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1/341

  作为飞机心脏的发动机才是真正的核心部件,一款飞机的性能究竟如何。大部分都体现在其发动机上面。而盟国的喷气式发动机基本上都是一些只能够使用十几个小时甚至只有数个小时的原始产品。这样的性能如何去装备部队?
  生产一台喷气式发动机需要消耗的物资和工时远远超出活塞式的同类产品,而且废品率非常高,根本无法满足军队的大规模使用。
  至于为什么发动机不行,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基础材料质量不过关。
  大明拥有着全世界最好的材料配方,但是就算是大明生产出来的喷气式发动机其寿命也不过是百多个小时的使用寿命而已。而且其废品率也不算低。哪怕强如大明也为这种规模的消耗直挠头。那就更别说盟国了。
  当大明陆航的部队完全统治天空之后,地面上的盟军部队就彻底遭殃了。
  因为运输能力强大,大明能够通过海运的方式将成千上万吨的物资送往前线。因此。大明陆航有的是炸弹去轰炸敌人。当明军的喷气式飞机出现在战场上之后,他们的轰炸就完全没有停止过。成群结队的轰炸机飞临盟军阵地上空。将无数的炸弹仍下去。
  有许多明军陆航轰炸机部队的飞行员甚至在一天之内就起降十多个架次。在这种强度的猛烈轰炸之下,盟军地面部队的损失可想而知。
  盟军在波兰战役之中之所以会失败,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实在是抵挡不住明军数千门火炮,上万架战机以及数以万计的装甲部队立体式的打击。这里可是大平原,根本就无险可守。就算是想修筑工事都没地方去修。
  根据战后的统计,盟军在波兰战役之中至少有近十万人是死在了明军空袭与炮击之下。而在空袭和炮击之中损失的各种军用物资那更是数不胜数。绝大部分的阵地都是被毁在大明陆航与炮兵部队的手中。
  1943年5月7日。明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步兵们冲入了华沙城内,与绝望之中的波兰守军展开激烈交火。
  明军对于攻城战早就已经总结出来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战术。对于这种在敌国的土地上进行攻城的战役,明军从来都不会有什么顾虑可言。他们直接就是狂轰乱炸,然后步兵突击。进入城区之后基本上从来都不会走正规的大街和各种道路。一般都是大量的炸药一栋一栋的拆房子。
  房子里面的守军和建筑都是一起被炸成废墟,无论死活都没有谁会去过问。等到战役结束之后。整个城市都是一片废墟。是真正的废墟,基本上就没剩下几栋完好的建筑。至于当地人的伤亡,无论是平民还是守军。大明军队一向都是表示最为深切的哀悼。不过在哀悼过后该干嘛干嘛。
  华沙这座欧洲名城就是在明军的这种战术之下与上百万平民和守军一同化为灰烬的。战争结束之后,这里的废墟清理工作至少持续了一年之久,被运出城外的各种废墟少说也有上百万吨之多。
  华沙战役打垮了欧洲强国波兰。当然了,这个强国是波兰人自称的。这个原本被大明扶持,当作平衡俄国与德国之间势力均衡的国家在选择背叛大明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今天的下场。大明对于背叛自己的人从来都不会心慈手软。
  在最后的战役之中,绝望的波兰人在华沙城郊出动了自己引以为傲的骑兵部队,向着大明装甲部队发起了绝望的反击。
  这支自称为翼骑兵的强力骑兵部队如果是在数百年前的冷兵器时代绝对是一支无与伦比的强力部队。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当这支强悍的,但是早就应该进入历史垃圾堆之中的骑兵部队对上大明的装甲部队的事情。结局只能是悲惨的。
  数万名波兰骑兵在大明装甲部队的面前被打的尸横遍野,他们的失败也象征着波兰人在这场战争之中最终的命运。随着翼骑兵们的全军覆没,波兰人最后的力量也随之烟消云散。
  自称为欧洲强国的波兰在大明的铁蹄之下轰然倒塌,而在波兰人的身后就是被称为世界第三,欧洲最强的德国!
  决定欧洲命运的德国之战即将展开!
