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341

  保卢斯的心头苦笑。虽然只有二十多公里的距离,正常情况下装甲部队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够开过去。可是现在的情况却是强大的明军在这不过二十多公里的区域内部署了至少十万以上的精锐部队和大量的重型武器装备。缺衣少粮,甚至就连燃料都已经所剩无几的盟军要如何去突破这二十多公里的距离?
  “我给你带来了预备队。”龙德斯泰德的话让保卢斯眼前一亮“这是我们现在能够集结起来的最后的力量。如果在明天天亮之前不能够突破明军的封锁与曼斯坦因的部队汇合,那就请大家做好各自的准备吧。”
  龙德斯泰德的话让所有人心中微冷。做好准备,还能够做什么准备?要么就是安静的去做战俘,要么就是为了名誉其自杀。根本就没有别的路可以走。
  在哨所里的高级将领之中只有美国远征军的将军们面色稍好一些。因为美国国内已经给他们发来了电报,通知他们如果突围失败的话,远征军会在夜间派出运输机进入包围圈内将这些高级将领们接走。
  美国国内的电报告知他们这次作战的失败与他们这些前线指挥官无关,是盟军的愚蠢和恶劣的天气导致的。所以这些将军们无需为这次的战败负责。
  虽然夜间飞行非常危险,但是相比于在包围圈内等死等着做俘虏要强上一万倍。至少他们有了逃出生天的希望。当然了,能够走的只能是高级将领们,至于那些普通军官和士兵们,那就只能是要求他们为国尽忠了。
  龙德斯泰德给保卢斯送来了一支预备队。这是各个盟国最后的力量。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事态紧急,在不全力以赴的话那所有的一切都将烟消云散。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了各国之间的内斗,所有人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了突围作战之中。
  随着盟军增援部队的抵达。顿河畔罗斯托夫的争夺战进入了白热化的程度。双方的官兵都打出了真火,许多重要的建筑和街垒工事内都爆发了残酷的白刃战。
  双方的官兵们红着眼睛挥舞手中的各种武器,将任何出现在面前的敌人全都打死。这种激烈的战况下几乎都不可能存在什么战俘,战场上只有死了的人和还没有死的人。
  面对着盟军的巨大压力,大明海军陆战队第六师也开始撑不住了,他们直接向着海军司令部发去了电报。要求得到紧急支援。
  但是海军在此时此刻却毫无办法。天色昏暗阴沉,大雪纷飞,寒风呼啸。这种天气状况下任何战机都无法起飞作战。而且因为河面结冰,在亚速海转悠的大明地中海舰队也无法沿着顿河上行去为陆战队提供炮火支援。
  至于陆战队的援军,大明海军陆战队虽然规模庞大,但是他们要兼顾的战场也很多。尤其是现在如此之短的时间之内根本就无法为第六陆战队师提供实际性的援助。在这种状况下,海军不得不向陆军低头,由海军总司令亲自向陆军总司令打电话请求陆军给予顿河畔罗斯托夫的守军以支援。
  原本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就能够搞定一切的海军在确认了将有陆战队来守卫顿河畔罗斯托夫之后就拒绝了陆军协同防守的要求。他们信誓旦旦的向张诚和陆军保证自己能够守住这里。但是现在,海军被打脸了。
  对于海军来说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被打脸总比丢掉阵地要强。海军之前可是在张诚的面前拍着胸脯保证过自己无论如何都会坚守住顿河畔罗斯托夫。让盟军在这里铩羽而归。可是如果真的失守了的话,那海军的名声就完蛋了。至少有一大批的高官要为此事负责,而且海军日后在陆军面前就将再也抬不起头来。
  与其到时候被狠狠打脸,还不如现在放低姿态去求援。只要能够顺利完成这次作战,那等到战役胜利之后什么都好说。
  虽然一向与海军不对付,但是既然海军拉下面子主动前来认输求援,那陆军也不可能真的一点面子都不给。毕竟无论怎么说,两边都是希望将这次战役打赢的。一旦真的让盟军逃走了。那谁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张诚的怒火可是要由他们两边来一起承受。
  陆军实际上在战役发起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海军有可能掉链子的准备。毕竟海军陆战队不是陆军的下属,他们不可能对其完全放心。因此。总参谋部早早的就在顿河畔罗斯托夫附近安排了大量的部队,随时都可以去向城内进行增援。
  为了这次战役而临时组建的顿河集团军群拥有整整五个步兵集团军和两个装甲集团军的超大规模编制。官兵人数超过一百五十万,装备各种口径身管火炮超过四千门,各型号坦克装甲车自行火炮超过一万两千辆之多。
  如此强大规模的部队防守不过数百公里的阵地而且还是在知道敌军主要攻击目标的情况下,怎么可能会没有任何防备?
