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时空的商人(校对)第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9/743

  大风吹过,地面上没见到什么牛羊的影子,只有无数面在大风之中猎猎作响的旌旗随风飘荡。而这些旌旗代表着数以万计的恢弘军队!
  白马银枪,身姿雄伟,身上穿戴着做工精美至极的云纹全身甲的赵云横枪立马在庞大军阵前方来回驰骋。做工精美的头盔上雪白的长缨随风飘舞,愈发显得英气勃发。
  在他的身后,是近万名连人带马全都武装到了牙齿,精锐至极的汉军精骑。这支由赵云统帅的汉军前锋兵马自从率先出了雁门郡北上草原之后,就一路风卷残云般的扫荡草原,直扑王庭,最后却扑了个空。
  在得知大汉铁骑涌入草原之后,南匈奴的左右贤王就已然派出大批使者四面八方的召集各处牧民们准备应战。而赵云在扑空王庭之后就领兵转向前往距离他最近的右贤王去卑部的所在地。
  草原的面积很大,但是合适放牧草场大多都已经被草原上的各个强大部落瓜分一空。作为整个部落种族生存下去的必须品,当初在连番打击之下几乎灭族的南匈奴也是在给大汉当孙子之后才得到了现在这片休养生息的地方。
  万物复苏的春天正是给牲畜们添膘加肉的时候,各处放牧的牧民们异常分散。而汉军完全是用骑兵突击,就食于敌,进兵速度非常快。等到赵云带着先锋兵马杀到右贤王去卑部所在地的时候。去卑才刚刚召集起来附近的三万多的牧民们。
  匈奴的贵族们对于大汉帝国的了解远比北方的鲜卑人熟悉的多。他们毕竟相爱相杀了数百年,互相之间想不了解都难。他们明白近十万之众的海量汉军骑兵杀入草原意味着什么。
  在被高阳严词拒绝了祈降之后。他们不是不想跑,只是对于这些游牧民族们来说最为重要的财产就是那些大牲口。想要将如此庞大规模的牲畜群落和数十万的部众们向着远方迁徙,怎么可能是短时间之内能够做到的?在敌军大兵压境的情况下搞大规模迁徙,这种需要超高组织度的事情绝对不是匈奴人能够做到的。
  这个时代的道路通讯就连最为先进强大的大汉都很烂,那就更不用说那些完全谈不上什么科技的游牧民族了。想要将分散在四面八方的牧民们和他们的牲畜集结起来再大规模迁徙单单只是通知到人就需要极长的时间。而这段时间已经足够高阳麾下的大军在草原上杀上好几个来回了。
  “吹号!”勒住战马的赵云手中长枪斜指半空,对着身后的几员副将大声喝道。
  “嗡~~~”沉闷的牛角号声随着风传遍了整个战场,远处的匈奴人开始微微骚动起来。他们毕竟都只是一群普通的牧民而已,平日里也就是在争夺草场和牲畜的时候打群架,什么时候见识过这种真正意义上的严整军队!
  南匈奴内附大汉已经百多年之久。除了那些被汉室征调四处征战的王庭军队之外,其余那些牧民们早就已经不复冒顿时代的彪悍之气。他们没有怎么和正规军队作战过,而打过正式战争的王庭军队此时早已经全军覆没。
  “吹号!”
  右贤王去卑是一个身形魁梧,满脸络腮胡子的老者。硕大的酒糟鼻子和深红色的脸庞显示出他是一个正宗的匈奴人。年轻的时候也曾经为汉室作战过的去卑深知汉军的强大。明白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有一丝的退缩。因为一旦退缩就意味着根本就没有什么组织纪律性可言的牧民们的迅速崩溃,而崩溃的牧民们在那些汉军骑兵的追击下只能是沦为刀下亡魂的下场。此时唯一能做的就是针锋相对,拼死搏杀一场。
  随着两边都做好的开战的准备,庞大的军阵开始缓缓移动起来。
  赵云从一个小小的校尉被高阳提拔于微末,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面迅速成为统军大将,并且位列关内候。说他对高阳没有感激之情那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在东汉末年,爵位依旧是非常难得的赏赐,尤其是封侯。李广难封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为一名天生的骑兵将领,赵云在被快速提升之后迅速展现了自己的实力。将归他统帅的万余骑兵训练的精锐无比,奉高阳的命令在征讨各处叛乱的时候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这一次北上出关征讨草原,高阳在大军出发的时候就已经明说了,冠军侯这个封号是不可能再给任何人了。不过,立下赫赫战功的军将可以享受和霍骠骑一样的祭祀待遇,甚至庙宇立传石刻都可以放在霍骠骑的旁边!