第502章
战前准备
  德意志帝国,也称为德意志第二帝国。而德意志第一帝国则是延续千年,被认为是欧罗巴大陆正统的神圣罗马帝国。德国人一直都认为自己是最为直接的神圣罗马帝国的继承人。他们一直都在梦想着能够重现当年罗马帝国的辉煌。而真实的历史却是当年毁灭罗马帝国的就是日耳曼蛮族。
  在大明掌控世界的时候,德国地区实际上是由大大小小上千个邦国,公国和城市联邦组成。在十九世纪之前这里是整个欧罗巴大陆上最为混乱的地区,没有之一。
  在十九世纪的时候,大明因为一连串的内部斗争导致对世界范围内的掌控力度开始削弱。普鲁士王国借助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法国等国的暗中支持下发起了一场统一战争。这是一次极为罕见的在没有大明默许的情况下进行的大规模战争。
  普鲁士人的赌博成功了。他以最快的速度打败自己的敌人,统一了除去奥匈帝国之外的所有德意志地区。而因为内斗导致分身乏力的大明却只能是在事后不痛不痒的指责了几句。当然了,大明的尊严不容侵犯,事后的报复很快就到来。
  等到大明最终能够腾出手来之后,立刻就给与不听话的德国人一个深刻的教训。在派遣远征军击败了德国人之后,大明理所当然的将位置极其重要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纳入囊中。
  之所以要选择这个地方,那是因为大明的世家财团们选定了要在这里修建一条贯穿整个日德兰半岛的人工运河用以连接波罗的海与北海。而这条日进斗金的运河被命名为基尔运河。
  面对着强大的大明,当年的德国人只能是选择忍气吞声。毕竟以他们的力量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大明对抗。不过这份奇耻大辱却被德国人牢牢记在了心中。每一代的德国人都会被教育‘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是我们的土地,总有一天我们要把自己的土地收回来。’
  一直到这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人终于如愿以偿的收回了这两处地方。但是,他们这么做却也彻底的堵死了自己的后路。在大明的脸上狠狠的扇了几计耳光之后。德国人再也没有了能够与大明进行和解的机会。对于大明来说,这同样是一个无法磨灭的仇恨。
  在世界大战之中,德国人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了战争之中,在各处战场上与大明生死搏杀。相比于偷奸耍滑的各国来说,德国人绝对是真正的认真投入作战。因为他们知道,一旦战败的话。那他们失去的就不仅仅是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了。
  大明的记仇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全世界也都知道大明不会放过第一个强行收回大明殖民地的德国人。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这两个国家必然是不死不休的结局。
  而现在,开战之初被赶出了欧罗巴大陆的大明又回来了。他们的千万大军犹如奔腾的洪流一般在时隔数年之后重新杀回了这片土地。这个时候,多余的废话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所有的一切都将在战场上用枪炮子弹来做最后的了断。
  华沙战役结束之后,盟军的全部力量都开始回收集中到了德国。他们非常清楚的知道要不了多久之后,数百万明军就将杀入德国境内。在此时此刻这种一个接一个盟国倒在了大明军队铁蹄之下的情况中,作为主要参战国之一的德国人一旦倒下了,那这场战争也就将以盟国的全面失败而告终。
  对于盟军来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德国沦陷。他们调动了所有能够调集的部队进入德国准备抵抗明军的攻击。面对大明强大的攻击能力,许多还在实验室之中的武器也纷纷被拿出来投入战场之中。
  原本因为发动机质量问题而迟迟没有进入批量生产的新式喷气式飞机这个时候也不顾上什么成本了。别说能用几十个小时。就算是上天一次回来就报废,在此时此刻这种面临亡国之危的情况下也要拿出来用。
  德国人因为明军的大规模战略轰炸导致众多的工业区被毁坏,集结全国之力建造的鲁尔工业区早就已经在轰炸之中化为一片废墟。
  可是哪怕是在这种糟糕的情况下之下德国人依旧发挥出了超人的能力,他们在地下修建了大量的工厂和仓库。其生产能力虽然无法和之前相提并论,但是依旧是一个有效的补充。
  me262,暴风鸟。德国人研制多年的秘密武器。原本因为发动机的问题始终无法得到解决,这款被德国人认为是决定战争胜负力量的秘密武器一直都是处在不断验证的阶段。
  可是,等到大明在波兰战役的时候投入了自己的超级喷气式飞机将号称盟国最强的p51野马打的满头包的时候。德国人知道这款依旧充满了各种问题的武器已经到了必须出场的时候了。
