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之世(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341

  ……
  大明开局不利,唯一能够算作亮点的也只有张诚。因此,无论是官方还是非官方全都将张诚当做重点目标来大吹大擂。
  至于那些失利的消息,例如哪里被轰炸了,哪里被攻占了。哪里进攻不利了什么的全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报纸上面介绍里海作战的文章能够占据一整张的篇幅。而例如釜山全线陷落这种消息只有短短的几句话,还是在最角落处。这,就是战争的真实面目。
  张诚现在可顾不上朝鲜的事情,他现在的首要目标是拿下巴库,已经近在咫尺的巴库油田。
  张诚麾下的军队重新在涅夫捷恰拉附近集结。除了守护侧翼以及应对高加索山上俄军的驻守部队之外,张诚已经将自己手中所有能够调集的机动力量全都集结在了涅夫捷恰拉一线,准备对巴库油田发起一场强大的攻势。
  被打晕头的俄国人也终于反应过来了,他们终于看出来张诚的目标是重要的产油区巴库!
  惊慌失措的俄国人开始急忙调派援军赶往巴库,试图守住这个之前不是太过在意,现在才发现异常重要的地方。
  高加索集团军已经指望不上了。除去原本就驻守在巴库附近以及此时还在高加索山脉里蹲工事的部队之外,别列科夫中将麾下的部队几乎损失殆尽。
  俄国军队迅速从乌克兰与顿河一线调派援军赶往救援巴库。不过以俄军落后的运输能力,这些遥远之处的援军恐怕等到巴库被攻占了都到不了。
  急眼了的俄国人甚至动用运输船通过里海在夜间调运援军。为此他们还动用了伏尔加河舰队进行护航,与大明里海舰队爆发多次激烈交战,损失惨重。
  别列科夫中将已经下令将所有能够收拢的到的部队全都集结在了巴库附近区域。至于远处的援军,他倒是清醒的知道不能抱有太大的希望,因此他直接给沙皇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罗曼诺夫发去了电报。
  别列科夫中将在电报之中恳求沙皇尽可能的为他提供空中支援。“伟大的小爸爸,为了守护伟大俄国最重要的产油地,您的军官别列科夫现在急需飞机支援。任何型号的飞机,越多越好的飞机支援!”
  别列科夫中将的电报打动了沙皇。在沙皇的直接命令下,整个俄国南方的航空力量都在迅速向着巴库一线靠近。这也是俄国人短时间之内唯一能够为巴库的守军提供的帮助了。
  从涅夫捷恰拉北上到巴库一带都是最为适合装甲部队行动的大范围平原。张诚也没有辜负如此良好的作战环境,在军队重新集结完毕之后,大军迅速北上出击,向着巴库方向逼近。
  第二天的下午,前突的第二装甲师在希尔凡附近击溃了当地的驻军,顺利打开了通往巴库的南大门。
  而从崔运杰少将的伞兵开始跳伞到攻占希尔凡,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周而已。在这一周的时间里,被张诚麾下军队打死打伤,击溃俘虏的俄军正规军,边防军,警察等等总数已经接近十万之众!这也直接导致了巴库守备力量的不足。
  别列科夫中将的手中拥有一支装甲力量,装备有大约200辆左右的坦克。之前因为种种原因,例如出勤率无法得到保障,缺少伴随步兵等等原因一直都缩在巴库附近。直到此刻大明军队已经打上家门口了,别无选择的俄国人派出了自己的装甲部队掩护着大批步兵对前突的大明军队发起强力反击。
  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双方在对于装甲战术的理解不同。绝大部分的保守派军人都将装甲部队当做步兵支援武器,用来为步兵们提供支援。这种战术也是此刻的世界军事潮流。能够像张诚这样将装甲部队集中起来当做拳头挥舞的指挥官非常罕见。
  六月二十九号的下午,大明军队攻占希尔凡的第二天。第二装甲师的先头部队与俄军的反击部队在巴库西南方向大约五十公里处发生了激烈碰撞!
  在这片平坦的旷野之中,即将爆发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坦克战!
