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1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9/2023

  这些流言蜚语的内容也很简单,就是说天子即位两年了,居然还没有子嗣,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对于皇帝这个职业来说,没有继承人的确是一件重大事情。
  虽然皇帝们都号称自己万寿无疆,可实际上却没有哪个能活过一百岁的。
  没有继承人,就意味着日后会陷入动荡之中。
  很明显,无风不起浪呐。这股风潮明显是有人在背后鼓动起来。
  王霄并非是没有这个能力,相反的是,他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出色。
  之所以并没有子嗣,原因在于王霄一直在修炼蜀山道法。
  而真正的道法之中,讲究的是炼精化气。
  王霄忙着修炼蜀山道法,自然是没有多余的精力用来留下子嗣。
  不是说做不到,而是在真正渡过这个阶段之前,暂时不合适罢了。
  毕竟在大汉这里,对于王霄来说只是旅途之中的其中一站路。
  王霄对于这种借用舆论进行鼓动的事情很了解,现代世界之中见的多了。所以就让人暗中去追查,看看背后出钱出力的是哪位大人物。
  幕后主使还没有查出来,窦太后那边却是请他过去谈话。
  王霄本以为会是一番说教,没想到窦太后一上来就说“天子现在身边只有几个服侍的,实在是太少了,该选秀了。”
  此时王霄身边的妹子,除了皇后陈娇之外,就只有身为夫人的卫子夫,卓文君,还有匈奴来的和月公主。
  虽然数量不算多,可王霄却是挺满意的。因为质量都不差,而且都是刚刚进入磨合期没多久的新车,开着也是比较紧致耐用。
  可以其现在的身份来说,这就是够得上‘寒碜’二字。
  礼记上说‘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
  这是属于天子的标准,完完全全把天子当成了永不磨损的超人了。
  也难怪历史上的天子们,大都活不过太大的年纪。
  每天一睁开眼睛,都有这么多的妹子任劳任怨的等着采摘,能不短命吗。
  真的是操劳过度,劳累而死啊。
  相比之下王霄身边只有四个妹子,这简直就是上古圣人再世。
  别说长安城里的功勋贵族们了,哪怕是乡下的土豪也比他的多。
  看到王霄不说话,那边窦太后叹了口气“陈娇这丫头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喜欢掐酸吃醋……”
  窦太后为陈娇说好话打掩护,不想让王霄把怒气宣泄在陈娇的头上。
  而此时王霄心中所想的却是‘老太太你可真会说话,尤其是‘有些’这个词用的绝对是精妙绝伦。只不过她陈娇是个什么样的人,我可比你清楚的多。我不搞选秀什么的,不是因为陈娇,而是没有那个必要。’
  心中想着没有必要,有着心思和财货还不如用在增强国力上。所以王霄直接开口说“那就敬遵太皇太后的安排。”
  说完之后他就愣神了‘这不对啊,我想说的不是这个!’
  “行,这事就交给我了。”
  窦太后心情不错,很是满意的大包大揽。
  她的确是很宠陈娇,现在做这些也是在为陈娇XXX。毕竟天子没有子嗣,最为人所指责的是谁?肯定是皇后啊。
  而且天子身边只有四个妹子,这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王霄心满意足的离开长乐宫没多久,那边陈娇就怒气冲冲的找了过来。
  为了给天子选秀的事情,拉着窦太后各种不满。
  “行了。”
  自知身体愈发不行的窦太后,被陈娇晃的头晕“你啊,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长大。等到哪天我不在了,你这可怎么办才好。”
  “我是皇后!”陈娇很是自然的回应了一句。
  在她看来,自己可是天下间第二尊贵之人,就算没有了窦太后的羽翼,也依旧是能够过的好好的。
  看着这个很傻很天真的外孙女,窦太后是真的失望了。
  都这年纪了,都做到皇后了,居然还是这么傻愣愣的看不懂形式。
  她真的是感觉累了,心灰意冷的挥挥手“此事已经定下了,你先回去吧。”
  虽然事情还没有发生,可窦太后却已经可以预料到几年之后,等她进了霸陵后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最大的可能,就是馆陶失去曾经滔天的权势,而陈娇则是被废后!
  或许性命无碍,但是曾经的权势必然会烟消云散。
  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与阅历,窦太后断定这些事情必然会发生。
  除非在她活着的时候,做吕后曾经做过的事情,把皇帝废了再立一个听话的。
  可这种事情,窦太后就是想想,根本就不敢去做。
  吕家当年有多牛逼,现在坟头草就有多高。
  换做窦家,还不如吕家呢。
  废立天子什么的,真当王霄聚集起来的数千郎军是个摆设不成?真当那些刘氏诸侯王,与军功勋贵集团都是死人不成?
  这事情若是成了,她死之后窦家必然覆灭。
  这事情若是不成,那或许等不到她死,就得眼睁睁的看着窦家陪葬。
  所以,窦太后别无选择,只能是想办法安稳王霄,为他操持选秀什么的。
  目的只有一个,希望他能够看在恩情上,对窦家,对馆陶和陈娇好一些。
  而王霄那边,此时正在听取少府令赵禹的汇报。
  “幕后资助推动此事的,乃是淮南王刘安。”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三越事(上)
  淮南王刘安这个人,最为出名的事迹并非是学吕不韦那样,招揽众多人才写了一部‘淮南子’出来,而是发明了豆腐和豆浆。
  这个年代的淮南地区盛产大豆,而且山上还有好喝的泉水。
  当地人自古就有用泉水与大豆磨制豆浆饮用的习惯,而刘安则是在来到了封地之后,改进了这些制作技术。
  从那之后,刘安就成了吃豆腐的发明人。
  表面上来看,他还算是个美食家。可本质上,他却是一个带着家族遗传的反叛份子。
  刘安他爹是厉王刘长,汉文帝时期就做过反叛的事情。后来反叛失败,为了面子最终绝食而死。
  那句著名的俗语‘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说的就是汉文帝与刘长的事儿。
  无论是出于自己的野心,还是出于为父报仇,刘安都是毫不犹豫的走上了这条老路。
  话说西汉的时候,老刘家的诸侯王们,那叫一个争先恐后的搞叛乱。
  毕竟大家心里想的都是一样的,都是刘亭长的后人,凭什么我不能坐一坐那把椅子?
  后边历朝历代都对王爷们看管极为严格,几乎不可能给他们掌控兵权,染指朝政的机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汉时的诸侯王们的所作所为,真心是把后人都给吓到了。
  一言不合就叛乱,换谁也受不了啊。
  因为有这些前科,所以王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丝毫的惊讶“他为何如此?”
  少府令赵禹的神色有些古怪,他犹豫了一下才压低声音说“据传,是太尉说天子无后,淮南王乃高皇帝亲孙,仁义无双,天下无人不知。假如有一天宫车晏驾皇上过世,不是您又该谁继位呢?”
  王霄这边立马就笑出了声“呵~~~”
  所谓太尉,自然就是田蚡了。他姐姐就是王娡王太后,也就是小猪的舅舅,妥妥的外戚。
  按理说他应该是王霄的铁杆支持者才对,可却是对淮南王刘安说这种话。这叫什么,这叫做吃里扒外!
  至于原因,不需要赵禹解释什么,王霄也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无外乎就是贪图刘安的钱财罢了。
  作为刘邦的小儿子,从小又是被吕后养大。曾经的厉王刘长,是很有身家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9/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