮之中,到处都是无穷无尽的杀戮与掠夺。无数的生命在急速消亡,世俗延续千年的一切都被强行打破。无数人失去了自己的家园的生命,侥幸存活者则沦落为毫无地位可言的被殖民者。二等公民都算不上。
  在东方,古老的华夏被一群通古斯人殖民数百年。丢掉千年以来的荣光,也丢掉了自己的魂。拖着一条辫子成了往昔那些被华夏瞧不起的蛮夷们口中嘲笑的东亚病夫!
  在世界其他的地方。从美洲大陆到人类起源的非洲。不论是黄种人,黑种人还是别的什么人种。各个民族,各个人种全被来自欧洲的白人们殖民!
  那些拿着原始简陋的火枪,驾驶着狭小肮脏的帆船,几乎一生都不怎么洗澡的身形瘦弱矮小的白人们。就是在这个时代从原始落后,几乎是一无所有的光棍情况下。硬生生的在之后的短短数百年的时间里面,在这颗星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建立了他们的文明!
  现代时空那种以白人为主体的普世道德观念和世俗法则就是从这个时代开始的。他们享受着前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优渥生活,用居高临下的眼神去看着全世界。
  他们骄傲,自大,惺惺作态。歧视别人的同时却又故作姿态的说着自己不歧视。
  不管怎么说,他们能够享受这一切。因为在数百年前,他们那些衣不遮体、肮脏犹如乞丐一般的先辈们在这个时代用生命和鲜血为他们换取了这一切!
  亚洲的黄种人,在除去亚洲以外的其它地方都会被人歧视,至少也是暗中无形的歧视。因为在这个任何一个民族都可以爆发性崛起的时代里,他们却被一群通古斯人殖民了,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一切。同样也失去了打开国门走向日不落的最好的一次机会!
  这是最好的时代!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只要在海岸上面架起几门大炮,就能够从那些惊慌失措的土著们手中夺取一大片的土地!而不用像是现代时空那样,为了一片荒凉的弹丸之地,几个国家可以打上几次血流成河,险些要动用终极武器的中东战争!
  在这个时代,一个民族只要拥有进取心和勇气,将目光投向遥远的海外。那他们就必然能够为自己的子孙后代们留下无穷无尽的财富!
  正走在历史转折点上的华夏民族。在高阳意外来到这里之后,重新踏上了一条完全不同既定命运的道路。
  现在,高阳带着数万精锐军队就要为了华夏民族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开启惊天动地的一段辉煌旅程。去扫清最大的、也是最让高阳心中难以忍受的拦路石!
  高阳希望这个时空的未来是一个能够以华夏民族的普世道德和世俗观念为主题的世界。他希望这个世界的通用语言是博大精深的汉语,而不是欧洲偏僻角落某处的地方性方言。
  他希望这个世界的未来是大明帝国的威武战舰可以在泰晤士河上畅游,用威力无穷的大炮去逼迫那里的皇室割让土地。
  他希望勇敢的大明军士们可以在白金汉宫里面享用美食。可以在卢浮宫欣赏那些让人惊叹的艺术作品,同时顺手带走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小玩意儿’。
  他希望整个亚洲都是华夏的亚洲,没有东南亚的土著们整日里的捣乱。北至北冰洋,南至南极洲全都是华夏的势力范围。勇敢的军人们用手中的利剑与鲜血为子孙后代们去开辟全新的生存空间!而不是什么诗词子集!
  他希望那片骑在矿石和绵羊背上的大陆和他们的足球队一样并入亚洲,成为华夏未来最为重要的后备基地。
  他希望遥远的美洲大陆上可以高高飘扬起大明帝国的日月龙旗。从而将整个太平洋当做华夏民族的后花园。
  这一切的一切,或许只能在这个时空待上短短数年的高阳不能全部看到。但是他却可以为这些事情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
  在高阳出身的现代时空已经无法改变的事情。在这里,在这个时空之中,一切才刚刚开始。
  这次为了防御沈阳城,多尔衮动员了满清几乎所有可以动员的力量。除去那些被杀寒了胆子的蒙古诸部落这次没敢派人过来之外,满清所有能够动用的力量绝大部分都被他集中到了沈阳城内。
  满洲八旗共动员了近五万人。其中的披甲人一万六千余众,余丁三万三千余人。满清一族几乎所有十四岁以上的男丁全部被动员了起来。
  除了满洲八旗之外,还有通过冬天的千里奔袭抓获不少蒙古人口和四下里强征来的蒙古人补充恢复了蒙古八旗的一些元气,总数也在万人上下。
  完全由汉军们组成的乌真超哈和重新整备完毕,主体已经变成了满人的天佑军。战兵人数接近三万之众。再加上能够动员起来的包衣们,驻守在沈阳城内的满清军队总人数高达十余万之众。
  原本满清各旗的满洲、蒙古、汉军的牛录总数超过四百个。但是宁远一战之后,各旗的牛录大多都被已经打残。加之后来多尔衮将大量满人调入天佑军之中使用火器。许多牛录都是用蒙古人和汉人,甚至是包衣们去充数。因此,现在的满洲八旗实力大不如前。满清的作战主力已经转变为全新的天佑军。
  除去沈阳城外,像是辽阳、铁岭、金州、岫岩、复州等地的驻军和青壮们全都被抽调一空。那些地方现在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和妇孺们。都不用明军的大军过去,随便一支兵马都能够顺利收复。
  只是,高阳和多尔衮想的一样。这一战的核心还是在沈阳城!