第139章
激战巴库
(五)
  自从英国人的马克五型坦克在北意大利之战中大发神威之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这种威力强劲的新式武器的研究与投入。尤其是那些与大明有着潜在冲突可能性的国家。毕竟英国人的坦克在战场上实实在在的打垮过大明军队。这一点是所有国家都梦寐以求的。
  作为常年与大明保持着低烈度边境冲突的国家,俄国自然也不会放过这种威力强劲的新式武器。尤其是在大明装甲部队在布尔战争之中那震惊世界的表现更加让还没有组建装甲部队的国家心头乱跳。
  俄国人从英国人那里用实实在在的黄金买来了坦克技术,随后又在与德国人的军事合作之中极大的加强了自己的装甲部队力量。无论是坦克的质量数量,还是坦克理论战术方面都得到极快的提升,甚至已经超过发明坦克的英国人。毕竟英国人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海军身上,他们可是岛国。
  进行国家资源统筹的俄国人借助着作风严谨的德国人的帮助,很快就组建起来一支强力的装甲部队。
  当然了,与一开始就完全由开了挂的张诚来全面主持,一直都走在正确道路上的大明装甲部队不同。俄国人的坦克因为不断的推陈出新,导致型号非常多,编制也非常复杂。
  从一开始仿制马克五型的ks轻型坦克,到后来自行研制的t18。这两种早期型号的坦克现在基本上已经退出了现役,主要用作训练用途。而俄军真正意义上大规模装备的坦克是仿制英国改进型坦克t26型。这一型号的坦克使用了单炮塔,装备新式45毫米火炮,加装了电台,性能不错。在开战之前已经生产超过1500辆之多。
  不过当大明在布尔战争之中展现出自己强力装甲部队之后,俄国人立刻发现自己的t26已经完全落伍了。在这个时候。俄国人感觉仅仅凭借自己的力量已经无法担任更加优秀坦克的设计工作。因此,俄国人决定找进行军事合作的德国人帮忙。
  在德国人的帮助下,俄国人生产了包括t-37水陆两用坦克,t-38两栖轻型坦克,bt-2快速坦克,bt-5快速坦克。bt-7快速坦克,bt-sv两栖快速坦克,t-46轻型坦克等等许多种类的坦克。这可能是德国人在拿俄国人的设计练手。不过德国人很快就为俄国人设计出了一款非常适合俄国人大规模生产的坦克,那就是t-34/76。
  这款坦克非常适合俄国军队。这款坦克拥有优秀的机动性能,火力和防护能力比起之前的那些俄国坦克有了极大的飞跃。而这款坦克最大的优点是做工粗糙简单,便于大量生产!
  在正式开始大规模装备军队之后,俄国军队很快就接收了近3000辆的t34。这种坦克甚至已经足以对大明军队之前装备的主战坦克4号造成威胁。
  除了t34之外,俄国人借用德国人的技术又自行研发了更加重型的大吨位坦克,kv1和kv2。以及随后的整个kv系列。
  以上这些型号的坦克就是俄国军队在开战时的全部家当。被划分在高加索集团军的近二百辆坦克是属于两个坦克师的编制。而且这两个坦克师装备的坦克大多都是老式坦克。因为高加索这边在俄军眼中并不是关键地带。大量先进坦克都布置在了乌拉尔以及伏尔加河防线用以应对大明军队主力部队。
  俄国人当然知道巴库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并没有想到大明军队的突击能力如此之强,堪称坚固的高加索防线犹如儿戏一般被轻松突破。等到他们慌忙想要调集援军的时候,时间上已经来不及了。新式装甲部队的快速突击战术对于绝大部分的军队来说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
  ……
  ‘咔’林朔用军用匕首撬开了军用罐头,一阵肉香与油香混合的味道瞬间让周边的几名车组成员用力的吸了吸鼻子。从炊事班那里领来了馒头与菜汤之后,第二装甲师直属重型坦克营的官兵们开始享用自己的早餐。
  天空之中大批的陆航战机呼啸而过,向着北方的巴库方向疾驰而去。地面上的各支部队都在紧张的做着出发前的准备工作。
  重型坦克营装备有42辆重型虎式坦克。不过在经过了一个星期的战斗之后,已经有大约十辆虎式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战斗力。有的是因为掉进了沟里水里,有的是因为机械性故障。有的是因为撞车。却没有一辆是被俄国人击毁的。虎式坦克强大的防御力量在这场战争之中展露无遗。