  这绝对是一种极大的鼓舞。对于重视名声的军将们来说再也没有什么能够与霍骠骑相比肩更加能够让他们兴奋的了。史书留名,名垂千古说的就是这种。
  霍去病,是所有大汉军人们永远都仰望的丰碑。
  “出击!”赵云手中长枪猛然挥出,双腿发力催动胯下战马向着对面的匈奴人冲了过去。在他的身后,军号之声大作,雄厚低沉带着阵阵肃杀之意的战争乐章响彻了整片草原。
  铁蹄翻飞,青草四溅。
  庞大的钢铁洪流潮水一般开始加速前冲,强烈的压迫下气势让对面的匈奴人胆战心惊。看着犹如潮水一般汹涌而来的庞大军阵,没有那支军队能够淡然以对。
  这是一支真正的钢铁大军。
  现代时空最顶尖的材料学专家们特意按照高阳的要求为这个时代的汉军们研制的特殊合金材料。强度和韧性极佳,但是重量却很轻。极好的解决了高阳麾下骑兵战马数量不足背负力不够的缺憾。让每一名骑兵都成为精锐。同时,在使用现代工厂内大型水压机锻造出来之后,生产出来的器具强度完爆一切同类产品。
  高阳麾下的骑兵在这一年的时间里全都是使用现代骑兵战法来训练。装备上面也大量采用高阳从现代时空带过来的先进甲胄与本时空的产物相结合的路线。没办法,如果所有军队全都是用现代时空生产的成品的话,高阳带过来会对时空通道造成不小的影响。而带原材料的话,这边的加工工艺根本就做不到。
  最终,只有大约三万名左右的精锐骑兵得到了来自现代时空的高科技产品。包括全套的半身甲胄,这种外硬内软还带着内衬的甲胄甚至可以抵御远处射过来的硬弩!防御力度已经和重型金属盾牌差不多了。那些匈奴人使用的软弓更是不在话下。
  除了铠甲之外,还有全套的马具,头盔、面甲、兵器、备用武器装备等等等等。战马同样披挂着一套全身金属马铠。这种防御力度强,重量却很轻的马铠对于此时马匹质量已经开始退化的汉军来说完全就是天赐之物。
  作为高阳极为欣赏的一员军将,赵云麾下统帅的这支先锋骑兵全部装备了这些先进的科技产物。当这支金属大军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之中呼啸着扑向匈奴人的时候。匈奴右贤王去卑痛苦的闭上了眼睛,低声呢喃着“完了。”
  箭矢在天空之中漫天飞舞,刀枪在军阵之中来回翻飞。无数人的惨叫与战马的悲鸣混杂着呼喝怒骂,嚎叫痛苦的声音共同奏响了战场进行曲。成群的人与马倒在血泊之中,无论是战死了还是依旧还有口气,这种密集交战的区域之中倒地就意味着被践踏成肉泥的下场。
  在这种人类最为原始的暴力对抗之中,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杀人机器们明显要比那些乱糟糟的牧民们强的多。他们的组织更为严谨,杀戮更为有效,士气和战斗意志也更加强大。
  擅长骑射的游牧民族一旦无法发挥出弓箭的威力,那他们就等于是失去了大部分的战斗力。这些使用着软弓的牧民们对付那些同样穿着兽皮皮甲的牧民们还可以,但是此刻遇上了赵云麾下这种全身连人带马都被包裹在了坚固金属之中的职业军队,那他们只能是杯具了。
  这种时候,匈奴人之中只有那些数量极为稀少,可以使用非常罕有的铁胎强弓的射雕手们才能在近距离上射杀这些金属罐头。但是,他们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在这种以万为单位计算的大规模战争之中几乎就是毫不起眼的一朵小小浪花,稍稍翻腾几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射雕手的气力也不是无限的,更何况他们还需要拉动强力无比的铁胎弓。而且,汉军也不是瞎子,这些射雕手们很快就被人给盯上了。
  高阳重新整编了汉军的编制之后,以万人为正规军团。每军除了统兵大将之外,当然还会有着相应的副手。高阳为赵云这支万骑军团配备的副手就是三国时代弓射之术绝对能过排入前三的太史慈。
  汉军此时已经基本淘汰了弓箭,无论步卒骑兵全都是用威力巨大的连环弩。这种做工相对复杂,但是没有全套零件配备,哪怕只是缺少了一个不起眼的小小部件都无法组装使用的先进兵器只能是汉军大规模使用。
  别的势力就算是得到了也无法大规模使用。因为做工复杂,想要仿照极其困难。尤其是金属拉丝全都是高阳从现代时空带过来的。这边的冶炼水平根本就别想做到。
  科技上的巨大差异放在战场上就足以决定军士们的生与死!
