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341

  在张诚主导的装甲革命出现之前,明军的炮兵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强大的一支力量。虽然在装甲部队兴起之后。炮兵们让出了自己的位置,可是他们的地位依旧非常重要。
  明军的重型炮兵师在战争时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编。大量的野战火炮支援压制任务被各个集团军属,军属,师属甚至是团属的炮兵部队接管。威力强大但是机动性能很是糟糕的明军重炮部队的定位就显得有些尴尬。一般战斗用不上他们,用得上他们的战斗又非常少见。
  大明陆军之中身管火炮的口径只要超过了一百毫米就可以被称之为重型火炮。不过这种火炮在明军之中非常普遍,甚至可以说除了75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以及88毫米的高平两用炮之外,明军其它的炮兵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富裕的明军甚至普通步兵团的团属火炮都是105毫米的榴弹炮。这一点足以让任何国家的军队都为之羡慕不已。
  而明军组建多年的五个重型火炮师因为在战争之中很少会使用到他们,因此进行了一番重新整编。全新的机械化战争形势导致战争的进程非常快,基本上都是装甲部队突破包抄。步兵跟上包围歼灭。这种情况下机动能力差的重炮师只能是将自己编制内的较为轻型的火炮分剥出去野战部队,只留下超级火炮作为攻坚要塞的时候使用。
  明军需要攻坚的时候真不多。一般情况下敌军被包围之后很快就会被歼灭或是投降。至于坚固的要塞阵地攻防战也就是在开战初期的喀山要塞攻坚战的时候才有过大规模的炮火准备。在那之后明军重炮师罕有上场的机会。原本五个重炮师已经被缩减成了四个,两个在莫斯科郊外,一个在察里津,还有一个属于战略预备队。
  不过莫斯科守军拒绝投降,张诚决心强攻结束战斗,这就给明军的重炮部队提供了难得的出场机会。他们苦等多时的时机终于来了。
  明军第一和第二重炮师在重新整编之后各自装备有两个380毫米口径铁道炮班。说是炮兵班,但是实际上其兵员高达数百人之多。而且班长就是一名上校。
  这么多人伺候一门火炮并不是说笑话。这些官兵之中包括了负责警戒的卫兵,负责运输的运输兵。负责操作火炮的炮兵以及负责器械打桩架设临时铁轨的工兵等等。
  明军重炮师装备的这种380毫米口径铁道炮实际上是海军退役战舰上的主炮拆卸下来之后进行重新改造编入陆军的。之前数年的海战之中明军有不少的战列舰受到创伤或是被击沉,这些被财大气粗的大明海军选择退役的战舰上有许多有用的东西都被拆卸下来,其中最为关键的自然是火炮。
  原本按照惯例这些火炮都应该是被部署在各处重要的岸基防御炮台里面的,这也是各国海军的一向的传统。可是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在飞机逐渐开始主宰海战和蓝天的时候,这种耗费巨大而且还无法移动的海岸炮台就显得非常鸡肋。更加重要的是。大明海军不断取得胜利,将战线一路推到了敌军的家门口,这个时候大明海军也没有兴趣将军费花在修建炮台上面。
  随后,经过张诚的协调,海军将一部分的火炮转交给了大明陆军。陆军实际上并不是没有钱去生产这些东西。只不过用到的时候实在是太少了所有没有去建造而已。但是现在这样白捡的东西谁也不会拒绝,这种巨型火炮一点都不便宜。
  陆军从因为触礁而被迫退役的玉龙雪山号战列舰上得到了八门半新不旧的380毫米口径主炮,投入巨额军费返厂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使之能够在陆地上使用。在这些火炮进过近一年的改造正式进入陆军编制之后,陆军很快就重组了重炮师,将其平均分配到了四个重炮师之中。
