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341

  大明海军第58特混舰队这边是八艘新式省会级战列舰,八艘重巡带着四艘轻巡和数十艘驱逐舰作为护卫。而德国人那边则是十艘战列舰,虽然数量上多了两艘可是这十艘战列舰之中有四艘是经过现代化改装的老式超无畏战列舰,而且还有一艘沙恩霍斯特号伪战列舰。
  德国人的护卫舰队是九艘重巡,其中五艘希佩尔海军上将级的战斗力不俗,但是另外四艘同样是老式战舰,其战斗力比不上同样是老式战舰的大明重巡。德国人还有十一艘轻巡和四十多艘z型驱逐舰。双方之间的实力大致上差不多。
第550章
决战大西洋
(终)
  “甲炮塔装填完毕!”大明海军第58特混舰队旗舰杭州号巨大的甲炮塔内,看到手下们将丝绸包裹着的发射药包放入炮膛内。只穿了一件衬衫的炮长拿起电话大声高喊。
  位于舰桥下方的射击指挥室在接到电话之后将这个消息传递给了枪炮长,等待着他的命令。
  “开火!”随着枪炮长的一声令下,杭州号上三座巨大的炮塔以间隔一秒钟的速率接连进行了九次射击。九枚四百毫米口径的重型穿甲弹在几乎映亮了整个黑夜的炫目火光之中脱膛而出飞向幽暗的夜幕。
  不仅仅是杭州号一艘战舰,排列成长长的战列线的八艘明军新省会级战列舰几乎是在同一时间进行了齐射,数十枚大口径炮弹飞向了十多海里之外的德国公海舰队战列线。在这个距离上双方肉眼观看对方几乎就是一个火柴盒大小,而且还是在夜间作战。如果只是凭借肉眼作战的话那几乎没有什么命中率可言。无论是明军还是德国所凭借的全都是全舰统一射击指挥系统以及火控雷达。
  由大明发明的实战型雷达在投入战场之后展现出来了强大的作用,众多盟国纷纷跟进大力研究雷达。科技能力较强的德国就是取得技术突破的国家之一。
  “没有命中。”雷达室的报告让明军第58特混舰队的指挥官王楠中将紧紧的皱起了眉头“降低航速到十四节。舰队左偏五度,靠上去。”
  想要增加目标命中率,首先就是要有一个稳定的射击平台。战列舰的航速不能过高,速度太快的话对射击命中率有很大的影响。此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近打的自然也就越发准确。
  王楠对于自己的舰队非常有信心,他认为自己的舰队实力强大,哪怕是硬碰硬的作战也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更加重要的是。现在的大明海军完全损失的起。哪怕是第58特混舰队全军覆没了对于大明海军来说也不是什么无法承受的损失。可是盟国如果失去了德国公海舰队,那几乎就是丢掉了半边天。
  双方战列线之间的距离开始逐渐拉近,炮击命中率也在不断的上升。随着众多炮弹不断的来回飞舞,双方战列舰上不断腾起巨大的火光。明军新式省会级战列舰不但火力凶猛而且装甲力量非常坚固。德国人的主炮除非是运气超好的直接命中要害,否则的话对于明军战列舰的威胁力度并不是很大。
  而采用了新式软式背冒穿甲弹,使用四百毫米口径新式主炮的大明海军一炮过去的话。德军之中的那几艘老式超无畏就惨了。德国人虽然对这几艘超无畏进行了数次现代化的改造。可是装甲带是无法进行大规模修改的。其依旧是二十年前的水平。
  在双方将战列线拉近到了十海里左右距离的时候,双方的命中率几乎同时开始大幅度上升。在拼质量的情况下,明军战舰无疑是占据着优势的。十多分钟之后,最先遭殃的是德国公海舰队战列线尾部的巴伐利亚号战列舰。
  巴伐利亚号在经过现代化改造之后其满载排水量上升到近四万吨的水平,但是其主装甲带依旧是三百五十毫米的水平。这在当时的确是很不错,可是在二十年之后的今天无论是厚度还是采用的装甲钢都已经严重落后。
  与巴伐利亚号对抗的西宁号战列舰在一轮齐射之中将一枚四百毫米口径的穿甲弹狠狠的砸在了巴伐利亚号尾部的四号炮塔正面。三百五十毫米厚的炮塔正面装甲被击穿。穿甲弹在炮塔内部爆炸。而当时四号炮塔正在进行弹药装填,通往底层弹药库的防暴门并没有被关闭,在这枚穿甲弹爆炸之后,巨大的威力直接席卷了底舱的弹药库。
  数量众多的发射药包被高温和烈焰点燃。然后就是那些致命的炮弹。天亮之前最后的黑暗之中,弹药库殉爆的巴伐利亚号简直就像是一个小型的太阳一样点亮了战场。几乎所有的战舰都看到了后半部分被炸成两截的巴伐利亚号是如何快速消散在巨大旋窝之中的。