  
  第1027章
草原之战(三)
  
  而太史慈这样箭术出神入化的人也没有落伍。高阳从现代时空之中带来了特制的金属强弓和数控车床拉出来的做工异常精确的金属箭矢。
  这些专业的装备以及高阳特意消耗大量能源运送过来的现代时空培育出来的强壮马匹。这些东西交到太史慈这种强力武将的手中,完全就是如虎添翼。
  “开!”一身闪亮云纹甲的太史慈骑乘在一匹血统纯正的阿拉伯马背上,虎目圆睁,沉气凝神大喝一声,将手中的合金强弓拉伸到了极致。目光死死盯着一名已经连续快速射杀五名汉军骑兵的匈奴猛将。
  那名匈奴人身高臂长,身躯魁梧有力。双臂更是明显异常粗壮。手中持着一柄镔铁强弓,策马奔腾之间连续射杀了好几名汉军。当他再次快速从箭囊之中抽出两根铁箭,一根叼在嘴中,一根搭在弓弦上的时候。突然之间用近似于野兽般的直觉感受到了致命威胁,本能反应般的猛然侧身向着马腹下钻去,试图利用自己高超的马术逃出生天。
  感应没有错,但是身体上的反应却没有跟上。这名在南匈奴部落里赫赫有名的神雕手刚刚移开半个身位,一支通体黝黑,拇指粗细的精钢长箭就穿透了他的胸膛!
  太史慈的力气极大,而他使用的弓箭完美的体现了形体力学和更多的复杂科学技术。将太史慈精湛的箭术和远超常人的力量与爆发力完美体现,这一箭当真是势如闪电!
  这名射雕手的身形瞬间被定住,生命力开始急速流失。然而这还不是结束。
  “噗!噗!”
  不过是转瞬的功夫,又有两支精钢长箭射入射雕手的胸膛,与之前的那一箭形成一个完美的三角形。一箭三矢,一名神射手的完美技巧。
  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因为常年缺少铁器无法大规模打造铠甲和兵器。因此,他们采用的战术一向都是机动灵活的骑射战术,打的赢就一直骚扰攻打,打不赢就跑才是他们最为擅长的战术。但是今天却被硬逼着和精锐的汉军打起了面对面的对攻战,他们也是别无选择。
  双方此时交战的这片战场后方不过数十里外一处水草肥美的庞大草场就是右贤王去卑的庭帐所在。那里此刻聚集着右贤王麾下所属十余万头大牲口,以及数量更多的老弱妇孺们。
  去卑将自己麾下的牧民们集结起来可不是为了去和那近十万之众的汉军骑兵拼命的。他是准备带着自己的部族北上逃跑。
  只是赵云率领的这支骑兵推进的速度实在是太快,等到去卑接到情报的时候都已经到了眼皮子底下。
  随身带着军用干粮,并且还就食于敌的汉军骑兵们发起飙来日行军近二百里都是常有的事情。
  这边还没集结完毕,那边汉军精骑就已经扑了上来。无奈之下的去卑只能带着麾下的男人们匆忙去迎战。
  曾经为汉室作战数十年之久的去卑对于汉军是非常了解的。当他见到对面那连人带马全都被覆盖在厚重铠甲之中的汉军之后,当即就明白自己这边的软弓立刻就失去了作用。
  软弓是不可能射穿重铠的!
