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341

  此时明军第十一装甲集团军的主力已经逐步退出了战线,从战线南方向着更远处张开了一个更大规模的包围圈,试图将准备前来救援的朱可夫所部以及俄军在南边的步兵集群一同再次包围起来。而第六装甲集团军则是在众多步兵部队的配合先全力围歼包围圈里的俄军部队。
  军队的规模越大。对于各种物资的需求就越高。在这个时代的机械化部队更是如此。因为要强调机动能力进行快速行军作战,一般情况下前线部队都只会携带标准基数的弹药与物资。像是此时瓦西里亲王手下的部队就是携带的会战份额的补给。
  会战份额的补给看起来数量不少,可是分到数十万军人和成千上万辆的车辆上那就不够看了。
  而且,明军不顾伤亡代价的猛烈攻击压缩导致包围圈里的俄军不得不拼命抵抗,各种弹药武器的消耗量急速上升。因为明军攻势太猛导致俄军阵地被不断压缩丢失,虽然许多俄军官兵可以向着中央地区逃跑,但是很多的装备物资却被遗留在了阵地上成为了明军的战利品。这就进一步加大了俄军物资的损失。
  当时间来到八月三日的时候,俄军在包围圈内剩下的部队已经被压缩到一个十多公里长数公里宽的狭小范围之内。这些俄军缺乏所有类型的补给品,他们已经杀光了所有的马匹,包括瓦西里亲王的坐骑,那是他从沙皇手里受到的生日礼物。但是这些依旧不够填满数十万张嘴巴。
  被包围起来的俄军此时仅仅能够通过盟国空军的夜间空投补充杯水车薪般的物资。所有人员的口粮都已经被压缩到了每天不足二百克,而且除了黑面包与土豆之外没有其它任何能够吃的东西作为供给。
  这些被包围起来的俄军几乎所有的机械化车辆都已经失去了油料供应,大炮缺乏炮弹,机枪缺少子弹,伤员们没有药品和绷带。包围圈里的俄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而这个时候,朱可夫却只是刚刚完成了救援兵团的兵力部署。不过朱可夫却在这个时候犹豫了。
  俄军情报部门发来的最新的情报表示明军第十一装甲集团军已经打破了帕夫柳琴科指挥的南线部队的防御阵地,正在从南方绕圈向着梁赞方向快速突击。一旦真的让明军第十一坦克集团军夺取了梁赞,那不仅仅是包围圈里的俄军,就连朱可夫的救援部队以及帕夫柳琴科的南线兵团都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朱可夫开始犹豫不决。他想放弃救援计划将自己手中的部队调回梁赞去阻挡明军第十一装甲集团军的攻势。但是来至各方面的压力却让他无法下定最终的决心。随后,朱可夫在犹豫之中又浪费了两天的时间。
  当时间来到八月五号的时候,包围圈内的俄军已经极度危险了,随时都有可能会被完全吃掉。而朱可夫也明白自己的犹豫影响到了战机。随后他立刻下令进行救援作战。不过在发起救援行动的同时,朱可夫给拒绝乘坐飞机离开自己部队的瓦西里亲王发去了电报,称救援行动只有一次机会,请瓦西里亲王务必做好准备。
第444章
燃烧的莫斯科
(十四)
  八月五日凌晨时分,在上千门火炮的支援下,以六个坦克旅和四个机械化军作为主力的朱可夫装甲集群开始全面出击,从萨索沃北部大约十公里的地方向着瓦西里亲王所部逼近,试图解救友军。
  这支拥有一千余辆坦克的装甲突击部队经过一整天的激战之后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打穿了明军第四十一步兵军设置的防线,在天黑之后其前锋部队已经靠近到了距离瓦西里亲王所部大约三十公里的地方。
  八月五日夜间,俄国空军发起一场规模空前的夜间补给行动。在付出了上百架运输机的巨大损失作为代价之后,俄国空军给包围圈内的俄军送去了大量急需的燃料。他们要突围,别的东西都不需要,只需要燃料。
  第二天的上午,包围圈内的俄军在援军接近的大好消息鼓舞下,动用最后的实力向西发起了一场决死攻击,妄图进行突围。
  俄军的突围部队由第317,第393和第150步兵师,第49和第26骑兵师,第5,第15和第37坦克师以及第122,129坦克旅的残部组成拳头部队。这已经是他们能够动用起来的最后力量,其余的部队只能是以步行的方式试图离开战场。事关生死存亡,就连瓦西里亲王都亲自投入到了第一线进行指挥。
  俄军在上午大约九点多钟的时候发起攻击试图和二十多公里之外的第114坦克旅建立路上联系通道。但是俄军的突围部队很快就遭受了明军强大炮火的攻击和连续不断的空袭。同时明军第九装甲军也不断派出小股的装甲部队进行反击作战。
  已经之前几天的激战之中打的筋疲力尽的俄军在接近中午的时候失去了最后的一点力量,所有的指挥体系全部崩溃。而此时突击部队最前方的第129坦克旅距离朱可夫的第114坦克旅只有大约十公里左右的距离。双方之间甚至都能够看到对面部队激战时候的炮火!
