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的商人(校对)第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7/743

  同时有大批徽州、山西、江西的商人在这里经营盐、茶、木、药等行业。规模庞大的市集在汉水北岸绵延二十里。因为靠近汉水进入大江的入口处,名字就叫做汉口镇。是当时天下四大名镇之一。
  武昌府领一州九县,是大明湖广承宣布政使司的治所。城内还有世代居住于此世袭的大明楚王一系。此时在武昌府内的是第十代楚王朱华壁。
  崇祯十六年的时候,八大王张献忠率军攻陷了武昌府。将前代楚王朱华奎仍入长江之中活活淹死。同时驱赶武昌府内的朱氏宗族成员至长江边上投水,整个武昌府内的朱氏宗族几乎被一扫而空。
  楚王一系极为富有,说是富甲天下也毫不为过。而朱华奎为人贪鄙,守财如命。
  张献忠大军围城的时候,武昌府没兵没饷。湖广布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的官员们到楚王府跪求朱华奎请他出借银两充饷以保卫武昌府,却被身形如猪一般庞大的楚王严词拒绝。
  家居在武昌府的大学士贺逢圣也去晋见楚王,恳求楚王出饷守城。可是楚王竟拿出了洪武年间的一张椅子给他,说没有别的,只有此椅可佐军充饷。
  年岁一大把的贺逢圣急得当时就哭了起来,哭泣着叫喊武昌府完了。直到城陷前没多久,终于感觉到了事情严重性的楚王才拿出钱来招募承天、德安的溃兵,号称楚府兵,由楚府长史徐学颜统率抵御张献忠。可惜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张献忠攻占武昌府,在楚王府内缴获了巨额财富。膛目结舌的连声大叹楚王其蠢如猪,有这么多的银子不知道募兵守卫武昌府,反倒是白白便宜了他。之后就将朱华奎装进猪笼里扔进长江,同时杀光了城内的楚王宗氏。
  张献忠在祸害完了繁华的武昌府之后就南下湖南,西入四川。武昌府又重新回到朝廷手中之后,朱华奎的弟弟朱华壁成为第十代楚王。
  现在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号称天下第一流寇的李自成又带着大军来到了这里!
  “闯王。”长时间的日夜兼程,使得身子有些文弱的宋献策声音听起来有些发虚。咽了口唾沫之后,才轻声说道“咱们要抓紧时间征集船只,尽快的渡江才是。”
  “俺知道了。”李自成神色温和,眼神之中满是关切之意的轻声说道“先生要多多保重身子才是,这些事情交给手下人去办就行了。俺日后还要多多依仗先生,先生可一定要保重身子啊。”
  李自成现在可是落难的时候,人中枭雄的他自然明白现在必然要好好的拉拢人心。像是宋献策这种智谋出众的人物,他肯定是要极力笼络的。日常的一些温言温语有不费事,说说又能算的了什么?
  “多谢闯王。”宋献策感激的行礼道谢。咳嗽一声,目光复杂的看着不远处已经完全破败了的汉口镇,忧心忡忡的说道“那支明军已经火并掉了左良玉,要不了多久就会追上咱们。一定要尽快过江啊。”
  “先生所言极是。”李自成的神色一肃,上前一步,深邃的目光看向荒废的汉口镇外的滚滚大江。深吸口气,神色复杂的轻声说道“天堑,天堑。只要能够过了江,那咱们就有活路了。”
  高阳麾下新军恐怖的战斗力极大的震慑住了李自成所部。左良玉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哪怕李自成在自己实力最强,最辉煌的时候也不敢说轻轻松松就能收拾掉左良玉。必然也是要大大费上一番功夫的。
  可是,那支可怕的明军只用了一天,一天!就彻底打垮了左良玉所部,并且占领了坚固异常的襄阳城!
  李自成几年前曾经在襄阳城内待过一段时间,他自然明白那被汉水环绕的襄阳城是多么的坚固。可是这样的坚城配上大量兵马和水师战船,居然连一天都没能抗下来?!这还是朝廷的官军吗?!不是天兵天将下凡了吧?
  哪怕心中极为忧虑,可是李自成也不会在自己手下面前表现出来。深吸口气,迎着江边吹过来的阵阵清爽凉风。沉声喝道“收集船只,俺们过江去武昌府好生享受一番!”
  对于这些亡命奔逃的流寇们来说,想要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之下不崩溃,适当的劫掠城池是一件必要的事情。要不然,这支流寇大军要不了多久就会自行解散。他们可不会懂得什么叫做严肃军纪!
  张献忠攻占武昌府的时候,极为繁华的汉口镇就已经被他劫掠一空,还放了一把大火。此时这座往日里的天下四大名镇之一,早已经是满目疮痍。
  李自成没有兴趣在这个破败的地方多待,他现在急于过江。
  江对岸的武昌府此时压根就没有什么兵力,银饷什么的更是空空如也。张献忠在武昌府烧杀劫掠的,早就已经把这里祸害的没了样子。现在的武昌府根本没有任何抵抗的力量。
  在武昌府内的各级官吏和新任楚王全都急的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就差要跳江了。对岸黑压压一片,一眼望不到边的流寇大军,一旦过江要不了多久就能攻占这里。他们这些人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就在湖广巡抚何明銮急白了头发,准备带着楚王跑路逃命的时候。他接到了军情通传,说是援军就快到了!