  这种原本是战列舰上使用的火炮在进行重新改造之后射程有所缩短,但是其威力和精度却没有丝毫退步,反倒是有所加强。
  重炮师的官兵们选择炮击阵地,工兵架设好临时铁轨和支架的工作很快就结束,几门超级火炮计算好各种坐标之后发出震天怒吼,将重达近一吨的高爆弹和穿甲弹射向二十多公里之外的俄军阵地。
  战舰上的火炮因为射击平台随着海浪波动的原因其射击精度一向都比不上路上炮火,不过一旦上岸之后那射击精度就另当别论。拥有先进观瞄设备的明军炮手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用大量的炮弹和炮管损耗磨练出来的射击水平绝对是世界第一流。
  开战之前多年时间里,俄国人一直都在修建作战工事。除了喀山前线的坚固防线之外,像是莫斯科,圣彼得堡这种大城市外围同样也修建有大量的永备工事。
  俄国人虽然一直嘴上不肯承认,但是他们的心里也非常的清楚,自己和大明之间的差距非常巨大。因此,哪怕是远离前线的莫斯科都修建有众多的防御工事。当然了,这里的工事肯定不能与喀山前线的相提并论。
  明军快速逼近莫斯科的时候,俄国人就开始发动大量市民在莫斯科的城区边缘修建各种防御工事。他们挖掘出来了长长的反坦克壕以及众多的交通壕火力点等等。而作为战线核心的就是那些在战前修建的大型钢筋混凝土永备工事。
  这些坚固的堡垒全都是使用钢筋水泥构造而成,工事上面覆盖着一层又一层的混泥土和钢板。有些地方的厚度甚至超过五米。这些像是堡垒一样的工事是莫斯科城郊防线的核心,在它们的后面就莫斯科城区。明军想要进入莫斯科城区就必须拔掉这些钉子才行。
  俄国人在城外以环城公路作为依托,大约每隔一公里的样子就会有这样一座大型防御工事。各个工事之间由交通壕和小型的火力点连接,每个大型工事里面都部署有许多火炮以及机枪火力点。他们居高临下的躲在坚固的工事之中用密集的弹雨将明军的攻击部队一次次的打退。单纯依靠步兵和装甲部队去填的话必然是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这种时候轰炸机和重炮部队显威的时候就到了。
  明军出动了大批轰炸机部队向这些大型工事发起凶猛攻击。但是俄国人的工事实在是太厚了,而且俄国人最后的防空武器大部分都被部署在了这些工事附近。漫天飞舞的防空火力迫使明军不能进行低空抵近空袭。明军的炸弹大部分都没有命中目标,而命中目标的少数炸弹也因为威力不足导致无法摧毁这些坚固的工事。
第461章
燃烧的莫斯科
(三十一)
  大明陆航有专门对付这些坚固工事的开罐器超级炸弹,那些重达一吨多的炸弹威力十足。不过这个时代没有精确制导,空中轰炸想要命中目标更多的是依靠飞行员的技术和运气以及庞大的数量累计。
  明军在前线的开罐器很快就被用光,而后方的支援弹药还在路上。这种东西肯定不可能在前线大规模囤积。正好这个时候大明重炮师的部队终于慢吞吞的来到了莫斯科郊外,他们很快就接到了摧毁俄军工事的命令。
  在没有精确制导的年代里,地面炮火射击的精度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像是俄国人这种永备工事面积这么大,而且还是死坐标。明军的380毫米口径重炮只是简单的试射了两轮之后就迅速用穿甲弹将一座大型工事给掀翻。巨大的爆炸和冲击波几乎将这座工事内的数百名俄军全部杀死。
  这几门380毫米口径的重炮平均一个小时就能够摧毁一座俄军的大型工事,按照这个速度要不了多久他们就能够把俄国人在城外的钉子全都给拔掉。
  而且明军重炮师可不仅仅只有这些火炮而已。既然名字都叫做重炮师了,那装备的肯定都是大口径火炮。除了380毫米口径的巨炮之外,明军的重炮师还装备有280毫米口径和200毫米口径的火炮。这些重炮很难对付那些厚实的大型工事,但是炮击那些俄军的普通火力点和支援点却没有任何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些火炮的数量非常多。