  对于满清来说,丢掉沈阳城也就是等于失去了一切。他们必然是要不惜一切代价的坚守。试图用长时间的围城消耗战迫使远道而来的明军退却。
  为此,多尔衮不仅将满清一族剩余的十四岁以上的男丁给集中到了沈阳城。更是将各地几乎所有的存储物资全都运到了这边。尤其是粮食。
  为了减少粮食的消耗,沈阳城内的绝大部分老弱妇孺们都被分送去了各处。那些地方的存粮不多,一旦沈阳这边的战事久拖不决,而明军又不肯退走的话。必然会是一场恐怖的大饥荒!
  而对于高阳来说,满清权贵们将几乎所有能用的人和物资都集中在了一座城池里面坚守。这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因为高阳只需要攻占沈阳城,消灭城内的满清最后力量。那整个北方在俄罗斯的探险队到来之前,都不会再有任何的风险。至于那些四下里散布的城池,只要占领了沈阳城,留下的驻守军队们就足够扫平这些地方。
  双方不约而同的都将主要目标放在了沈阳城。一方试图坚守,一方试图进攻。两支在训练装备上差距了一整个时代的军队,即将在这座城池上演血与火的激烈碰撞!
  沈阳这个名称,始于元朝成宗铁穆耳当政的元贞二年,即公元1296年。
  而沈阳城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二千年前战国时代的候城。秦汉时期的候城县,以及其后辽金两代的沈州城,元代的沈阳路和明朝时期的沈阳卫城。
  皇太极在即位之后就开始对沈阳城大兴土木。从他登基一开始就大规模的修建沈阳城,一直到他病死之前才算是修建结束。
  修筑后的沈阳城规模是城周长九里三百三十二步,比明朝时期的城周长多出三百零二步。城高三丈五尺,比明时的城墙加高了一丈。城阔一丈八尺,城墙内外皆用砖石筑成。城墙上筑有女墙,高七尺五寸,设有垛口六百五十一个,极大的加强了防护措施。
  四面城墙设有九座城门,同时还建了各为三层的门楼八座,角楼四座,并在瓮城设了沉重的吊闸。
  城外还有环城的护城河。河宽十四丈五尺,周长十里二百零四步。城池的面积是东西宽三百九十三丈八尺,南北长四百二十五丈六尺,合计一千六百七十六万零一二八平方尺,为两千七百九十三点四亩。
  皇太极修城垣、建宫殿、筑皇陵,修太庙、天坛、地坛,造四寺四塔,开商埠,置内阁六部、都察院、理藩院等处。将这里建造成了一座在这个时空来说极为宏伟的坚固都城。因为当时满清压根就没有想过进关,这里就是他们一族最重要的地方。这也是多尔衮等人的信心所在。
  只是,这一切在高阳看来没有任何意义。这个星球上从来就没有攻不破的城池!
  在已经是完全火器化,拥有大量威力无穷火炮的明军面前。这座在当地人眼中堪称宏伟坚固,但是在高阳眼中却并不算什么的城池并不是有多么难以攻陷。石头和砖块是不可能阻挡炮弹的。尤其是那种铺天盖地般的猛烈炮击!
  多尔衮站在沈阳高大的城墙上,看着城外远处那营盘纵横,旌旗飞舞,一眼望不到边的明军大营。震撼的完全说不出话来。
  一支军队是否强大,单单只是凭借着那股无形之中的气势就能看的出来。
  眼前这支明军,那种直迫人心的强大气势几乎已经能够在军营上空形成实质!
  “这次……完了。”多尔衮终于垂下了脑袋,目光无神的喃喃自语。
  
  第798章
从哪里来
回哪里去(二十二)
  
  声势浩大的攻城战是在明军将一切都准备好之后才正式开始的。原因很简单,这次高阳可没有用存储空间来为明军提供运输,完全是依靠征募的民夫们驾驭着马车从京师那边千里迢迢的将各种物资给运过来!