  面临亡国危机的德国人在危难时刻发挥出了巨大的能量。他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生产出来了数以百计的me262。同时他们还将资料与盟国共享,使得盟国航空兵也迅速进入了喷气式时代。
  实际上这也是张诚之前为什么一直不愿意让喷气式战机过早投入战场的主要原因之一。原本大明因为技术上的优势使得他们在活塞式飞机时代一直领先于盟国。这一点从大明陆航长期以来都保持着对盟国空中优势就能够看的出来。
  只是。虽然与大明存在着差距,但是盟国的科技能力实际上也不差。在开战数年之后他们已经成功的研制出来了堪称活塞式飞机巅峰之作的p51野马。这款飞机的出现立刻就将大明陆航长期保持的优势给极大的压缩下去。
  实际上到了这个时候无论是大明还是盟军都已经将活塞式飞机的性能提升到了最顶尖阶段。在技术瓶颈的限制之下双方的之间的差距被缩短也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张诚对于空中力量在战争之中的作用有多么的恐怖可是深有体会。在现代时空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一场全方位的空中胜利甚至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当双方技术水平接近的时候,张诚立刻抛出了自己手中的秘密武器。相比于活塞式飞机在技术上整整提高了一个时代的喷气式飞机。
  大明陆航的喷气式飞机的出现当即就使得盟国所有的活塞式飞机全都成为了落后的老式飞机。包括被盟国寄予厚望,认为能够与大明陆航争夺制空权的p51野马。
  而这些生产数量庞大,而且已经投入了巨额资金与海量物资研制生产的装备在一夜之间就成为了落后产品。盟军的损失简直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而张诚也如愿的再次将双方之间的科技差距拉大。不过张诚也非常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被逼上绝路的盟国必然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就像是共享科技能力这种正常时期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一样。
  除了me262暴风鸟之外。德国人的超级大炮和超级坦克也纷纷出场加入了战争之中。
  八百毫米口径的古斯塔夫轨道炮,六百毫米口径,绰号“雷神之锤”的卡尔臼炮等等大口径火炮。以及重达一千吨的巨型超级鼠式坦克,重达一百八十八吨的鼠式坦克,斐迪南强击火炮等等黑科技产品全部出场。
  不仅仅是陆军和空军。开战之后一直都将自己当作存在舰队,以保舰为首要目的的德国海军舰队也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威廉港与基尔港内的德国海军战舰编队也纷纷生火出海,进入波罗的海区域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在大明北方集团军群的部队围攻柯尼斯堡的时候德国人的海军舰队就曾经主动出击在海上使用大口径舰炮对明军部队进行过猛烈炮击。当时可是给明军带去了不少的损失。
  虽然大明陆航大举出动,猛烈轰炸了德国人的海军舰队,炸成了多艘德军战舰。可是德国人白天躲回防备森严的军港之中,到了晚上的时候才高速杀过来向着射程内的明军阵地倾泻弹雨。
  明军最终虽然依旧是占领了柯尼斯堡,但是却因为德国海军的猛烈炮击而遭到重大损失。至少有上万名官兵在德国海军的炮击之中伤亡,各种被毁坏的装备更是不计其数。相比于同样是困守波罗的海这座小池塘的俄国舰队,德国人做的非常不错。
  为了向德国海军进行报复,张诚亲自下令海航抽调航空联队进驻欧洲前线,向着基尔与威廉港进行猛烈空袭。虽然在德国守军地面防空部队和战机部队的拦截下损失惨重,不过大明海航的小伙子们用英勇无畏的攻击给予德国海军重创。
  包括其旗舰俾斯麦号超级战列舰在内的多艘德国海军主力战舰受到损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母港前往英国去进行维修。同时至少有十艘德军轻型战舰被炸沉在了自己的军港之中。
  面对着即将发起的德国战役,双方之间的较量已经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这个时候再也没有什么人会去做保存实力的事情。德国人已经全面动员起来。
第503章
力量
  张诚对于进攻德国的部署早在俄国人崩溃之前就已经开始进行准备工作。毕竟德国是整个欧罗巴大陆上最为强大的一支军队,也是整个反大明同盟之中出去美国之外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击败了德国也就意味着彻底夺取了战争的胜利,后面的事情都是收尾了。自然由不得张诚不认真对付。
  大明陆军总参谋部根据张诚的命令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在陆军司令部的指挥下,规模庞大的军队调动集结以及海量物资的运输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为了击败德国人,整个大明的战争机器都在快速运转。陆军,海军,陆航以及众多后勤辅助部队都在尽自己最大努力。