  但是这最后的十公里却耗干净了俄军所有的力量。驻守在这里的明军第六装甲集团军直属第295机械化步兵师付出了全师伤亡超过一半的惨烈代价在装甲部队的配合下将来至两个方向的攻击全部击退!
  这一整天的时间里面到处都是血腥残酷的战斗,双方阵地犬牙交错。坦克,装甲车,卡车,火炮以及各种车辆的残骸到处都是。原野上铺满了双方官兵奇形怪状的尸体。入目所见。战场上到处都是熊熊燃烧冒着黑烟的各式车辆。无论是天空还是地面全都是一片喧嚣沸腾!
  八月六日的激战耗干净了俄国人手中的最后一丝力量。朱可夫当天夜里就已经明白事不可为。明军第十一装甲集团军的前锋部队都已经快要逼近到特尔诺沃附近了,那里距离梁赞不过五十多公里的距离而已。如果他还继续把部队耗在这里的话。那别说是去救援瓦西里亲王的部队了,就连他自己都得搭进去!
  俄国空军已经没有力量再次为包围圈内的俄军进行大规模的物资补给了。明军陆航已经调来了大量夜航战斗机部队用来进行空中封锁作战,俄国空军没有那么强大的实力去损耗。至此,被包围在萨索沃到萨罗瓦之间的四十余万俄国军队失去了最后的突围希望。
  从八月七日开始,俄军救援部队全线退缩。不仅仅是朱可夫的救援兵团。就连左右两翼距离瓦西里亲王所部不过数十公里的德尼索夫与帕夫柳琴科的部队也开始全线撤退。他们要是再不退的话,明军第十一装甲集团军就连他们都能给包了饺子。
  八月九日,俄军第一坦克集团军和第九坦克集团军以及第三,第二十二,第二十七步兵集团军还有四个独立坦克旅和四个步兵军以及众多的后勤辅助部队组成的突击兵团被强大的明军围歼。其中第一坦克集团军是短时间之内的第二次被重创。而这一次可是全军覆没。
  俄军阵亡约十六万人,被俘近三十万之众。损失装甲车坦克超过两千辆之多,火炮和迫击炮近四千门。这支俄军之中最为精锐的部队全军覆没也意味着明军对莫斯科的攻势遇上的阻力将被极大的缓解。
  俄国沙皇最终还是没有能够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弟弟去死。他在八月七日的晚上派出自己的卫队乘坐飞机降落在了包围圈内,带着沙皇的命令强行接走了瓦西里亲王。这一事件也直接导致了包围圈内的俄军士气全面崩溃。瓦西里亲王的声誉受到了巨大的损害。
  明军取得了一场极其辉煌的胜利,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完成了一次大型战役。以区区数万官兵死伤失踪被俘作为代价全歼了四十余万敌军。绝度堪称辉煌。也必然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厚的一笔印记。
  然而这一辉煌的胜利却并不是结束。张诚在通电嘉奖之后继续指挥着中央集团军群的部队再次拉开一个更加巨大的包围圈,意图以梁赞为中心将正在向梁赞附近集结的朱可夫所部以及德尼索夫与帕夫柳琴科的部队给再次合围起来!