  大明陆军一个重炮师基本都装备有二十四门200毫米的火炮以及八门280毫米口径的火炮。这种数量在对付坚固防御阵地的时候已经是绰绰有余。以明军炮兵的精准射击来说,基本上三炮之内就能够摧毁一处坚固的火力点,而这些火力点全都是各处战线上的核心。
  一旦这些隐藏在钢筋混凝土之中的机枪和火炮被重大数百公斤的炮弹给摧毁,那俄国人就无力抵御大明装甲部队和步兵集群的突击。
  从十月十五日明军重炮师赶赴前线到十月十八日,短短三天的时间里面。明军重炮师就在大明陆航的配合下将俄军环城阵地上的钉子基本上全部拔掉,顺利的为攻击部队打开了前往城区的道路。
  明军的炮兵部队可不仅仅是只有重炮师而已。中央集团军群直属的炮兵团就超过二十个,此外还有各个集团军,军,师甚至是团所属的各种从200毫米到105毫米甚至是88毫米口径的火炮都在疯狂的向着俄军阵地倾泻着弹药。明军炮击密度之强甚至到了许多火炮不得不更换身管的地步。
  数千门各种口径的火炮在三天的时间里面倾泻了数十万吨的炮弹,再加上陆航的猛烈轰炸。俄国人在外围的防线与要塞几乎全部被化为灰烬。
  许多俄国守军因为要塞被轰塌而被埋在了要塞之中。在战后的挖掘之中发现有许多的幸存者一直坚持到了十一月上旬。他们通过各种方式挣扎的活着,不过最终绝大部分人都在绝望之中自杀,少部分人则是被生生的饿死渴死。
  张诚想过这里的战斗会异常激烈,却没有想到会惨烈成这个样子。专门接受了严格巷战训练的四个战斗工兵旅近三万名官兵投入战场只不过几天的时间就已经战损近半,几乎失去了战斗力,这让张诚大为震惊。
  在张诚想法之中,俄军现在已经被包围了起来,而且缺乏各种物资补给,军心士气应该已经低落的不成样子才对。可是他们现在不但顽强抵抗。而且还打的有声有色!
  经过一番衡量之后,张诚最终还是决心继续强攻作战。他知道强攻会造成巨大的伤亡,可是没有付出哪里来的回报?如果不能在俄国的寒冬到来之前拿下这里,那战事接下来会怎么走可就不好说了。
  在现在这个还没有全球气候变暖的时代里,俄国的冬天可是异常寒冷的。零下几十度那都是常有的事情。如果不能夺取莫斯科城区,那百万明军在野外度过寒冷的冬季必然会遭到巨大损失。与其被寒冷的天气冻伤冻死,不如竭尽全力拿下莫斯科。
  张诚再次下达了增援的命令,不但加大了后勤物资的补给力度。还从喀山的中央集团军群预备队之中再次调出两个机械化步兵师和四个战斗工兵旅前往莫斯科加入战斗。同时亲自前往前线视察部队鼓舞打气。尽快夺取莫斯科的决心从未改变。
  随着张诚继续强攻的命令下达,双方在莫斯科的战斗日趋白热化。
  ……
  莫斯科客运火车站位于城南地区。与城北的货运车站一样是整个俄国最大的铁路中转站。这里是一处巨大的建筑群落,高耸宽敞的候车厅以及各种配套建筑足以容纳数以万计的人流。而此时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巨大建筑群落正在爆发一场惨烈的争夺战。
  此刻时间已经是十月二十二日,明军不顾伤亡的猛烈攻击极大的压缩了俄军的守备阵地,同时给俄军带去了巨大的伤亡。那些市民突击队在明军攻击的时候损失非常大,很多部队在阵地失守之后被督战队用机枪强迫着用血肉之躯去填明军的火力,试图夺回阵地。而莫斯科客运火车站就是一处双方激烈争夺的重要地方。
  原本守备这里的是俄军第19民兵师。这是第四十二集团军下属的地方守备部队。不过几天的战斗之后这里的守军已经多次更换了番号,许多师级旅级部队都已经在这个巨大的血肉磨坊之中被打干净。现在的守军已经换成了同样是第四十二集团军下属的地方守备部队第五民兵师。这些地方守备部队的官兵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他们的战斗意志也非常强烈。这里是他们的家。