  “援军?哪里来的援军?不是说京营的大军还在襄阳城吗?怎么可能这么快过来?他们都长翅膀了不成?!”何明銮依旧不相信信使的话,准备带着楚王离城南下避难。
  在明朝,官员失陷城池的确是重罪。只是还有些许的转圜余地。但是,如果失陷了藩王,那几乎必然就是死路一条!他可不敢去冒这个风险。
  “这是国师亲自下达的命令。谁敢弃城逃窜,必定从重治罪!”信使冷冰冰的话语让年纪一大把的何明銮顿时就没有了声音。
  这两年,高阳的赫赫声威早就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他的心狠手辣,不讲人情同样也是人尽皆知。何明銮可不敢拿自己的脑袋去和高阳赌上一赌。
  既然已经这样了,那就只能守城了。武昌府内的各级官吏和楚王几乎拿出了所有能出的银子,招募青壮上城墙去守城。只是看着对岸那黑压压的流寇大军,这些腿脚发软,面色惨白的民夫们能够抗多久,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何明銮和楚王只能祈求那支还不知道在哪里的援军能够尽快的飞过来了。
  只不过,现在江南这边除去南京那边还有兵马,同时还有一支水师之外。哪里还能有可战之兵?就算是南京的兵马和水师也不可能这么快的过来!
  对于南京的那帮人来说,保护南京可要比来救援武昌府重要的多的多了。
  何明銮和楚王想了又想,始终不明白国师说的援军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第816章
平天下(十)
  
  李自成麾下的老营兵们沿着大江汉水一路搜罗各类船只,很快就抢来了数百艘大小不一的木船。有一些是较大的运货商船,剩下的大部分都是最为普通渔船。
  时间紧迫,那些流寇们牵着各自的战马,带着自己的行囊上了船之后,就拼命的敦促着被强抓来的船工们快快划船过江。
  这个时代的大江可是极为宽阔的,而且现在还是雨季。想要将这么多人运过去大江去,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工程。
  李自成麾下的兵马绝大部分都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们单单只是看到这宽阔湍急的大江就是一阵头晕眼花。有很多往日里异常彪悍之徒直接在船上就吐了出来。
  那种身子微微颤抖,面色惨白的随着波浪的起伏左摇右晃的感觉让这些天不怕地不怕的亡命徒们就差抱着脑袋了。好在,没有受到打扰的情况下,过江的行动还是比较顺利的。
  李自成和他手下大部分的军将们都是第一批过江的。因为他们知道对岸没有什么防御力量,更加没有什么能够威胁到他们的东西,同时也是想要尽可能的摆脱险境,因此很是放心。至于那支大江上的水师,此刻还在南京府呢。
  第一天的大规模横渡进行的比较顺利,只有几艘小船因为躲避不及被撞翻或是被大浪掀翻,还有一些头晕脑花的流寇失足跌落水中被淹死。损失人数不足百人。武昌府内的那几艘常年无人维护的破船压根就不敢出来。
  一天的时间里,有接近两万名流寇兵马顺利度过了大江。这些腿脚酸软的家伙们一踏上了岸上的实地,顿时就稀里哗啦的吐了起来。还有那些实在控制不住的,直接就直直的摔倒在了一滩滩的污秽之物中抽搐。
  因为在夜色昏暗的时候在大江上行船非常危险,李自成下令对岸的兵马等到明日天明之后再行渡江。至于不远处的那座武昌府,李自成早已经将其视为囊中之物。他准备等到全军都渡过大江,好生休整一番之后再行攻打。
  第二天一早,朝阳初升,晨雾笼罩。茫茫大江好似被一层白色纱帐包裹起来一般。大江上的船只若隐若现。
  “殿下。”须发皆白的何明銮惨然一笑,对身旁被几名王府太监搀扶着,面色枯黄的楚王说道“下官无能,不能为皇上守牧城池。也不能保全王爷。下官,罪该万死!”说完,向着楚王深深行礼。
  “此乃朝廷之过,与何大人有什么干系?”年纪一大把的楚王摆了摆手,眯着眼睛,轻声说道“孤王就藩在这武昌府,那自然是要终老于此。哪怕是死了,也要死在这里。”
  年纪一大把的朱华壁做了六十年的预备楚王,直到他哥哥死在了张献忠的手中之后,他才做了上这个等候了一整个甲子的位置。
  当了一年的楚王之后才明白这个位置居然这么烫屁股。朱华壁和他那吝啬至极的哥哥一样无后,年纪又这么大了。在经历了前几年整个武昌府的楚王一系宗室都被杀绝的悲惨命运之后,他也算是对生死看的很开了。
  何明銮想要劝他离城远逃是为了什么,朱华壁的心里清楚的很。
  丢掉了武昌府还可以说是贼寇势大,地方官员们无能为力。花些银子在朝中转圜一二,哪怕依旧会被治罪,却不至于掉了脑袋。
  可是一旦失陷藩王那可就是大罪过了。现在在位的崇祯皇帝对于自己的亲戚们还是很不错的。一旦哪个官员失陷了藩王,必然逃不脱一个死字。现在何明銮看到武昌府危在旦夕,就开始拼命的劝说朱华壁和他一起先南下去鄂州暂避一番。
  “国师的大军已然从襄阳城南下,我等只需往鄂州暂避一些时日。等待国师大军到来,必然可以重新收复失地。”面色晦暗的何明銮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
  “此事休要再提。”朱华壁冷冷的看了他一眼,冷声说道“咱们走了,那黎城百姓们咱们办?就将他们交给李逆去折磨?本王相信国师大人的话。国师既然说有援军,那必然是有的。”
  朱华壁不愿意再经历一次逃亡的生涯了。他的身体很不好,年岁也大了。在他心里,哪怕是死在这里也要比死在路上要强!