  张诚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不断的进攻再进攻,包围再包围。就连莫斯科实际上都只是一个巨大战役的节点而已。大明疆域辽阔,人口众多。各种各样的需求物资都能够得到满足。无论是铁矿石还是石油,无论是橡胶还是钨矿。大明全都应有尽有。
  与现代时空历史上除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之外什么都缺的元首不同,张诚对于这场战争拥有充足的底气。他不需要像元首那样去为了各种物资伤透脑筋,甚至是调整战略部署。他只需要大规模的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削弱敌军的作战潜力就足够了。
  现代时空历史上一个什么都缺,战略位置更是四面八方都是敌人。而且身边的盟友全都不顶用,经历了一战的大萧条之后的德国都能够单挑全世界,还把各国全都给打的鼻青脸肿。张诚不相信自己手中比德国强上不知道多少倍,在各个方面甚至是在文化方面全都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大明会打输这一战。他唯一顾虑的只有核武器而已。
  张诚不相信以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能够在短时间之内生产出来大伊万那个级别的核弹。但是哪怕只是最原始的小男孩级别的核弹如果在密集的军队头上爆炸,那巨大的伤亡同样会让人无法承受。
  与其浪费时间给美国人用来生产原子弹,后面一次几万几十万的杀伤。还不如在现在这个潘多拉魔盒还没有被打开之前拼着在常规战场上同样付出伤亡代价用来加快战争的进程。从而将美国人的原子弹堵回去。
  八月十四日,当南方察里津地区的明军与盟军激战正酣的时候,仅仅休整了几天的大明中央集团军群再次出击,向着莫斯科南方重要城市梁赞猛扑过去。
  之前几天的时间里,快速突击的明军第十一装甲集团军在梁赞南方地区遇上了俄军的强力抵抗。已经从尼古拉大公手中全面接管前线部队指挥权的朱可夫心中非常清楚梁赞的重要性。他将手头上最后的几支装甲预备队全都投入到对明军第十一装甲集团军的反击之中,成功的遏制住了明军的攻势。
  再加上俄军撤退的速度非常快,大批的部队被断尾式放弃在一道道的阵地之中阻挡明军,为主力部队的退却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当然了,最为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这些俄军距离梁赞的距离并不远。实际上除了追击过猛的瓦西里亲王的部队之外,俄军其它的部队大部分在反击的时候都没走太远。朱可夫的装甲部队在救援的时候跑出了一段距离,不过他们补给充足在撤退的时候用很高的速度成功返回。
  有鉴于俄军这次的反应比较快,张诚在分析过战场形势之后命令第十一装甲集团军暂时停下进攻的脚步休整几天。补充损耗和物资,同时命令四周的步兵集团军们加快速度追上装甲部队,为装甲部队提供支持和侧翼掩护。相比于俄国主要靠双腿行走的步兵,大明的步兵们全都是乘坐四个轮子的车辆行军,其速度非常快。
  经过几天的休整补充之后,在连续作战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的明军很快就恢复了实力和精神士气。随后,重新调整了部署的明军分别以第六和第十一装甲集团军作为尖刀先锋,伴随着海量的支援步兵以梁赞为中心点,从梁赞的南北两侧发起强攻,试图合围在梁赞周边区域内的俄军重兵集团。
  此时在梁赞周边区域云集着朱可夫的解救兵团以及德尼索夫与帕夫柳琴科的步兵军团。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拥有过百个师级番号,近三十个军级番号,而集团军级别的番号也足足有近二十个之多。各处电报来往,各种明码或是密码的电文数量之多堪比满天繁星。如此之多的电文来往使得明军电码破译部队的官兵们不得不连班干活,日夜不休。可惜绝大部分的电文都是没有价值的。
第445章
燃烧的莫斯科
(十五)
  俄国人在梁赞附近部队的番号非常之多。如果换成明军的话,如此之多的部队番号几乎都能够赶上中央集团军群的实力了。可是在俄军来说这些部队大都是不满编的,而且绝大部分的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之中被明军创伤过导致损失惨重。
  俄军作战,防守的时候喜欢进行反冲锋。进攻的时候喜欢采用人海或是坦克海等碾压式战术。这种战术在面对实力不强或是缺乏大量技术装备的敌人的时候能够以强大的,连续不断的压力将对方压垮掉,从而造成敌军巨大的溃败。