  张诚将这支部队编组的如此庞大也是有其原因的。除了阻击围歼包围圈内的盟军部队之外。顿河集团军群还担负着在开春之后攻击乌克兰,并且随后杀入欧洲腹地的重任。这才是其规模编制如此庞大的主要原因所在。
  而且顿河集团军群在结束这次战役之后就将与南方集团军群合并。组成一个超大规模的重兵集团,他们将在夏季攻势之中扫荡乌克兰地区的盟军主力部队。实际上明军在这场战役之中的兵力是非常多的。
  大明陆军在顿河畔罗斯托夫附近拥有大批步兵预备队。这些在超过三千万之众的大明军队之中默默无闻,异常普通的步兵们实际上才是整个明军的核心所在。
  无论是名动天下的陆航还是攻城拔寨战无不胜的装甲部队,无论是被称为战争之王的炮兵部队还是独领风骚数百年但是现在已经被淘汰的骑兵们。相比于这些部队,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的步兵们才是整支军队真正的核心。
  大明陆军总参谋部很快就从附近地区调集了至少两个步兵师的部队前往顿河畔罗斯托夫救援。数万官兵在下午的时候进入城内加入战斗。这支生力军的加入彻底的打垮了盟军最后的意志。在持续了一整天的激战之后盟军已然耗尽了自己所有的气力。当明军援军出现之后,他们苦苦支撑的士气彻底溃散了。
  整座顿河畔罗斯托夫城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战场。明军凭借着各处坚固的建筑和街垒工事,动用着各种武器不断的大量杀伤盟军官兵。到了下午的时候盟军能够动用的装甲部队实际上已经全部消耗完毕。后面几个小时的战斗之中盟军官兵们实际上完全就是在使用纯粹的步兵部队在作战。
  同样是在下午的时候,盟军最后的炮兵部队也彻底消耗干净。他们打光手中所有的炮弹,在与明军炮兵对轰之中幸存下来的那些火炮彻底失去了作用成为一堆堆无用的钢铁。还活着的炮兵们被集中起来发给枪械送进战场去进行肉搏战。
  失去了炮火掩护之后,明军的重炮群立刻就将成群结队的炮弹仍在了盟军的脑袋上面。本来就已经是强弩之末的盟军攻击部队在遭到炮兵急袭和明军增援部队的反击之后立刻丢掉了自己最后一丝苦苦坚持的信念。他们的信心和战斗意志彻底崩溃。
  到了傍晚的时候,喧嚣沸腾了一整天的战场终于逐渐安静下来。天空之中的雪花也消散不见,战场上现在只剩下了燃烧的火焰和遍地都是的装备人员的遗骸。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加上双方之间早就已经打出了真火,这个时候战场上基本上是不会有什么伤员的。
  晚上七点多钟的时候,接到突围部队攻击顿河畔罗斯托夫失败消息的曼斯坦因立刻就带着部队开始大幅度的撤退,直接一路就退到了乌克兰。他如果再不走,最多只要再晚上个一两天的功夫,那就连曼斯坦因的部队都走不了了。
  2月14日,包围圈内的盟军总司令龙德斯泰德将军发布通电表示包围圈内的盟军已经恪尽了自己身为军人的职守,他们无愧于自己军人的荣誉。在此刻军队已经无力继续作战的情况下,盟军愿意向明军无条件投降。
  至此,这场从张诚发起莫斯科战役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逐步进行的超大规模会战正式以明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
  在这场规模空前的大规模会战之中,明军总计动用了两个集团军群接近三百万人的军队。他们成功的在顿河以南地区围歼了由多个国家组成的联军部队。并且夺取了顿河沿线以及高加索地区。可谓是战绩辉煌。
  此战之中盟军伤亡,被俘,失踪人员高达近二百三十万人。各种重型装备以及物资损失无可计算。包括盟军总司令龙德斯泰德将军在内的近二百名将军成为俘虏。
  而明军损失的官兵数量以及各种器械物资相比于他们取得的战果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盟军高级将领都被俘虏或是自杀。人情这种东西在各个国家都存在,各国高级将领之中有不少人都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找到强有力的人物为自己说情,从而有了逃出生天的机会。
第483章
战后影响
  虽然有不少的盟军高级将领们在炮火纷飞的夜间乘坐飞机强行逃出包围圈的时候因为各种原因损失掉了。但是最终他们之中还是有不少人成功的逃出生天。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这些高级将领们的生还却给原本就不高的盟军士气带去了一计沉重的打击。官兵们在前线伤亡殆尽,高级军官们却能够活下来。这种事情对于军心士气的打击绝对是绝望级的。
  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虽然已经宣告结束,但是相对于不久之后更加庞大,更加残酷的战斗来说,这一切还只是开始而已。
  时间来到1943年2月19日,被围困在包围圈内的最后一支成建制盟军部队在弹尽粮绝之后宣告投降。至此,整个高加索顿河战役正式宣告结束。大明陆军总司令部也向外界发布了通告,大明陆军已经成功的取得了高加索顿河战役的最终胜利!