  何明銮心中暗自叹息,神色默然的转头看向城外茫茫大江。现在,只能祈求老天也真的能让国师说的援军及时赶到了。
  就在何明銮和朱华壁站在武昌府的城墙上,眼神绝望的看着远处城外的流寇大军,大江上那密密麻麻犹如蚁群一般的船队。拼命祈祷上天保佑,让援军快快到来的时候。老天爷回应了他们的请求!
  何明銮和朱华壁目光绝望的看着数百艘各色船只装载着大量流寇布满了整个江面,浩浩荡荡的向着这边直扑而来的。一旁有眼尖亲卫突然高声叫喊了起来“船!有船!!有大船来了!!!”
  所有人都是身子一顿,目光瞬间都随着他的叫喊看向了大江下游!
  果然!一支规模庞大,一眼望不到头的战船队列由远处穿透飘渺的江雾高速破浪而来!
  巨大的桅杆高耸入云,雪白庞大的白帆几乎有如遮天蔽日一般遮蔽住了江面!那桅杆顶端迎风飞舞,傲然而立的巨大日月龙旗让整个武昌府都沸腾了起来!
  何明銮和楚王痛哭出声,援军居然真的来了!
  大江南岸的李自成等人,还有大江北岸没能过江的流寇以及那些在船上的人在看到这支高速靠近的船队的时候,全都傻眼了。
  这支悬挂着日月龙旗的庞大船队是从哪个旮旯角落里面蹦出来的?难道是南京的那支水师过来了?!
  这支舰队当然不会是南京那支破烂不堪的水师了。这是高阳一手为大明帝国未来夺取世界而建造的强大舰队!
  大明皇家海军的舰队在运送完那些满人残部上了对马岛之后就在黄海东海一带进行海上训练。高阳在发觉李自成可能会南下之后,通过电台命令海军舰队进入大江,一路向西进抵大江上游。
  这个时代的大江雨量充沛,各条支流也没有建造什么拦河大坝。各处的农业生活用水量也非常小。和现代时空完全没法比,顶多就是一个零头。
  因此,大江在雨季的时候水面上涨,淹没了绝大部分的暗礁。足以让海军的巨型战舰日夜兼程的溯河而上,在武昌府的众人几近绝望之时赶到了这里。
  “……天欲亡我李自成啊!”神色默然,双手紧紧攥拳,眼神之中一片绝望之色的李自成黯然神伤。他手下大部分的兵马还都在对岸,这支强大明军水师的出现就意味着对岸那些兵马全都完了。
  他们过不来!
  此时跟在李自成身边的老营兵不过两万余人,而对岸却有着三万多没过来!
  过一次大江就折损了大半人马。这对于李自成所部的军心士气和实力上的打击完全就是堪称毁灭性的!
  巨大的船帆在阵阵江风的鼓动下吹涨的饱满至极。经过科学计算的巨大的,合理布局的船帆让大明海军的战舰速度远超同时代的船只。
  此时船队哪怕是逆流而上,依旧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接近那些横摆在大江上运输流寇的船只。
  那些船上的流寇和被强行抓来的船工们全都被吓坏了。他们只不过是一些民用的小船而已。风浪过大的时候自己都能被掀翻过去。又如何能够和那些船舷高大犹如城墙一般的官军战舰相对抗!?
  “噗通!噗通!”当那些巨大威武的艨艟巨舰突然开始转向,露出战舰侧舷那些密密麻麻黑洞洞的炮口的时候。惊恐欲绝的渔民船工们顿时纷纷跃入大江之中潜水逃命。
  对于这些渔民船工们来说,船是讨生活的工具,自然是极为重要的。可是什么东西再重要还能够比性命重要不成?!
  这些常年在水上讨生活的渔民们能够潜水逃生,为自己求条活路。可是船上那些北方来的流寇们怎么办?这些人别说什么水性了,他们看着这茫茫大江就是一阵头晕眼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7/7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