  而负责攻击这里的明军也不好受。原本齐装满员的一个机械化步兵师只打了两天就不得不因为损失过大而退出战斗。补充上来的另外一个步兵师同样也没能坚持多久,他们在占据了一部分的火车站之后就再也没有继续进攻的力气。
  因为莫斯科客运火车站位于莫斯科城南地区的核心位置,多处公路都在这里交汇。突破这里继续北上就是莫斯科河,而在莫斯科河的对岸就是俄军指挥部所在地的克里姆林宫。这里是明军必须夺取的重要地段。
  负责攻击莫斯科城南地区的明军第31步兵集团军在接到了集团军群派遣来的援军之后立刻就将援军送上了战场。这支援军就是从喀山一路飞奔而来的第七战斗工兵旅。
  早在战争爆发之前张诚就已经意识到这场战争之中必然会有着惨烈的城市巷战。毕竟这个世界上有着太多的大型城市,那些钢筋混凝土构成的庞大建筑群落就是守军天然的防御线。没有人会放弃这么好的战线的。
  因此,张诚早早的就已经制定了组建专门的巷战部队的计划。随着张诚在大明的权势不断增加,他所推动的各种事务也在以极快的速度行动起来。战斗工兵旅就是其中之一。
  大明陆军的战斗工兵旅虽然有着工兵的称号,但是他们可不是挖战壕埋地雷的普通工兵,他们全都是接受了严格城市巷战训练,有着专业巷战装备的精锐部队。截止到明军发起莫斯科战役的时候,大明陆军总计拥有二十一个战斗工兵旅。每个旅都由两个步兵团和后勤支援部队组成,官兵人数约七千余人。
  这些战斗工兵们全面装备使用冲锋枪和反坦克火箭筒。同时配属有众多的火焰喷射器,狙击步枪,机枪,无后坐力炮,专用巷战坦克装甲车,遥控炸药车等等各种装备。其巷战能力非常强大。
  当然了,再强大的军队也不可能是无敌的。第七战斗工兵旅是第二批补充部队。之前派往莫斯科前线的四个战斗工兵旅已经因为伤亡惨重不得不退出战场返回后方休整。精锐部队通常都会被使用在最为激烈的战场上,而激烈的战场也意味着巨大的损失。
  明军第31步兵集团军负责整个莫斯科城南地区的战斗,他们手中的兵力基本上都已经投入到了庞大的市区争夺战之中。为了夺取非常重要的莫斯科客运火车站,他们将新近增援而来的第七战斗工兵旅送去了位置极为重要的莫斯科客运火车站,意图通过这支强悍的部队打破在这里的僵局。
  猛烈的炮火早已经将这座原本拥有着大量堪称艺术性建筑的火车站夷为平地。双方的部队全都是躲在各处的废墟之中好似老鼠一般互相撕咬。明军占据着绝对的火力优势,可是俄国人就像是永远都杀不完一样从任何地方疯狂的钻出来扑向明军阵地。这种反击自从战斗开始之后就没有平息过。
  俄军因为各种原因,或者是保卫自己的家乡,或者是被督战队逼迫,或者直接就是战斗民族的天性使然。俄国人的抵抗力度空前激烈,给明军带去了巨大的损失。当然了,他们自身的损失更加惨烈。
  这里的战斗是如此残酷,残酷到刚刚进入战场的新人们根本就没有任何适应的机会就将直接置身于地狱之中!
第462章
燃烧的莫斯科
(三十二)
  “看看这些俄国人。”从卡车上跳下来的众多明军开始集结,不少官兵们看着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到处都铺满了俄军官兵的尸体,好奇的小声交谈起来。这些第七战斗工兵旅的官兵们长期在国内训练,说起来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真正上战场。
  “好像好多不是军人吧?”到处都是的俄军遗体之中有许多就连军服都没有穿的,不过这些人的身旁基本上都带有武器。也就是说他们都是武装人员。
  “这个我知道。”有官兵小声开口道“我有同学在211步兵师,我们昨天遇上的时候他说有很多俄国平民被强迫着组建了许多民兵部队,这些应该就是俄国人的民兵。”
  “什么?民兵?”
  “不会吧?难道我们要和民兵作战?”
  “我们可是精锐的战斗工兵啊,和一帮子民兵作战不会得到勋章的吧?”