  但是,这种战术对于明军这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超出自己不止一筹的部队来说,这种战术除了换取伤亡数字与让人眼皮直跳的战损报告之外没有任何的用处。
  原本就不怎么满编的俄军各部队在与明军激战,尤其是与明军强大的机械化部队激战之后更是损失惨重。虽然番号众多,但是云集在梁赞附近的俄军兵力实际上只有数十万人。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步兵,他们严重缺乏重型机械武器。既没有装甲部队也缺乏重型火炮。单单只是凭借步枪和机枪的话,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阻挡明军装甲集团的冲击。
  俄军在莫斯科附近的部队原本是拥有不少的重型技术装备的。不过其中大部分都被瓦西里亲王带着的部队给带进了明军的包围圈之中随后被消灭。
  而剩下的那些装甲力量在朱可夫发起救援行动的时候也遭到了重大的损失。大明陆军步兵部队除了装备有各种反坦克武器之外,现在已经开始逐步装备单兵反坦克筒。而中央集团军军群就是第一个大规模普及的部队。这也就直接导致朱可夫的部队在进攻行动之中损失惨烈。以至于现在面临明军再次突击的时候俄军都找不出坦克师级别的成建制装甲部队去进行反冲击阻挡明军装甲部队的攻势。
  有鉴于这种严峻的战场形势,明确知道自己无法坚守住梁赞的朱可夫向尼古拉大公建议在梁赞地区留下部分步兵集团用以牵制阻碍明军的强大攻势。其它部队北撤莫斯科准备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巷战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削弱明军装甲部队的威力。这种两败俱伤的战术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抵消明军的装甲优势,给予明军带去重大损失,为之后的作战提供良好的环境。
  不过就像之前说过的一样,朱可夫能够看清楚莫斯科最终必然会失守。他想要在莫斯科与明军进行巷战用以拖累明军的时间和增加明军的伤亡损失。这是此刻对于俄国最好的选择。但是,朱可夫并不是能够做出最终决定的人。真正能够明白这一切并且最终下定决心的人并不多。
  莫斯科是一座极其重要的城市。十三世纪初期的时候,这里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前身莫斯科公国的首都。俄国人也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的疆土。
  一直到十八世纪初期,有感于大明帝国带来的巨大压力,彼得大帝决定迁都圣彼得堡用以尽可能的避开大明的压力同时加强对北方的控制。在迁都之后莫斯科这里依旧是俄罗斯极其重要的一座城市。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这里都是一座举世瞩目的城市。一旦这里丢失。对于俄国的打击力度将是空前的。
  对于俄国人来说,对于沙皇来说。莫斯科是无法放弃的城市。失去了莫斯科就意味着俄国即将战败,在国际上会对俄罗斯的声誉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莫斯科的南大门,地理位置无比重要的梁赞在沙皇的眼中是说什么也不能放弃的地方。沙皇要求俄军必须坚守每一处阵地,必须用强硬的反击将明军的攻势击退从而保护住莫斯科。
  在沙皇的直接干预下,朱可夫要求快速撤退的提议被否决了。
  输红眼的沙皇开始赤膊上阵,命令俄军无论如何也要坚守住梁赞地区,不允许任何部队撤退。这道命令对于前线的俄军来说已经不是是什么坏消息了。这是一个致命的消息。这个时候在梁赞附近的所有俄军都在做着撤退的准备,谁都没有想到他们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接到坚守的命令。
  俄国沙皇为了不失去无比重要,在各个盟国之中被非常看重的莫斯科,宁愿用大量军队的牺牲来换取包围城市的时间。他已经下达了从各处抽调部队前往莫斯科地区增援的命令。对于已经开始输红眼的沙皇来说,哪怕是一寸土地都不能放弃。
  接到沙皇的命令陷入绝望之中的朱可夫被迫开始在梁赞附近进行兵力集结和战役部署,试图在这里抵挡住明军的攻势。但是,以俄军此时此刻的状态,这种事情根本就做不到。
  张诚可不会去管俄国人内部的事情。他一直在严格督促第六和第十一装甲集团军不断的强加攻势,从梁赞的两边形成一个巨大的钳形攻势。准备将梁赞附近的俄军重兵集团包围起来围歼。
  在梁赞南方的第十一装甲集团军在攻占了特尔诺沃之后就开始转向北上,在占领了米哈伊洛夫之后就向着西北方向的卢霍维齐杀去,那里是梁赞与莫斯科之间的重要路上连接通道,位于梁赞与莫斯科中间位置上。