  仅仅是在三月份的时候,大明海军的强大运输力量就通过苏伊士运河向欧洲前线运输了超过四十万吨的粮食,三十八万吨的各种油料,以及数十万吨的其它各种物资。除了物资之外,大明海军的运输力量还从本土以及其它殖民地将大批军队送往了欧洲前线。
  单单只是在三月份的时候就有至少三十个师的兵力被送去了欧洲战场,其中有不少殖民地部队。而这些运输数量在进入四月份之后又被大大加强了。现代化机械战争打的就是后勤补给。数量充足的话甚至直接使用足够的火力投射就能够结束战争。
  大明的外籍军团在张诚掌握权利之后就被全面改编。所有部队全都转入陆军名下指挥。部队重新编组,依据其所在地进行组建。因为大明本身拥有着充足的人力资源,陆军实际上并不愿意接受这些在他们眼中战斗力不强的乌合之众。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一直都在大明流传。
  只是张诚却认为虽然大明有着几乎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可是每一位大明的子民都是宝贵的。所以他们必须要有能够为他们去做牺牲的炮灰。这个时候的德国依旧拥有着强大的实力,而且强力的盟友们还在。虽然本土已经被炸的乱七八糟,可是凭借着美国人的援助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并没有下降太多。他们依旧有着一战之力。
  可以预计的是。一旦等到明军大举杀入德国本土的时候,必然会遭遇极其激烈的抵抗。而抵抗就意味着会爆发战斗,战斗就会死人,而且以德国人的坚韧和实力来看,必然是会出现巨大的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张诚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那些炮灰们。
  张诚从大明的后花园东南亚。大明的粮仓印度,大明的肉类和矿石供应地澳洲大陆以及中东与北非等地征集了数以百万计的炮灰部队。在将这些部队武装起来之后张诚当即就将他们送上了战场。与此同时,张诚可没有忘记了那些附属国们。
  朝鲜、越南、尼泊尔、缅甸、泰国等大明的附属国纷纷接到了调集部队上前线的命令。这些国家没有拒绝的权利,他们也不敢拒绝。这个世界上敢于拒绝大明的国家都已经被打的头破血流。这些附庸国的小胳膊小腿的哪里敢不看大明的脸色?
  对于这些附庸国来说,大明就是天。
  别说是找一帮整天没事干就会消耗粮食的男人们去打仗了,就算是大明在附庸国之中征集女人去随军他们也不敢放个屁。这些附庸国的女人们一向都是以能够将嫁给大明的男人做妾为终生追求。而且她们还是大明之中清楼的主力。
  虽然是附庸国,不过这些国家的军队在上了前线之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毕竟是让人家来打仗,最基本的物资供应还是要满足的。毕竟大明有的是各种物资,慷慨的大明从来不会在钱财货物上面有所吝啬。他们所拥有的实在是太多了。
  对于这些附庸国的军人们来说。在欧洲打仗远比在家里待着等饿死要强的多。至少在战场上他们能够吃的饱饭,能够穿上整洁的新军服。如果立下了战功还能够得到奖励。有了明军给予的奖励,他们回到贫瘠的家乡之后就将过上梦寐以求的美好生活。
  而且,为明军打仗的话他们是不需要缴纳任何赋税的。敢于向他们征收赋税那就等着来至大明的怒火吧。所以说,这些附庸国的军队在被明军抽调之后其战斗意志之高昂有些时候甚至于超过了明军本身。
  到了五月中旬的时候,大明军队已经在中欧地区集结了大量的军队和军用物资。来自附庸国的约四十个师的部队,来自各处殖民地的超过六十个师的部队以及作为主力的明军陆军一百五十二个步兵师,六十一个装甲师。四个炮兵师以及大量的后勤支援部队和直属部队。总兵力已经超过了七百五十万人。
  除此之外,明军在伊比利亚半岛和亚平宁半岛上还部署有超过七十个师。近二百万的军队用来牢牢牵制在法国军队与美国远征军的部队。
  同时明军在巴尔干地区也部署有百万大军威逼德国南部地区,牵制了数量不菲的德国军队。北边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军队在不断进攻挪威与瑞典,同样也牵制了大批的盟军部队。
  明军在俄国,波兰还有南部欧洲地区还保有约二百万以上的军队用于镇压地方游击队活动同时保持陆地后勤运输线通畅。同时明军在波兰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战略预备队,随时可以用于支援德国战场。
  到了五月二十九日,明军正式发起代号为‘雷霆’的超大规模会战。动用超过七百万军队。两万五千门火炮,两万六千辆坦克装甲车以及超过一万四千架的战机向着德国发起猛烈攻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1/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