  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面巴伐利亚号就沉没了。全舰超过一千四百名官兵仅仅只有数十名官兵生还。而巴伐利亚号的沉没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越来越多的德国战舰被击沉在了大海之中。
  紧随其后的是同级别的其它三艘超无畏舰。巴登号,萨克森号还有符腾堡号。这几艘老式超无畏战列舰在面对新式高速战列舰的时候无论是在装甲防护还是在火头投射方面都远远落后,其在与大明海军战列舰对轰的时候接连落败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随着超无畏舰被打爆,德国海军战列线开始陷入少数打多数的境地。这个时候吕特晏斯也没有别的选择,他无法选择退出战场。因为一旦退出也就意味着放弃突围的希望。等到雨云散开的时候,就是想打都没有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吕特晏斯只能是选择投入手中所有的力量。德国舰队开始更加靠近明军舰队,重型巡洋舰开始填补对射的火力缺口。而轻型巡洋舰和数量众多的z型驱逐舰开始加速冲向明军舰队进行雷击作战。
  看到德国人的驱逐舰群向着自己冲过来,感受着旭日东升的阳光照射在自己的身上,王楠中将下达了战列线拉开距离,轻型舰队冲出队列去阻挡德国人雷击舰队的命令。
  双方数十上百艘的轻型战舰开始互相对冲,而明军战列线开始加速转向拉开距离,德军战列线则是快速追击。
  随着距离与航速的增加。双方之间的炮击命中率快速下降。主力舰之间没有取得什么战果,可是轻型战舰之间倒是打的热火朝天。大明的城市级驱逐舰在火力装甲吨位上占据优势,德国人的z型驱逐舰在数量上占据优势。
  双方之间密集的炮击几乎将整个大海都给点燃。密集腾起的巨大水柱将众多战舰纷纷包围起来,战况之激烈甚至还在主力舰之间决战之上。
  德国海军官兵深知此战的重要性,他们以前所未有的强大勇气硬生生的顶着明军轻型战舰和主力舰副炮的猛烈轰击高速逼近明军战列线。在两千米之内的距离上发射出一排排的鱼雷。
  明军主力舰上面对德国海军一侧的副炮在之前的炮战之中大都已经受到了损伤,而明军重巡的火力无法与自己的德国同行们相提并论。这就使得两艘明军战列舰接连吃了数枚鱼雷。
  虽然凭借着坚固的水线装甲顶住了鱼雷的攻击。可是这两艘战列舰却因此受到重创,航速降低无法脱离战线。在这种情况下,王楠中将无法放弃自己的战舰,只好取消拉开距离放风筝的战术,继续与德国公海舰队进行硬碰硬的对决。
  一个多小时之后,德国人绝望了。不仅仅是他们的战舰群损失越来越大,更重要的原因是天气居然在天亮之后逐渐转好。看着逐渐散开的云层和明媚的阳光,德国海军的高级指挥官们知道自己的舰队完蛋了。
  在最后时刻,德国海军指挥官们命令自己的航母尽可能的放飞战机去攻击明军的舰队,试图以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身为军人的荣誉。
  王楠指挥的第58特混舰队遭到德国航空兵的决死突击,两艘之前负伤严重的战列舰和两艘重型巡洋舰在攻击之中被击沉,多艘战舰被击伤。可是等到明军的航空攻击编队抵达战场之后,整场战斗也就画上了句号。
  最终,德国海军公海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包括全部的航空母舰,战列舰,重型巡洋舰在内的数十艘各式战舰在这场海战被击沉。仅仅只有不足十艘的轻型巡洋舰和驱逐舰以及唯一一艘大型战舰,欧根亲王号重型巡洋舰得以在明军的猛烈攻击之下奇迹般的逃出生天。
  包括雷德尔,吕特晏斯等人在内的诸多德国海军高层将领都与舰同沉。其旗舰俾斯麦号在战沉的时候这些海军将领们拒绝前往同样在遭受猛烈攻击的提尔皮茨号战列舰,他们选择了尊严的战死。
  德国公海舰队的全军覆没也就意味着盟国在大西洋上除了龟缩在英伦三岛上的英国皇家海军之外,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水面舰艇编队。
  而欧洲联合舰队的覆灭岛上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跟随舰队出发的各国政要们倒是成功的抵达了格陵兰岛,随后乘坐飞机前往美洲大陆。只是在失去了海军舰队之后,这些各国的政要们在务实的美国人眼中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在欧洲联合舰队全军覆没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人会去怀疑大明将最终取得这场波及全世界战争的胜利。在海战结束之后一周之后,仅仅是在海港之中稍稍进行补给之后,大明海军大西洋舰队就再次出航为大明登陆部队进攻英国提供掩护。