  还好这一路上的官道算是大明帝国最好的一段道路了。要不然,高阳想要发起大规模的炮击至少还要再等上一段时间。
  黄得功按照高阳的命令带着龙骑兵们去给运输的民夫们做护卫。华夏历史上通过攻击截断粮道获得胜利的战例数不胜数,高阳的这份安排没有任何问题。
  这一次,擅长奇袭作战的满清看起来像是想要安安分分的打一场正规守城战了。
  实际上不是多尔衮不想去截断明军漫长的粮道。而是他们已经完全被吓破了胆,没有人愿意离开坚固的沈阳城去和那支火器凶猛的明军打野战!
  高阳可没有长期围城的打算。他手下那么多的军队和民夫,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以这个时代的运输能力,他可耗不起太长时间。
  他可不像多尔衮那样,粮食什么的按照满人、蒙古人、汉军、包衣这种等级去配给。而且数量还很少。明军采用战时配给,哪怕是那些民夫们也都是吃饱穿暖,更加不用说那些军士了。
  只是这样一来,消耗就更大了。
  风减,雨停,云散。一连长达三天的阴雨天气终于有了结束的迹象。
  四月末的一天,天空放晴,阳光明媚。和煦的春风吹拂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将空气中那最后一丝沉闷潮湿吹散开去。
  沈阳城外那些无人耕种的田地里秧苗随风舞动,犹如层层波浪一般吸引人的目光。
  随着艳阳逐渐高起,雨后清爽的空气中逐渐有了燥热的气息。不过矗立在林木逐渐茂盛起来的树林中,清新的空气依旧是那样的令人惬意。
  穿过吐着嫩绿枝叶洒下来的阳光是温和的,不时吹动草木的微风是轻拂的。一片碧绿的林海之中,一条蜿蜒流动的小小溪水更在这幅大自然的画卷上增添了一抹亮色。
  “好奇怪,这些满清人为什么不把这些树木都给砍掉呢?”原点疑惑的出声问道“他们可是攻城战的守备一方啊,难道不明白城外这么多的树木会变成攻城部队的各种器具吗?”
  矗立在山坡上,陷入了莫名情绪之中的高阳被声音惊醒。笑了笑,沿着一条被踩出来的小路朝前走了一会,轻声说道“你没看看这边有多少树林?除去那些田地,道路,河流之外。哪里不是连片的树林?他们要砍到什么时候才能砍完这一望无际的森林?”顿了顿,掏出根香烟,点燃,接着说道“再说了,他们应该已经知道,这次攻城基本上是用不到什么器具的。直接就是炮轰和巷战。”
  “我想他们现在应该很绝望吧?他们注定是要死在这里了。”原点轻声说道。
  “如果我不来,现在就该是汉人们绝望了。”高阳勾动嘴角,微微摇头。目光之中闪过复杂的神色,低声说道“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他们何成对汉人手下留情过?这些年来惨死在他们刀下的冤魂何止百万?现在,不过是还债而已。”
  高阳扔掉烟头,缓步走上这座小山坡的顶端。背着手转身看着远处壮阔雄伟的军营,眼神变幻着“等到这一战结束,一切的一切都将重新来过。”
  顺着高阳的目光望去,山坡下面旗帜营帐漫山遍野,超过十万人马的营地是何等的庞大。军营之中堆满了各类物资,数不清的牛羊马匹遍布四野。成群结队的军士们来回呼喝着忙着手中的事情,喧嚣之声直撼天际!
  顺着营地继续向前望去,那座矗立在东北沃土上的巨大城池犹如黑色的怪兽一般蹲在那里。那边,就是这支强大军队的目标!
  “开始吧。”高阳抿了抿嘴角,目光之中满是坚定之意。这仗终归是要打的,不管会死多少人,现在已经没有谁可以阻止这场战争!除了已经下定决心的高阳本人。
  “咚~~~”连绵不绝的火炮射击声响犹如春日里的惊雷一般响彻在辽阔的大地上。
  一股浓郁的白烟飘散,没有充分燃烧的颗粒随着风升上天空。远远看去,明军的炮兵阵地好似被浓浓的白雾所笼罩。
  这已经是对沈阳城发起攻击的第三天了。接连三天的猛烈炮火轰击几乎将整个沈阳城的城墙完全摧毁。
  超过两百门的火炮大多都已经打到了炮管的寿命极限,一路千里迢迢运过来的炮弹和火药也消耗过半。至于那些疲惫的炮兵们大多都已经累的不成人形。现在搬运炮弹的事情都是由民夫们来做的。
  这样高强度的炮击换来的是沈阳城南边和西边的城墙近乎于完全垮塌。满清布置在城墙上的火炮全部损失。兵丁被炸死炸伤,埋在废墟之中估计至少有数千之众!
  高阳早就已经预料到这个结果了。砖土结构的城墙是不可能抵御高强度炮火饱和轰击的。持续不断的打击必然会将所有城墙全部摧毁。
  而一旦失去了城墙的保护,猬集在城内的满清军队很快就将暴露在明军的强大打击之下。
  “继续炮击还是现在开始?”看着远处已经垮塌的沈阳南城墙,原点出声询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7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