  失去了作战的最大依仗之后,对于这些游牧民族来说此刻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当即离开。
  但是,他们现在却走不了。身后就是部落里的牲口妇孺,就是右贤王的庭帐。他们这些男人可以仗着马快逃走,但是他们的部落怎么办?没有了妇孺,没有了牲口,他们怎么在这茫茫草原上活下去?
  被逼入绝境之中的去卑别无选择。在无法得到援军的时候,他只能选择利用人数的优势去和这支明显数量上不及他们的汉军拼命,以求能够得到一线生机。但是残酷的现实却击碎了去卑的奢望。他面对的的确是一支极致精锐。
  实际上的情况是,就算匈奴人依旧采用他们最为擅长的机动骑射,在面对这支全新的汉军的时候依旧没有任何取胜的希望。
  无论是在威力还是在射程,甚至是在火力密度上面,汉军手中的连环弩都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地位。双方在武器方面的差距完全就是冷兵器时代的开端与巅峰。
  双方一旦进行对射,那必然是汉军利用射程上的优势抢先出手,用蝗虫般密集的箭雨将匈奴人射杀于马下!
  科技实力上的碾压以及武器装备上的巨大差异让这场战斗结束的非常迅速。
  基本上都是由牧民们组成的匈奴军在汉军铁骑钢铁洪流的冲击下迅速瓦解。大量的牧民们死在阵中,剩下的也很快就在这种残酷的杀戮下心理崩溃,迅速四散而逃。
  他们只是逐水草而生的普通牧民而已。整个南匈奴部落南下内附大汉帝国已经过了百余年之久,这些往日里的草原霸主们早就已经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种规模的战争和这种规模的残酷杀戮是久历平静的他们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在他们处于劣势的时候。
  “唉~~~”右贤王去卑看着四散奔逃的牧民们长长的叹了口气。
  那些被吓破了胆子的牧民们可以逃跑,但是他身为匈奴的右贤王无论如何也走不了。
  而且,他在草原上立足的根本全都在身后的庭帐那里。今天战败之后,那里的一切都将成为汉军的战利品。失去了一切,而且还是一把年纪的右贤王已经没有了逃跑的念头。
  此时整个战场上几乎所有还活着的匈奴牧民们都在抱头鼠窜。而汉军们则是分成一个个的小队尾随其后,一直在驱赶着那些逃窜的牧民,不断的收割着生命。
  哪怕在此刻这种大获全胜的情况下,汉军依旧在尽力的保持着自己的军阵。没有发生去肆意抢夺战利品的事情。单单是这份战场上的组织力就足以让去卑彻底绝望。
  他知道,他遇上的是大汉帝国最为精锐的一支部队!
  没有退路的去卑带着他身边最后的数百骑庭帐精锐逆流而上,在一片溃散的匈奴军中抱成一团杀向了威压而来的汉军中阵。同时也理所当然的引起了汉军的注意力。
  随着旌旗挥舞,军号连响。汉军向着去卑和他麾下的这数百骑射出了乌云一般的密集弩箭!当规模庞大的箭雨升上天空之后,昏暗的阳光都几乎为之遮蔽。
  沉重的马铁印在了春泥上,却抵不过一场绵绵春雨。
  英勇的战士们在惨烈的厮杀之后最终还是尘归尘,土归土。强悍的汉军最终取得了大胜。去卑麾下的牧民被斩杀生俘过万,余众尽皆四散。而汉军的伤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击溃匈奴人成建制的抵抗之后,剩下的事情就是去接收战利品了。这是自古以来必然会由胜利者享有的特权。
  “阿母,咱们这是去哪里?”一名衣衫褴褛,满脸尘土的年幼匈奴小女孩拉着自己母亲的手,看着四周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边密集人群和大量的牲口。满脸都是好奇的出声问道。
  “咱们要去中原。”满脸风霜之色的母亲紧紧拉着女儿的手,神色艰难的轻声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9/74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