  实力强大的明军在这次战役之中几乎全歼了盟国在俄国南部地区的重兵军团,极大的打击了盟军的实力和军心士气。在惨败之后,许多加入反大明联盟的国家都对这次反抗大明的战争持悲观态度。明军的强大深深的撼动了盟军的战斗意志。面对不可战胜的敌人,妥协似乎就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在高加索战役结束之后,盟军在俄国南方和乌克兰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兵力不足情况。偌大的一整个乌克兰境内只剩下了曼斯坦因指挥的部分盟国部队以及当地的俄国守军。
  盟军原本部署在这里的部队不是跟随曼斯坦因去解救被困军团的时候损失殆尽,就是在之前被调派去了罗马尼亚保卫油田。整个乌克兰地区都出现了大面积的兵力空虚的情况。
  作为盟军陆战主力之一的俄国此刻已经在明军接连不断的强力打击之下被耗干净了自己手中的力量。
  而西欧强国法国人的军队以及实力不俗的美国远征军现在正忙着在法国本土抵抗从伊比利亚和亚平宁方向压过来的明军部队,自身的安危都出现了危机,现在根本就无力东顾。
  堪称盟军之中陆战老大的德国人现在也已经将自己手中的兵力使用到了极致状态。他们与明军各支部队从亚平宁半岛到巴尔干山区再到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等地进行全线激战。
  哪怕德国人的实力再强也无法在这种情况下与如此之多的明军部队激战。而且德国人也不可能把自己本土的军队全都抽调干净,他们在已经无法再抽调出足够的兵力去支援俄国战场了。
  海军实力不俗,但是陆军实力很是一般的英国陆军此刻在进行全国总动员之后已经拥有了超过四百万之众的庞大规模。但是其糟糕的工业能力和后勤补给能力相对于其与人口相比堪称庞大的军队规模来说。根本就无法让这么多的部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这个时代的英国可不是现代时空历史上的那个日不落帝国。他们的能力仅仅是空守在英伦三岛上而已。
  而且因为多次挑战大明帝国的海上霸权,被大明狠狠修理了许多次,甚至于就连自己的首都附近都是大片的大明殖民地。在战争爆发的时候逃亡离开英国的英奸们数不胜数。这种情况下英国人哪里还有什么余力去武装军队。
  英国仅有的工业能力基本上都被海军这个吞金兽给消耗掉了,能够分给陆军的东西根本就是微不足道。这也就直接导致了英国陆军的战斗能力低下,作为其主力的民兵武装战斗力或许与俄国人的民兵没有什么区别。英国此刻除了数千万的国民和一支还算是强大的海军舰队之外,根本就没有什么能够拿的出手的东西。
  依靠着大批的美援。英国人好不容易才勉强将自己的军队给武装了起来。但是这些基本上都没有什么重型武器的军队战斗力非常堪忧,尤其是面对着强悍的明军的时候。双方之间的战斗力几乎已经是可以用代差来形容。
  整个英国陆军之中真正有战斗力的只有其战前就拥有的约三十万正规军。这是英国人咬着牙供应出来的正规军,他们的训练装备和补给都很好,其战斗力也足以与明军正规军一战。但是,他们的人数实在是太少了。
  英国人真正能够战斗的陆军现在都派驻在与他们关系极好的俄国首都圣彼得堡。其国内剩下的军队大都是民兵一样的武装力量。这些军队就算是送上了战场也不过是白白去给明军增加战绩而已。除了消耗面包之外,他们真的是没有什么用处。
  至于其它的欧洲国家,像是荷兰比利时波兰保加利亚丹麦等国同样也早早的就完成了战争总动员。但是因为这些国家的国力有限,其动员兵的战斗力同样很低。
  在这个时代之中,因为大明开启了大航海时代。将原本被欧洲人弄走的各方利益全都弄去了遥远的东方世界,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造成了拥挤的欧洲一片贫瘠。
  许多国力孱弱的欧洲国家甚至都无法解决最基本的教育问题,大部分的国民就连文字都不认识,出了自己的家乡话都说不清楚。更别说依靠各处的殖民地掠夺来的财富和廉价资源发展本土的经济和工业了。大明利用机器和殖民地的资源几乎掏走了这些国家手中最后一枚硬币。许多国家千辛万苦培养出来的留学生们到了花花世界一般的大明之后就再也不离开了。这对于这些小国来说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各个小国千辛万苦才积攒出来的正规军在高加索战役之中损失惨重。虽然许多国家都还拥有数量众多的动员兵,但是这些军队是无法和强大的明军抗衡的。
  大国力不从心,小国实力不足。面对着明军强大的攻势,各国主战派人士的心都快要沉到海底去了。这仗还怎么打?