  整个第二装甲师在持续一个星期的战斗之中,损失了大约四十辆左右的坦克。不过大部分都是属于各种意外事故。并且都可以被重新修复。只有几辆倒霉的豹式是被反坦克炮击中了薄弱处,例如发动机和观察口而损毁。还有一部分战损是因为反坦克地雷以及俄国步兵们手中的燃烧瓶和炸药包。
  此刻在希尔凡北方平原上,第二装甲师还能动用的坦克已经不足200辆了。而且许多车组都带着伤与机械性隐患。好在油料与弹药供应充足,战斗力方面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为了维持第二装甲师的战斗力,张诚甚至下令直接动用大力神运输机为第二装甲师空运油料弹药以及机械备件。张诚的心里清楚的很,维持第二装甲师的战斗力是进攻巴库的首要条件。
  “长官。”年轻的通讯参谋拿着电报匆匆来到正在吃早饭的路之缘身旁。将手中的电报递给了路之缘“集群司令部急电,陆航在我部北方大约三十公里处发现大批俄军装甲部队正在南下。陆航正在与俄国空军激战。”
  “啪!”路之缘随手就将碗筷扔在了桌子上,都顾不得抹上一把沾着米粒的嘴巴就急忙站了起来一把抢过电报。
  匆匆浏览之后,路之缘大步来到地图桌前,手臂一扫就将地图清理干净。皱着眉头紧紧的盯着地图。片刻之后,路之缘转头看向自己的参谋长,沉声命令“各部立刻做好迎战准备。现在是我们登场的时候了!”
  参谋长离开之后,路之缘转头看向自己的副官“把我的坦克准备好。”
  “是!”副官可不敢劝说什么前线危险,作为指挥官要坐镇后方指挥什么什么的。他只是个副官,又不是参谋长。
  路之缘侧身坐在地图桌上,眯了眯眼睛掏出了香烟,点燃。眼神之中带着一股莫名的兴奋之意。
  按照张诚制定的规则,与陆航一样,装甲部队也是有王牌称号的。想要成为王牌车组,那只能是用敌军的战车来刷战绩。第二装甲师已经打了一个星期了,现在总算是遇上俄国人的坦克了。想想就让人兴奋不已。
  “崔运杰那小子跟着伞兵一起跳伞硬是混了个优秀服役勋章,我也带着车组上了前线凭什么就没有我的?”路之缘眯了眯眼睛,带着一丝不满的嘀咕“老子这次要是打了个王牌出来,我看能不能混到勋章!”
  越想越兴奋的路之缘扔掉香烟拿起自己的洗漱用品准备洗脸刮胡子。他要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这场重要的战斗。
  金色的朝阳越升越高,薄薄的晨雾被迅速驱散。晴朗的天空之中万里无云,犹如蝗虫一般的大明陆航机群遮天蔽日般的涌向了北方的俄国装甲部队。他们是奉了张诚的命令去攻击那些俄军的。空军打坦克是交换比率最好的一种消灭装甲部队的作战方式。
  然而让张诚没有想到是,这支俄军装甲部队拥有着强大的空中力量保护。别列科夫中将直接向沙皇求救得到了回应,从俄国南部各处机场前来支援的俄军战机高达上千架之多!虽然这些飞机的质量与飞行员的水平都无法与大明陆航相提并论,但是他们的数量足以在短时间之内让第三航空军失去制空权。
  原本兴致冲冲准备去轰炸俄国坦克的俯冲轰炸机们全都灰溜溜的退了回来。整个天空到处都是飞机,压根就没有他们参与进去的可能性。
  接到情报的张诚同样很是惊讶,他完全没有想到俄国人居然玩起了场外增援。张诚一脸恍然的抬手拍了拍额头。这可不是在打游戏,敌军调集援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张诚之前有些想的过于简单了。
  虽然张诚紧急下令从各处抽调陆航的战机前来增援,不过至少在双方坦克决战的时候是赶不上了。起飞了全部战斗机的第三航空军堪堪与俄国人的空军打成平手。双方谁都控制不了制空权,地面上的战斗就只能是依靠地面部队自己了。
  “前进!前进!”换上了一身装甲兵服装的路之缘拿着对讲机大声命令着自己的部队快速突击。
  一百多辆虎豹们发出低沉的闷响,钢铁履带拼命的碾压着大地发出让人牙酸的声音。大明装甲兵们兴奋的快速前进,在远方地平线上已经能够看到黑压压一片的钢铁集群正在向着他们对冲而来。
  一场规模空前的超级坦克大战即将在这片富饶的平原上拉开帷幕!