  “想多了吧,先好好想想要怎么才能从战场上活下去。”
  明军的战斗工兵们都很轻松。他们认为自己足够精锐,装备足够先进。数年的艰苦训练为的就是此时在战场上的出色发挥,他们对自己信心十足。不过,仅仅数个小时之后,残酷的战场就会让这些精锐的菜鸟们瞬间就转变成了好似老鼠一般在战场废墟之中摸爬滚打的老兵。
  原本在投入战场之前,几乎所有第七战斗工兵旅的官兵们都将自己收拾的妥妥当当,崭新笔挺的军服和擦拭的油光发亮的各种武器以及铮亮反光的高筒军靴使得这些官兵们看起来就像是在参加阅兵一样威武。这些第七战斗工兵旅的官兵们刚刚进入战场的时候驻守在这里的明军第379步兵师的官兵们看向他们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群大傻子。因为他们居然还是列队进入的战场。
  当第七战斗工兵旅的官兵们列队进入战场的时候,还有官兵掏出香烟想要和那些浑身泥污血渍,脸上脏的只剩下眼睛露出来,身上的衣服破破烂烂比丐帮还要丐帮的第379步兵师的官兵们套套近乎的时候。许多人一下子就被那些官兵们扑倒在地。
  因为没有想到会被自己人袭击,第七战斗工兵旅的官兵们慌乱之下刚想反击的时候。他们听到了枪声和炮声。
  一阵手忙脚乱之后,先头进入莫斯科火车站阵地的一个连队倒下了近二十名官兵。如果不是友军们反应够快,他们死伤的人还要更多。用友军的话说就是,像他们这样穿的和公鸡一样排队进入战场的人就是在和俄军打招呼大声高喊“快来搞我!”
  俄军的狙击手和一轮迫击炮袭击给精锐的但是却没有任何战场经验的第七战斗工兵旅的官兵们上了生动的一课。看着那些历经数年艰苦训练,却在上了战场之后一枪未发的战友被装进裹尸袋里面仍上卡车,第七战斗工兵旅官兵们的心情可想而知。尤其是当他们听到第379步兵师官兵们用带着艳羡的口吻说着“居然还能用上裹尸袋。”的时候。他们的心情简直就是骂娘都无法形容。
  几个小时之后,早上的时候雄赳赳气昂昂的坐着卡车装甲车进入莫斯科火车站的第七战斗工兵旅的官兵们已经和驻守在这里两天的第379步兵师的官兵们一样。脏兮兮,乱糟糟的在脏脏的地上摸爬滚打,浑身血污的在各处废墟之间爬了来爬去。在生命的威胁下,战场才是真正最好的课堂。
  拥有众多专业设备的第七战斗工兵旅以强化了装甲在前方加装了钢铲的路障坦克为先导,喷火坦克和装甲车为侧翼掩护,以一个个的战斗小组方式清理的俄国守军。
  坦克和无后坐力炮摧毁俄军的火力点,狙击手压制敌军的狙击手并且监控战场。喷火坦克向着几乎每一处的废墟喷火,将整个火车站都给点着了。久经训练的战斗工兵们严格按照清理一处。巩固一处的作战方式来进行战斗。他们并没有长驱直入一举拿下所有主要建筑的意思,而是稳扎稳打的蚕食着俄国人的阵地。
  战斗工兵们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不过俄国人却没有丝毫放弃的一丝阵地的念头。他们用猛烈的火力不断压制明军的攻势,同时从后方调集来大量的部队一波波的投入到声势浩大的反击之中。俄国人的数量之多甚至于让前线的明军出现了弹药短缺的情况。不少阵地上双方都爆发出了激烈的白刃战。
  随着时间的推移,莫斯科火车站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双方几乎都是不断的在进行相向冲锋,每一方都想着把对手给彻底打垮。但是两边的援军同样是络绎不绝,这里已经变成了纯粹的血肉磨坊,双方现在拼的就是谁更能够抗起来损失。
  到了第二天上午的时候。付出巨大代价的明军第七战斗工兵旅终于拿下了莫斯科火车站的核心阵地。可是没等他们欢呼雀跃一番,俄军民兵第十一师的两个步兵团立刻就发起了殊死反击。
  成群结队的俄军官兵们冒着明军凶猛的炮火端起上着刺刀的步枪猛冲上阵地。与明军开展了近身肉搏。枪托,手榴弹,工兵铲,钢盔,拳头牙齿。一切能够使用的武器都被用上,成千上万的俄军士兵完全不计伤亡的涌入了明军阵地。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将从明军赶出了阵地。不过这只是开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