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千世界许愿系统(校对)第1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24/2023

  崇祯很想回一句‘这是朕的位置!朕每天的工作就是在这坐着看奏章!’
  可他不敢说,怕被祖爷爷打。
  想了想,崇祯说“皇后为了国丈的事……”
  “屁的国丈!”
  王霄一瞪眼,崇祯就下意识的缩了下脑袋“什么叫做与国同休?国家快亡的时候就要出死力!否则就是对不起所受的优渥待遇。用民脂民膏养着他们,不是让他们倒插一刀的。”
  “那周奎。”
  王霄都懒得提这事儿“我说你也不信,你自己去一趟北镇抚司,好好看看那周奎都是如何挖大明墙角的!”
  “皇后若是还要闹事,你就给她写一份休书。记住了,你首先是大明的皇帝,要为大明百姓和天下负责。之后才是皇后的丈夫。”
  “哦。”
  离开了御书房,感受着暖洋洋的阳光,崇祯有些挠头。
  祖爷爷把自己的活都给干了,那自己还能做什么呢?
  眯着眼嗮了一会太阳,崇祯向着不远处的王承恩招了招手“去北镇抚司,不要大张旗鼓。”
  “是,皇爷放心。”
  皇帝突然来到了北镇抚司,锦衣卫上下自然是惊诧莫名。
  一阵鸡飞狗跳之后,崇祯捂着鼻子来到了大狱之中。
  “这这……这是国丈?”
  看着眼前这个被捆在木棍上,血肉模糊的身影,崇祯心头怒气勃发。
  这可是自己的老泰山!
  “陛下,锦衣卫奉旨查抄嘉定伯府。查出田产地契二十二万余亩,均不在黄册之上。查出金七千余两,银二百四十余万两,另有珠宝玉器,古玩字画……”
  后面的话,崇祯没有听下去,他用力的一甩衣袖转身就走。
  依着周奎的俸禄,他得不吃不喝干上几百上千年才能攒下这些家财。
  这些东西是哪来的?当然是祖爷爷说的民脂民膏!
  “陛下?”
  昏昏沉沉的周奎被四周的动静惊醒,看到了崇祯的身影。
  他大喜过望,嘶哑着嗓子喊“陛下救我~~~”
  已经快走出去的崇祯,冷着脸回转到周奎面前,满脸厌恶的说“救你?你先与朕说说,你的田产家财都是哪里来的。”
  周奎哪里说的清楚自己的家财是怎么来的,反正有人上门送钱求办事,他就收钱办事呗。
  他只能是不停的喊“陛下,救我啊~~~”
  “救个屁!”
  崇祯的脾气很差,火气上来谁的话也不听“你们这些蛀虫亡我大明,朕恨不得化身反贼,将你们全都给宰了!”
  周奎也是被锦衣卫的刑罚给弄昏了头。
  他愣愣的看着崇祯“陛下贵为天子,何故造反?”
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猛将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
  “朕就是要造反!”
  查看了锦衣卫送上的查抄目录,看着那些动辄几万,十几万乃至于几十万亩的田地,而且还是不交税的田地。
  再看看那动辄百万的家财,看着库房里堆积如山的没奈何,崇祯怒气勃发。
  “祖爷爷说的对,就是该做个反贼,把这些魑魅魍魉全都给灭了!”
  大明为何而亡?
  做了十七年皇帝的崇祯,在皇极殿前直面李自成的时候,心中也算是有所明悟。
  归根到底,还是手中没有钱粮。
  没有钱粮就养不起敢战之军,没有敢战之军自然就被人打到家里,把钢刀架在脖子上。
  而本该是钱粮最多的朝廷,为何没有了钱粮呢。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没奈何,看着堆满了屋子的各种田册账簿,朝廷的钱粮都在这儿。
  “皇爷。”
  离开北镇抚司,返回紫禁城的路上。
  王承恩忧心忡忡的看着崇祯,生怕皇爷被气坏了身子。
  “哈哈~”
  让他没想到的是,皇帝居然大笑了起来。
  “大伴。”崇祯笑的抹眼泪“朕算是明白了,之前十几年累死累活就跟个傻瓜一样。想尽办法凑集钱粮,还被全天下的人骂,最后还是弄不到钱粮。还是祖爷爷说的对,还是当反贼来的舒坦!”
  几千万两的银钱,上千万石的粮食,以千万为单位的田土。
  他殚精竭虑的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从来没有像是现在这么爽快的就能弄到如此之多的钱粮。
  至于被骂什么的,以前做皇帝的时候不也是被骂,可结果呢?
  现在做反贼,这才几天的功夫就筹措出来如此巨额的财富。
  对于崇祯来说,这就是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新世界的大门。
  “朕就是要做个反贼,抢遍天下!”
  有了充足的钱粮土地做后盾,编练新军的事情进展非常顺利。
  足衣足饷还分田,城内外的饥民们自然是踊跃报名。
  挑选兵员的时候,优先那些拖家带口的。
  一人入选,全家不饿。
  而且家里人还能出城去田地之中劳作准备春耕,饥民所带来的压力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被宣泄出去。
  至于传统投军的那些投机分子们,像是青皮无赖,打行混子乃至于职业乞丐们。早在锦衣卫抄家的时候,就已经是被杀的杀,抓的抓。
  罪名简单,全都是勾结李自成做带路党。
  罪大恶极,手上染血的直接就干掉。
  剩下的那些,则是全都扔西山挖煤去。
  整个京师城内外的治安状况,都因此而急速好转起来。
  “猛将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
  御书房之中,王霄正在向崇祯传授为君之道“千年之前的老祖宗们,早就把如何做事写的明明白白,莫要不信祖宗们的智慧。”
  “练兵简单,戚继光的《纪效新书》《练兵纪实》上面写的明明白白,按照上面写的去做就是。”
  “等新兵们养好身子,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就全都派出去扫荡四野。荣立军功,脱颖而出的人当场就可以提拔。”
  王霄语重心长的说“这就是给所有人看到明确的上升通道,这样他们才会有干劲。像是你之前搞的什么众正盈朝,简直就是煞笔一样。”
  崇祯面上一红,当年年少无知被东林党忽悠,搞了个众正盈朝出来。
  虽然后面察觉不对劲改了,可这污名却是永远都洗不干净。
  现在自己听着,都感觉脸红。没办法,崇祯只好尽快转移话题。
  “祖爷爷,您刚才那句话,是哪位先圣说的?”
  “哪句?”
  “猛将必起于卒伍,宰相必发于州郡。”
  “……我倒是忘了,你是半路出家,没接受过完整的培训教育。”
  大明朝的皇子,一般只有嫡长子会被从小严格培养,教授帝王之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24/20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