第140章
激战巴库
(六)
  “那家伙又上前线了?”一辆安装着如林般林立的无线电台的野战指挥汽车在一群装甲车,运输车,各种其它车辆以及大批步兵的簇拥下停在一条坑坑洼洼的道路旁边。车门被敲开,穿着笔挺军服的张诚走进指挥车,看了一眼车内,微微皱眉看向第二装甲师的参谋长。
  “长官。”留着两撇漂亮小胡子的参谋长有些尴尬的看着张诚,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作为一名高级指挥官,路之缘少将这种喜欢亲自驾驶着坦克上前线的作风让他也很是无奈。
  “算了。”张诚轻叹口气,摆了摆手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迈步来到地图桌前,目光投向画满了各种标记符号的地图,出声询问“情况怎么样了?”
  “长官。”参谋长急忙上前伸出手指向地图,应声道“这里,我军坦克群已经与俄国人的坦克遭遇了。现在正在激战之中。”
  “陆航的支援呢?”张诚问道。
  “第三航空军来电说无法完全掌握制空权,俯冲轰炸机无法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参谋长急忙应声。
  “哦。”张诚点了点头。皱眉仔细看了一会地图之后转身离开了指挥车。来到外面走上一辆装甲车的车顶,举起挂在胸前的望远镜看向远处。那里,正在爆发一场激烈的钢铁碰撞。
  闷热的空气之中带着一丝血腥的味道,密集而又凄厉的炮击声响响彻了整个战场。纷飞的炮弹与校准用的曳光弹在战场上肆意横飞。不时落在地面上溅射起大片炙热的泥土。
  路之缘少将在进入战场之前将他的第二坦克师重新进行了编组。庞大的坦克集群打头的是大约三十辆的重型虎式坦克。跟在重型坦克营后面的豹式坦克以装甲连为单位拉出一条条的战线,一百多辆坦克就这样组成了一种波浪式的突击阵型犹如磐石一般涌向对面的俄国坦克部队。
  因为得到了德国人的技术帮助,俄国军队之中的坦克基本上都安装上了德国人帮助生产的电台。因此,他们的相互协调与指挥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虽然分属于两个坦克师,不过至少协同作战方面并没有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我们被打中了!”驾驶员凄厉的叫喊声让几名车组成员同时心头一颤。刚刚那一瞬间。当那枚俄国坦克射过来的炮弹击中林朔的坦克的时候,整个坦克随之一颤。那种沉闷的钢铁敲击声响让坦克里的车组成员们顿时心头猛然间抽搐了一下。
  “闭嘴!”林朔怒吼一声让自己的车组成员们安静下来。因为被击中的震动导致他的车长潜望镜发生了些移位,他无法通过潜望镜获得具体数据信息。
  林朔眉头一皱,猛然推开了头顶上的舱门将自己半个身子探了出去。这种做法在炮弹子弹横飞的战场上绝对是找死,想要活下来完全是看运气。不过这样却能够获得最好的视野,也只有真正的勇敢者才有胆量这么做。
  举着望远镜的林朔仔细观察了一下战场之后。按住自己的喉部通话器大声喊道“一点钟方向,俄国人坦克!调整炮塔,准备射击。”
  伴随着磨牙般的机械轰鸣声,虎式坦克的炮塔开始向右旋转,随后很快就在停了下来。同轴机枪点射了几枪确定弹道之后,林朔大喊一声“开火!”
  “轰!”一声炮响。一枚88毫米口径的穿甲弹带着炙热的射焰飞出了炮口,用肉眼难以分辨的速度冲向了自己的目标。一辆速度极快的bt7瞬间就被击穿,很快就变成了一团跳跃的火焰。
  “装弹!”炮手的怒吼声在坦克内响起。没过多久,又一枚沉重的88毫米穿甲弹被送进了炮膛之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34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