  而位于梁赞北方的第六装甲集团军在强行渡过奥卡河之后占领诺沃肖尔基,随后同样是将目标对准了无比重要的城市卢霍维齐,那里是张诚确定的汇合地点。
  八月十七日傍晚。两支强大的明军装甲集团军顺利打败了朱可夫派出的拦截部队的阻击,其前锋部队在卢霍维齐附近的田地之中胜利会师。明军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再次合围了俄军的重兵集团。
  而这一次,虽然莫斯科的尼古拉大公手中依旧还拥有为数不少的步兵部队。但是他已经没有强力的装甲部队去救援因为沙皇的命令而被包围在梁赞附近的俄军了。
  梁赞是俄军的一处重要物资集结点,储备有大量的各种物资。因此哪怕梁赞附近的俄军被切断了补给线,依旧可以坚持上一段时间。但是。储备的物资再多也终究会有被消耗干净的一天。毕竟是数十万人在不停的使用消耗。而且面对着强大的明军重兵集团的包围,这些包围圈内的俄军在没有强有力的部队救援下,最终的命运早就在被包围的时候就已经被注定。
  俄军高级将领之中的有识之士们对于沙皇的胡乱指挥导致大批部队陷入包围圈之中极为不满。在圣彼得堡的一次高级别会议上许多的俄军高级将领与沙皇爆发了激烈的冲突。经过几年的战争洗礼,尤其是在此时这种战局不利的情况下,军队已经足以决定国家的命运,哪怕是沙皇也无法与军队对抗。
  沙皇很快就失去了对军队的最后一丝掌控权利。这几年的战争之中沙皇多次发起毫无意义的大规模反击。不是为了收复国土就是为了在盟国的面前表示出自己的作用。而这些反击每一次都使得俄军流尽了鲜血但是却没有起到任何一丝效果。俄国军队之中对于沙皇的不满早就已经达到了顶点。
  之前朱可夫被调走,然后瓦西里亲王在沙皇的直接任命下接管朱可夫的军队不顾众人的反对强行攻击。直接导致俄军最精锐的部队陷入包围圈内被歼灭。现在又是因为沙皇的命令再次导致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落入了明军的包围圈内。俄军的高级军官们再也不愿意忍耐沙皇的胡乱指挥了。
  在战争时期,无能的人是无法统领军队的,哪怕他是皇帝也一样。历史上那么多的皇帝畏惧于那些强悍的统兵大将,其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此。
  俄军内部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开始了自我修复。朱可夫被再从包围圈内调走,返回莫斯科指挥莫斯科的保卫工作。而德尼索夫与帕夫柳琴科受命指挥梁赞包围圈内的俄军继续坚持抵抗来为莫斯科争取时间。
  俄国人做着坚守莫斯科准备的时候,明军也没有闲着。张诚在梁赞包围圈合围之后重新调整了前线部队的部署,除了留下对梁赞附近的俄军进行包围压缩的部队之外。其它的部队被张诚重新编组成了莫斯科攻击集群,专门用来攻击莫斯科城。
  这支部队的兵员都是从中央集团军群之中抽调出来的精锐。共计拥有十六个装甲师,一个炮兵师,六个地方警备师以及三十三个机械化步兵师外加五个旅级部队。此外还有大批的后勤辅助以及支援部队。共计拥有大约七十个师的野战部队,总兵力超过一百八十万人。
  莫斯科攻击集群之中的十六个装甲师和五个装甲旅以及多个独立装甲营等部队哪怕是在经历了多次作战损耗还未能补充完毕的情况下依旧拥有超过三千八百辆的坦克。其中各型号的豹式坦克一千三百三十辆,虎式七百六十五辆,各型号的四号坦克一千四百余辆。其余为强击炮和喷火坦克以及指挥坦克等等。
第446章
燃烧的莫斯科
(十六)
  除了坦克之外,明军莫斯科攻击集群还拥有数千辆的装甲车以及上万门各种口径的身管火炮作为支援力量。张诚为了加强对城市的巷战能力,特意从最高统帅部所属的战略预备队之中抽调出来了四个接受过专门巷战训练并且装备有大量巷战武器的战斗工兵旅紧急运往前线加入莫斯科攻击集群之中加强对城市的攻坚力量。
  为这支规模庞大的攻击集群提供空中支援的是超过四千架的强大陆航部队,这也是单处战场上规模最为庞大的空中力量编制。这些战机分别属于五个航空军下属的多个航空联队,他们几乎完全统治了莫斯科附近的空域。
  大明陆军中央集团军群是无比强大的。哪怕是在分出许多部队南下伏尔加河流域作战,分出许多部队围困梁赞附近的俄军重兵集团的情况下依旧能够抽调出如此之多的部队向着莫斯科附近发起强大攻势。
  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后勤补给线实在是太过漫长,如果不是明军未能完全掌握伏尔加河以及顿河一线进行大规模的水路运输。那以大明的力量再多一倍的兵力也能够拿的出来。大明帝国的力量可不是第三帝国能够相提并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