  张诚可不会去在意那些盟国的苦楚,在辉煌的高加索战役结束之后。信心爆棚的明军很快就接到了全新的命令,向着欧洲大陆腹地挺进!
  时间来到二月下旬。俄国冬季最为寒冷的时节即将过去。虽然天气依旧是异常寒冷,但是春天的脚步已经无法阻止的来到欧洲大地。刚刚结束高加索战役的明军部队在经过短暂休整补充之后,很快就在张诚的命令下再次发起了攻击。这次的攻击行动被称为春季攻势。
  张诚对俄国南部地区的庞大军团进行了重组。规模庞大的顿河集团军群与南方集团军群被拆分成了数个较小规模的会战集团军群。分别以第一、二、三、四、五集团军军群来命名。
  这支在接受了补充之后总兵力已经高达近三百五十万人之众的庞大军队从顿河沿线开始出击,强大的兵锋直指富饶的乌克兰地区。张诚的命令就是尽可能的在短时间之内占领重要的资源粮食供给地以及拥有不俗工业能力的乌克兰。
  乌克兰是一座真正的天然粮仓,这里是与大明的东北地区,美国的密西西比地区是齐名的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这里出产的粮食煤矿以及其它各种矿产对于整个盟国来说都至关重要。一旦丢失了乌克兰,那除非是美国人加大援助力度,否则的话他们必然会发生大规模的粮食危机。
  为了进行战争和生产各种军用物资,各个盟国都大量的抽调农业人口进入工厂和军营。这就直接导致缺少劳动力的农业生产变的岌岌可危起来。之前各国互相援助还能面前糊口,可是一旦产粮大户的乌克兰丢掉了。那今年的粮食供应就会出现一个巨大的窟窿。
  人没有了粮食吃,那可真的是什么事情都能够做的出来。盟国如果无法为国民和军队提供足够的粮食,那这场战争他们也不用在继续打下去了。
  但是此刻欧洲各国实在是无法抽调出更多的援军前往乌克兰了。而且他们面临的危机并不仅仅只有乌克兰而已。张诚在莫斯科附近地区还部署了一支规模庞大,战斗力强悍的中央集团军群。这支庞大的军队在经过休整之后同样也会发动春季攻势,他们的目标是北方的圣彼得堡与西方的白俄罗斯。
  圣彼得堡就不用多说了,作为盟国的主要参战国之一的俄国首都。一旦这里丢失的话那整个俄国极有可能会就此退出战争。作为反大明联盟的五个主要成员国之一,俄国人一旦战败投降,那对于整个反大明联盟所有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还有就是,圣彼得堡的北方就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半岛上的铁矿是欧洲各国此刻主要的铁矿石来源。一旦明军北上攻击,那无论是瑞典还是挪威都极有可能会就此退出战争。无论是从政治影响还是战时重要物资供应方面来开圣彼得堡都不能丢失。
  而白俄罗斯的战略位置也极为重要。这里是前往欧洲大地的主要通道。过了白俄罗斯就是中欧平原,就是波兰!而波兰的后面是德国,德国的后面是法国。一旦明军的装甲洪流涌入中欧平原,那欧洲各国的抵抗极有可能在今年之内就宣告结束。
第484章
大西洋海战
(上)
  不愿意接受战败的人都知道无论是乌克兰还是白俄罗斯,还有圣彼得堡都不能失守。一旦这些地方全都失陷,那这场战争基本上就可以宣告结束了。除了远隔大洋的美国人可以暂时躲避之外,欧罗巴大陆上的所有国家都将沦陷在明军的铁蹄之下。
  面对着如此紧迫的局势,作为反大明联盟的盟主,美国人再也坐不住了。哪怕他们的本土此时也正在遭受明军的威胁,美国人也必须为自己的盟友们提供足够的帮助来稳定住战线,绝对不能让明军在年内结束主要战场上的战斗。
  美国人的心里非常清楚,一旦自己的欧洲盟友们战败投降。那美国人就将面临着整个世界的攻击。两洋相隔的保护是无法阻挡全世界围殴的。到了那个时候,除非美国人掌握了终极武器,要不然是逃不开亡国威胁的。
  下定决心的美国人开始动员自己的战争机器。他们将为数众多的军队以及各种装备物资用一支又一支规模庞大的运输船队运往欧洲战场。哪怕最终无法阻挡明军横扫欧洲,美国人也要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