  大明对英国的登陆作战正式开始。
第551章
英伦玫瑰
(一)
  1943年10月初,英国,多佛尔。
  自从英国海军在数百年前被大明远征舰队击败之后,英国从此就一蹶不振。虽然数百年来无数英国人为了再次能够再次崛起而不断拼搏努力,不惜一切。可是在大明的不断威压之下一直都没有什么太大起色。
  当年英国人在海军舰队战败之后就紧急修建了大批沿海要塞试图阻挡大明远征军的攻击。可是强大的大明远征军可不是一批要塞就能够抵挡的了的。沿着泰晤士河溯流而上的大明远征军直扑伦敦,打垮了英国陆军之后逼迫英国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伦敦条约。从此在泰晤士南岸获取了一大片的殖民地,将英国这个反抗大明最为激烈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地方。
  英国人多年来从未放弃过摆脱大明控制的念头,他们为此愿意付出一切。当席卷全世界的反大明战争爆发之后,终于找到机会的英国人欣喜若狂的回收了被大明夺走的一切。
  只可惜,好景不常。仅仅几年之后,当初被迫离开欧罗巴大陆的大明就再次卷土重来。当此刻上千万大明军队屯兵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时候,英国人再次感受到了灭国危机。
  实际上早在大明刚刚开始反击欧洲大陆的时候拥有强烈危机意识的英国人就已经感受到了危险的到来,他们在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大规模修建沿海防御工事,试图阻挡可能的登陆作战。
  英国人或许猜到了故事的开头,但是他们的结局却是已经注定的。想要凭借紧急修建的防御工事去阻挡明军的强大攻势?想法不错,不过却根本就做不到。
  “咚咚咚……”多佛尔地区的英国军队装备的各种口径防空火炮正在拼命向着天空之中喷吐着火舌,从地面上看过去整个天空都好似被一道道长鞭似的弹雨所填满。英国人的抵抗虽然非常激烈,但是相比于明军的猛烈攻击却算不了什么。
  来自现代时空的张诚非常清楚在科技时代之中空中力量的优势对于战争来说拥有着怎样的决定性影响。当这个时代的大明拥有冠绝天下的工业生产能力与科研能力的时候。张诚很是轻松的就可以大规模的去爆飞机海。
  实际上张诚对于能够穿越到这个时空还是比较满意的。这个时代的大明可要比现代时空历史上的清末民初时期要强上无数倍。这个时代的大明可以生产任何东西,而不至于像是主流穿越时代那里什么工业能力都没有一样落魄。
  1943年是大明工业生产能力大爆发的一年。虽然之前大明就已经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可是直到张诚彻底的将国内所有反对力量全都摆平之后,大明的工业产能才真正的爆发出来。大明在1943年的前十个月的时间里面总计生产出了超过十万架各式飞机。也就是说,大明的飞机月产量已经达到了一万架之多!
  拥有众多水利与火力发电站的大明每年的电力生产度数是世界上其它国家加起来的总和。强大的电力供应保障了诸多耗电大户的用电需求。像是生产飞机需要大量使用的电解铝就要消耗掉大量的电力。大明生产的飞机可不是那种简易木头飞机,全都是真正意义上的金属飞机。
  在张诚决心渡海攻击英国之后。大明陆航就出动了大批战机整日里铺天盖地般的去轰炸英国人的目标,为登陆作战清除障碍。
  随着登陆日的来临,大明空中力量对英国的轰炸达到了超强水平。每天出动的战机都高达数千架次。明军航空兵们选择的目标全都是军用目标,像是军营,通讯中心,指挥部,防御工事,大型仓储地点等等。明军并没有攻击民用目标的计划。
  不是张诚不愿意攻击民用目标,而是张诚觉得并没有那个必要去攻击民用目标。因为他想要的是直接大军登陆平推英国。通过轰炸民用目标来迫使英国投降这种事情他都没有去考虑过。因为张诚打心底就没想过去接受任何国家的投降。
  英国人从多佛尔到朴茨茅斯全都修建有大量的防御工事。主要就是从152毫米到233毫米口径的各种海岸炮。这些火炮大都是英国人自己建造或是从美国人的手中得到的援助。其数量足足超过了两千门之多。
  当大陆战场上拼的你死我活的时候,英国人就偷偷的躲在自己家里修工事。这些火炮基本上都是在各种坚固的钢筋混泥土工事之中。而且英国人还大量挖掘反坦克壕沟以及设置众多登陆障碍物。此外他们还装备有许多辆大口径火炮的列车炮进行机动作战。
  如果再配上数百万动员兵以及一支强大的皇家舰队和接近四万架的各式飞机。英国人的本土防御绝对是异常强悍的。不过,这些都只是表面现象。
  自从明军的喷气式飞机闪亮登场之后,盟国那数以十万计的各式活塞发动机飞机就成了过时的产品。他们无法在明军喷气式飞机的面前抢夺制空权,每一次的升空迎战几乎就意味着无法返航。双方之间的战机交换比率一度达到过一比十的恐怖数据。
  英国人虽然有着数万架飞机,可是因为大明投入了大量的喷气式飞机直接导致英国人的战机成为了摆设。虽然不乏有勇敢的飞行员们试图驾飞上天去迎战强大的对手,可是大部分的英国飞行员们都曾经拒绝过升空作战。因为他们知道就算是上了天不过是白白送死罢了。
  大明生产新式喷气式飞机的速度甚至要比英国人损失战机的速度还要快。失去了空中保护之后,英国人在地面上的一切就成为了明军的靶子。精锐的大明航空兵们几乎每天都会前往英国各处重要地段报道。用凶猛的轰炸将英国人的诸多工事摧毁。
  钢筋混凝土的工事也无法抵挡重达近一吨炸弹的轰炸。两千余门岸防炮在明军的持续轰炸之中损失惨重,等到明军发起渡海登陆的时候还能够正常使用的已经不足三百门。这些都是隐蔽位置非常好。并没有被发现的岸防炮。
  因为大明的强势以及横扫天下即将取得战争最终胜利的气势,直接导致许多英国人为了能够在大明取得胜利之后保住自己的利益选择投靠大明。加上大明在英国本土靠近首都伦敦的地方殖民多年,对英国的影响极大。在大明登陆之前数天的时间里面,英国政府枪决的英奸高达数百人之多,其中不乏身居高位以及军中之人。
  最出名的一次叛变就是一名在海岸防御司令部供职的英国陆军中校参谋将十二辆280毫米口径列车炮的行踪轨迹转交给了大明情报部门。仅仅二十四个小时之后这十二辆机动列车炮就在明军陆航的轰炸之下化为废铁零部件。
  英国人虽然拥有数百万的军队,可是其本身并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陆军传统。原本就孱弱的陆军根本无法在正面对抗大明陆军精锐。这一点从整个英国所有的坦克装甲车加起来也不过才一万两千辆。而且大部分都是轻型和老式型号就能够看出来。
  大明装甲部队只要能够站稳脚跟,一波平推过去这些英国动员兵们就会崩溃。双方陆军之间的战斗力完全不在同一个档次上。
  至于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此刻压根就不敢离开苏格兰北部的斯卡帕湾。就这样还天天被大明海航的轰炸机部队猛烈轰炸,让他们出海来封锁英吉利海峡要不了多久就会被统统击沉。航空力量的强大在这一刻展露无遗。
  几乎所有人都在敬佩张诚。无论是自己人还是敌人。所有人都对张诚的卓越的目光感到惊讶和钦佩,如果没有张诚大力支持和投入,那大明军队的航空力量绝对不会像是现在这样强悍。尤其是在科技实力上面。
  如果给了盟国足够的时间。他们也能够建造训练出一支足以与大明航空兵们相对抗的空中力量来。那战争的走向可就不好说了。
  在明军发起登陆之前最后的几天时间里,众多扫雷船开始在从多佛尔到朴茨茅斯一带的海域之中进行大规模的扫雷行动。这是为正式登陆打好前进的基础。而海峡对面的英国人也发现了明军的企图。他们在夜间趁着明军航空兵们不出击的机会派出众多轻型船只跑出来继续布雷。
  为了对付英国人的这些布雷船,明军派出了众多的驱逐舰夜间在海峡之中巡逻,两天的时间里面就打沉了上百艘的英国布雷船。大大的遏制住了英国人的布雷行动。
  在海峡对面的法国一线,第一波登陆的明军早已经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他们在d日到来之前接受了大面积的轰炸行动,许多从国内赶过来的明星们在军营之中为官兵们送上歌舞与祝福。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明军对英国本土的轰炸达到了顶峰,当气象部门报告说未来三天都是晴朗天气之后,张诚在巴黎的临时办公室内在批准发起登陆作战的文件上签了字。
  d日,正式到来。
第552章
英伦玫瑰
(二)
  1943年10月12日,星期二,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